七年级下语文期末.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8566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共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班级 _学号 _姓名 _成绩 _积累与运用(共33分) 一、选择题(2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收敛(lin) 讪笑(shn) 花圃(p) 人迹罕至(hn)B._脖颈(gng)哺育(b) 盔甲(ku) 人声鼎沸(fi)C._嫉妒(j) 确凿(zo)脑髓(su) 来势汹汹(xing)D.炽痛(ch) 捆扎(z)祈祷(q)回环曲折(q)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默契 亘古 污秽 扑朔迷离 B.班斓 屏嶂 山巅 奇趣横生C.崎岖 澎湃 懊悔 浊流宛转 D.怪诞 谰语 逼狭 一泻万里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发动机、老式外型、锃亮的油漆、自己设计的图案,电镀、改装,一系列近乎异想天开的解数,再加上周围一堆支招儿的车迷,天下只有一辆的自攒车就此诞生。(攒:凑在一块儿。)B.园里一片荒草萋萋的景象,使得年迈还乡的他倍增晚景萧瑟之感。(萋萋:凄凉。)C.我们应当批评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不加批评,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它们去占领市场,当然不行。(泛滥: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D.急急忙忙赶到学校时就已经快要上课了,一翻书包却又发现作业忘带了,真是狼狈不堪。(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5.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美术馆对市民免费开放了,艺术爱好者们竞相观摩,趋之若鹜。 B.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前后有过几部,限于当时的投资规模,故事还算完整,但艺术上差强人意,没有什么值得借鉴处。C.如果说,在中国人眼中法国的艺术行业尚有可圈可点之处,那么,它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的角色就有些面目可憎了。D.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的全部消防车、三千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B.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张对诗歌情有独钟,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C.这本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装帧上,都可以堪称国内一流。D.日本民众在突如其来的地震面前反应冷静,疏散迅速,这让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感到惊讶并为之由衷地赞叹。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B.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C.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着你上台一样。D.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8.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诗云子曰,咿咿哑哑的读书声街上都听得到,盛极一时。B.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怠慢了时间,也就怠慢了生命,”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应该珍惜现在。9.填到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_在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D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10.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丑小鸭安徒生丹麦B.伤仲永王安石北宋C.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英国D.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台湾二、默写(5分)11._,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2.(1)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艰苦气氛的名句是:_,寒光照铁衣。(2)木兰诗中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_,关山度若飞。(3)木兰诗中表现战斗旷日持久,战斗惨壮激烈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 ,_。附加题(5分)1.山际见来烟,_。(山中杂诗)2.夜发清溪向三峡,_。(峨眉山月歌)3.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_,明月来相照。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谁家玉笛暗飞声,_。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_。三、综合性学习(8分)为了弘扬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养老”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一个国家(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这个国家(地区)则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为1197.6万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52.9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北京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北京市养老设施十分有限,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24所,平均每百位65岁以上老年人仅有床位2.3个。另外,调查显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53.3%的市民因不愿离开家人,首选依托社区居家养老,另有22.1%的市民宁愿自聘保姆也要在家养老。(数据来源:北京市200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2010年5月11日北京日报)13.社区居委会主任为你提供了一则材料。请你根据这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北京市开展“社区养老”的3条原因。(3分)(1)(2)(3)14.请你为天下所有的老人们写上一段60字以上的话,段中必须包含下列词语:(5分)孝顺 颐养天年 恩重如山 笑口常开 温馨60阅读与理解(共27分)四、文言文阅读(12分)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5.朗读下面的文言短句,分别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传一乡秀才观之 ( )(1分)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传一/乡秀才/观之C传一/乡秀/才观之 D传/一乡秀/才观之余闻之也久 ( )(1分)A余/闻之/也久 B余闻/之也久C余闻/之也/久 D余闻之也/久1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于” (2分)环谒于邑人 于: 于舅家见之 于:17.解释词语(4分)不能称前时之闻 _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或以钱币乞之 _18.翻译下列句子(2分)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译文:19.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矣”,原因是什么?(用节选课文原句回答)(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歪 儿冯骥才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不单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挺刺激的冒险滋味。它的玩法又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可是就在他四处去捉住那些藏身的孩子时,冷不防从什么地方会蹿出一人,“叭”地将罐儿叮里当啷踢得老远,倒霉,又得重新开始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像是父子俩。他母亲是苏州人,40岁才生下了这个有点畸形的儿子,取名叫“弯儿”。我们天天都能听到她用苏州腔呼唤儿子的声音,却把“弯儿”错听成“歪儿”。也许这“歪儿”更像他的模样。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要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为我发明的我的个头比同龄的孩子高一头,腿也几乎长一截,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谁也甭想逃脱我的追逐。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叭”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叮里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得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的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操着纯粹的苏州腔朝他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我们似乎都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我的心,头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子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呵!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20.“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你结合下面的事件,写写“我”的情感都发生过怎样的“变化”?(4分)歪儿坐庄: “我”得意兴奋,暗自取笑。 歪儿挨骂: _歪儿扔下铁罐: “我”受到震动,深感内疚。歪儿回来: _21.第5段中划线句子描写了什么内容,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22.第6段中,作者写到“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4分)23.文章结尾处,作者写到“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歪儿的眼睛是如何被点亮的?(3分)写作(40分)题目:_给我带来了快乐要求:补全题目,使之通顺合理,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