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988501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4.9.3.1-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技术能力准入及授权制度、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症医学科 医护人员独立上岗资格 技术能力准入授权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重症医学科管理与持续改进 提高医师素质 保证医疗质量和 医疗安全 根据卫计委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落实重症医学科医 师资格 注册护士独立上岗与技术能力授权管理 结合我院实际 特制定本 工作制度及流程 一 本制度包含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上岗资格要求 技术能力准入及授 权 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考核及授权制度 二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并考核合 格 三 医师与护士为危重病人进行诊疗操作须承担极大地风险 为确保诊 疗操作质量与病人安全 实行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 减少诊疗操作的 风险性 四 诊疗 护理操作资格的许可授权范围 应当包括所有进行本诊疗操 作的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 无操作权的个人 除非在有正当理由的紧急情况 下 不得从事诊疗操作 五 医院对需要资格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有明确的规定 应是那些 操作危险性大 易于发生并发症的项目 每项具体诊治 护理操作项目都有 操作常规 制度 考评标准 六 由医疗 护理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建立相应的资格许可授权程序与机 制 由医疗 护理管理职能部门与专业人员组成考评组织 提供需要资格许 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的操作常规与考评标准 并实施培训与教育 七 应当结合操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对其熟练掌握程度进 行认定 八 所有资格评价资料都应当是可信任的 是书面的 详细的 并能随 时可查 九 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实施动态管理 至少每二年复评一次 当 出现下列情况 则应当取消或降低其进行操作的权力 1 达不到操作许可授权所必需资格认定的新标准者 2 对操作者的实际完成质量评价后 经证明其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超 过操作标准规定的范围者 3 在操作过程中明显或屡次违反操作规程 十 医师掌握关键项目及技术能水平的基本标准要求 一 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 系统功能监测和支持的理论与技能 掌 握复苏和疾病危重程度的评估方法 对以下涉及脏器功能及生命的异常信息 具有足够的快速反应处理能力 1 休克 呼吸功能衰竭 2 心功能不全 3 严重心律失常 4 急性肾功能不全 5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6 严重肝功能障碍 7 胃肠功能障碍与消化道大出血 8 急性凝血功能障碍 9 严重内分泌与代谢紊乱 10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11 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 12 镇静与镇痛 13 严重感染 1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15 免疫功能紊乱 二 除掌握临床科室常用诊疗技术外 应具备独立完成以下监测与支 持技术的能力 1 心肺复苏术 2 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 3 机械通气技术 4 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 5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阻抗血流图 二氧化碳无创心排量测定 床旁超声等 创伤性血流动力学监测 中心静脉导管 肺动脉导管 Swan Ganz 导管 连续心输出量测定 CCOPACs 脉搏指示持续心排量监测 PICCO 6 持续血液净化技术 7 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 8 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9 亚低温治疗技术 十一 护理掌握关键项目及技术能水平的基本标准要求 一 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 1 输液泵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2 外科各类导管的护理 3 给氧治疗 4 吸痰操作技术 5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6 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 7 循环系统血液动力学监测 8 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9 血液净化技术 10 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技术 11 胸部物理治疗技术 12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技术 13 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技术等 二 除掌握重症监护的专业技术外 应具备以下能力 1 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护理 2 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3 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4 重症监护的心理护理等 十二 授权流程 1 重症医学科注册医师授权管理 新入人员 进入重症医学科后通过三年的基础培养 使被培养 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达到能够应对常见危 重症病人的处理能力 标准要求如下 1 掌握危重病常见症状的临床判断和危重病人的病情分级 2 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 3 对常见危重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抢救和诊治 4 能阅读有关危重病医学的外文书刊 5 了解临床科研方法 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 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 病案报道和综述 6 了解与危重病医学相关的医疗法规 7 学会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 具备良好的从医所需的人文综合素质 经培训 考核合格后方可由医务科及科室授权独立从事重症医学 科临床医疗工作 独立工作期间继续接受科室及医院的再培训及考核 至少每两年复评1次 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注册医师 经省级或中华医学会重 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 考核合格人员 经医院审核后方可由科室及医务 科授权独立工作 独立工作期间继续接受科室及医院再培训及考核 至 少每两年复评1次 2 注册护士独立上岗资格授权流程 根据护理部护士分层管理办法 试行 对重症医学科护士按学历水平 职责 工作经验 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新入人员 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并注册 工作3年内的护士或轮 转护士 N1 级 在医院强化实习 规范化培训 专科轮转1 2年后 接受 1年及以上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 在高层级护士指导下完成病情较轻病人 的护理 轮转考核合格转为 N2 培训结束合格后予以准入重症医学科临床 护理工作 再通过3 12个月培训直至其能独立完成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 经科室审核后 填写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独立上岗资格授权申请表上报医务 科 经护理部组织审核后 予以授权 审核不合格者 不予授权 经护理部 授权后方可独立从事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工作 独立工作期间继续接受科室 及医院再培训 考核 至少每两年复评1次 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并注册 并有 3 年以上同等级医院 重症 监护专科工作 1年以上 工作经验的护士 N2 级 进入重症医学科后 接受3 12 个月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 经科室考核合格后 填写重症医学科 医护人员独立上岗资格授权申请表上报医务科 经护理部组织审核后 予以 授权 审核不合格者 不予授权 经护理部授权后方可独立从事重症医学科 临床护理工作 独立工作期间继续接受科室及医院再培训 考核 至少每两 年复评1次 经省级或中华护理学会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并获得 重症专科护士资 质培训合格证 的护士或 N3 N4级别护士 经科室审核后可直接向医院申 请 经护理部授权后方可独立从事重症医学科临床护理工作 独立工作期间 继续接受科室及医院再培训 考核 至少每两年复评1次 13 重症医学科高风险诊疗操作技术考核及授权制度按医院管理工作制 度汇编 高风险诊疗技术操作与资格授权管理制度 执行 十四 以上涉及重症医学科各岗位人员职责 资质 技术能力准入标准 要求 制度 操作常规 考评标准 应编写入重症医学科作业指导书 由医 院或科室组织定期培训 考核 全体医护人员均应知晓并遵照执行 附件 1 重症医学科需要资质许可授权的诊治操作项目目录 1 人工气管建立技术 气管插管术 气管切开术 2 机械通气技术 3 深静脉及动脉置管技术 4 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 5 持续血液净化技术 6 纤维支气管镜诊疗 7 心肺复苏术 8 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 9 亚低温治疗技术 附件 2 重症医学科需要资质许可授权的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 一 体外膜肺氧合 ECMO 技术 二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技术 三 床边胃肠镜诊疗技术 四 床边紧急心脏起搏技术 五 超声引导穿刺置管 引流术 六 颅内压监测技术 六 其他新技术及科研技术项目 附件 3 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资格准入授权申请表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职 称 工 作 时 间 申 请 时 间 取 得 执 业 证 时 间 执 业 证 编 号 执 业 类 别 取 得 职 称 时 间 证 书 编 号 执 业 类 别 申 请 资 格 理 由 及 相 关 技 术 培 训 和 进 修 注 明 时 间 和 证 书 申 请 人 签 名 日 期 重 症 医 学 科 资 质 培 训 考 核 情 况 科 主 任 签 名 日 期 医 务 科 护 理 部 审 核 意 见 医 务 科 长 护 理 部 主 任 签 名 日 期 医 疗 技 术 临 床 应 用 管 理 委 员 会 审 批 意 见 主 任 委 员 签 名 日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