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882642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 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 汽车 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1 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1 全球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产业分工的日益加深 以中国 巴西和印度为代表 的新兴国家汽车产业发展迅速 在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中的市场地位得到逐步提 升 具体来看 全球汽车工业正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第一 新兴市场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生产的生力军 由于新兴市场汽车需求 量的快速增长 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企业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产能投 入 2016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 2 800 万辆 数据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 协会 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印度 俄罗斯等国家近年来也同样发展迅速 新兴市场的特点仍然是人均汽车保有量低 潜在需求量大 因此仍是未来世界 汽车业最有潜力的市场 第二 美国 日本 德国和法国等老牌汽车强国受经济危机影响产量波动 明显 但整体发展平稳 2009 年全球汽车产量出现急剧萎缩 随着各国经济 刺激方案的出台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 全球汽车产量 2010 年就已经恢复并超 过 2007 年水平 同时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2016 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较快增长 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 811 9 万辆和 2 802 8 万 辆 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14 76 和 13 7 高于上年同期 11 5 和 9 0 个百 分点 2014 年至 2016 年主要国家汽车产量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2 我国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整车行业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 回归到稳定增长状态 从中长期来看 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市场消费需求影响相对短暂 并且由于汽 车工业对 GDP 的增长贡献度较高 其对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在稳增长的前 提下 刺激或抑制汽车行业的政策均较难出台 而地方性限购政策对汽车行业 整体销量的影响有限 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汽车工业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 素 首先 收入水平方面 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呈现持续 平稳增长的 态势 不会出现急剧的增加或减少 中国仍处于汽车普及期 保有量偏低 刚 性需求快速提升的二三线地区为汽车销量增长提供空间 截至 2016 年 6 月底 全国汽车保有量达 1 84 亿辆 而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重庆等 46 个一 线城市与部分二线城市汽车保有量达 6 000 万辆 占比全国汽车保有量三分之 一 二三线城市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 在改善性 强制性报废及个性化购车需求驱动下 SUV 豪华 车和新能源汽车等中高端细分市场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汽车消费升级趋势 将会越发明显 以 SUV 为例 我国 SUV 销量由 2007 年 35 74 万辆增长至 2016 年 893 53 万辆 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3 00 数据来源 广发证券 汽车工业数据 2 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概况及发展趋势 1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状况 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稳步发展的 前提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汽车 工业体系中的市场地位逐步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 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走 向独立化 规模化的发展道路 原有的整车装配与零部件生产一体化 大量零 部件企业依存于单一汽车厂商以及零部件生产地域化的分工模式已出现变化 随着通用 福特 丰田等跨国汽车公司生产经营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 追 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向精简机构 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 式 其在扩大产能规模的同时 大幅降低了零部件自制率 取而代之的是与外 部零部件企业形成基于市场的配套供应关系 这一行业发展趋势大大推动了汽 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发展并创造出庞大持续的市场需求 2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格局 当前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由美国 德国 法国及日本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 主导 并涌现出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大型汽车零部件集团 国内零 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实力仍显薄弱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迅速崛起 国 际领先零部件巨头也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并积极实施本土化战略 2015 年全球 OEM 市场前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3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采购全球化 欧美 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劳动成本较高 导致其生产的汽车 零部件产品缺乏成本优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开 拓新兴市场 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向低成本国家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 环节 并且逐渐延伸到研发 设计 采购 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 在这一全球 背景下 以中国 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供货系统化 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改革供应体制 由向多个汽车零部件 供应商采购转变为向少数供应商采购 由单个零部件采购转变为模块采购 汽 车厂商采购体制的变革 要求零部件供应商不断与之相适应 不但要求零部件 供应商扩大自身实力 提高产品开发能力 做到系统化开发和供应 同时还要 求其缩短开发周期 提供质量出色的产品 模块化供应使零部件厂商依附于单 个汽车厂商的产业组织方式逐渐弱化 汽车零部件企业正走向独立化 规模化 的发展道路 汽车产业轻量化 汽车轻量化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是指汽车在保 持原有的行驶安全性 抗震性以及舒适性等性能不降低 且汽车本身造价不被 提高的前提下 有目标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 汽车轻量化是设计 材料和先进的加工成形技术的优势集成 可见汽车轻 量化实际上是汽车性能提高 重量降低 结构优化 价格合理四方面相结合的 一个系统工程 轻量化对于民用车型的意义 集中在两点 提升对能源消耗的 经济性与车辆性能的优化 相关资料显示 当汽车质量降低 10 时 燃油效率 可提高 6 8 汽车整车质量每减少 100 公斤 百公里油耗可降低 0 3 0 6 升 在油气煤资源的不可再生及大气环境保护的需求背景下 轻量化 绿色环 保化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 可以说 在汽车产品同质化愈加严重的当下 轻量化技术将成为未来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突破口 4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规模 由于我国蕴藏着庞大的汽车消费需求 且具有显著的资源成本优势 大型 跨国零部件供应商加快于国内建立合资或独资公司的步伐 将先进的生产技术 管理模式带入国内市场 同时 欧美和日韩汽车厂商也纷纷涌入国内市场 全 球整车产能向中国的转移和集中大大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为国 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正在进入上升通道 尤其是 2010 年以来 下游整车市场的旺盛消费需求驱动国内零部件行业实现较快发展 根据统计 截至 2014 年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当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 34 186 亿元 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0 635 34 亿元 同比增长 13 06 累计实现总利 润 2 190 37 亿元 同比增长 16 12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随着汽车工业整体的快速发展 在近十余年间不论在 规模还是技术 亦或是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行业规模增长了 十余倍 行业总产值从 2001 年的 1 365 亿元增长至 2014 年的 34 186 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28 高于汽车工业整体的增长速度 2001 2014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情况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 智研咨询整理 从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汽车工业整体中的地位来看 随着国内汽车工业产业 链的发展和成熟 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近十余年来我国汽车零 部件工业总产值占汽车工业总产值比率的逐步上升也在客观上说明了这一趋势 根据统计 该比率已从 2001 年的 30 79 上升至 2014 年的 80 77 随着全 球零部件厂商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国内零部件厂商的发展壮大以及整车企 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调整 预计未来零部件产业规模占汽车产 业整体规模的比例将会进一步上升 5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格局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 且往往与整车制造产业形成周边 配套体系 我国目前已形成六大汽车产业集群 即以长春为代表的 东北产业 集群 以上海为代表的 长三角产业集群 以武汉为代表的 中部产业 集群 以北京 天津为代表的 京津冀产业集群 以广东为代表的 珠三 角产业集群 以重庆为代表的 西南产业集群 从市场参与主体来看 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组织体系趋于集团化发展 其 形成过程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类 一是整车企业对所属零部件企业进行整合 推 动零部件业务外向型 中性化发展的结果 二是一些骨干零部件企业实现从单 一产品向多品种发展的结果 伴随着这些企业的发展 国内形成了混合股份制 企业 外商投资 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生产格局 这些企业的产值和市场占有 率都相对较高 具备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 具有多车型配套 多市场供给的能 力 与汽车厂进行同步开发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其中早期阶段民营企业由于 受到资金 技术和人才等限制 多定位于汽车产业链的二 三级供应商 面向 国内售后服务和海外出口市场 但近年来部分规模较大 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凭借较为灵活的经营机制和突出的成本控制获得快速 发展 外商投资企业则主要由跨国汽车厂商或零部件供应商建立 其往往与汽 车厂商建立有长期稳定的配套关系 且生产管理和技术开发具有突出优势 市 场竞争实力整体较强 从国际竞争力来看 当前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竞 争力仍然不高 尤其在汽车发动机 传动系统等关键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与传 统汽车强国差距仍然较大 但随着中国制造能力的不断增强 在部分汽车零部 件细分领域 我国与传统汽车强国差距正逐步缩小 据 中国质量报 报道 在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 铝合金车轮成就了为数 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 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由 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一个标志性产品 目前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铝 合金车轮出口国 市场覆盖全球知名汽车厂商 在我国汽车零部件细分行业中 汽车铝合金车轮制造业已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竞争 力的产业之一 6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市场竞争加剧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 不断加大投入提高自主研发 技术创新与海外市场开拓能力 产品竞争力不断 增强 加之传统的成本和价格优势 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地位不断 提升 上述因素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持续增长 全球汽车厂商对国内汽 车零部件采购的青睐 国家颁布的多项产业扶持政策对提升零部件企业竞争力 的支持 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我国汽车零部件 产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 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及全球采购逐步深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国际汽车厂商基于优化产业链 控制生产成 本的目的 纷纷推行整车制造的全球分工协作战略和汽车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战 略 将部分研发 设计 采购 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转移至中国 经过激烈的 市场竞争及技术的引进和自主研发 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制造水平正逐步得 到全球厂商的认可 来自于全球汽车厂商的订单也出现大幅上升的趋势 未来 5 10 年内 中国将不仅为国内汽车厂商提供配套 而且还将继续扩大为全球 整车行业输送汽车零部件的规模 并有望成为世界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基地 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步实现产品升级 随着我国逐步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面对日益削弱的国内劳动力成本优 势以及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的市场竞争及其空间挤压 国内部分汽车零部件企 业已经开始通过强化技术开发增强创新能力 完善产品结构及生产智能化升级 改造 逐步实现向系统开发 系统配套 模块化供货的方向发展 在赢得全球 客户认可的同时 提升了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地位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扩张步伐加快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零部件企业带来向外发展的良机 由于欧美零 部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 大量企业出现减产 停产甚至破产的现 象 与此同时 我国零部件企业得益于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迅速回暖 短期内 恢复正常经营 在这一行业背景下 国内零部件企业纷纷尝试在全球范围内寻 求合作 兼并收购及海外建厂的机会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大量吸纳优秀人才以 扩充研发实力 随着内资零部件企业的技术不断提升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拓 展 我国零部件企业在出口整车配套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 行业经营模式和竞争格局 1 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 汽车铝合金车轮市场一般可分为整车配套市场及售 后服务市场 其中整车配套市场 OEM 及售后服务市场 AM 的市场需求规模 占比约为 80 和 20 整车配套市场作为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的重要下游市场 在其市场发展过 程中 铝合金车轮供应体系基于行业本身所具有的生产复杂性及专业化特征 并满足汽车厂商对于服务质量的严格要求 逐步形成金字塔式的多层级供应商 体系结构 即供应商按照与整车制造商之间的供应关系划分为一级供应商 二 级供应商 三级供应商等多层级结构 其中 一级供应商直接为汽车厂商供应 产品 双方之间往往具有长期 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级供应商通过一级供应商 向汽车厂商供应配套产品 依此类推 随着所处金字塔层级的降低 产业进入 壁垒和技术要求也相应降低 因此该层级内零部件供应商数量也就越多 市场 竞争也就越激烈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汽车消费市场对安全性 可靠性具有极其严格的要求 国际组织 国 家和地区汽车行业协会推行相应的零部件质量管理标准 即零部件供应商必须 通过上述机构的第三方评审 方可有资格参与汽车厂审核 上述通过第三方审 核的供应商只有通过由汽车厂主导的第二方评审 才可被汽车厂商确定为潜在 供应商 并在被汽车厂授予项目后成为合格供应商 只有具备供货业绩 并在 经过一定的时间和业绩积累后 合格供应商才有可能成为汽车厂的核心供应商 或全球供应商 作为汽车厂和上一层级零部件供应商 其通常不会采用独家配 套的供应模式 而会选择供应商多元化模式 以为其提供稳定 可靠的产品 三 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有利因素 1 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近年来 我国对汽车行业及其零部件行业加大了支持和鼓励 2004 年 6 月 国家发改委颁布了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包括汽车零 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2009 年 3 月 国务院颁布了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进一步明确了汽车 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任务以及振兴汽车工业及其零部件工业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上述产业政策的扶持有利于包括铝合金车轮在内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健康 持续 稳定发展 2015 年 中央政府提出在 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 着力加强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在 供给侧改革 指导下 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将坚定不移地进行结构调整 加快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产 品结构向以中高端产品为主的产品结构的转型进程 提高技术含量 满足中产 阶级及以上消费者的中高端消费需求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培养一批有核心技 术 有竞争力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 促进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2 在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的宏观环境下 汽车市场空间巨大 同时带动了 汽车铝合金车轮行业需求受益于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 持续的技术 引进与技术创新 中国保持了长期较高的经济增速 2006 年至 2015 年 中 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复合增长率为 12 87 2006 2015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历史数据显示 汽车保有量和人均 GDP 高度相关 可以预计未来数年内 在内外部环境不发生突变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的速度增长 将拉动汽 车行业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需求持续增加 各国千人乘用车保有量与人均 GDP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3 全球汽车保有量的提升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促进全球 AM 市场的快 速发展根据德国一家汽车市场调研机构 R L POLK MARKETING SYSTEMS 的 2008 年预测数据 全球汽车保有量将从 2007 年的近 9 2 亿辆增至 2015 年 的 11 2 亿辆左右 全球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车龄老化将直接促进全球 AM 市场的快速发展 随着中国汽车销量的节节攀升 汽车消费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 特别是 80 后和 90 后逐渐成为汽车市场消费主体 这些有着极强个性的年轻车主 开始 追求彰显个性 性能独特的车型 汽车改装等售后服务逐渐成为一种消费时尚 2014 年 9 月 交通运输部 国家发改委 教育部 公安部等十部门发布 关 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 指出 建立实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 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 鼓励汽车配件 自由流通 并落实相关法规以保障所有维修企业享有同质配件维修的权利 这 对我国零部件独立售后市场的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随着汽车文化的传播 消费者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汽车售后消费需求对实用 品质 品牌的要求将 会加强 高端化 品牌化 品质化 个性化 定制化 已成为未来汽车售后 市场的主流方向 4 国际厂商全球化采购趋势日益明显 国际汽车厂商为在全球范围内灵活高效配置资源 积极推进零部件采购全 球化 汽车车轮作为汽车零部件中制造技术较成熟的可模块化定制的标准件 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全球转移中的主要零部件产业 我国汽车车轮行业掌握了核 心制造技术 在研发设计能力 工艺技术水平 产品质量一致性和成本控制等 方面具备了很强的综合竞争力 吸引了大量国际汽车与零部件采购商 逐步扩 大了在国外整车配套市场和售后市场中的业务规模 5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汽车车轮的铝化率 汽车轻量化设计是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 一方面 轻量化可以有效降低尾 气排放量 另一方面 汽车轻量化设计有利于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 车辆控制 稳定性 安全性等性能水平 目前国内外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迅速 主要的轻 量化措施是轻量化的结构与强度设计 包括汽车车轮的铝合金化等 目前 全 球铝合金车轮的装车率超过 60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的测算 目前我国乘用车铝合金车轮的装车率为 70 左右 未来随着铝合金车轮制造技 术的提高 铝合金车轮强度将进一步优化 可以应用于更多车型 从而有利于 铝合金车轮装车比率的进一步提高 2 不利因素 1 生产规模小 生产智能化水平不高成为制约我国铝车轮企业提升国际 市场竞争力的瓶颈铝合金车轮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 虽然目前我国汽车车轮生产企业众多 但行业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智能化水平不 高 产业集中度较低 与国际大型铝车轮生产企业相比 我国大部分铝车轮生 产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 投资不足 且生产效率较低 自动化 智能化制 造水平不高的现状 不能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效应 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 势 较低的行业生产智能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使得生产规模 生产效率成为制 约我国汽车车轮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瓶颈 2 行业盈利能力面临上下游产业的压力 对于汽车铝合金车轮生产厂商而言 其盈利能力面临上下游的双重压力 其上游供货商为大型的工业原材料企业 如电解铝生产商 这些生产商往往会 把其上游基础原材料上涨的压力传递给零部件生产企业 其下游汽车厂商会把 市场竞争降价的压力部分分解给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 当销量下滑企业需要缩 减成本时 汽车厂也会要求零部件厂降低价格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升在自身 领域内的技术研发能力 生产规模和管理能力水平 不断使其下游的汽车厂商 客户多元化 以增强其在产业链中的谈判能力 提高其盈利能力 3 我国交通拥堵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汽车保有量出现大幅增加 主要大中型城 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问题 由于全社会对于汽车社会的城市规划和不 同规模城市的交通模式缺乏研究 使交通拥堵问题在部分地区 特别是大城市 迅速恶化 目前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已经带来诸多的经济 社会和环境问题 其中能源短缺 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正成为制约我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可持续 增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上述负面影响日益加重 我国政府可能重新审视汽车产 业发展政策并推出限制性措施 而社会环保意识和消费理念由此产生的转变也 可能对汽车消费带来不利影响 4 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使出口环境有所恶化 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长迅猛 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冲击 为保 护本国汽车产业 一些国家出台了限制汽车及零部件进口政策 近年 欧盟 澳大利亚 印度纷纷对进口原产地为中国的铝合金车轮征收反倾销税 这些贸 易限制政策提高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价格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汽车车轮企业 的出增长 四 行业的周期性特征 1 行业的周期性特征 汽车作为大型耐用品 消费受宏观经济和国家政策以及购买力水平影响较 大 当经济发展处于上升阶段 居民购买力达到一定水平 消费积极 汽车市 场发展迅速 当经济发展停滞或下降时 消费者购买力和购买欲低下 汽车市 场发展缓慢 汽车产业产业链构成 数据来源 公开资料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