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准则 (新)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88006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险评价准则 (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风险评价准则 (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风险评价准则 (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风险评价准则 1 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活动平稳进行 减少或避免各种不必要的作业风险 根据 国家危化品安全标准化 规范 及其其他相关政策法规精神 结合公司生产实 际状况 特制定本评价准则 以期指导公司各系统生产趋于良性循环发展 使 全员明晰本岗位影响安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提升安全生产意识及知识水平 2 适用范围 本准则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车间 及其基层诸项活动的安全生产 操作与 各项检维修活动的评价 3 评价依据 a 国家相关法律 法规及地方法规 政策规定 b 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标准 规范 c 公司安全生产方针 目标 计划 d 工艺流程 设施 危险品特性 e 以往的事故 不符合记录等 4 评价方法 由于安全风险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 而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 条件 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时 应根据评价的对象和要达到目的 选择适用的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主要方法如下 表 1 主要风险评价方法 2 序号 风险评价方法名称 英文缩写 适用性概述 备注 1 安全检查表 SCL 对各类静态设施潜在风险罗列所需检查项目及标准的表格形式 公司采用 2 预危险性分析 PHA 对各类项目实施前对存在进行的初步或预防性分析 未采用 3 工作危害分析 JHA 主要针对工作活动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性评价与辨识 公司采用 4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 析 FMEA 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并分析可 能发生故障类型 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提高系统安全性 未采用 5 故障树分析 F TA 重点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 可作为安全分析 评价 和事故预测 未采用 6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 究 HAZOP 目的是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 偏差 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 后 果及可采取的对策 公司采用 7 故障假设分析法 WI 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 分析 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发现可能的 事故隐患 未采用 8 危险指数法 RR 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 及运 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 确定工 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 并根据评价 结果 确定进一步评价的对象 未采用 9 事件树分析 ETA 用来分析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 初始事件 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未采用 10 人员可靠性分析 HRA 一般建议将该评价方法与其他安全评 价方法结合使用 能识别出具体的 有严重后果的人为失误 未采用 11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QRA 该种评价方法能提供足够的量化信息 为各级管理者提供有利的风险治理决 策依据 未采用 1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 价法 LEC 主要将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 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划分的危险程度 等级表 查出危险程度的一种评价方 法 未采用 5 适用方法 5 1 1 评价准则 依据公司生产过程对某项工作或作业过程中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严重性 风险度三种判断风险要素演变状况的具体分析做出定量 定性的评价 包括事 3 件发生的可能性 L 和事件后果的严重性 S 以及与其对应的风险度 R 风险度 R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 事件后果的严重性 S 5 1 2 取值标准 1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L 值大小判断准则 鉴于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及其发生频率与现有的防范 预防 检测和控制 措施息息相关 倘若各项控制措施到位 并处于良好状态 则事件发生的可能 性 L 值会大大降低 如下表所示 等级数值越大 说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越大 表 2 可能性 L 取值范围 L 值 标 准 5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 监测 保护 控制措施 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 没有监测系 统 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 现场没有检测系统 也未作过任何监测 或在现场有控制措 施 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 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3 没有保护措施 如没有保护防装置 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 或未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执 行 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 现场有监测系统 或曾经作过监测 或过去曾经发生 类似事故或事件 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或事件 2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 并定期进行监测 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 并能有效执行 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1 有充分 有效的防范 控制 监测 保护措施 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 严格执行 操作规程 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2 根据公司生产过程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造成的危害程度 将风险发生结 果的严重性 S 分析列表如下 表 3 严重性 S 取值范围 S 值 人 员 财产损失 万元 导致后果 其 它 5 造成人员死亡 50 全厂停车 重大环境污染 4 造成人员重伤 25 部分关键装置停车 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面影响 3 造成轻伤 10 降低生产负荷 造成环境污染 2 造成人员轻微伤 10 对生产未造成影响 造成轻微环境污染 1 无人员伤亡 无损失 生产正常进行 无污染 无影响 4 3 公司内各项活动存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如下表所示 表 4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等级 风险 R L S 控制措施 不可容许 21 25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 不能继续作业 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重大风险 15 20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 健全运行控制程序 全程跟踪检查 监测及评估 掌握风险发展趋势 中等风险 9 14 针对风险目标制定落实防范措施 加强培训及交流 可接受风险 4 8 对应风险健全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等 定期检查 可忽略风险 4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 保存记录 6 评价与治理 6 1 风险评价的范围 公司在进行风险评价时 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 定期 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应 从影响人 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涉及范围具体内 容按照公司 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规定执行 6 2 评价 依据公司目前的实际状况 选择适当的安全评价方法 对作业活动 生产 设备设施 工艺过程等方面进行危害识别 进而按照风险评价的准则进行风险 分析评价 划分风险等级 确定风险是否属于可接受风险 根据本制度序号 5 所订标注 按照风险值的大小将其分为重大 较大 中等风险等级别 分别确 定整改的期限和整改措施 措施采取之后 应该再做一次风险评价 确定风险 是否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否则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 直至安全风 险达到人员可接受的程度 6 3 治理 对评价为较大风险以上级别的风险 各车间 部室应该根据风险评价的结 果 按优先顺序进行控制治理 并且应对判定为重大风险的进行详细记录 并 定期更新 各车间 部室应针对具体措施采取严格控制的方式 严格按照 三 查四定 措施 依次采取消除 抑制危害 修订操作规程 减少或控制暴露等 5 措施 保证整改质量和效果 6 4 要求 6 4 1 公司及各车间 部室应该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 员进行广泛宣传 培训 使其熟悉掌握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风险的识别 评 价方法及所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达到对本部门风险管理全员参与 全方位监控 的目的 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6 4 2 公司及各车间 部室应对各自业务的常规活动每一年组织一次风险危害识 别和评价 对于非常规性活动 如拆除 新改扩建项目 开停车 较重要的隐 患治理项目和较严重的工艺变更等风险性较大的活动 在开始之前进行危害识 别风险评价 在此基础上编写实施方案 按相关规定 经有关部门和公司相关 领导严格审批 对有可能面临较大风险的作业活动 还应制定应急预案 并且 在现场作业或施工前组织参与作业的所有单位和人员进行演练 做到有备无患 6 5 评价的应用 6 5 1 风险评价的内容应纳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作为岗位人员应知应会的安全 基础知识 并将其列入岗位转正 晋级 升 的考核内容 6 5 2 岗位安全生产常规活动风险评价的内容经公司安委会批准后应公示于岗 位 便于岗位人员获知 6 5 3 对于公司各级管理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存在异议的可运用评价方法进行 评价验证 评价验证组织应本着谁提出 谁举证的原则进行 7 附则 7 1 本准则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7 2 本准则由技术部负责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