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诵读》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7981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文诵读》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诗文诵读》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诗文诵读》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诗文诵读教学工作计划峄山路校区 五年级学科组根据五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通过背诵经典,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使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健康成人。二、教材分析这里的“读”是让学生初读诗词,整体感知,对古诗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每周周一中午的诗词活动上,学生首先根据拼音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接着跟老师读,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读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直到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入情入境。然后是开展同桌互读、开火车读、教师引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周恩来总理曾说过:“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身。”背诵是古诗文教学的落脚点。“幼学如漆。”儿时背诵下来的文章,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因为孩子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背下来不仅终生不忘,而且终生受益。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教学措施(一)营造诗词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每周选一两首诗抄写在“诗词角”上,推荐给学生诵读,每节上下课学生诵读古诗。学生一走进教室,抬头便见经典名句,宽松和谐的氛围为走近经典提供了特定的环境,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同化力、促进力。深厚的班级文化底蕴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潜心吟诵诗词,提高诵读效率我们选择诵读的古诗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琅琅上口的佳作。为了让学生饶有兴味地吟诵这些优秀的诗作,继而喜欢上我们的古诗文,在实践探索中,我将做做如下工作:1组织班级诵读,确保诵读时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接受古典诗文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在每节课预备铃响后要求学生做到“一吟。“一吟”,即学生吟诵古诗文,相应烘托语文学习的环境。在每周周二的诵读活动课上做到“二问”,即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帮助解答。这样学生与古诗文越走越近,其乐融融。2进行各种诵读,提高诵读效果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益于学生整体感知、大体了解古诗文。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时,学生或高声诵读,或浅唱低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诗意,并由知而悟,由悟而入境,由入境而达情,由达情而晓理结合明星学生、明星小组评比活动,在班级开展“古诗词诵读争星”活动。每位学生准备一本古诗词摘抄本,学生每背会一首古诗,就抄录在积累本上。教师、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积累本,检查背诵情况,及时鼓励。3.配乐吟唱,感悟诗境“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欣赏诗词,除了体会古诗词的意境外,最重要的是能够感受作者的感情。事实上,诗与乐在艺术起源上有着悠久的同源关系。而很多古诗词本来就配有乐曲,以供吟唱,还有些古诗后人为它谱了曲,不仅可以吟,还可以唱。我们可以利用实践课、班会课、音乐课等,学习这样的歌曲。(三)开展诗词活动,提升语文素养孩子毕竟是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诵读后,难免会松懈下来。为了让学生将诵读活动继续进行下去,深入到学生的心田,我们将围绕经典诵读活动举行一系列比赛:1.诵读争星。举行古诗文背诵比赛,既可以加强古诗文的积累,又可以让学生们体验到背诵的成就感。2.情境表演。许多古诗词有很强的情境性,适合表演。让学生把古诗词内容演成情景剧,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诵读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诵读边表演,不仅有助于记忆,还有利于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这样通过表演,让学生有一种如临其境之感,加深了对古诗词的感悟。3.诗文配画。古诗文因为作者的推敲琢磨,语言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为古诗文配画,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感悟,培养他们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四)创建班级诗本,体验童心飞扬诵读是古诗文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展开创作是古诗文学习的升华,是学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理想目的,鼓励学生进行诗词的创作,为自己出诗集、办诗文报等,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五、教学进度周别 教学课题 24周 第七单元 57周 第八单元 810周 第九单元 1113周 第十单元 1416周 第十一单元 1719周 第十二单元 2016年9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