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君召乡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文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7091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封市君召乡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文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登封市君召乡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文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登封市君召乡初中校园文化建设文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封君召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河南一创艺术发展有限公司2012/2/22目 录一、设计构想1二、设计综述2三、设计分述3(一)校门改造3(二)校园景观建设41、集芳园42、沁馨园7(三)校园广场建设81、博爱广场8(1)升旗台8(2)地面铺设9(3)广场绿化9(四)文化墙建设101、历史文化墙112、德育文化墙11 (五) 道路、楼宇命名 12(六)室内文化建设141、标准教室142、主题教学楼15四、结语15登封君召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一、设计构想登封市君召中学位于登封市君召乡君召村西侧,背依少洛高速和文颖公路,距少洛高速君召出站口500米,距君召汽车站200米,始建于1980年,距今已有32年。校园占地面积3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49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985名在校生,教职工85人。学校始终秉承“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身幸福”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用心经营着“绿满校园、爱满校园、书香满校园”的美好愿景,并在全校大力传承和弘扬“君子文化”。“君子文化”在君召乡源远流长,“君召,君子之召”(取义于君召乡志)一语在君召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美誉传承。君召人崇尚文化、崇尚教育、崇尚优良传统,大力挖掘民间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文化,开发悠久的历史文化,大力打造历史名镇、文化名镇,使得君召乡的文化历史得以广泛传承并发扬光大,使得这个“君子号召”的地方焕发异彩。在本案中,我公司立足于君召乡悠久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将“君子文化”与我校校园建设相结合,旨在将我校打造成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体系、有特色的校园。二、设计综述在本案中,我们着眼全局,坚持教育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相结合,将“君子文化”通过“一个改造”即校门改造,“两个命名”即道路命名、楼宇命名,“四个建设”即广场建设、校园景观建设、文化墙建设、室内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学校进行设计。在结合学校实际的基础之上,我公司在本方案设计中突出三大亮点:l 一是在整体规划中我们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紧紧围绕“君子之召”这一理念,将君召乡历史、人文等有机融入校园建设中,突出其实用性、文化性、教育性;l 二是在校园景观设计上,我们采用“隔景”布局设计了具有君子内涵的中心花园“集芳园”,使学校形成一种“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打破校园“无水”局面,同时,花园与围墙的结合也打破了学校“一眼望穿”的格局;l 三是在室内文化建设中,我们用打造“标准教室”和“主题教学楼”的形式彰显学校的文化氛围,并以此提升学校整体面貌。 三、设计分述(一)校门改造位置说明(如图)1、校门改造我们从校门具备的历史内涵着手,尽量不破坏墙体结构及“登封君召中学”六个大字,通过局部改造,恢复其历史原貌。2、校门两侧围墙标语在校门两侧标语设计上,我们将校园文化与君召乡地域文化相结合,赋予其“君子教化”内涵。标语拟采用浮雕形式,突显其大气和深刻。参考标语:东侧围墙:诚信、忠孝、立志、笃行,体现“君子之德”;西侧围墙:惜时、慎思、博学、争先,体现“君子之行”。3、校门两侧绿化为突显校门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将校门的庄重静雅的风格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在围墙两侧设置绿化带,绿化区内相间栽种四季青、兰花、菊花等低矮花木,使校门富有春色,也象征我校教育事业的经久不衰。(二)校园景观建设1、集芳园被誉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以其清雅淡薄的品质成为一种人格品行的文化象征,也被誉为善和美的化身,受到历代文人画家的推崇赏识。所以,我们拟在学校建设一处中心花园集芳园,一方面将君子内涵汇聚在园内,一方面给我校师生一种心灵的陶冶。位置说明(如图)该区域位于学校主干道,一号教学楼和办公楼之间,是一片宽阔的区域。具体设置如下:(1)在图示区域,我们设计一个直径为5米的花园集芳园,集芳园分为三层:l 底层一周设为花坛,其间相间种植兰花、菊花、梅花、观赏竹等花木,可以体现此园的幽芳逸致;l 二层设为储水池,水池里面布置各种形状的小块鹅卵石,水池上面放置一些花瓣造型进行点缀;l 第三层树立一块文化石“君子石”(具体形状后续跟进),在君子石上篆刻“君子之召”四个字,赋予其文化特征。我们拟在第二层储水池内安装三到四个简易喷水装置,这样学校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君子石喷水,一方面使水池的水“活起来”,同时,腾起的水花还能对第一层花坛里的植物进行灌溉,如此设计简单、造价低、富有实用性,在改善我校“有山无水”局面下,也增加了集芳园的灵动色彩。(2)在集芳园之后,我们拟建一个弧形文化墙,中心设计一个扇形镂空窗,文化墙后栽种翠竹,通过镂空窗可以看到绿色翠竹,以此进行造景。文化墙采用古典造型,这样能够使校门的历史内涵、集芳园的雅致氛围、文化墙的古典色彩形成一个整体,体现一种古香雅致的文化韵味。(3)为体现雕塑赋予的“君子之召”主题,我们将把文化墙上的内容规划成三块:第一,我校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校风:学习自主、行为自律、道德自尊、生活自理、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教风:求真、向善、立美;学风:成人、成才、成功;第二,“君子美德”,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以及相应的阐述;忠,何为忠?热爱祖国,忠于职守是为忠;孝,何为孝?孝敬父母,尊老敬贤是为孝;仁,何为仁?以人为本,富有爱心是为仁;义,何为义?坚持正义,保持节操是为义;礼,何为礼?注重礼仪,尊重他人是为礼;智,何为智?提高素质,服务社会是为智;信,何为信?诚信守法,一诺千金是为信。第三,在文化墙两侧配上梅、兰、竹、菊四种植物绘图,以此与集芳园中的植被进行结合,也对文化墙起到点缀作用,丰富其文化气息和美感。集芳园的建设能使学校焕发灵气,并使校园中水的柔美与校园之后大山厚重之美遥相呼应。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也是基于风水格局的考虑,故在校园营造出一个“背山面水”的风水格局。同时,集芳园与文化墙的有机结合,可对学校布景形成一种“双重隔离”,打破了学校“一眼望穿”的格局,也为文化墙之后的风景营造一种臆想空间。2、沁馨园“沁馨”出自大雅“尔酒既清,尔肴既馨”。“馨”是芳香远播之意,“沁馨”意为清香、飘逸、令人心旷神怡。我们设计“沁馨园”,旨在为我校教师提供一方视觉欣赏之处,同时“沁馨”二字与办公楼名“德馨”相结合,象征着我校教师高雅的德行。位置说明如图,该区域位于校门西侧,办公楼前,是一片宽阔的区域,我们将该区域命名为“沁馨园”。在这片区域内我们设计不规则形状的小型园区,主要突出其精巧雅致效果。我们在园区内种植翠竹、芭蕉、菊花等花木,使得绿意盎然;在园中适当位置放置一块文化石,在上面写上“沁馨园”三个字;在园区中放置一些石桌、石凳等,一方面起到景观点缀作用,另一方面可供教师在此休息、交流。(三)校园广场建设1、博爱广场“博爱”源于中国传统教育“授业、正心、博爱、仁义”理念。寓意学校人与人之间讲究博爱、关爱、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这既是我校“爱满校园”这一愿景的展示,也是一种君子道德的要求。学校广场是对外宣传学校形象的重要区域,是展示学校特色的重要空间,也是体现学校文化特点的重要场所,结合我校广场位置以及地域文化,我们将从升旗台、地面铺设以及广场绿化三方面打造一个富有文化性和教育性的校园广场。 (1)升旗台(如图)我们将在一号教学楼的中心轴位置设立一座双层回字形升旗台,四周围绕栏杆。升旗台正方形底座一周设置为花坛,在其中摆放鲜花盆景,既装点美化了校园环境,又蕴含着学子们在祖国爱护与培养下茁壮成长的深刻含义。升旗台中央树立一根不锈钢旗杆,旗杆为标准高19.49米。(2)地面铺设广场整体由绿色边纹方砖铺就,绿色边纹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也顺应了我校“绿满校园”的愿景要求。绿色的边纹整体构成了广场方格式的棋盘底纹,底纹横竖有致,经纬分明,教育学生要树立健全人格,正直做人,也反映了我校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3)广场绿化校园广场的绿化包括一号教学楼前绿化以及广场边界绿化。针对我校所在地域的特殊地质状况,我们拟在教学楼前以旗杆为中轴,设置两个相互对称的绿化区,绿化区内放置部分抗碱性常绿植物,如花期长、颜色鲜艳、易成活的盆栽花木,并摆成不同的造型,营造一种错落有致感。在广场南侧边界,我们拟按距离栽种一排苍柏之类的树木,每棵苍柏用四季青进行环绕,四季青中间种植各色花种,并栽种一些藤蔓植物,使花绕树、绿满树,以此亮化学校环境的整体色调,使学校广场更富生机。在广场边界与围墙之间的空地上,我们用草坪和其他低矮绿色植物、文化石等进行绿化。在草坪之间,我们可以不规则的栽种一些低矮花木、观赏竹等进行点缀,营造一种静谧幽宁的空间氛围;在紧靠围墙的区域,可以栽种一排竹子,使得围墙四季呈绿,也弘扬一种正人之德、君子之风;在绿化区内,放置一些石桌石凳等,可以供学子在这里读书吟诵,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考虑到学校水井所在位置,为使水井所占区域与广场、绿化区相和谐,我们拟在水井一周种植一些藤蔓植被如爬山虎、喇叭花等,一方面可以对水井进行覆盖,一方面可使水井与周边绿化区形成一道整体景观。(四)文化墙建设校园文化墙是一所学校辉煌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真实写照,也是校园文化气息的汇合点。一面设计独特、富于创意的文化墙对形成先进、独特的校园文化将会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文化墙作为展示学校独特视角的平台,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并通过文化墙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一种淡淡的校园文化气息悄悄破“墙”而出。位置说明如图示,我们将在学校东侧、西侧围墙设计两面文化墙,文化墙内容设计如下:1、历史文化墙为了发挥君召乡乡土文化的育人功能,让乡土文化会说话,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树立“立志成才,报效家园”的远大理想,我们将第一块文化墙设计为历史文化墙,具体内容设置为:l 君召概况,包括君召地图、君召历史简介、君召人文地理;l 君召历史名人,如管仲、颍考叔、李汝梅等历史名人的生平简介历史贡献;l 君召历史故事,如许由洗耳、大禹治水、掘地见母等;在设计中,我们采用图片展示、文字介绍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布局,将其主色调与校园广场形成一体,构造一个整体的文化空间和教育空间,让我校学子能认识到君召的渊源历史和文化历程。2、德育文化墙第二面文化墙我们设计为“德育文化墙”,具体板块设计如下:l 第一,“弟子规”,包括“弟子规”中文字内容、经典故事与图片;l 第二,“二十四孝”,包括二十四孝中经典图文故事如 “孝感动天、“卧冰求鲤”“百里负米”、“哭竹生笋”等故事;l 第三,励志勤学类如经典励志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其间可以穿插一些梅、兰、竹、菊手绘图进行点缀,并分别附上一些诗词,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我校学子树立忠孝、诚信、仁爱、勤奋的“君子品性”。(五)道路、楼宇命名1、明德路位置:学校主干道。释义:“明德”一词构思源于礼记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大学”虽非今大学之意,然借用之亦无妨。“明德”意为完美的德行,“明德”重在“师德”、“生德”,教师要有美德,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要有“美德”,所谓“德,人之本也”。讲求道德是育人之核心,同时,“明德”也与我校校训“厚德载物”所彰显的内涵一致,故以之名学校主干道。为能使校园主干道景观与中心花园相协调,我们在主干道绿化上以遮阴为主,主干道行道树可选用水杉、银杏、合欢等落叶乔木,每棵树都用四季青等花木围绕,树的种植采用高低不规则形式,使得道路富有层次感,也起到分隔作用。2、弘毅楼位置:学校一号教学楼释义:“弘毅”一词源于孔子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二字既是艰苦创业的精神的展示,又合我校“自强不息”的校训,可激励君召学子逆水行舟、迎难而上,养浩然之气,于千锤百炼之中成栋梁之材。3、弘志楼位置:学校二号教学楼释义:“弘志”一词构思来源于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原句意思为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仁德也就在其中。“弘志”取其“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之意,旨在让学生弘扬远大的志向,锤炼坚忍的毅力,历炼品格,为人生奠基。4、格物楼位置:学校实验楼释义:“格物“构思源于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意思是,想要使自己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认识明确;使自己认识明确的途径在于探究事物的道理。朱熹言:“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无论是做实验或是处理事务,都要怀抱着对事物的探究态度,而实验楼正是一个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地方,故此命名。这也是在强调我校学子,要做一个务实的君子。5、笃行楼位置:学校新建宿舍楼释义:“笃行”二字源于汉徐干中论治学“昔颜渊之学圣人也,闻一以知十,子贡闻一以知二,斯皆触类而长之,笃思而闻之者也。” “笃行”意指对事业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学问思辨贵在笃行,切忌空谈,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切忌浮躁,真诚奉献,笃行不倦;切忌虚荣,干实事、讲实话、做实在人。将此楼命名“笃行楼”还在于告诫学子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生活上学会自立,乐于助人,做一个谦谦君子。6、德馨楼位置:学校办公楼释义:“德馨”一词构思源于刘禹锡陋室铭“惟吾德馨”。做学问先要学做人,做人要以德为先。此命名寓意我校全体教职工保持高尚的道德修养,拥有良好的道德思想,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体现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观。(六)室内文化建设1、标准教室对每个教室进行统一规划,打造标准教室,将每个教室都打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氛围,具体实施如下:(1)在黑板正上方中间悬挂红旗,两边张贴校训或班训;(2)教室前墙壁可选择学生课堂规范、礼仪规范等挂图;两侧墙壁悬挂催人奋进,发人深思,富有感召性和教育性的名人名言;(3)教室后墙壁两侧可由本班学生设计制作文学天地、我的座右铭等,充分利用每个空间,让师生一进入教室,便能感受到每个教室都是求知的乐园、知识的乐园。2、主题教学楼我们根据学校教学楼楼层、年级、班级的不同,设计出主题教学楼形式,赋予教学楼多种文化内涵,内容如下:一层主题:德润心灵。分设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等知识模块,选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故事,以图文并茂等形式集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对学生进行品行各方面教育,使其更好完善自己。二层主题:艺海徜徉。主要内容为墨海书田、名人字画等,以图文并茂形式展现,用简洁易懂的文字配以色彩明丽的图画,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发现美、审视美、创造美的能力。三层主题:名家语录。如孔子语录、教育家经典名言等。四层主题:经典诗词。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名篇介绍,介绍著名诗人,营造浓郁文化氛围。四、结语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在对人才素质要求更为苛刻的今天,校园建筑设计中的文化职能的体现不应再被忽视了。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仅仅意识到它的基本物质保障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而忽略了其文化素质教育价值。虽然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但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在本方案中,我们将校园景观与校园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结合,以期给学校师生带来视觉效果、文化熏陶双重效应。特别的景观陈设方式,也大大增加了君召中学校园文化的整体性,相信这样的设计,将会为君召的校园增辉添彩,将会给君召的师生营造一个美丽、优雅的工作、学习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