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复习重点.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6896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复习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房屋建筑学复习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房屋建筑学复习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试题型 1填空 2选择 3判断 4简答 5设计(绘图)民用建筑概论篇(第1篇概论)一、建筑概念建筑是一个统称,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一)构筑物人们不在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叫作“构筑物”。(二)建筑物概念:与构筑物相对,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条件,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的支配下,通过对空间的限定、组织而创造的人为的社会生产环境。1、空间2、满足社会需要(1)物质需要(2)精神需要3、建筑形式与内容、手段的辨证关系二、建筑分类(一)建筑分类 生产性建筑 工业建筑(生产厂房、动力建筑、储藏建筑)建筑 农业建筑(温室、粮仓、水产品养殖场) 非生产性建筑 民用建筑(二)民用建筑的分类1、按使用功能分 1)居住建筑2)公共建筑2、住宅按层数分 1)低层(1-3层)2)多层(4-6层)3)中高层(7-9层)4)高层(10-30层或总高在24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但不包括高度超过24的单层主体建筑。)5)超高层(高度大于100米。)3、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 1)砖木结构2)砖混结构3)钢筋混凝土结构4)钢结构5)其他结构4、按耐久等级分 1)一级(耐久年限:100年)2)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3)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4)四级(耐久年限:25年)5、按耐火等级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标准是依据房屋的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它的耐火极限来确定。三、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楼地层、墙或柱、楼电梯、屋盖、门窗。四、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分析包括三个系统,即结构支承系统,围护分隔系统,设备系统 。五、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一)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有两个概念,一是指一项建筑工程的全部设计工作,包括各个有关专业,确切的应称为建筑工程设计;另一是单指建筑设计专业本身的设计工作。建筑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等部分。 (二)建筑设计的过程和设计阶段(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0、设计权的取得:1、初步设计阶段2、技术设计阶段3、施工图设计阶段六、建筑设计的要求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七、建筑设计的依据1、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的空间尺度2、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4、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5、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我国采用的基本模数M=100mm。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 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建筑平面面积组成 建筑面积=结构面积+有效面积一、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一)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1生活用房2工作学习用房3公共活动房间(二)用房间的设计要点1、房间的面积(1)房间面积的组成:A 家具和设备所占用的面积;B 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的面积;C 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2)房间面积大小影响因素:A使用人数的多少及活动特点B家具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布置方式C经济条件及所要求的舒适度(3)确定方法:A 查表B 调查2、房间的形状房间形状的确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1)室内使用性质要求和活动特点。(2)家具设备类型及布置方式。(3)采光、通风、视线、音响的要求。(4)结构、构造、施工等技术经济合理性。(5)空间观感。(6)建筑物周围环境和基地大小。3、房间的尺寸确定房间的开间、进深尺寸,应很好地考虑以下因素:(1)家具布置的要求及人们活动的要求。(2)采光、通风和视听等环境要求。(3)结构布置的合理性和施工方便以及我国现行的模数制。4、门的设计(1)宽度 门的宽度要根据通过人流多少和搬进房间家具设备的大小和防火要求决定。(2)数量 门的数量应根据使用人数的多少和具体使用要求来确定。(3)形式 依据房间内部的使用特点来考虑。(4)开启方式(5)位置门的位置应分布均匀,方便交通,利于疏散。门窗位置应尽量使墙面完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和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采光、通风。5、窗的设计(1)大小 窗的面积大小取决于室内采光的要求,可根据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如图)来确定的。采光面积比即窗的净面积和地面净面积的比值。(2)位置三、交通联系的平面设计(一)分类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垂直交通空间,交通枢纽空间等。(二)设计要求1. 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 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 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交通路线简捷明确;4. 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5. 力求节省交通面积。6. 考虑空间处理等造型问题。(三)设计程序1.结合平面布局考虑交通联系部分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2.确定走廊、楼梯等通行疏散要求的宽度3.确定门厅、过厅等人们停留和通行必需的面积4.综合协调考虑空间组合情况(四)各种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1、走道(1)分类(2)宽度 走道的宽度主要根据A人流和家具通行、B安全疏散、防火规范、C走道性质、D空间感受来综合考虑。(3)长度 走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即组合需要、采光、耐火等级及防火规范来确定。(4)走道的采光和通风 走道的采光和通风主要依靠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2、楼梯3、坡道(1)特点:(2)适用范围:(3)规范要求:4、自动扶梯(1)适用范围(2)布置方式(3)尺寸规范(4)防火规范5、电梯(1)适用范围(2)分类(3)设计要点:确定电梯间的位置及布置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要求:A电梯间应布置在人流集中的地方,位置要明显。B 电梯前面应有足够的等候面积。C 按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电梯时应配置辅助楼梯。D布置时可将两者靠近,以便灵活使用,并有利于安全疏散。E 防火要求。(4)布置方式:单面式和对面式。6、门厅(1)门厅的面积(2)门厅的布局(3)设计要求7、过厅8、中庭四、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一)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主要任务1.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和卫生要求,合理安排建筑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并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2.组织好建筑物内部及内外之间方便和安全的交通联系。3.考虑到结构布置、施工方法和所用材料的合理性,掌握建筑标准,注意美观要求。4.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密切结合基地环境等平面组合的外在条件,注意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二)建筑平面的组合要求1、功能分区合理(1)功能分区概念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将建筑物若干部分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划分,使之分区明确,又联系方便。(2)功能分区表示法功能分析图来形象地表示各类建筑的功能关系及联系顺序。(3)功能分区方法A主次关系B内外关系C联系与分隔D流线组织明确2、结构类型(1)混合结构(2)框架结构(3)剪力墙结构(4)框剪结构(5)空间结构3、设备管线布置合理4.体型简洁、造型合理(三)平面组合形式1、走道式组合2、套间式组合3、大厅式组合4、单元式组合5. 混合式组合(四)建筑平面组合与总平面的关系1、基地的大小、形状和道路布置2、地形条件3、气候条件(1)气温(2)朝向(3)间距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L=H/tan式中:房屋水平间距;南向前排房屋檐口至后排房屋底层窗台的垂直高度;当房屋正南向时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2章 建筑物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基本概念剖面图在适当的部位将建筑物从上至下垂直剖切开来,令其内部的结构得以暴露,得到该剖切面的正投影图 。建筑物的标高系统将建筑物底层室内某指定地面的高度定为0.00,单位是米(m)。高于这个标高的为正标高,反之则为负标高。层高:该层的地坪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的距离。净高:层高减楼板结构层的厚度。一、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一)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要求(二)采光、通风要求(三)结构高度及其布置方式的影响(四)建筑经济效果(五)室内空间比例二.室内外地面的高差(一)底层地坪抬高的原因1 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2 房屋自身沉降3 基地地形有起伏。4 艺术造型需要。5 功能分区(二)底层地坪标高设计依据1 内外联系方便。2 施工时的土方量。3 基地排水条件和区域雨量。三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的确定(一)层数、高度和等级划分(二)影响房屋层数的因素1、使用要求2、建筑基地环境与城市规划的要求3、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的要求4、房屋造价要求5、建筑防火要求6、地震烈度四、建筑空间的组合五、建筑空间的利用(一)结构合理前提下,尽量减少结构面积1.合理选择结构方案2.减少固定隔墙3.采用嵌入式、悬挂式的储藏方式(二)夹层空间的利用(三)坡屋顶的利用(四)房间上部空间的利用(五)楼梯间及走道空间的利用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3章 建筑物体型组合和立面设计一、建筑体形及立面设计的要求(一)反映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和特征(二)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的特点 (三)适应社会经济条件(四)符合城市规划及基地环境的要求(五)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1、统一与变化2、均衡与稳定3、韵律4、对5、比例6、尺度二、建筑体型的组合(一)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1. 对称式布局: 2.不对称的布局: (二)不同体型的特点和处理1、单一体型2、单元组合体型3、复杂体型(1)主从法:(2)母题法:(3)成对式:(三)体型的转折与转角处理(四)体量的联接1、直接连接;2、咬接:3、以走廊或连接体相连:三、立面设计(一)研究对象及设计任务 (二)设计步骤(三)立面设计构成1.尺度和比例2.节奏韵律感3.虚实对比4.质感5.色彩(1)色彩的种类与基本特性色彩的种类: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色彩的基本特性:A色相。B纯度。C明度。(2)色彩的效果A 物理效果1)温度感2)距离感3)重量感4)尺度感B 心理效果C 生理效果(3)色彩对建筑的影响A 加强造型:B 丰富造型C 纯化造型D 完善造型(4)色彩的设计方法A 定基调B 色彩配置6、立面的重点处理7、立面的细部处理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2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4章 建筑在总平面中的布置一、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 基地红线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 建筑物与基地红线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1. 建筑物应该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将其基底范围,包括基础和除去与城市管线相连接的部分以外的埋地管线,都控制在红线的范围之内。如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对建筑物退界距离还有其他要求,也应一并遵守。 2.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之间,应在边界红线范围以内留出防火通道或空地。除非建筑物前后都留有空地或道路,并符合消防规范的要求时,才能与相邻基地的建筑毗邻建造。3. 建筑物的高度不应影响相邻基地邻近的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4. 建筑物的台阶、平台不得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其上部的突出物也应在规范规定的高度以上和范围之内,才准许突出于城市道路红线之外。 5. 紧接基地红线的建筑物,除非相邻地界为城市规划规定的永久性空地,否则不得朝向邻地开设门窗洞口,不得设阳台、挑檐,不得向邻地排泄雨水或废气。二、建筑物与周边物质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建筑物的日照间距计算公式为:L=H ctg cos三、建筑物与基地高程的关系 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篇(第3篇 常用结构体系所适用的建筑类型)一、墙承重结构1、砌体墙承重:2、钢筋混凝土墙承重系统二、骨架结构支承系统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框架结构体系:2、框剪、框筒等体系 3、板柱体系4、单层刚架、拱5、排架 :三、空间结构支承系统所适用的建筑类型1、薄壳 :2、网架3、悬索4、膜:5、混合形式 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一、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是:组成建筑物实体的各种构、部件,特别是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分隔系统,它们相互间的基本构成关系和相互连接的方式以及建造实现的可能性和使用周期中的安全性、适用性。二.建筑物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一幢建筑,一般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所组成。三.研究建筑构造的基本方法(一)关注造成建筑物变形的因素(二)关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影响1. 外力作用(荷载)的影响2.自然气候的影响3.人为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三)关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四.建筑构造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要求(二)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三)注意施工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四)注意感官效果及对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五)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六)符合相关各项建筑法规和规范的要求五.建筑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教材四版 P95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 墙体第3章 墙体的基本构造第4章 墙及楼地面面层第8章 8.3建筑外墙防水构造第9章 建筑保温、隔热构造 一、墙体的类型(一)按墙体所在位置分类按墙体在平面上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外墙和内墙。按墙体在平面上方向,可分为纵墙和横墙。对于一片墙来说,窗与窗之间和窗与门之间的称为窗间墙,窗台下面的墙称为窗下墙或者窗肚墙。(二)按墙体受力状况分类在混合结构建筑中,按墙体受力方式分为两种:承重墙和非承重墙。非承重墙又可分为:1、自承重墙;2、隔墙;3、填充墙;4、幕墙。(三)按材料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四)按施工方式分类按施工方法墙体可以分为块材墙、板筑墙及板材墙三种。(五)按墙体构造方式分类按构造方式墙体可以分为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三种。二、 墙体的设计要求(一)结构方面的要求1、合理选择墙体结构布置方案(1)横墙承重:(2)纵墙承重:(3)纵横墙承重(4)部分框架承重:2、具有足够的强度(1)材料的种类A 砖B 砂浆(2)墙的尺度我国标准砖的规格为240mm115mm53mm(3)施工技术方法为了保证墙体的强度,砖砌体的砖缝必须横平竖直,错缝搭接,避免通缝。(4)门窗洞口强度处理过梁A 砖拱过梁B 钢筋砖过梁C 钢筋混凝土过梁3、具有足够的稳定性(1)墙的尺寸(长、高、厚)(2)墙体材料标号(3)构造 A 构造柱的设置要求B 构造柱的构造(4)纵横墙体间的间距(5)壁柱和门垛(6)圈梁(二)功能方面的要求1、防水防潮要求(1)窗台A 作用B 做法(2)勒脚A 概念B 作用C 构造做法D 防潮层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墙身水平防潮层的构造做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第一,防水砂浆防潮层/第二,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第三,油毡防潮层(3)外墙周围排水处理A 散水B 明沟2、防变形的要求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1)伸缩缝(或温度缝)(2)沉降缝(3)防震缝3、防火要求(1)防火分区分隔(2)选用难燃或不燃烧的材料制作构件(3)设置防火墙(4)增加消防设施4.控制噪音的要求(1)声音传播途径A 通过墙体的缝隙或微孔B 墙体震动(2)墙体隔声构造措施A 加墙墙体的密缝处理。B 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C 采用有空气间层或多孔弹性材料的夹层墙D 尽量利用垂直绿化降噪声5.保温的要求传热的基本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为满足保温的要求,可采取以下的措施:(1)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A 增加围护结构的厚度B 选择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作保温层,制作组合墙C 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2)“冷桥”的处理 (3)防止蒸汽渗透6、隔热的要求(1)外墙表面用光滑、平整、浅色材料。(2)外墙墙体用热阻大、容重轻的材料。(3)在外墙内部设通风间层,利用空气的流动带走热量,降低外墙内表面温度。(4)在窗口外侧设置遮阳设施,以遮档太阳光直射室内。(5)在外墙外表面种植攀缘植物使之遮盖整个外墙,吸收太阳辐射热,起到隔热作用。7、建筑节能要求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为贯彻国家的节能政策,改善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大,热工效率差的状况,必须通过建筑设计和构造措施来节约能耗。具体措施: 1)墙体节能做法主要有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墙体自保温; 2)幕墙节能工程采用隔热型材、中空玻璃; 3)门窗外侧设遮阳设施,中空玻璃采用双道密封; 4)屋面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采光屋面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气密性等应符合设计要求;5)有条件的情况下,地面工程也应做好节能工作; 6)设备的散热器、保温材料的散热量、导热系数、密度等在进场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7)空调系统夏季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度,冬季室内温度不得高于20度。8)市政工程主要从提升工程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积极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科学安排施工等方面进行控制。(三)施工方面的要求建筑工业化的关键就是墙体的改革,必须改变手工生产及操作,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采用轻质强度高的墙体材料,以减轻自重,降低成本,为避免砌强墙时大量砍砖,墙段尺寸应符合砌块的模数。(四)艺术方面的要求墙面装修1、墙面装修的作用1)保护墙体。增强墙体的坚固性、耐久性,延长墙体的使用年限。2)改善墙体的使用功能。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和隔声能力。3)提高建筑的艺术效果,美化环境。2、墙面装修的分类1)按装修所处部位不同,有室外装修和室内装修两类。2)按饰面材料和构造不同,有清水勾缝、抹灰类、贴面类、涂刷类、裱糊类、铺钉类、玻璃(或金属)幕墙等。3、墙面装修构造(1)清水砖墙(2)砂浆抹灰在构造上和施工时须分层操作。护角:是指房间内墙体转角、门口边等阳角部位。(3)装饰抹灰A 水刷石B 干粘石C 斩假石(4)面砖(5)陶瓷锦砖饰面(6)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饰面A 石材拴挂法(湿法挂贴)B 干挂石材法(连接件挂接法)(7)涂料类(8)裱糊类(9)铺钉类三、特殊墙体(一)骨架墙骨架墙系指填充或悬挂于框架或排架柱间,并由框架或排架承受其荷载的墙体。1、框架外墙板的类型按所使用的材料,外墙板可分为三类,即单一材料墙板、复合材料墙板、玻璃幕墙。2、外墙板的布置方式外墙板可以布置在框架外侧,或框架之间,或安装在附加墙架上。3、外墙板与框架的连接外墙板可以采用上挂或下承两种方式支承于框架柱、梁或楼板上。根据不同的板材类型和板材的布置方式,可采取焊接法、螺栓联结法、插筋锚固法等将外墙板固定在框架上。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均应注意以下构造要点: 外墙板与框架连接应安全可靠; 不要出现“冷桥”现象,防止产生结露; 构造简单,施工方便。4、 框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二)建筑幕墙1、幕墙类型2、玻璃幕墙的构造组成玻璃幕墙由玻璃和金属框组成幕墙单元,借助于螺栓和连接铁件安装到框架上。3、玻璃幕墙细部构造(三)隔墙1、块材隔墙块材隔墙是用普通粘土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等块材砌筑而成,常采用普通砖隔墙和砌块隔墙两种。(1)普通砖隔墙为了保证砖隔墙不承重,在砖墙砌到楼板底或梁底时,将立砖斜砌一皮,或将空隙塞木楔打紧,然后用砂浆填缝。(2)砌块隔墙2、轻骨架隔墙(1)板条抹灰隔墙(2)立筋面板隔墙3、 板材隔墙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基础和地下室第5章 基础第8章 8.4建筑地下室防水构造一、基础和地基的基本概念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为基础,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二.地基类型地基应满足的要求:强度要求;变形要求;稳定性要求。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一)天然地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作为建筑物地基的土类有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人工填土及特殊土等。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须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天然地基。(二)人工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较弱,缺乏足够的稳定性,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固后才能在上面建造房屋的称人工地基。人工加固地基通常采用压实法、换土法、化学加固法和打桩法。三、 基础的类型(一)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1、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一般指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剪强度较低的材料就称为刚性材料。常用的有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毛石等。通常按刚性材料的受力状况,基础在传力时只能在材料的允许范围内控制,这个控制范围的夹角称为刚性角,用表示。2、非刚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为非刚性基础或柔性基础。(二)按构造型式分类1、条形基础2、独立式基础3、井格式基础4、片筏式基础5、箱形基础(三)按材料分1、砖基础2、毛石基础3、灰土基础4、三合土基础5、混凝土基础6、钢筋混凝土基础(四)按埋深分(一般要求不小于500)1、不埋基础:2、浅基础:3、深基础:四、 基础的埋置深度(一) 基础的埋置深度概念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如图)。埋深大于或等于4m的称为深基础;埋深小于4m的称为浅基础;当基础直接做在地表面上的称不埋基础。(二)埋深适当的必要性(三)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2、工程地质条件3、水文地质条件4、地基土壤冻胀深度5、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6、建筑物的用途五、 地下室的防水防潮构造建筑物下部的地下使用空间称为地下室。地下室一般由墙身、底板、顶板、门窗、楼梯等部分组成。(一) 地下室防潮构造当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均在地下室地坪标高以下时,须在地下室外墙外面设垂直防潮层。(二) 地下室防水构造当设计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都浸泡在水中,应考虑进行防水处理。常采用的防水措施有三种:1、沥青卷材防水(1)外防水(2)内防水2、防水混凝土防水3、弹性材料防水(三)人工降、排水法1、外排法2、内排法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楼地层第2章 2.1 楼地层的基本构造 2.3 阳台、雨蓬等部件的基本构造第4章 墙及楼地面面层第8章 8.5建筑室内防水构造一.楼板层作用(一)水平分隔空间(二)承受并传递水平和垂直荷载(三)隔声、防火、防水(四)安排管线(五)增加房屋刚度和整体性二.楼板层设计要求(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二)隔空气传声和撞击传声的能力(三)防火能力(四)防水和防潮能力(五)管线布置(六)美观(七)经济性三.楼板层的基本组成(一)面层(二)结构层(三)附加层(四)楼板顶棚层四.楼板类型(一)木楼板。(二)砖楼板。(三)钢筋混凝土楼板。(四)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五.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构造(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做法现场支模扎筋 浇注混凝土 养护 脱模 2、优点 (1)整体性好、耐久性好、抗震性好(2)适应各种形式的建筑平面(3)对起重运输设备要求不高3、缺点(1)耗模板(2)工期长4、板型(1)板式楼板(2)梁板式楼板 单向肋梁楼板 双向板肋梁楼板井式楼板(3)无梁楼板(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1.做法预制 安装 2.优点 (1)节省模板(2)改善制作时的施工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3.缺点4.板的类型(1)实心平板(2)槽形板(3)空心板5.预制板的结构布置与细部处理(1)板的布置A 根据房间开间、进深确定板的支承方式板式或梁板式 B 依据板的规格进行合理布置 板的规格类型越少越好 优先采用较大板型 避免三面支承 排板过程中的差额处理(2)板的搁置 A 搁置宽度。 B 坐浆。 C 锚固钢筋 D 板在矩形或花篮形梁上的搁置(3)板的接缝 A 端缝 B 侧缝(三)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1.密肋楼板2.叠合楼板3.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四)楼板层的细部构造1.楼板与隔墙2.楼板层防水3.顶棚构造(1) 直接式顶棚(2) 悬吊式顶棚A 吊顶的类型B 吊顶的构造组成C 木质(植物)板材吊顶构造D 矿物板材吊顶构造E 金属板材吊顶构造六.地坪和地面(一)基本概念1.地坪:地坪层指建筑物底层房间与土层的交接处。所起作用是承受地坪上的荷载,并均匀地传给地坪以下土层。2.地面:楼板层的面层和地坪面层的通称。(二)地坪的构成1.面层2.附加层3.结构层4.垫层(三)地面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坚固性和刚度2.保温性能好3.具有一定的弹性4.易清洁、经济5.满足某些特殊要求防水、防潮、防火、耐腐蚀。(四) 地面的类型1、整体类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水泥石屑地面、水磨石地面等。2、镶铺类地面:砖铺地面、面砖、缸砖及陶瓷锦砖地面等。还有木地面,常采用条木地面和拼花木地面。3、粘贴类地面:聚氯乙烯塑料地面、地毡、地毯。4、涂料类地面:各种高分子合成涂料所形成的地面。(五)地面构造1、水泥砂浆地面2、水泥石屑地面3、水磨石地面4、铺砖地面5、缸砖、地面砖及陶瓷锦砖地面6、天然石板地面7、木地面按构造方式有架空、实铺和粘贴三种。8、塑料地面9、涂料地面七.阳台(一)阳台的类型阳台按其与外墙面的关系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半挑半凹阳台;按其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中间阳台和转角阳台。阳台按使用功能不同又可分为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二)设计要求1、安全适用2、坚固耐久3、排水顺畅(三)阳台结构布置方式1、挑梁式2、挑板式3、压梁式(四)阳台栏杆1、栏杆形式栏杆的形式有实体、空花和混合式。按材料可分为砖砌、钢筋混凝土和金属栏杆。2、栏杆扶手栏杆扶手有金属和钢筋混凝土两种。3、细部构造(1)栏杆与扶手的连接方式有焊接、现浇等方式。(2)栏杆与面梁或阳台板的连接方式有焊接、榫接坐浆、现浇等。(3)扶手与墙的连接有榫接坐浆、现浇。(五)阳台隔板(六)阳台排水阳台排水有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八、 雨篷根据雨篷板的支承方式不同,有悬板式和梁板式两种。九.建筑隔声构造1.尽量选择面密度高的材料2.带空气间层的组合墙3.内填吸声材料的组合墙4.密缝处理5.楼面处理6.楼板层中加弹性垫层7.吊顶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 楼梯第6章 楼梯及其他垂直交通设施一、楼梯的组成(一)楼梯段(二)平台(三)栏杆二、楼梯的类型(一)按形式来分楼梯的形式主要有单跑梯、双跑梯(平行双跑、直双跑、L型、双分式、双合式、剪刀式)、三跑梯、弧形梯、螺旋楼梯等形式。(二)按使用性质分有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三)按材料分有木质、钢筋混凝土、钢质、混合式及金属楼梯。三.楼梯的位置楼梯的设计要求:1、作为主要楼梯,应与主要出人口邻近,且位置明显;同时还应避免垂直交通与水平交通在交接处拥挤、堵塞。2、必须满足防火要求,楼梯间除允许直接对外开窗采光外,不得向室内任何房间开窗;楼梯间四周墙壁必须为防火墙;对防火要求高的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设计成封闭式楼梯或防烟楼梯。3、楼梯间必须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根据人流组织、防火疏散等要求确定楼梯的位置。主楼梯:要放在主入口处,做到明显易找。/次要楼梯:常布置在次要入口附近,与主楼梯配合共同起到人流疏散、安全防火的作用。/消防楼梯:常设在建筑端部,平时不用,可采取开敞式。四、楼梯的数量楼梯的数量应根据使用需要和防火要求确定。五.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一)现浇楼梯1、 板式梯段2、梁板式楼梯段(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1、预制装配梁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梁承式楼梯的承力系统:踏步斜梁平台梁两边墙或柱平台两边墙/平台平台梁和纵墙(1)梯段A 梁板式梯段B 板式梯段(2)平台梁(3)平台板(4)构件连接构造A 踏步板与梯斜梁连接B 梯斜梁或梯段板与平台梁连接C 梯斜梁或梯段板与梯基连接2、预制装配墙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预制装配墙承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系指预制钢筋混凝土踏步板直接搁置在墙上的一种楼梯形式,其踏步板一般采用一字形、L形断面。3、预制装配墙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楼梯预制装配墙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系指预制钢筋混凝土踏步板一端嵌固于楼梯间侧墙上,另一端凌空悬挑的楼梯形式。(三)踏步的踏面及防滑楼梯踏步的踏面应光洁、耐磨,易于清扫。为防止行人在上下楼梯时滑跌,做防滑条。(四)栏杆、栏板与扶手1、栏杆 栏杆与踏步的连接方式;有锚接、焊接和栓接三种。2、栏板3、混合式混合式是指空花式和栏板式两种栏杆形式的组合。4、 扶手六、楼梯的设计(一)楼梯平面表示(二)楼梯的尺寸1.开间=半墙厚+楼梯宽度+梯井宽度+梯段宽度+半墙厚2.进深=半墙厚+楼层平台宽度+梯段长度+中间平台宽度+半墙厚3.剖面 为保证在这些部位通行或搬运物件时不受影响,其净高在平台处应大于2m;在梯段处应大于2. 2m。4.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七、室外台阶与坡道(一) 台阶与坡道的形式(二)台阶构造(三)坡道构造八、 电梯(一)电梯的类型(二)电梯的组成1、电梯井道2、电梯机房3、井道地坑4、组成电梯的有关部件:轿厢、井壁导轨和导轨支架、牵引轮及其钢支架、钢丝绳、平衡锤、轿厢开关门、检修起重吊钩等、有关电器部件。(三)电梯与建筑物相关部位的构造(四)电梯井道构造1、电梯井道的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1)井道的防火(2)井道的隔振与隔声(3)井道的通风(4)其它2、电梯井道细部构造电梯井道的细部构造包括厅门的门套装修及厅门的牛腿处理,导轨撑架与井壁的固结处理等。九、 自动扶梯十.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的构造问题建筑设计上无障碍设计的相关规范:1、在一切公共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坡度不大于1/12。2、在盲人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3、门净空廊宽度要在0.8米以上,采用旋转门的场所需另设残疾人入口。4、建筑走廊净空宽度应在1.3米以上。5、公厕设带扶手的座式便器,门隔断外开或推拉。6、电梯入口净宽应在0.8米以上。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屋顶第2章 2.2屋盖系统的基本构造第8章 8.2建筑屋面防水构造一.屋顶的功能及设计要求(一)要求屋顶起良好的围护作用,具有防水、保温和隔热性能。其中防止雨水渗漏是屋顶的基本功能要求,也是屋顶设计的核心。(二)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满足人们对建筑艺术即美观方面的需求。二.屋顶的组成屋面/支承结构/附加层三.屋顶的类型(一)平屋顶平屋顶通常是指排水坡度小于5的屋顶,常用坡度为2%3%。(二)坡屋顶坡屋顶是指屋面坡度大于10%。(三)其它形式的屋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屋顶结构形式,如拱结构、薄壳结构、悬索结构、网架结构屋顶等。这类屋顶多用于较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四.平屋顶的设计要求(一)防水要求屋面防水的“导”与“堵”。平屋顶,以导为辅,以堵为主;坡屋顶,以堵为辅,以导为主。屋面的防水等级四级1.屋顶排水(1)屋顶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常用的坡度表示方法有角度法、斜率法(高垮比)和百分比法。(2)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A 屋面防水材料与排水坡度的关系B 降雨量大小与坡度的关系C 屋顶坡度的形成方法材料找坡(垫置找坡)结构找坡(搁置找坡)(3)排水方式A 无组织排水B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经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有组织排水方案外排水方案内排水(4)屋顶排水组织设计A 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分坡)一般情况下,临街建筑平屋顶屋面宽度小于12m时,可采用单坡排水;其宽度大于12m时,宜采用双坡排水。B 划分排水区划分排水区的目的在于合理地布置水落管。排水区的面积是指屋面水平投影的面积,每一根水落管的屋面最大汇水面积不宜大于200m2。雨水口的间距在1824m。C 确定天沟所用材料和断面形式及尺寸2、卷材防水屋面(1)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和做法结构层找坡层找平层隔汽层保温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2)柔性防水屋面细部构造A 泛水构造B 檐口构造C雨水口构造D屋面变形缝构造3.刚性防水屋面(1)概述 A 做法:刚性防水屋面是指以刚性材料作为防水层的屋面,如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等。 B 优点 C 缺点 D 适用范围(2)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及做法 A结构层B找平层C隔离层D防水层(3)刚性防水屋面细部构造 A 屋面分格B泛水构造C檐口构造D 雨水口构造4、 涂膜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又称涂料防水屋面,是指用可塑性和粘结力较强的高分子防水涂料,直接涂刷在屋面基层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层以达到防水目的的一种屋面做法。(1)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和做法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与柔性防水屋面相同,由结构层、找坡层、找平层、结合层、防水层和保护层组成。(2)涂膜防水屋面细部构造A 分格缝构造B泛水构造(二)保温要求1、保温材料类型(1)散料类(2)整体类(3)板块类2、保温层的设置平屋顶因屋面坡度平缓,适合将保温层放在屋面结构层上保温层通常设在结构层之上、防水层之下。(三)隔热要求1、通风隔热屋面(1)架空通风隔热屋面(2)顶棚通风隔热屋面2、蓄水隔热屋面3、种植隔热屋面(四)结构要求(五)艺术要求五、坡屋顶构造(一)坡屋顶的承重结构1、承重结构类型坡屋顶中常用的承重结构有横墙承重、屋架承重和梁架承重。2、承重结构构件(1)屋架(2)檩条3、承重结构布置(二)平瓦屋面做法坡屋顶屋面一般是利角各种瓦材,如平瓦、波形瓦、小青瓦等作为屋面防水材料。近些年来还有不少采用金属瓦屋面、彩色压型钢板屋面等。1、冷摊瓦屋面2、木望板瓦屋面3、钢筋混凝土板瓦屋面(三)平瓦屋面细部构造1、檐口构造2、天沟和斜沟构造(四)坡屋顶的保温与隔热1、坡屋顶保温构造2、坡屋顶隔热构造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变形缝第10章 建筑变形缝构造1.为什么设置变形缝2.变形缝的存在是否对建筑物的稳定性有影响?3.变形缝的种类?4.变形缝的设计要求?5.变形缝的防火设置?6、三大缝的位置和宽度?7、伸缩逢的结构处理?双墙或者双柱/悬挑方案/简支水平构件过渡8、伸缩缝节点构造?9、沉降缝的构造?10、防震缝构造要点?11、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变形缝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竖缝,自基础以上(基础可不断开,因为地下温度变化小)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 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伸缩缝间距为60m左右;宽度20mm 30 mm。 沉降缝: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总之一句话,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即称之为“沉降缝”。 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307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通常设置(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5)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防震缝:在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震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称为防震缝。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 缝的两侧应有墙,基础可断可不断开。最小缝隙尺寸为50 100 mm。设置原则:(1)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即应统一按防震缝对待。 民用建筑构造原理篇(第4篇 建筑构造)门窗第7章 门和窗1、门窗的作用2、门窗设计应满足什么要求?3、不同材质的门窗特点?(1)钢门窗(2)彩板门窗(3)铝合金门窗(4)塑钢门窗4、门、窗的组成? 门窗的五金有哪些? T5、指出“贴脸板、筒子板、门蹬、门碰头、背槽、线脚、铲口或钉口”的位置,并分析其功能。6、比较夹板门和镶板门?7、如何选择窗扇玻璃?8、门的类型(按开启方式分)及构造特点适用范围?9、窗的类型(按开启方式分)及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 10、木门窗樘安装有哪两种方式?11、门、窗的尺度要求?12、门、窗的图面表达?13、金属门窗框如何固定在墙上?14、木、钢门窗如何安装玻璃?15、门窗框与墙间缝如何处理?16、外门、窗如何防水?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