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与策略探讨.docx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6530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与策略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与策略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与策略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与策略探讨作者:徐爱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44 更新时间:2007-2-7 热 【字体:小 大】自1995年5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每周五天工作制,人们的闲暇时间更多了。对中小学生来说,除双休日以外,还有每年的寒暑假,每一年的闲暇假期时间加起来有一百多天,每天的在校时间教育部门也有了严格的规定,闲暇时间的增加,一方面为中小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提供了条件;利用不当,反而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这样,如何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便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结合我校近几年的实践和思考作一些探讨。一、 中小学呼唤闲暇教育闲暇教育问题是随着人们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的日益增加而提出的。闲暇教育就是教会人们如何有效利用闲暇时间和如何提高闲暇时间的利用质量的教育。什么是中小学闲暇教育呢?所谓中小学闲暇教育,就是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养成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闲暇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广大中小学生树立起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念、符合个性需要的前提下,向他们传授一些利用闲暇时间的技能与技巧,使他们逐渐掌握一些交际技能、文艺技能、体育技能、旅游技能和鉴赏技能等,满足他们精神上的发展和享受之需要,从而使其个性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精力充沛、生活愉快的社会公民。(一)中小学闲暇教育的现状1、从闲暇生活内部结构看,我国学生闲暇生活消极接受多,创造发挥少。除体育运动外,大都是下棋、打牌、看电影录相、跳舞、唱卡拉OK等。闲暇时看的书也大都是低层次的消遣的东西。在学生中利用闲暇进行创造性活动(如文艺创作、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等)的极少。部分学生中有“娱乐致死”倾向。2、从闲暇生活质量看,有向消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少学生闲暇生活格调庸俗、低下,如闲逛、喝酒、睡懒觉,还有赌博等有害身心健康的活动,崇尚真善美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向往的闲暇活动不是很多。3、从闲暇生活的后果看,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在许多情况下,闲暇活动对学生素质的健康、全面发展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起了促退作用,一周五天的正规教育效果,往往在一天半天的消极闲暇生活冲击下烟消云散。4、从闲暇生活的引导机制看,我国学生闲暇生活呈现出自流、盲目态势,有关方面对此既缺乏理论研究,更少操作指导。青少年闲暇生活的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民族未来生活的质量,因此,使学生闲暇生活文明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二)闲暇教育的必要性1、“闲暇”是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条件,是青少年正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处”和闲暇活动的自由支配是学生人格和谐、平衡发展所必需的。在闲暇时间内,每个学生可自由地选择符合自己当时内心感受和需要,认为有意义,带有极大审美成份的活动方式,并在这一过程中自由地、真实地表现自我,发展自我。闲暇活动中,学生受家庭成员、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和社会文化不同于学校的影响,这些影响同样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2、闲暇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物质基础。教育过程中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学生大脑皮层主导作用下实现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兴奋与抑制的规律。学习材料的难度过大,分量过重,时间过长,形式单一,都会使大脑皮层从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使学生产生疲劳。经过一个星期高度紧张学习的学生,在周末疲劳感更为明显,普遍伴有乏力、瞌睡、反应迟钝、情绪不安、厌学、视力下降等现象。我国中小学生目前每天的学习时间远远大于他们身心所能承受的标准,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地学习,使得学生疲惫不堪,体力和脑力都急剧下降,他们的身心需适当的闲暇时间进行休息和调整。双休日能够保证中小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放松一下超负荷了一周的身心,实现生活方式的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化。学生可以依据个人的爱好合理地利用时间,科学地安排闲暇,选择丰富多采而又适合自己需要的生活模式,达到张、弛有度,学、玩结合的目的,从而获得积极的休息,提高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 2、闲暇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人的认知发展过程与个体社会化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过程制约着社会化过程,也受社会化的影响。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学生个体社会化所必须的。目前,中小学生一方面在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学习,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化的空前缺乏。他们除了课本知识,所知甚少,学生沉甸甸的书包中,除了课本就是习题集。很多中学生连一本中外名著都没有读过,缺少最起码的文化底蕴。显然,学生不读书的责任,并不在学生。优秀课外书籍内蕴藏的知识性、审美性深深地吸引着青少年,被单调而枯燥的学习生活笼罩着的青少年也渴望读书。闲暇时间,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扩大视野,增长新知识,弥补课堂知识与现代科学发展的“时间差”。同时还能培养自学能力,锻炼思维能力,丰富想象能力,提高文化修养。而所有这些,恰恰又为学生学好各门必修课准备了广阔的智力背景,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 3、闲暇有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在交往过程中,学生获得多方位的角色互动,这些多种角色间频繁的相互作用,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学校教育将学生的交往囿于极其有限的校园范围内,使学生视野狭窄,能力发展自足而片面。人的个性发展离不开人的交往关系的多样性。闲暇为学生的交往提供了超越学校砖墙限制的时间和空间,在闲暇中,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了解自己应学些什么,在与社会成员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在对社会群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的认同过程中,不断吸收物质、能量、信息,并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获得自身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同时,闲暇还为存在性格缺陷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校正的机会,让他们在多维度的交往和互动中克服性格的缺陷。 4、闲暇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自身也是促进其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同时,社会化并不是一个一到成年即完成的一竿子到底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连续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因此,现代教育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许多教育家指出,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中小学正是学生自我意识充分发展的时期。学生在闲暇中能获得独处时间,用以冷静地思考个人与社会,思考现实与未来。他们能根据不同的人对自己的看法,主动进行自我检讨与比较,能自觉按照社会规范要求和自身需要,适应社会角色要求,进行深刻的自我教育。实践证明,从担心“闲则生非”的传统教育观念出发,企图以大量的课外作业填满学生主动而活泼的发展空间,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是极为有害的。 5、闲暇有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 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总是处在一种矛盾之中,即:个体一方面要使自己的行为、态度符合社会的要求和社会达成一致,一方面又总是会使自己有别于他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社会化和个性化是相辅相成的,最终目标是让每个学生作为受尊重的、有别于他人的个体进入社会。 学校生活具有强制导向性。因而学校生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可避免有一定的约束,其在学生人格的职业化过程中,有可能使人片面发展。因此,许多教育家都提出要保证学生有一定充分自由的时间。当学生受约束的、单调的、被动的活动减少,由被制约性走向自主性时,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就会成为可能。闲暇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范围广泛,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闲暇时间内的学生,能自主支配时间、自主选择生活内容,因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由地开拓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中小学闲暇教育应遵循的几个原则1、渗透性原则 这是符合国情的最基本的原则。目前,我国闲暇教育理论和实践还相对贫乏,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比较重,对学生进行闲暇教育不宜采取增设专门课程的做法,而适宜采用渗透的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更为合理。实际上,如果安排得当,闲暇教育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类型的体制和课程表等。作为教师应做到:把握闲暇教育的时机;使教学内容与闲暇教育有意识地结合;以娱乐活动为契机;使学习本身成为愉快的闲暇活动的组成部分。 2、内外因素结合的原则 内外因素结合的原则是指,通过教师外在指导和学生自愿结合来培养学生的闲暇价值观和闲暇行为的原则。教师外在指导的优点在于通过把自己的一套闲暇行为和闲暇价值观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较快地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以避免形成一些不良的闲暇行为和闲暇价值观。这种方法也有缺点。首先,由于这种方法是“由外入内”,有着“灌输”的嫌疑,往往效果不好。其次,这种方法容易导致理论脱离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与闲暇本身的“自由”性质相违背。所以在闲暇教育中,应当采取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相互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 3、整体性原则 由于闲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复杂多样,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多管齐下,而不能搞“单打一”。开展闲暇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事,它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及家长的合作才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中小学闲暇教育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应协调与课外活动、德育、管理的关系,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搞好闲暇教育。 4、开放性原则 中小学闲暇教育应提倡开放式教育。即,内容应当是开放的,它可不受学科和范围的限制,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发展所需要的都可作为闲暇教育的内容;方式应当是开放的,学校中所有教学和活动都应承担闲暇教育的任务;时空应当是开放的,不论是课堂内外,还是家庭和社会,闲暇教育可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师生关系应当是开放的,学生应当是真正的主人,教师可以是指导者、顾问,也可以是参与者、助手和朋友。 5、疏导性原则 中小学生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好奇心重,独立自主意识强,使得“禁堵”的教育管理方式受到挑战,稍有不慎,表面的禁绝就可能会演变为逆反心理和畸形的闲暇活动。因此,学校在作必要的禁止的同时,更应把闲暇教育的着眼点主要放到疏导上,在了解学生闲暇需要及其走向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自觉抵制不良闲暇生活的诱惑。三、中小学闲暇教育的实施策略 1. 引导学生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闲暇时间。闲暇的本质是自由的,对闲暇的认识和开发,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在学校中,闲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时间价值观,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闲暇是自由的,但决不意味着放纵和无拘无束,也决不能无视个人在闲暇生活中,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负有的责任。因此要指导他们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闲暇时间,合理的选择和使用闲暇服务和物品,权衡各种闲暇选择对自己个人今后生命历程将产生的影响,将闲暇抉择与个人生活、社会联系起来,过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闲暇生活,即培养有助于社会的闲暇态度,闲暇行为的闲暇价值观。2 .指导他们闲暇生活多样化。闲暇生活中除了学习以外,还可以做文学、艺术、欣赏和鉴别,体育、公益劳动,各种生活劳动技能和消遣等方面的闲暇实践尝试。实践表明,多样化的闲暇生活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儿童广泛的生活情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高尚的情操,增强生活技能,获得许多课堂内学不到的东西,而且反过来促进人的潜能的挖掘及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3. 引导学生闲暇生活知识化、价值化、趣味化。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时代正是长身体、长知识、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用闲暇充电是适应时代要求的需要,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如:看课外书、参加各种技能训练、看电视、玩游戏,但并非都是好事,不能有书就读,有电视就看,得有选择地阅读,用有限的闲暇时间去涉猎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使之体现闲暇生活的积极意义和对个人发展的价值。4.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闲暇指导,整体配合,优化闲暇的环境。闲暇教育与素质教育一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学校、家庭、社会应协调统一,形成整体合力。既要保证中小学闲暇时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又要让学生有自由控制的时间,且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他们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尝试,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心等方面协调和谐发展,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家庭闲暇教育,家庭是闲暇教育的主阵地,从某种意义上讲,闲暇时间的增多,也就是学生在家庭生活的时间增多。因此家长要引导帮助子女科学地安排好闲暇时间。(2)呼吁全社会优化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如校园周边禁止开设营业性娱乐场所。(3)为学生闲暇生活提供高品位的精神食粮,各种图书馆、文化馆、少年宫、体育活动场地,讲究社会效应,多向学生开放。(4)开展丰富多彩的闲暇教育活动等,如各种文体竞技活动等。四、中小学闲暇教育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不能将闲暇教育当着学校课时的简单延长和空间的人为转换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在课堂,它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但是,人的发展要求是全面的,学校由于受教师素质、教学设施、实习场地以及相对封闭环境的限制,在教学内容、形式、手段、途径等诸方面,总会表现出若干不尽人意之处,例如审美教育、劳技教育、劳动教育、公益教育等就需要借助社会、家庭的特定时空和设施去完善。目前,有些学校和教师简单地理解闲暇教育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把闲暇教育仅仅看作文化知识的补习,这很不全面,违背了闲暇教育的本义,也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闲暇教育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完成的。其教育内容、途径、形式、方法与学校教育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闲暇教育更侧重于培养技能,挖掘潜能,锻炼社会交际能力,发展个性,学会做人。在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闲暇教育可以有效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发挥更大的作用。 4、闲暇教育要充分体现受教主体内的自主意识和个性特点,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而不能一阵风、一刀切。 闲暇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多维性,多维性这一概念不只指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多维性,而且也包括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维度。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家庭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在接受教育信息上,必然会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选择性。那种以教师意志为中心,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的班级授课制,必然遭到摒弃。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兴趣求知需要和本地、本校的优势和可能,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方向上自我选择、自主活动、自我发展,从而在形多样、内容充实的闲暇活动中,形成和加强自己带有明显个性特色的内化结构和外化方式。当前我国中小学减负工作正在进行。这实质是为过去失去过多闲暇的教育主体学生赢回闲暇,还他们被马克思视财富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给他们以自由发展和创造的广阔天地,虽然时间上我们得以保证,但真正意义上的闲暇教育却微不足道,甚至根本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个矛盾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此。在进入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的理论为指导,造就占有自由时间的主体,构建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闲暇教育体系,将闲暇教育列入国家和学校的教育规划和议程,并开发闲暇资源,如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各类课外、校外教育组织活动机构,以社区为中心的各种综合教育协调服务机构,及各种适合开展闲暇教育的各类馆室场所,并对其内容进行规范整合,使之在闲暇教育中发挥作用,更值一提的是。现代的社会闲暇教育一方面要以开发人的主体价值去规范和促进社会已有的闲暇资源和人的生存质量,另一方面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同时,利用现有的闲暇教育资源,去造就具有良好的闲暇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人,这正是我国社会主义闲暇教育的目的和理想。总之,闲暇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平衡人的紧张情绪,使身心和谐,还能为丰富生活,充实和满足人生提供广阔的天地。因此,作为当代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应当抓紧时间,研究闲暇教育和素质教育理论,进行闲暇教育和素质教育实践,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去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闲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格局,为造就具有良好的闲暇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人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