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练习题(I)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6086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练习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练习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练习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同步练习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是江苏省产业经济最活跃的地带。请问四城市处在下列哪段运河上( )A . 永济渠B . 江南河C . 通济渠D . 邗沟2. (2分)隋炀帝曾经三次派军政官员到流求,促进了大陆和流求的联系。“流求”指今天的( ) A . 台湾B . 辽东半岛C . 海南岛D . 钓鱼岛3. (2分)“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是后世就哪一工程而发出的感慨( )A . 修建长城B . 开凿大运河C . 建赵州桥D . 营建东都4. (2分)下列不属于隋的贡献的是( )A .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局面,完成统一B . 创立科举制C . 开通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D . 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5. (2分)“隋炀帝此举(开凿大运河),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此举”之“功”是( )A . 大运河大大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B . 大运河消除了长江黄河的水患C . 大运河解决了南水北调问题D . 大运河方便了帝王南下游玩6. (2分)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西周分封制B . 秦朝郡县制C . 西汉的三省六部制D . 明朝废宰(丞)相7. (2分)下图所示的古代伟大工程是( )A . 都江堰B . 长城C . 大运河D . 灵渠8. (2分)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对此话解读最正确的是( )A . 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B .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C .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 . 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9. (2分)唐朝诗人皮日体曾说:“(大运河)北通源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 .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 . 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C . 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D . 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10. (2分)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这一统治时期出现的社会繁荣景象被史学界称为( )A . 开皇之治B . 文景之治C . 贞观之治D . 开元盛世11. (2分)西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2017大西安创新论坛暨新零售新微商峰会(简称“双创双新”峰会)于5月27日在西安召开。如果你是峰会贵宾,你在长安可以了解到下列哪些朝代的遗迹( )西汉 隋朝 唐朝 元朝A . B . C . D . 12. (2分)学完隋唐史后,有几位同学对隋唐的历史进行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符合的是(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中华民族的大融合C . 中华社会的开放与革新D . 中华帝国的衰落13. (2分)下图描绘隋朝大运河的起止地点是( )A . 北达涿郡,南至洛阳B . 北达涿郡,南至江都C . 北达涿郡,南至余杭D . 北达涿郡,南至长安14. (2分)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 . B . C . D . 15. (2分)下面有关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共分四段。B . 隋朝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C . 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五大水系。D . 大运河的开通,对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16. (2分)大运河是我国自隋朝以来的贯通南北的一条重要的水上通道,历史上分四段,位于我们扬州的是( )A . 永济渠B . 通济渠C . 邗沟D . 江南河17. (2分)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谜。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答案应该是( ) A . 晋惠帝B . 隋文帝C . 隋炀帝D . 唐玄宗18. (2分)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 . 皇帝到扬州去看琼花B . 进行南水北调工程C .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D . 皇帝要巡游享乐19. (2分)杨坚,汉族,父亲辅助宇文泰建立北周,封隋国公。杨坚袭父爵,历任北周朝廷要职。他夺取政权建立隋朝,成为历史上有名的( )A . 隋文帝B . 隋炀帝C . 秦始皇D . 汉武帝20. (2分)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指他( )A . 建立隋朝B . 统一南北C . 励精图治,使经济繁荣D . 开通了大运河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100分)21.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祖忽必烈,因累世之业至元八年,始改称元。摧灭弱宋,遂一天下。材料二: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请回答:(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元朝是哪一年建立的?它的建立者是谁?定都在哪里?(2)“遂一天下”是怎么一回事?这次统一与以往的大一统相比,有何突出特点?(3)请你写出在这次统一以前,曾经结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的三个朝代。(4)材料二反映了元世祖重视什么的思想?22. (25分)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放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河,北通涿郡。通典卷十遭运材料二: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去巡游,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命令两岸的百姓,给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叫做“献食”。材料三: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原文大意是: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材料四: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材料五: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很多商业大都市。请回答:(1)隋朝开凿大运河除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还有其它目的,请根据材料一、二加以概括。(2)今天的运河是否只剩旅游价值?请阐述你的理由。(3)依据材料三回答,材料三中的君主为了“存百姓”,他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至少两方面)(4)材料四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交流促进发展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5)结合材料五,试述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2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材料一:隋统一全国后,天下安定,老百姓各安其业。那时,水旱灾害也比较少。皇帝下令在洛阳等地修建大型粮仓广储粮食。开皇末年,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摘编自隋书材料二:贞观年间,粮食连年丰收,马牛满山遍野,粮食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犯罪人数大大减少。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忆昔(1)材料一中的“皇帝”指的是谁这则材料反映出该皇帝在哪个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取得很好效果 (2)“贞观”是谁在位时的年号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他在治理国家时所采取措施。 (3)材料三中,杜甫回忆那个令人难忘的往昔,有哪些令人忘怀之处? (4)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涉及的三位皇帝在治国安邦中共同点。 24. (15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图一图二图三探究二经济篇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北宋“交子”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三图四图五探究三文化篇图六(1)图一反映了哪一朝代的政治制度? 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 图三反映的中央机构设置有何变化?(2)图三“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几项发明? 图四“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3)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图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25. (20分)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图一 图二材料三: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元世祖在位时开凿“新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创新有何影响?(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100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2-5、23-1、23-2、23-3、23-4、24-1、24-2、24-3、25-1、25-2、25-3、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