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58632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 (共30题;共60分)1. (2分)如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它反映了山顶洞人( )A . 知道定居生活B . 注意防寒C . 开始种植D . 懂得爱美2. (2分)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为庆祝文化遗产日,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旅游局等单位共同在北京明城墙遗址举办纪念活动。活动仪式上,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被北京市文物局评为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先进集体,遗址管理处杨海峰主任被评为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先进个人,遗址管理处常务副主任董翠平参加仪式。假如你去北京旅游,你可以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 ) A . 周口店遗址B . 河姆渡遗址C . 元谋人遗址D . 半坡遗址3. (2分)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 A . 数量多,有近10万件B . 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 . 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D . 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4. (2分)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 . 天然火的运用B . 打制石器的使用C . 群居生活出现D . 原始农业的兴起5. (2分)五六千年前,为形成日后华夏族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A . 牧野之战B . 阪泉之战C . 城濮之战D . 涿鹿之战6. (2分)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农耕文明B . 神话传说C .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D .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7. (2分)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A . 尧B . 舜C . 鲧D . 禹8. (2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历经数百年,但最终都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它们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 . 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 . 后期统治者昏庸暴虐D . 内部发生严重叛乱9. (2分)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 .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B .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C .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族诸侯D .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10. (2分)2017年11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还没有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B . 可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C . 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D .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文字11. (2分)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B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C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D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12. (2分)“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 . 都江堰的修建C .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3. (2分)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 . 晋文公称霸B . 楚庄王称霸C . 勾践称霸D . 齐桓公称霸14. (2分)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 .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 . 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 . 围魏救赵吴越争霸15. (2分)学习历史,要对史实与史论有所界定。下列属于历史史论的是( ) A . 商汤起兵伐夏,夏朝灭亡B .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C .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称霸诸侯D . 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6. (2分)清人吴文锡描述中国古代一项水利工程:“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此诗的名字是:( ) A . 永济渠B . 灵渠C . 都江堰D . 大运河17. (2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道德经中( ) A . 辩证法的思想B . 仁和礼的思想C . 民贵君轻思想D . 礼治尊卑思想18. (2分)师大附中七年级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一次“班级管理”主题班会,同学们提出“制定严格班规,对违反班规的同学严惩”。影响同学们主张的战国时期思想家是( ) A . 孟子B . 墨子C . 韩非子D . 庄子19. (2分)我国古代提出“仁”的学说的大思想家是( ) A . 孔子B . 老子C . 墨子D . 孟子20. (2分)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 商朝、秦朝、三国B . 秦朝、隋朝、三国C . 商朝、秦朝、隋朝D . 隋朝、宋朝、明朝21. (2分)秦初,廷尉李斯上奏曰:“周天子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了( )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行省制D . 刺史制度22. (2分)如果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 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A . B . C . D . 23. (2分)中国古代货币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如图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4. (2分)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大统一都修筑了大型工程存在时间都很短暂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 . B . C . D . 25. (2分)从夏商两代的兴亡史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一国的国君应该( ) A . 增强国力B . 发展经济C . 勤政爱民D . 重视军事26. (2分)“得民心者得天下”,而统治者的暴政必然会引起人民的反抗,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秦朝末年的( )A . 黄巾起义B . 陈胜、吴广起义C . 李自成起D . 太平天国运动27. (2分)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表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B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统一国家的建立28. (2分)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楚汉战争建立张楚政权A . B . C . D . 29. (2分)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西汉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 . 颁布“推恩令”B . 重用人才C . 休养生息D . 严刑峻法30. (2分)近年来,人们从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上发现了孔子的图象和生平介绍,另外还在出土的竹简中发现了论语,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这主要是跟当时的统治者大力推行哪一思想政策有关( ) A . “百家争鸣”B . “焚书坑儒”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 “尊孔复古”二、 材料题:(2小题,共28分:其中31题13分,32题15分) (共2题;共28分)31. (13.0分)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 (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 (3)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32. (15分)学科核心素养有益于个人适应社会发展和终生发展。 (跨越历史时空)(实证历史事实)(滋育家国情怀)汉书载:“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1)请写出时间轴上A、B、C、D对应的史实,并指出A、B之间的联系。 (2)在学习探究历史奥秘时,小龙收集了以上历史图片,请你帮助他进行归类。 探寻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应选:_探寻宗教文化发展历史应选:_探寻手工艺品发展成就应选:_(3)结合所学,举出材料中历史人物的事迹,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三、 小论文:12分 (共1题;共12分)33. (12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中华大家庭的民族情谊。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统一也有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相关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的前身叫什么?(2)我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谁建立的什么朝代?(3)秦的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秦朝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至少答出三点) 你怎样评价秦始皇?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题:(2小题,共28分:其中31题13分,32题15分) (共2题;共28分)31-1、31-2、31-3、31-4、32-1、32-2、32-3、三、 小论文:12分 (共1题;共12分)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