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二)A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985781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二)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二)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二)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24 页 人教版 2020 年中考地理模拟试卷 二 A 卷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共 50 0 分 共 24 题 共 54 分 1 4 分 下列关于经线的认识 错误的是 A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B 0 经线是最长的经线 C 相对的两根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D 所有的经线都不是平行的 2 2 分 日本民居多用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 主要目的是 A 防风御寒 B 防震抗灾 C 节约环保 D 防潮避暑 3 4 分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 读图回答以下小题 1 将地球仪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转动 最先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A A 点 第 2 页 共 24 页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2 如图所示地球仪上 A B C D 四点所在的大洲或大洋分别是 A 欧洲 大西洋 太平洋 非洲 B 亚洲 太平洋 印度洋 非洲 C 北美洲 大西洋 太平洋 南美洲 D 亚洲 印度洋 太平洋 非洲 4 2 分 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是 A 南极圈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D 0 纬线 5 2 分 小康同学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 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回答问题 1 他观察并记录了一年中不同季节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 产生图中差异的原因是 A 人类活动 B 地球公转 C 天气变化 第 3 页 共 24 页 D 环境污染 2 小康利用甲 乙两幅图可以探究的主要内容是 A 中国的民族分布 B 中国的地势特征 C 中国的温度带分布 D 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 3 甲 乙两幅图可以说明 A 海洋上湿润气流便于深入我国内陆 B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C 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多于东部地区 D 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是自东向西 4 小康观察下列几幅图时 发现世界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约为 第 4 页 共 24 页 A 4 6 B 8 2 C 1 9 D 3 7 5 小康在书上看到 喜马拉雅山脉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产生这种变化原因是 A 大气运动 B 板块运动 C 人类活动 D 历史沿革 6 小康自己绘制了一张世界某区域简图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B 地区是黑人的故乡 第 5 页 共 24 页 C 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 D 石油运输航线通往欧洲 6 2 分 读图 完成小题 1 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A 由西向东流 B 由东向西流 C 由北向南流 D 由南向北流 2 图中河流与公路相交处的符号 表示的是 A 铁路 B 桥梁 C 隧道 D 河流 7 2 分 人类第一次在太空上亲眼目睹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人是 A 加加林 第 6 页 共 24 页 B 阿姆斯特朗 C 麦哲伦 D 伽利略 8 2 分 2018 年 9 月 13 日台风 山竹 袭击我国广东 下列天气符号中 表示台风的是 A B C D 9 2 分 下列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序 正确的是 A 台北 兰州 乌鲁木齐 武汉 B 台北 武汉 兰州 乌鲁木齐 C 武汉 兰州 乌鲁木齐 台北 D 台北 武汉 乌鲁木齐 上海 10 2 分 黑龙江省冬乖寒冷漫长 海南岛终年如夏 影响两地气候不同的主要因素 A 海陆位置 B 纬度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11 2 分 下图是一幅等温线分布图 关于图中各点气温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第 7 页 共 24 页 A E 处是高温中心 B C 点所在地区等温线密集 温差小 C D 点所在地区等温线稀疏 温差大 D A 和 B 位于同一条等温线上 气温值相同 12 2 分 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 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2011 年 10 月 31 日世界人口总数达 到 70 亿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甲 丁四地中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 甲一丁四地中 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第 8 页 共 24 页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3 人口数量过多 增长过快 会导致 A 养老负担大 B 环境压力增大 C 居住条件改善 D 劳动力不足 13 2 分 读欧洲西部气候类型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与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致的是 第 9 页 共 24 页 A B C D 2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 水稻种植业 B 畜牧业 C 林业 D 渔业 14 2 分 读非洲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该大洲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有 高原大陆 之称 B 是黑种人的故乡 C 长期受殖民主义统治 D 以加工贸易型经济为主 2 图中 A 地人口分布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第 10 页 共 24 页 A 海拔高 空气稀薄 B 气候极端干旱 C 气候炎热潮湿 D 纬度高 气候严寒 15 2 分 读北美洲气候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北美洲的气候特点是 A 气候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B 气候单一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C 热带气候为主 各地气候差异大 D 季风气候显著 热带气候面积广大 2 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沿西海岸南北狭长分布 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的影响 B 海陆位置的影响 C 地形的影响 D 季风的影响 16 2 分 下列地形区与所在大洲的组合 错误的是 第 11 页 共 24 页 A 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 B 喜马拉雅山脉 亚洲 C 巴西高原 北美洲 D 刚果盆地 非洲 17 4 分 读东半球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下面是 大洲的有关自然特征 其中不能从图中获得的是 A 跨热温寒三个温度带 B 三面环绕海洋 C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D 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2 下列对图中数字代表大洲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地势起伏大 以高原山地为主 B 是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C 是发达国家集中分布区 D 是黑人的故乡 第 12 页 共 24 页 18 2 分 读两极地区示意图 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长城站位于西半球 在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B 甲 乙 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 亚洲 欧洲 C 南极地区无常驻人口 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 D 北极地区降水多 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19 2 分 以下戏曲文化与其所在省区简称的连线正确是 A 秦腔 贵 B 粤剧 沪 C 豫剧 川 D 陇剧 甘 20 2 分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 1 月份 地气温高于 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 最主要是因为 地 第 13 页 共 24 页 A 海拔较低 B 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 森林覆盖率高 D 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2 图中 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1 2 分 读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1 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 下列叙述中和 区域有关的是 第 14 页 共 24 页 A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B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C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D 冰山广布 雪山连绵 3 图中 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喜欢吃米饭 B 喜欢滑雪和滑冰 C 端午节喜欢赛龙舟 D 喜欢吃甜食和辣食 22 2 分 读下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甲 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A 关中平原 浙闽丘陵 B 汉水谷地 黄淮平原 C 汾河谷地 松嫩平原 D 江汉平原 山东丘陵 2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 7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第 15 页 共 24 页 B 7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C 1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D 1 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23 2 分 有关北京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B 北京的交通特别发达 形成了以公路 铁路 航空 海运为主的运输网络 C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 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D 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24 2 分 读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 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 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影响该地区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 B 水源 C 气候 D 军事 2 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 其修建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地形平坦 B 水源充足 第 16 页 共 24 页 C 油气资源丰富 D 城市 人口分布多 3 读图 该盆地中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 A 湖泊水 B 雨水 C 地下水 D 高山冰雪融水 二 综合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共 50 0 分 共 5 题 共 50 分 25 10 0 分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 A 处的经纬度是 2 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地势特点是 其判断的理由是 3 B 是 海 位于北京的 方向 4 C 是著名的 运河 26 10 分 阅读亚洲地形图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回答问题 第 17 页 共 24 页 1 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2 由左图可知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对河流的影响是 3 如右图所示 北美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小 主要原因是 27 10 分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 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数字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是 地形区 B 是 地形区 B 地形区以北的山脉是 2 字母 C 所在省区的省级行政中心是 字母 D 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28 10 0 分 读 青藏地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8 页 共 24 页 1 图示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主要形成原因是 2 图中铁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铁路 3 从下列自然资源中 属于本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因是 A 太阳能 B 石油 C 煤矿 D 铁矿 4 右图是小云到该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 它位于图中 三座城市中的 5 下列属于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A 绿洲农业 B 灌溉农业 C 河谷农业 D 节水农业 29 10 分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9 页 共 24 页 1 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支流 A 湖泊 B 2 长江发源于 高原 流经 11 个省区注入 海 水能资源丰富 有 之 称 3 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是 第 20 页 共 24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共 50 0 分 共 24 题 共 54 分 1 1 2 1 3 1 3 2 4 1 5 1 5 2 5 3 5 4 5 5 5 6 6 1 6 2 7 1 8 1 第 21 页 共 24 页 9 1 10 1 11 1 12 1 12 2 12 3 13 1 13 2 14 1 14 2 15 1 15 2 16 1 17 1 17 2 18 1 19 1 第 22 页 共 24 页 20 1 20 2 21 1 21 2 21 3 22 1 22 2 23 1 24 1 24 2 24 3 二 综合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共 50 0 分 共 5 题 共 50 分 25 1 25 2 25 3 25 4 第 23 页 共 24 页 26 1 26 2 26 3 27 1 27 2 28 1 28 2 28 3 28 4 28 5 29 1 29 2 29 3 第 24 页 共 2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