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5734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版)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修改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安岳县龙台镇初级中学 吴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课内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期行两篇短文的相关内容。2.指导学生疏通课外文言文大意,并指导学生完成相关习题。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让学生掌握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人生启示,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写人记事类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教学难点: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答题技巧的掌握。教师教法:点拨法学生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型:复习课教学过程:一、 导入出示2010资阳市高中招生语文试卷 文言文试题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文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安事:要何用 捐 :弃 之:指死马期年:满一年诚:真心致士:纳贤士见事:被侍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买其首五百金 ( )(4)鸣之不能通其意 ( )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 的感 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3分)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教师提问:中考文言文阅读考什么?学生根据上述资料回答,教师小结。(明确:考词语、句子的翻译,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二复习过程 (一)教师出示中考文言文考点。考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2、理解句子的大意。3、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所蕴含的思想观点或感情(中心思想)的理解。4、一些展示个性的开放性试题。5、文学常识,主要是材料的作者名字和所处年代。6、朗读的停顿。(二)文言文按内容可分为几类?明确:1、写人记事类;2、写景抒情类;3、寓言类;4、成语类。(三)教师明确本节课所讲内容: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师出示考点演练资料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15分)乙文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传)注释:;令尹:楚国官名,相当于宰相。老父:指老人。吊:哀悼,吊唁。垢(gu):通“诟”,辱骂。患处之:祸患就会降临到他那里。意益下:指为人更谦恭。心益小:思想越谨慎小心。1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粗衣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吾孰与徐公美C朝服衣冠 有一老父衣粗衣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A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B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D 敬受命,愿闻余教(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4甲、乙两段所谈的都是“进言纳谏”之事,其中“邹忌”和“老父”的劝说方式有什么不同?二者的成功劝说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5分).师生一起合作,完成练习题。(1) 师生一起疏通课外文言文大意。(教师明确:在疏通课外文言文大意时,可联系课内已学过的文言字词和文后注释,这样课外文言文的翻译就显得很容易了。)(2)师生一起完成练习题。(教师重点指导第4题的答题得分点)(3)教师明确:写人记事类文言文所选对比阅读的文章在人物和内容上存在相似之处,请同学们注意两段文字之间的联系,并加以比较。(四)教师进一步明确考点并提问:写人记事类文言文应怎样答题?(明确学生答题技巧)教师把学生按左右分为两大组,左边的同学讨论:关于课内文言文怎样才能抓住答题要点得分?右边的同学讨论:关于课外文言文怎样才能抓住要点得分?(前后两桌4人为一组,讨论后每组推选一人发言,把探讨的结果与大家分享。)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教师指名小组发言人回答,最后教师小结。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如下:写人记事文言文答题技巧(课内):1.准确地识记书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记准重点句子的翻译。重点实词(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动词、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作状语 等重点虚词之、而、以、其、为、于等等。重点文言句式(1)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句子。(2)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3)特殊句式: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2.抓住重点词、关键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特点,文章主旨。3.记事为主的:主要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人为主的:主要考查人物的思想性格。写人记事文言文答题技巧(课外):1、词语解释题:联系课内已学实词、虚词的含义,利用文后注释并结合语境推断。2、句子翻译题:抓关键字词,遵循原则连接。3、内容、主旨题:与课内文言文作比较,整体审读概括。4、拓展延伸题:细腻解读短文,联系课内短文,结合自身实际准确作答。(五)实战演练教师给学生分发练习题,学生自主完成习题。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文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注释】镒:二十两。 馆:这里指家。 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宜尔子孙承承兮。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探讨习题答案,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答题技巧。)三 巩固你学会了哪些答题技巧?(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四 布置作业(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