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5617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集团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测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八上韶关期中) 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 A . 关天培B . 林则徐C . 琦善D . 奕山2. (2分) (2019八上滨州期中)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统计:最初五卷中“天朝”出现约5次;至光绪年间,“天朝”一词几乎不用了;史料中出现的自称主要是“大清国”“中国”。这说明 ( ) A . 清政府以天朝大国自居B . 清政府对外部世界认识有进步C .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D .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 (2分) (2018八上鱼台期中) 下列对图中人物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他是洪秀全B . 他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C . 他于1851年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D . 他封陈玉成为干王,总理朝政4. (2分) (2019八上抚州月考)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了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年美、俄为帮凶A . B . C . D . 5. (2分) (2017七上大庆期中) 下图记录了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战争劫难。此“战争劫难”指的是(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2分) (2019八上保定期中)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 ) 林则徐琦善左宗棠邓世昌A . B . C . D . 7. (2分) (2016八上承德期中) 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 . 江南制造总局B . 福州船政局C . 轮船招商局D . 汉阳铁厂8. (2分) (2019八上深圳期中) 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使中国(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B . 丧失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C . 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D . 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9. (2分) (2017八上岳麓期中) 近代湖南名人辈出,其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豪迈诗句的维新人士是( ) A . 陈宝成B . 宋教仁C . 黄兴D . 谭嗣同10. (2分) (2019八上桐城月考) 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中同英国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 丧失领土、关税等主权C .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 英国获得大量战争赔款11. (2分) 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 . 李鸿章B . 曾国藩C . 左宗棠D . 林则徐12. (2分) (2019恩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 ) 成立兴中会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任武昌起义总指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 . B . C . D . 13. (2分) (2018八上长春期中)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 内部分裂,军心分散B . 帝国主义不再支持C . 护国军战斗力强D . 卖国复辟,全国共讨14. (2分) (2019八上普宁期中) 孙屮山在(烈士事略)序中写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该序中的“是役”是指( ) A . 萍浏醴起义B . 黄花岗起义C . 广西起义D . 武昌起义15. (2分) (2019丰顺模拟) 1876年,上海某著名的中文报纸描述了中国人见到火车的情景:“沿途的农民看到火车冒着烟驰过,而且车上满载了衣着华丽的人,没有不诧为奇观的。他们都把手里的活停下来,呆呆地盯着火车看。”此报道很可能出自( ) A . 民报B . 海国图志C . 申报D . 新青年16. (2分) (2018八上晋江期中) 下图所示证书颁发于( ) A . 1926年B . 1927年C . 1928年D . 1929年17. (2分) (2019八上韶关期中) 某公司筹拍义和团电影,下列情节不符合历史的是( ) A . 义和团政入紫竹林租界B . 设立拳厂、神坛,练拳习武C . 英勇抗击八国联军D . 兴起于1868年广东一带18. (2分) (2018八上海口期中) 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 A . B . C . D . 19. (2分) (2019邗江模拟)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他所说的“天安门”分别是指( ) A . 五四爱国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B . 中国共产党成立 遵义会议C . 新文化运动 共产党成立D . 五四爱国运动 开国大典20. (2分) (2019八上许昌期中) 郑州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2月7日军阀吴佩孚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参观纪念塔,我们会得到如下信息( ) 军阀吴佩孚对工人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京汉铁路总工会汉121江岸分会工人领袖,共产党员李大钊被捕牺牲A . B . C . D . 21. (2分) (2019河南模拟) 瞿秋白说:“绝不能望文生义地去解释它。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里边。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这一运动是( ) A . 五四运动B . 新文化运动C . 洋务运动D . 义和团运动22. (2分) (2019八上深圳期中) 下面是一个同学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比较,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要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B . 两者都注重培养新式人才C . 两者都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以解决统治危机D . 两者都兴办了新式学堂23. (2分) (2019邯郸模拟) 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是( ) A . 林则徐B . 李鸿章C . 康有为D . 陈独秀24. (2分) (2019济南模拟) 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 . 民主科学时代C . 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25. (2分) (2015八上宁城期末)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所以我们学界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护公理,务望全国工商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与该宣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五四运动B . 北伐战争C . 南昌起义D . 土地革命二、 材料解析(共4个小题,26和27小题各13分、28小题和29 (共4题;共50分)26. (13.0分)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走向一体化的世界”为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体化的历程】材料一:渐进的一体化材料二:于是(富兰克林罗斯福)除了在1933年6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取消英帝国特惠制,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于是,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1933年11月8日至16日在华盛顿举行11月16日深夜,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结束了16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王绳祖国际关系史【一体化与中国】材料三:当世界走进中国时,曾因地理条件所限,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做出激烈抵抗,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改革开放,让中国从拒绝世界,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心态越来越平和。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一体化新动态】材料四:乔布斯参加的最后一次政府活动是奥巴马主办的宴会。出席宴会的都是美国制造业巨头,总统的目的是动员他们把制造业搬回美国。席间各巨头纷纷陈述意见和建议,唯有乔布斯一言不发。奥巴马忍不住问他:“究竟需要什么条件你才肯回来?”乔布斯一句话把他呛住:“回不来了。”图1 图2 图3 (1) 对哥伦布发现的航线做出完整表述。材料一中A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A是何史实?按照B的表述方式,对C史实做出完整表述。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美苏关系正常化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3) 在材料三所述事件中,哪一事件标志着近代中国被迫一体化?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欧洲推行的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4) 材料四体现出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动态是什么?分析出现新动态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对美国近期挑起中美经贸争端而采取贸易保护的做法加以评析。 27. (13.0分)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用其人。李鸿章材料二:变法之法,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请回答:(1) 材料一中,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观点? (2) 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近代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政治主张,该派别进行了哪一重大行动? (3) 材料三是谁说的话?他发起了什么运动?这次运动有何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28. (12分)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政治民主化,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总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慕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材料二孙中山在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后总结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材料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这是由于辛亥革命并没有使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随之消亡,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材料四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1) 材料一中康有为等人掀起的救亡图存的运动是什么?其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政治革命”在同盟会革命纲领中是如何表述的?它实际上是要求在中国建立什么政治体制? (3) 材料三和材料四认为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起来的政体有名无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先进的中国人高举了哪两面大旗与之进行斗争?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 29. (12分) (2019深圳模拟)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是20世纪初叶中国历史发展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漫画:巴黎和会争吵与签约材料二: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高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合,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并喊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全体同学更加激愤。第二天五四运动爆发了。材料三:时间尺(1) 根据材料一,请指出操纵巴黎和会的是哪几个国家?他们争吵的最终结果是什么? (2) 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3) 材料二中的“外争主权”指的是哪些主权?“内惩国贼”指哪几个国贼? (4) 材料三时间尺中“思想解放”和“开天辟地”分别指哪一事件?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革命什么新阶段的开始? (5) 90多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今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填入括号内。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材料解析(共4个小题,26和27小题各13分、28小题和29 (共4题;共50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