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5131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某历史时期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的画像,这种现象在( )事件后,更为广泛? A . 商鞅变法B . 北魏孝文帝改革C . 管仲改革D . 戊戌变法2. (2分)电视剧锦绣未央中提到魏的统治者姓拓跋,在我国古代鲜卑拓跋部建立了哪个政权,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 A . 北齐B . 北魏C . 后唐D . 后汉3. (2分)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 A . 张骞通西域B . 孝文帝改革C . 人口大量南迁D . 江南的开发4. (2分)“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 ) A . 严禁贪污B . 颁布均田令C . 迁都洛阳D . 实行汉化政策5. (2分)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促进了新的融合”。历史上,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 A . 孝文帝B . 金太祖C . 康熙帝D . 元世祖6. (2分)吕思勉在两晋南北朝史中写道:“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B . 商鞅变法C . 文成公主入藏D . 孝文帝改革7. (2分)“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的部落习俗密切相连,改革鲜卑的习俗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孝文帝决定( ) A . 地方建立县制B . 实施汉化政策C . 创立科举制度D . 册封鲜卑贵族8. (2分)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A . 周平王迁都洛邑B . 商鞅变法C . 张骞通西域D . 北魏孝文帝改革9. (2分)中国古代每一个专制王朝都深深的烙上了“家天下”的印记,因此,一些史学家常把皇姓跟朝代名称合二为一,比如称唐朝为“李唐”、宋朝为“赵宋”,那么被称为“元魏”的应该是( ) A . 战国时期的魏国B . 三国时期的魏国C . 北魏D . 元朝10. (2分)中国古代专制王朝都打上了“家天下”的烙印,朝代前往往加上皇帝姓氏。如唐朝被称为“李唐”、宋朝被称为“赵宋”等。其中“元魏”指的是( ) A .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B . 三国鼎立之一的魏国C . 北魏孝文帝的魏国D .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11. (2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 A . 汉光武帝B . 北魏孝文帝C . 秦孝公D . 汉武帝12. (2分)观察下图“身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形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 . 穿汉服显示贵族身份C .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D . 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13. (2分)下图是某同整理的学考笔记,它相关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 . 商鞅变法B . 文景之治C . 贞观之治D . 孝文帝改革14. (2分)南宋时“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的现象,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客观上有促进作用的是( ) A . 商鞅变法B . 靖康之变C . 王安石变法D . 北魏孝文帝改革15. (2分)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赐群臣以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黜官职”。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语 采用汉族官制 提倡与汉族通婚 学习汉族的礼法A . B . C . D . 16. (2分)迁都是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 A . 盘庚迁殷B .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C . 周平王迁都到洛邑D . 苏维埃俄国首都迁到莫斯科17. (2分)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造成这一时期北方文化昌盛的重要原因是( ) A . 北魏孝文帝改革B . 淝水之战C . 张骞通西域D . 隋朝的统一18. (2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A . 得到最高治者的支持B .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C . 符合广大人民的要求D . 促进了中国社会封建化19. (2分)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 北魏孝文帝让鲜卑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B .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 . 1950年我国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20. (2分)下列历史人物标号与事迹符合的是( )汉武帝 北魏孝文帝武则天 关汉卿A . 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地位B . 进行系列改革,学习汉族文化C . 善于用人纳谏,形成“开元盛世”D . 北宋著名词人,风格豪迈奔放21. (2分)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 .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 .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 .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2. (2分)下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鲜卑族改用汉姓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于( )鲜卑姓拓跋独孤步六孤勿忸于贺赖拔拔丘穆陵尉迟汉姓元刘陆于贺长孙穆尉A . 政权分立B . 江南开发C . 南朝稳定D . 民族交融23. (2分)龙门石窟中的佛像建于北魏迁都洛阳后,洞中主佛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化特征,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原因是( ) A . 昭君出塞B . 北魏孝文帝改革C . 文成公主入藏D .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24. (2分)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都进行了迁都B .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 .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 .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25. (2分)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改革:一次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另一次使鲜卑族人吸收了汉族先进文化,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这两次改革是( )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李悝变法A . B . C . D . 26. (2分)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都进行了都城迁移B .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 . 都加强了民族大融合D .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27. (2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 ) A . 受到北方其它少数民族的骚扰B . 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 . 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 .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28. (2分)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 ( )A . 迁都洛阳B . 军队战斗力提高C . 北方民族大融合D . 社会矛盾激化29. (2分)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的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 .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 .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 .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0. (2分)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汉武帝实行“郡国并行制和内外朝制”;孝文帝“采用汉制,习儒家经典”;武则天“设武举、开殿试”;清雍正“以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历代帝王这样做的目的是( )A . 为了政治改革的顺利进行B . 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C . 为了预防官员的贪污腐败D . 为了彰显皇帝的特权地位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90分)31. (20分)综合探究:古往今来,梦想成真,是每个人毕生不倦的追求。不同的是,政治家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梦想,普通人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为梦想。梦想可以不同,但都以成真为追求目标。梦想要成真,首先梦想须符合时代潮流,还须有高瞻远瞩的智慧。用自己的智慧,制定实现梦想的方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最终梦想成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惩奸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停止),以(因为)有侯王。赖宗庙(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初定(刚刚安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鞅正确把握了战国时代的脉搏,在秦推行新法。请结合所学说说商鞅推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始皇口中“天下初定”指的什么事件?结合材料二,说说秦始皇所述的是前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弊端?(3)材料三和西汉实行的一项国策有密切关系,为实现“大一统”的梦想,汉武帝用自己的智慧,制定实现梦想的国策,使自己的梦想步步为营,不断向理想的彼岸迈进,你知道这是什么国策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项国策实行的影响。(4)北魏统治者根据时代发展和具体情境,调整策略,进行改革,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梦想。请你指出材料四中的 “正音”指什么?这次改革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5)结合以上的四则材料请你来说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努力?32. (20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开拓进取。据此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材料二(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引自魏书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材料三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1)材料一中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改革措施?毛泽东对于商鞅变法持怎样的态度?“商鞅之法,良法也”,请简要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指谁?材料反映了他改革的哪些措施?你认为这一改革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你认为商鞅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你认为材料中两位改革者有何共同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33. (15分)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今日之中国,乘开放之风,因改革而兴,秉创新而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材料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二:历史的鸿篇巨制一旦开启,每一页都是创新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84年,邓小平首次来到深圳,为经济特区的发展和全国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英国经济学人这样评价。摘编自郴州日报2018年5月22日材料三:“农业方面,用个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的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归纳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了那些汉化措施?(不能摘抄原文)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我国改革开放总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1988,我国决定又将哪里建成经济特区? (3)根据材料三,归纳列宁在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实行的改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34. (20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鼎立示意图(下图)材料二: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枕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材料三: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1)请写出三个政权的名称_、_、_(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_。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下图,说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哪个城市成为当时最活跃的大都市? (4)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35. (15分)【改革发展】材料一:2014年被诸多媒体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材料二:“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地主阶级成功改革的先例,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请问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历史意义?这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改革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还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请举出史实各一例。(3)两位改革家在他们的改革中的核心措施分别是什么?(4)学习了中外重大改革,你有哪些感悟?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90分)31-1、31-2、31-3、31-4、31-5、32-1、32-2、32-3、33-1、33-2、33-3、33-4、34-1、34-2、34-3、34-4、35-1、35-2、35-3、3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