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学习力与思想力的提升.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4934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学习力与思想力的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学习力与思想力的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学习力与思想力的提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学习力与思想力的提升桐城市教育局教研室 余仁理任世江先生说:“向学生传达尽量准确的历史信息,应该是每一位历史教师的追求。”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要做到这一点,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专业支撑能力:准确地理解与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地处理与整合教科书;适度地延伸拓展教科书内容;以科学地思维方式分析教科书。这需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地积淀于勤奋、精进于反思、成就于态度,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力与思想力。在平时的教学调研中,我惊喜地发现历史教师有许多的教学闪光点,但也感到存在着一些教学缺憾,触发了一些教学感想,现在提出来,与同行们交流。一、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低效因素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教学观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即所谓课堂教学,无非就是传递书本知识,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人能力。而现代教学观则主张,任何教学现象都不是孤立发生的,教学的性质是一种涉及三个维度的对话实践:学生探究和理解教材的含义;学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中,体验多元见解的碰撞;学生的自我修养。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后一种教学观逐渐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并努力加以实践。在此基础上,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及其有效性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见诸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教学评价机制的障碍等种种复杂的原因,教学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低效教学的现象仍随处可见。1、避重就轻,教学的重心游离于教材主体知识之外。或许是教师对中外历史发展阶段特征较为熟悉的缘故,讲起来头头是道,但由于学生对相关的史实还缺乏了解,难以建构新的知识,因此,在尚未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的情况下,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能收事倍功半之效。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上课前缺乏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对每节课要做科学的教学设计,即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评价有一个合理的定位。2、过分依赖多媒体,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描述能力弱化。当前,随着一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室多媒体设备的添置,许多教师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很少或者再也不写一个粉笔字。历史教师采用多媒体上课,固然能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特别是通过展示历史遗址、人物图片、视频录像材料等,让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时空世界。但是,对多媒体依赖强了,教师应该记住的知识和概念,现在就不去用心记了;图片多了,教师必要的讲解少了,教师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再现历史人物、事件、渲染历史氛围的能力弱了,无法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有血有肉的历史往往被抽象成教条化、过于理性化的结论、知识要点。另外,由于教师在操作多媒体时翻页过快,以及呈现在屏幕上的文字模糊,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录、掌握和理解。长此以往,师生之间应有的心理、思维、情感等交流产生了障碍,必然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下降。建议教师尝试每周只上一节使用多媒体的课。3、过分遵循教科书的编写顺序,对教材的处理机械、呆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习惯于按照教科书的顺序来开展教学,依赖教科书给定的结论,过分追求学习内容的权威性,这样的做的直接后果是:以教科书编写顺序为教学顺序的教学过程,人为地割裂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过程,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在总结史实基础上自己得出结论的可能性被抹杀,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了限制。我们知道,知识是思维的基本要素,是思维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形成历史认识过程中的思维空间,首先取决于能否获得足够的历史知识。事实上,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有关朝代的文化成就时,如隋唐时期的文化、明清时期的文化,教师遵循论从史出的基本原则,先介绍史实,再在学生基本掌握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诱导学生概括相应朝代文化的特点,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办法。建议教师精心备教材,更要精心备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或及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实行变式教学,将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放在第一位。4、不敢突破传统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定势,不从新的视角发现教材中所包含的新因素。教师对教材的简单化处理折射出教师的阅读面不宽,对最新史学观点陌生,吸收新史学成果不及时。建议教师要与时俱进,多读些新的专业书籍,及时吸收新的史学观点,做到“学以致用”!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素(一)彰显思想性与时代性,追求职业幸福感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是衡量历史教学是否有效的尺度?什么是历史有效教学的终极取向?这既是专家学者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实践问题。历史新课程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体现了时代气息,反映和吸收了历史研究的新成果。新课程三维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历史教学的思想性和时代性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要求。历史学科的特色和特殊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历史教学更多地侧重于历史内涵、历史智慧、思想感悟。除了教育本身的育人功能外,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以古鉴今,即通过历史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现实,推动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确定教学主题时要兼顾历史性和现实性,既体现论从史出的历史逻辑,又体现史观对现实发展的指导意义。学科教学有效性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教的法则,而是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价值。因而,重建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明确历史教育的基本原则,正如赵亚夫先生所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由此,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视点应该是:用于思考基于历史事实的知识解释;用于理解生活基于历史方法透析社会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历史教育服务人生的终极取向,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精神财富,采取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特别应注意学生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充分尊重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适时适度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与启发作用,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不断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精神家园。应该说,最震撼的课堂是充满思想光芒的课堂,是生命彰显的课堂,也是最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1、挖掘人文精神,感悟人文内涵在新课程实践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围绕一单元、一课的教学内容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既不局限于某一模块,亦不停留在某一课时。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联系,对整个高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深化,使学习的主题内容丰富多彩,以思想的火花撞击学生的心灵,以博爱宽广的心态感染学生,以现实的问题带出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表明,这样的历史课堂教学不仅学生感悟良多,教师自己也有职业幸福感,觉得教学意犹未尽,很想和学生继续探究下去。2、崇尚理性,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意识是权利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和道德意识等多个层面的统一。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既能使学生了解公民意识是社会近代化的产物,又能正确理解国家、民族概念以及选举、参政、教育、福利、健康、安全等权利体现主权在民的基本观念,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历史中汲取智慧与经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有条件有能力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强调历史教学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不等于越俎代疱,“抢了政治老师的饭碗”。史实是历史学科的统帅,任何思想的“碰击”不是“空谈义理”,都应该有史实作为支撑,让证据说话。历史课堂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富有情感,迸发思想,才能实现学生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和谐统一的愿望。只有这样,师生才会感受创造的快乐,历史教学也才能有效。(二)注重时序性与系统性,合理整合教材内容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新教材是以模块为架构、以专题为基本单元、以中外合编为体系,其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但同时也存在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差、知识系统破碎的弱点,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对教材进行灵活整合、合理取舍以强化主干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1、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首先,从初中通史式的基础教学,发展到高中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跳跃性较强。其次,从内容目标上看,为减轻学生负担,初中教材删减大量的基础知识,内容相对简化和浅化,高中教材却以专题教学,专业性较强;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高中学习专题应在初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依托教材,灵活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本本主义,严守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教学远离教材。这两种现象都没有摆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既然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丢之一边;但又只是一种重要资源,就不可视为圣经,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对教师来说,用教材进行教学是其职责,完善教材以利教学也是其职责。对教材的合理整合与优化,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的、适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体系,刻不容缓。被动地围着教材转,唯教材而教学,这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精神,而且也赶不上高考改革的步伐。全国高考会议再三申明:新高考依据课程标准,而不是哪一种教材。因此,整合教材势在必行。(1)重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高中历史分成3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选修课6大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各模块之间,既各有侧重,又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相互参照,统筹兼顾。(2)模块内的专题整合教师要建构起整体教学设计观,总揽全局,不要讲一课,备一课。而应该将教学设计置于专题和整体模块之中来考虑。就必修而言,涉及古今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人物。本模块分为9大专题共25课,其中中国史专题5个,世界史专题4个。专题之间既有纵向联系,也可进行横向比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以人教版举例如下:以问题为核心的系统化整合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三、四、八单元)以中国近现代史阶段性特征的整合中国人民抗争之路(第二、三单元)艰巨的民主法治之路(第三、四单元)以横向比较为目的的整合近代中外民主政治的比较(第四、七单元)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较量(第四、八、九单元)通过整合,使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不仅能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也能横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如果说对教材进行灵活整合是属于宏观把握的话,那么,要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微观上对专题内的各课内容进行精心的取舍。3、紧扣课标,合理取舍在教改实践中,教师们普遍感到“三多二少”:内容多、头绪多、涉及面广;课时少、参考资料少。教学难度大,教学进度缓慢。要走出这个困区,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敢于大胆取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紧扣课标,把握核心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的核心内容及每节课的学习要点,精选基本特征。在处理教材时,可分二步:认识专题的主线(或核心)。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2)注重基础,贴近时代教材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哪些要详细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我认为可以适当地重点使用贴近时代的内容。“课程标准”提出:“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课程内容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需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的内容。至于深度、广度如何把握?还是以课标为依据。总之,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程,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教学才华的舞台。(三)关注现代史学理论,创新历史教学设计从当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一般情形看,普遍比较重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运用,而史学理论的运用常常被忽略。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学历史教学长期处于“教教材”的状态,很少突破教科书的历史叙述;另一方面,不少中学历史教师常常用唯物史观代替史学理论,造成对当今史学理论的研究不甚了了,更无从运用。事实上,唯物史观虽然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但它不能代替具体的史实理论。了解新的研究成果,适当借鉴现代史学理论不仅有利于深化教师的历史认识,使我们的观察更准确,使我们的思考更有深度,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对教学设计的创新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现代三大基本史学观念:在滋养慧眼中审视人类文明成果及其走向如何充分汲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使之在新时代的中学历史教学中体现出来,是我们历史新课程教学的难题。通观初中、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较突出地体现了三种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对这三种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的基础。一是唯物史观。当前的历史新课程,我们仍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但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被前苏联僵化了的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80年代以来,我国的唯物史观以现代化史观备受瞩目。现代化的含义:18世纪后半期西方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进程。从广义来看,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进而引发了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系列领域的深刻变化。而从狭义来看,则可以理解为第三世界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但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如各国的工业化进程)非经济因素(亲缘关系、宗教观念、政治权力等等)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如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二是文明史观。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如政治、经济、文化文明或曰农业、工业文明等)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如制度文明建设)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注意文明的不同剖面)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如古希腊、古罗马历史中的民主精神、法律精神)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强调人性的光辉)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日渐关注社会史的研究)三是全球史观。全球史观的基本理论特之一是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全球史观的兴起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全球史观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人们的生活圈)人类的主观行为在社会规律的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全球史观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上面我们谈到三种主要的历史观念。随着教师视野的不断开阔,我们还会接触到更多的新观念和新方法,如制度史观、生态史观等等。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学习新的理论方法并不是为了猎奇,不是为了卖弄,更不是为了搞乱学生的思维,而是为了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功能帮助学生从世界文明走势这个大视野认识中国的现状,从而明确个体的价值和责任。新课程的必修模块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部分,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而我们更应该倾向于把它理解为人类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演变史。学完了政治模块,不是为了记住一大堆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而是通过了解几千年来人类政治发展的成就和失误,认识政治文明的发展大势,明白什么是值得我们坚持的,什么是需要我们唾弃的。以下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三大模块的核心价值理念:政治史学习的核心价值: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两大基石。经济史学习的核心价值:建立起以追求公平和效率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史学习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握好三个必修模块的精神是备考取胜的关键。可以慢慢超越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备考思路,更加关注人类今天所取得的文明成果的历史发展逻辑,从文明史的高度来把握历史的演变脉络。2、历史解释学:在观点碰撞中深化历史认识历史解释学强调历史是一种解释,认为“解释是史学家的职务”,“历史事实微不足道,解释代表一切”。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过去是一个先于解释的客观存在,历史思维本身是一个先于解释的客观存在,但由于历史思维本身是历史性的,这就决定了对这个客观实在的认识是受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的,并且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历史解释学作为一种历史哲学看似深奥和玄虚,但运用得当常常可以使教学设计新意迭出,尤其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观点的碰撞中深化历史认识。如洋务运动教学设计,通过不同时期、不同史家对洋务运动的不同认识,反映特定时代人们的特定史观,也反映了现代中国史学界从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发展到现代化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的综合运用,体现了对历史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一设计非常有利于学生史识的形成,是创新的设计。其成功之处就在于运用了历史阐释学这一现代史学理论。3、心理史学:在心理体验中理解历史心理史学,亦称“心态史学”,即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历史。心理史学认为历史不是僵死的事实的简单堆积,而是由活生生的人创造的,因此,在历史研究中考察人的内心活动十分重要。心理史学包括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个人心理史学重视“伟大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并认为历史研究首要的任务是分析历史“伟人”的动机与行为。心理史学的观点虽然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相参商,但如果恰当地运用心理史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从心理上体验历史,从而有利于学生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放在具体的背景下,历史主义地分析问题,使学生对历史抱有一种“温情和敬意”(钱穆语)。如引导学生阅读史实归纳:孙中山在1912年、1914年、1918年、1923年对革命目标的认识有什么样的变化?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心路历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孙中山新三民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这样的设计,不但使抽象的新三民主义变得容易理解,而且对孙中山与时俱进、勇于超越自我的革命家品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4、整体史观:在宏大背景下解读历史细节整体史观最早是由法国年鉴学派创立的,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提出:历史事件的写作可以从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历史、群体与团体的历史和细节的历史着手,主张用“三个时段”的方式来撰写历史。整体史观的理论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就是既关注宏观的历史视野,又要善于运用史料呈现出历史细节。如在“戊戍变法”一课的设计中,以“回到戊戍,反思戊戍”为主题,以康有为这一“个人”为中心,从他变法策略入手,体现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设计了“回到戊戍:甲午战争后中国局面再认识”“反思戊戍:康有为变法活动再检讨”这两个环节。整体史观对社会史、个人史的重视更适用于教学导入的设计。5、叙述主义史学:在叙述中展示历史的生动和精彩叙述问题是当今世界史学理论界的一大热门话题,叙述主义史学既受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也出于对传统史学过于强调思辨和分析的反对。一般对叙述问题的论述可分为侧重技术层面的实践历史学家的讨论、历史哲学层面的讨论、人类学家的讨论三大类。能直接运用于历史教学主要是第一类,从技术层面说,“叙述是史学家处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的最适宜的形式,只有叙述的形式才能最好地反映具有连贯性、具有变化流动性的历史内容,也只有叙述的历史才能更好地使读者感到愉悦,得到陶冶,受到教益”。把叙述主义引入历史教学,能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良好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叙述则没有历史”(克罗齐语),一堂精彩的历史课就在于如何把“故事”设计得生动和精彩,如果同时又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设计就是成功的。不仅有中心事件的内容可以借鉴叙事史学的方法,有些理论色彩较强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借鉴叙事方法使其形象化,具体的方法就是通过史料凸现历史的现场感,展示“历史的细节”。以上举例正是借鉴了现代史学理论,点亮历史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光。现代史学理论和方法十分丰富,其他现代史学理论和方法如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系统方法等在历史教学设计中都值得借鉴。但是,中学历史教学中无论借鉴何种现代史学理论,都必须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统帅,不能步入以这些现代史学理论代替唯物史观的误区;无论何种现代史学理论的借鉴运用,都不能忽视史料的基础地位,只有以丰富、生动的史料为基础,才能使现代史学理论在教学设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无论借鉴何种现代史学理论来设计教学,其目标指向都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历史意识、学科能力、人文素养的形成。好的文章可以滋养人的心灵,可以培养人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教学之余,我们应该花点时间读读经典史学著作通史的或专题史的,这是史学“大餐”;翻翻历史教学专业杂志,如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这是案头必备之物,是史学“零食”、史学“快餐”。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增强我们的知识储备。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习惯,让思想充盈我们的课堂。新课程历史教学与备考,期待我们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