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作文素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4794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作文素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高考作文素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高考作文素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高考作文素材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见,一个人在生活中为了有所“取”,就必然会有所“弃”。请以“生活中的弃与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思路点拨】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面对的是生命与正义的抉择,如果用这样的问题来拷问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未免过于沉重了些,但拿东坡先生的“肉”与“竹”这道“选择题”来考一考今天的中学生,我以为倒是恰到好处。东坡诗中的“肉”和“竹”分别喻指“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诗人毅然弃“肉”而取“竹”他为的是能过上一种高雅脱俗的精神生活这是苏轼高出一般俗人的地方,也是他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风刀霜剑、挫折坎坷,最终成为文学史上一座丰碑的根本原因。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在物质追求之外,还会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会胜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创始人穆罕默德就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如果你有两片面包,记住拿其中一片去换一朵水仙花。”这与东坡先生的弃“肉”取“竹”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古今中外,多少有成就者,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陶渊明生活艰辛,他追求的恰是淡泊宁静、远离世俗的精神生活,最终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幽雅境界;李白也是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而放弃了名利,辞职归隐,畅怀山水,最终登上唐诗的巅峰;钱学森在新中国诞生之初,舍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毅然回国,最终成为人人景仰的航天之父在物质生活已经大大丰富的今天,中学生应该想一想我们该有怎样的精神追求。生活中的“弃”与“取”,可以说这不仅是一道作文题,也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道考题,考量我们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我们可以借议论文、散文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借小小说、小故事曲折地反映我们的生活态度。作为议论文,必须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力求深刻;叙事类文章需借助形象来表达思想,观点可以含蓄但不能含混。【素材推荐】一、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为了追求个人的理想抱负,为了达到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毅然放弃了官场名利,追求一种清新高雅的生活。“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无比地逍遥快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无比地悠闲自在。面对黑暗污浊的官场,既然无法改变,倒不如离之远去,放弃荣华富贵,归隐田园。陶渊明最终放弃了官场的蝇营狗苟、投机钻营,过上了一种高雅脱俗的生活,中国文坛由此诞生出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二、 唐代诗人李白一度迷恋功名,甚至为自己进入官场而激动不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黑暗污浊的官场让他幡然醒悟,无情的现实使其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慨叹。他最终明白,向着自己的理想去进发才是最快乐的事情。于是他为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而放弃了名利,辞职归隐,畅怀山水,最终登上了唐诗的巅峰。他的弃与取,让大唐官场少了一名御用文人,却让文学史上多出了一颗耀眼的明星!三、 木木在入心的淡定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向三位修行人请教如何得道。第一位修行人说:“在果园里,我看到葡萄早上长得茂盛美好;到了中午,许多人来摘取,留下一片狼藉的景象,我因此而得道。”第二位修行人说:“我坐在池边,看到莲花在清晨时分开得十分美丽,到了中午,有一大群人跳进了莲花池里洗澡,不一会儿工夫,莲花全被蹂躏殆尽,我因此而得道。”第三位修行人说:“我在水边静坐,看到晨间溪里的鱼儿悠闲地游来游去;到了中午,有人拿了网子、用了诱饵来捕鱼,这些鱼儿全都成了他的网中物,我因此而得道。”这个人听完了三位修行人的话在回家途中路过海边,看见沙滩上堆了许多的沙堡。没多久,一阵潮水涌上岸来,潮水退后,先前那些沙滩上的沙堡都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他恍然大悟:世上许多事物,不论费多大心机,花多少力气,即使能够拥有,也都是暂时的。一个人,当他懂得了人生无常,就会舍得;能够舍得,才不会为物欲所驱使,进而能够抛开得失,看清一切,悟得生命快乐的真谛。【佳作示例】生活中的“弃”与“取”周 璟人生的道路山重水复、纷繁复杂,充满着机遇也遍布了坎坷,哪一条道路才真正适合你?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都要作出理性的选择。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在面对精神丰盈与物质优裕需要作出取舍时,他毅然选择了心灵的平和与精神的富足。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会有无数这样的抉择。你可以选择在物质追求上登峰造极,也可以选择停下脚步观赏身边的风景,丰富自己的心灵。不可想象,如果整个世界只剩下了追名逐利者,它将变成怎样。为了一己私利,多少人抛弃了自己的良心,像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毒胶囊事件,还有多少已被查出和未被查出的问题这些人“取得”了暴利,却失去了良知,玷污了心灵,永远失去了平和的心他们最终也将被人民抛弃,被生活抛弃。而选择精神的高洁,选择心灵的平和会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忽然想到了徐霞客,那个在明朝周游天下并写下徐霞客游记的人。没有人资助,没有人承认,没有利益,没有前途而他放弃一切,投入了一生的时间。只是为了游历?在那个时代,他毅然放弃科举,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最终收获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成功。而今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大多数人都向着那些热门的行业挺进,哪怕并不擅长,哪怕并不喜欢,但他们都认定了那才是成功,所以相信坚持就是胜利,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更适宜自己发展的道路。其实,这又何必呢?大海有大海的浩瀚无垠,小溪也有小溪的曲折多姿。“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选择自己的长项,放弃世俗的“成功之道”,才能真正走好自己的人生之旅。正如当年明月所言:“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战国时期的孟尝君让门客冯谖为他去薛地讨债,冯谖却焚烧了地契,放弃了所有的债权,但他却因此取得了一个“义”字,为孟尝君挣得了百姓的爱戴。水浒传中的宋江仗义疏财,获得了“及时雨”的美誉,也取得了众位兄弟甘愿为之上刀山下火海的情义。古人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只有敢于舍弃一些利益,多为他人着想,才会赢得别人的信赖,赢得真正的友谊,取得人生道路上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古人造词的意义大抵在此吧。生活中有着无数的抉择,只有大胆地舍弃,才会有丰厚的收获!【点评】本文在论证时正反结合,先由反面入手,通过当今社会上某些抛弃良知而赚取暴利的实例,证明了一味索取的人最终只会被人民、被社会甚至被生活所抛弃。接着文章转入正面论证,选取了三则典型事例一是徐霞客弃功名富贵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游遍华夏,以徐霞客游记这样一部文学和地理学名著在中国历史上立下了一座丰碑;二是冯谖为孟尝君焚毁地契,收获民心;三是宋江仗义疏财,收获真情作为立论的论据,证明了“只有大胆地舍弃,才会有丰厚的收获”这样一个道理。文章材料丰富,说理充分,论述透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