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4745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25题;共50分)1. (2分)“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这段材料中的“她”是( ) A . 北京人B . 元谋人C . 山顶洞人D . 蓝田人2. (2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 . 考古发掘B . 学者推断C . 史书记载D . 神话传说3. (2分)下图图建筑里居住的应该是(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原始居民D . 半坡原始居民4. (2分)如图,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5. (2分)在下列氏族聚落遗址中,位于黄河流域的是( )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居民C . 半坡居民D . 大汶口文化6. (2分)海外华人常自豪她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 .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C .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D .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7. (2分)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一制度开始( ) A . 舜传位于禹B . 禹传子家天下C . 西周分封制D . 周武王建立西周8. (2分)“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其中“迁夏社”指的是( ) A . 夏朝建立B . 盘庚迁都C . 商汤灭夏D . 武王伐纣9. (2分)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对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 A . 西周B . 秦朝C . 唐朝D . 清朝10. (2分)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 ) A . 分封制B . 禅让制C . 世袭制D . 行省制11. (2分)下列三幅图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 鹳鱼石斧纹陶缸(约5000年前) 司母戊鼎 战国铁犁铧A . 中华文明的演进B . 生产工具的进步C . 耕作技术的发展D . 古代纹饰的演进12. (2分)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是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第一个发现“龙骨”上刻有明显的“符号”,并断定为商代,使蒙尘三千多年的“符号”免于湮没。由此判断,这种“符号”应该是( )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铭文D . 拉丁文13. (2分)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汉字起源于( )A . 陶器上的符号B . 甲骨文C . 金文D . 小篆14. (2分)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的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开始于夏朝,兴盛于商朝A . B . C . D . 15. (2分)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16. (2分)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 弱肉强食B . 分裂已成定局C . 逐步走向统一D . 适者生存17. (2分)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已造福于人民2000多年,在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也未被毁坏,这项工程是( )A . 灵渠B . 都江堰C . 郑国渠D . 邗沟18. (2分)下图诸侯国数量的变化,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逐步走向统一B . 兼并战争不断C . 秦国实力最强D . 人民深受灾难19. (2分)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 ) A . 奖励耕战B . 重农抑商C . 轻徭薄赋D . 以农养战20. (2分)2018年1月,中央电视台国家宝栏目展示并演绎了一件与计量有关的藏品“商鞅方升”(见下图)的前世今生。这一文物可以佐证商鞅变法实施的哪一举措?( ) A . 奖励军功B . 奖励农耕C . 推行县制D . 统一度量衡21. (2分)秦国在战国后期最为富强的原因是( ) A . 重视兴修水利B . 实行商鞅变法C . 牛耕得到推广D . 使用铁制农具22. (2分)“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 A . 长城B . 都江堰C . 大运河D . 赵州桥23. (2分)这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它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 ) A . 万里长城B . 都江堰C . 灵渠D . 葛洲坝24. (2分)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对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 ) A . “无为而治”B . “以法治国”C . “以礼治国”D . “民贵”“君轻”25. (2分)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 ) A . 道家、墨家B . 儒家、道家C . 儒家、法家D . 墨家、道家二、 非选择题(共50分) (共3题;共50分)26. (19.0分)历史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认真思索的心,就能探索清楚历史的脉搏。请大家一起跟着下面的问题,来感受历史。 (1)【任务一:(图片呈现,辨析历史材料)】 依据下表提示,将上述图片的序号填入表格中适当的位置。类别历史遗物历史遗址远古传说_(2)将上述图片材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任务二:(文本研读,关注古老文字)】 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到目前为止共出土了15万余片。它们是研究商用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5000余个。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画符号的基础上,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笔画结构不仪已经由独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你从材料中能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4)【任务三:(情景再现,了解远古人类)】 1929年发现这种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其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材料所述与哪种原始人吻合?他们生活在哪个石器时代?这一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5)【任务四:(构建联系,解读古代制度)】根据如框词语提供的信息,以“制度管理”为题,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并用示意图把该古代制度形象地展示出来。 27. (16.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探究中外政治、经济、思想、科技发展的进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材料一图一 图二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三材料四图四 孟子 图五 达芬奇材料五图六 图七(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指出这是我国在哪一时期创立的什么制度?(2)根据材料一中图二说说该国革命后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3)根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4)根据材料三美国失业率急剧攀升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与材料三中的两次改革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5)材料四中图四人物与哪次历史事件有关?他代表的学说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6)材料四中图五人物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7)材料五中图六所示发明在什么时候开始用于我国航海事业?对图七中机器的改良起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28. (15.0分)人是文明的创造者,也是文明的接力者和传播者。通过历史名人,了解文明历程,可以深刻感悟到文明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某中学“历史名人”阅读提纲节选: 材料二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明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在此过程中,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但这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从未被打破。这种完整性、延续性成了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请完成: (1)完善的政治制度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唐太宗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有什么特点? (2)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也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所在。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主要包含哪两部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对中华文明产生了什么深刻影响? (3)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交流会使文明成果实现共享、共赢。张骞开辟的通往西域的道路,逐渐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被后世称作什么?文成公主人藏和亲,传下千古佳话,有什么历史意义? (4)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我们学习和了解历史名人的意义。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非选择题(共50分) (共3题;共50分)26-1、26-2、26-3、26-4、26-5、27-1、27-2、27-3、27-4、27-5、27-6、27-7、28-1、28-2、28-3、2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