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4497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课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课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历史课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课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金湖县三河中心初级中学陆启林摘要:历史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史论观点,还要有机的渗透法制教育,并遵循教育内容的选择性和教育要求的层次性原则,教育的方法有课内渗透法、专题讨论法和课内课外结合法等。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法制教育教师学生教育原则教育方法。邓小平同志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振兴中华民族、使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是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确立世界观、是非观、法制观的时期,要使他们接受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关键在于教育。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以保证青少年沿着祖国未来需要的道路健康成长。在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中有专门的法制教育的内容,在平时的德育活动中也安排有法制教育的内容,如学校专门聘请了派出所的民警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并按期到学校举行法制宣传,有时也请一些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到学校现身说法等活动。这些专门的法制教育固然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学校除了在思想品德课上强化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外,在其他的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这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作为社会科学,历史与其他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也包括法律制度。纵观初中历史,不管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涉及到很多的法律文件(文献资料),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这些法律文件(文献)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比学习具体而枯燥的法律条文更具有吸引力。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历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教育内容的选择性原则要在历史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教师首先要有目的、有系统的发掘历史教材中法制教育的材料,选择教育内容。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历史上的法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主义法制,如1936年颁布的苏联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全体会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1982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等,其中进步作用占主导地位。另一类属于私有制社会维护剥削阶级的法制,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如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奴隶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和镇压奴隶和平民反抗的工具,但是它却是世界现存的最早的成文法典,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对一个具体的法律文件要具体分析。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由制宪会议颁布的人权宣言,其中倡导的民主自由思想肯定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它又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从而又暴露了它的阶级局限性。第二,选择历史知识与法制教育的接合点。历史教学有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如果离开了历史知识的传授,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仅不能完成历史教学任务,而且会把历史课上成法律课。只有根据史实,把法制教育有机的结合进去,润物细无声,才能使教育入耳入脑。如在学习文化大革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清当时我们国家由于民主和法制不健全,“四人帮”横行,全国上下一片混乱,导致大批的各级领导人、知识分子、爱国人士等遭到残酷迫害,有的甚至被迫害至死,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让学生明确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于国于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补充乡土史内容。选择的内容越是贴近学生,教育的效度就越大。即使学生一下子学不完,也可以模仿着去做。贴近学生最好的材料是乡土史,学生能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在亲切的氛围中受到实实在在的法制教育。二、教育要求的层次性原则与其他教育一样,历史教学中法制教育的要求也应该分层次。首先,从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识过程看,分层次教育能使学生在历史知识逐步增多的基础上,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由浅入深地受到启发,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其次,根据教育规律制定的历史教学大纲和法制教育的德育大纲都对教育有层次之分,这就为法制教育分层次提供了重要依据。另外,初中学生的法制观正在形成中,教师不可能指望他们在短期转变自己法制观中的某些观点或误区,这就需要积累历史知识,需要循序渐进的教育。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要求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认知,以中外历史法制教育内容为主,要求学生从总体上知道古今中外法律的类型、内容,知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就有了法律,可谓源远流长。第二层次是理解,以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内容为主,初步揭示法律的基本特征,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理解在阶级社会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社会主义法制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当家作主,并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第三层次是应用,以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内容为主,要求学生的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身体力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捍卫社会主义法律的尊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要收到良好的效果,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下面试列举几种:一、课内渗透法。教师把法制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于历史教学中,在课内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感染,到达教育的目的。课内渗透法有包括:正面引导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要必须注意阐发“渗透点”,充分开拓“渗透面”,联系学生实际,从正面予以引导。比如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这一课时,根据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逐步加强,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已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实行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对违法者无论是官是民,也无论职位高低,一律绳之以法。并联系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和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等,均因贪污受贿受到法律的严惩的史实,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和维护法律的尊严。潜移默化法。在学习“贞观之治”时,学生阅读了史书记载贞观年间的情况:“粮食连年丰收,马车漫山遍野,粮价空前便宜。皇帝励精图治,官吏大多勤谨清廉。城市、乡村社会秩序良好,夜间不关门也不会被盗,商人携带货物财宝远行也没有危险。犯罪人数大大减少,有一年全国被判处死刑的只有29人,比以往少了很多。”学生不仅对唐太宗的开明务实、雄才大略所折服,而且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到了“贞观之治”繁盛局面的出现原因之一就是以法治国(唐太宗实行简法轻刑、让大臣制定出贞观律),从而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法制教育。二、专题讨论法。历史教学中通过专题讨论进行法制教育,一方面可以对有关法制教育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可以使学生易于掌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归纳、整理过程中,使法制教育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开展历史教学中的法制教育的专题讨论,先由师生互动对中外历史上的法制文件(文献)进行列表归纳:社会形态类别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奴隶社会汉谟拉比法典其目的是维护奴地主阶级的统治封建社会法家提出以法治国;秦始皇采用法家的观点,用严刑峻法统治人民,巩固皇权;唐太宗采取宽法轻刑的原则,制定贞观律,唐玄宗效仿,唐朝逐步走向强盛;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思想;袁世凯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蒋介石国民党颁布的伪国民宪法。资本主义社会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拿破仑法典、人权宣言;美国林肯政府颁布的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帝宣言。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维护了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民主权利。苏俄时期颁布的土地法令;1936年苏联宪法。维护了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民主权利。然后师生通过对列表进行分析总结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由于生产的发展导致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私有制社会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在社会主义社会,法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民主权利;纵观法律发展历程,其基本特点是由专制到民主、法律内容由政治发展到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法律制度在不断完备);在现阶段,我们一方面应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争做合格小公民,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捍卫法律的尊严。这次专题讨论的学习效果可谓一箭三雕。三、课内外结合法。法制教育的渗透,不应局限在课堂里或书本上,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引进源头活水,或课内、或课外,或请进来、或带出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课内教育,以法制教育为内容,编辑抄写历史小报,撰写历史小论文,排练课本剧等等。二是把课内教育内容与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结合,召开主题班会,举行演唱会、演讲会等等,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受到教育。我校就曾由政教处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法制知识竞赛,让学生全员参与,法制知识竞赛涉及到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等初中的绝大多数学科,深受学生的好评。高中历史教学如何渗透法制教育之初探 评论:0 浏览:578 RSS:0文章类型:原创发表于:2012/7/14 12:12:45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确立世界观、是非观、法制观的重要时期,他们渴望了解社会,更渴望被社会接纳,但他们也正处于叛逆期,强调自我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不计后果,时常有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情发生。那么,要使他们接受正确的东西,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关键在于教育。因此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一、把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相结合。高中历史教材上的知识点可以联系到法制的内容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细心研究,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讲到必修一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这一课时,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向学生提问:文化大革命期间,法制受到了怎样的践踏?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国家民主和法制遭到了严重的践踏,由于民主和法制不健全,“四人帮”横行,全国上下一片混乱,许多人遭到残酷迫害,有的甚至被迫害至死,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从而让学生明确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于国于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法制教育。二、把课外活动与法制教育相结合。课外历史教学活动能够扩大学生历史知识的领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生动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例如教学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影片东京审判,影片记录了二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反法西斯战胜国一方,针对日本法西斯在东亚尤其是中国的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进行的正义审判。观看后,教师强调影片当中的律师梅汝璈是如何捍卫国家权利的,使学生意识到,维护国家利益要采取法律的手段,而不是采取极端的报复行为。爱国也要运用正确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增强法制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第三、把现实生活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渗透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法制氛围,来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可以组织学生对网上看到的一些事例进行讨论,结合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学生感受到法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法,从而更好的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只要教师努力钻研教材,领悟法律要旨,精心设计,合理穿插,把握时机,适时适度的加以渗透,并持之以恒,就能够使他们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掌握法制内容,增强法制意识,最终成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