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精编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4244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A卷精编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近代史上,迫使它离开祖国怀抱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B . 甲午中日战争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 抗日战争2. (2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 )A . 轮船招商局B . 安庆内军械所C . 福州船政局D . 江南制造总局3. (2分)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 . 辛亥首义,共和号角B . 五四中心,风云新途C . 八一枪响,军旗升起D . 革命摇篮,红军故乡4. (2分)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民主、科学 变法维新 民主共和 自强求富A . B . C . D . 5. (2分)下图是孙中山为中山大学题写的训词,由此判断中山大学创办于( )A . 1922年B . 1923年C . 1924年D . 1925年6. (2分)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 .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 .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C . 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D .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7. (2分)叶挺独立团曾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这一事迹发生于( ) A . 辛亥革命时期B . 北伐战争时期C . 抗日战争时期D . 解放战争时期8. (2分)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中发生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秋收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遵义会议古田会议A . B . C . D . 9. (2分)下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 )A . 国民革命时期B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 . 抗日战争时期D . 解放战争时期10. (2分)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长征会师 伟大胜利B . 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C . 革命圣地 战略后方D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11. (2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行动。在连续冲破四道封锁线后,从八万六千人锐减为三万多人。这种严酷事实,迫使红军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再也不能照原来的办法打下去了,必须下决心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后来发生的“根本改变”是( ) A . 召开遵义会议,确立正确领导B . 红军一往无前,克服艰难险阻C .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壮大革命力量D . 国共携手合作,建立统一战线12. (2分)小颖把八年级上册某个知识点概括为:1927年、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第一枪。这个知识点应是( )A . 五四运动B . 北伐战争C . 南昌起义D . 百团大战13. (2分)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 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B . 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C .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D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4. (2分)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根据这一说法,中国抗日战争应始于( )A . 九一八事变B . 西安事变C . 八一三事变D . 七七事变15. (2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总的特征是“合作-对峙-再合作-再对峙”。对此正确的分析有( )A . 两次合作的目标都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B . 两次合作的方式都是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进行合作C . 制约两党关系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两党的阶级属性D . 两次合作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都是中日民族矛盾16. (2分)中华民族由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是( ) A . 北伐胜利B . 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C . 抗战的开始D . 抗战的胜利17. (2分)为悼念在战争或其它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活动日。今年,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 )A . 日本在南京开始大屠杀B . 签订南京条约C . 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市D . 日军占领东三省18. (2分)2003年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50万元铸造的、重66吨、主题为“铭记历史教训、祈祷世界和平”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这是为了让人们铭记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 . 九一八事变B . 七七事变C . 八一三事变D . 南京大屠杀19. (2分)对下列图片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A . 反映了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进攻与破灭B .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艰难抗战的序幕C . 中国抗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D . 国际帮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20. (2分)“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及其指挥者是( ) A . 淞沪会战佟麟阁B .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C . 百团大战彭德怀D . 平型关战役林彪二、 综合题 (共5题;共70分)21. (10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并回答相关问题。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探索层面主要影响(意义) 洋务运动李鸿章、张之洞等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 制度层面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孙中山 新文化运动 思想层面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1)填表:提示:按表格中的横线上填写答案内容。“梦想”必须反映该次探索的主要主张或口号。“代表人物”只需填写人物图象下面的字母代号。(2)中国近代化探索有何特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2. (20分)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历史证明:南京不仅是悲情之城,更是英雄之城。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8月,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接受英国侵略者的全部要求,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了名字。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由此开始。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材料二:“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复兴之路材料三:201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仪式并讲话。他表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为的是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庄严表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人民网材料四:(1)材料一中“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是什么?“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由此开始”说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中“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为什么说“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3)结合所学,日本在南京大屠杀中,杀害我国同胞的数量达到多少?请根据材料三指出,我们今天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4)材料四图片是解放战争哪次战役取得的成果?这一成果具有怎样的意义? 23. (25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2)哪一事件成为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3)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党和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在长征途中召开的哪一重要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4)1945年,中共七大在哪里召开? 这次会议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5)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24.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材料二:“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材料一是什么事件后“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蒋介石的这个命令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2)“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什么? 25. (5分)感悟和平发展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话题。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的抉择。(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日法西斯荼毒生灵,惨无人道,极大地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西斯的暴行。(2)为了世界的安宁,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作了大量努力。根据表格提示,填充空缺内容。20世纪下半期以来,人类迎来了和平与发展的良机。(3)30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举世瞩目,除了党和国家实行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外,还归功于中国较好地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外部条件?国际政治环境:_经济发展趋势:_科技推动力量:第三次科技革命(4)关于战争、和平、发展的关系,小刚同学提出了如下观点战争孕育和平,和平带来战争;和平保障发展,发展促进和平。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5题;共70分)21-1、21-2、22-1、答案:略22-2、答案:略22-3、答案:略22-4、答案:略23-1、23-2、23-3、23-4、23-5、24-1、24-2、2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