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3923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I)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7七上江门月考)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孙中山这段话歌颂的是( ) A . 黄帝B . 炎帝C . 蚩尤D . 大禹2. (2分) (2017七上洛江期中) 下图中的建筑复原图最有可能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原始居民D . 半坡原始居民3. (2分) 下列制度都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并且出现之初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九品中正制4. (2分) (2017七上翁牛特旗期中)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B . 宗法制C . 郡县制D . 分封制5. (2分) (2016七上灵璧期中) 战国初期,出现的新的耕作方式是( )A . 耜耕B . 牛耕C . 耧车D . 机耕6. (2分) (2017七上阜阳期中) 在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面的国家是( ) A . 齐国B . 秦国C . 魏国D . 韩国7. (2分) 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A . 启发诱导B . 因材施教C . 温故而知新D . 有教无类8. (2分) (2018七下大庆开学考) 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他( ) A . 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B . 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C . 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D . 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9. (2分) (2019七上新兴期中)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将商铁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旧贵族利益的是( ) A . 推行县制B . 奖励军功C . 奖励生产D . 承认土地私有10. (2分) (2017深圳模拟) 下列关于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评价的相同之处是(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A . B . C . D . 11. (2分) (2019七上大庆期末) 中国第一个用“年号”的君主是( ) A . 黄帝B . 汉武帝C . 秦始皇D . 汉献帝12. (2分) (2016九上武城期中)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A . 统一文字B . 统一度量衡C . 盐铁官营D . 统一货币13. (2分) (2016七上端州期末) 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荣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摧残而精致的文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西往东排列,正确的是( )长安 河西走廊 西亚 欧洲A . B . C . D . 14. (2分) (2016金平模拟) 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本草纲目李时珍 天工开物宋应星 伤寒杂病论华佗齐民要术贾思勰 红楼梦曹雪芹 西游记吴承恩A . B . C . D . 15. (2分) (2014重庆)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 . 李春赵州桥B .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C . 宋应星活字印刷术D . 李时珍本草纲目16. (2分) (2018九下梅江月考)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 A . 官渡之战B . 赤壁之战C . 三顾茅庐D . 东汉灭亡17. (2分) 当人们感谢一位救死扶伤的医生时,常会送八个字:华佗再世,妙手回春。也就是说,人们在心目中,把华佗当成了神医的代称。请问华佗是哪一时期的名医( ) A . 战国时期B . 秦朝时期C . 西汉时期D . 东汉时期18. (2分) (2016九下东台月考) 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概括不正确的是( )A . 社会发展陷入停滞倒退B . 科技取得显著进步C . 南方经济有了较快发展D . 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19. (2分) (2016七下成都期末)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把下列诗词中所反映的历史时期进行先后排序,排序结果为(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A . B . C . D . 20. (2分)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 ) A . 汉光武帝B . 北魏孝文帝C . 秦孝公D . 汉武帝21. (2分) (2017七上灌云月考) 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 . 西晋灭蜀B . 西晋定都洛阳C . 西晋灭吴D . 西晋迁都长安22. (2分) 下列各项属于东晋时期的是( )兰亭序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齐民要术A . B . C . D . 23. (2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 . 繁荣开放的社会24. (2分)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都进行了迁都B . 都推行了汉化政策C . 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 . 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25. (2分) 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古人记载三峡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知道他是谁吗( )A . 郦道元B . 贾思勰C . 祖冲之D . 张衡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5分)26.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初步开发原因有那些?27. (25分) (2016七上简阳期末)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2) 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3) 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4) 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5) 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并请你谈谈你对我国推广普通话积极意义的认识。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5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