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3878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物高中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一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举例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描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2)能力目标: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化学元素的分析,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论证等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认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2、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并且概括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特点:从无机的非生命环境中元素的组成与生物体元素组成的对比中,发现它们的统一性,了解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特点;从动物体与植物体组成元素的对比中,发现不同类型的生物体,元素的组成有区别;从生物体内不同元素的含量对比中,发现生物体元素组成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生物体特性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与化学试剂的颜色反应,使学生明确生物组织中主要化合物的鉴定方法,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3、教学实施的程序学习阶段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广告一:补铁、补血,效果好!朴血口服液!广告二:健康的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广告三:万丈高楼平地起,层层都是“钙”起来;广告四:聪明伶俐,坚持补锌;有锌万事成;用心的妈妈会用“锌”。上述广告同学们肯定非常熟悉,请问,上面广告中提到了哪些化学元素?很好,同学们观察得比较仔细。那么,哪位同学能够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这些广告中包含的科学道理呢?评价学生回答,引入研究主题: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通过上述广告及其包含的科学道理可以看出,化学元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是由化学元素组成。思考回答:A:铁。B:还有钙和锌。C:还有碘,广告词中用了谐音。D: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所以,补铁就能补血。E:钙是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进入学习内容: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利用创设情境,探究问题。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引入新课。为讲述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作铺垫。因势利导,探究新知提问:那么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哪些呢?这些元素又有哪些重要作用呢?播放PowerPoint演示稿,银幕上显示的是(1)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化学元素含量比较表;(2)人与玉米体内细胞化学元素种类及其含量对比表;(3)组成人体细胞元素的含量饼状图,引导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对实验数据的解读。倾听学生之间的讨论,讨论:1为何组成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存在?含量差异说明什么?2分析表(2)和图示(3)的资料发现生物体化学元素组成有何规律?不同生物体的元素组成有什么共同和不同?思考回答问题。通过观察小组讨论,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结果倾听,参与交流,形成对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认识。(1)组成生物体的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特有,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含量不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2)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同种元素在不同生物体内含量不同提供资料,展示问题;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主动地寻找方法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发现规律,探究新知。承上启下,实验探究提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哪它们是在生物体是怎样存在的呢?请根据你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给予推测。 元素在生物体内形成哪些化合物,引导阅读课文,完成“思考与讨论”。指导:运用相关的化学原理,通过实验探究细胞中存在的这些化合物。提问:1实验的原理是什么?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在成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能否用于鉴定蛋白质,两者在使上有何不同之处?3三个颜色反应需要加热的是哪个?不需要制备组织样液的是哪个?需要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现象的是哪个?4三个实验材料的选择有什么要求?不同生物材料中这些化合物含量否一致?这对食物选择有何启发?演示、巡视指导学生的进行实验思考回答,根据化学知识可知,元素在自然界中形式有游离态的单质和化合态的化合物两种形式,在生物体内可能主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边实验、边思考回答问题,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学生回答根据不同化合物与特定试剂发生的颜色反应进行鉴定,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在成分都是有NaOH和CuSO4两种组分组成,但两者浓度不同故不能互用,且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需要先混合用于鉴定,而双缩脲试剂甲液和乙液分别滴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并在实验探究中获取新知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理解:组成生物的元素及其形成的化合物,通过实验感知存在生物体中的化合物,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这些化合在生物体中的生理作用奠定基础通过总结掌握新知识反馈与矫正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学生练习。通过对练习情况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