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3875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A . 学会使用火B . 开始过定居生活C . 有了私有财产D . 开始过农耕生活2. (2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下列哪一点上是不一致的( ) A . 住在周口店B . 共同劳动C . 使用打制石器D . 掌握钻孔技术3. (2分)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的出现 家畜饲养 聚落 磨制石器 城市的出现A . B . C . D . 4. (2分)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 ) A . 元谋人的生活状况B . 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 . 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D . 半坡人的生活状况5. (2分)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的三个国家,下列显现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 ) A . 实行禅让制B . 王位世袭C .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D . 有了铁器牛耕6. (2分)人们通常以“齐鲁大地”来称呼山东,是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的推行,这种制度是(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郡县制D . 分封制7. (2分)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关于商朝的青铜器,下列不符合当时历史情况的一项是( ) A . 商朝的青铜器已广泛应用于农业B .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C . 商朝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D .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8. (2分)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部分应填( ) A . 盘庚迁殷B . 武王伐纣C . 平王迁都D . 西周灭亡9. (2分)学史可以知兴替,从夏商两代的覆亡教训中,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 要重视教育B . 要重视发展经济C . 要勤政爱民D . 要通过改革增强国力10. (2分)“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周王)。秋,王以(带领)诸侯伐(讨伐)郑,郑伯御(抵御)之。”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周桓王权力强大B . 诸侯争霸厉害C . 周王室衰微D . 郑伯已成为霸主11. (2分)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 A . 耜耕B . 牛耕C . 耧车D . 曲辕犁12. (2分)春秋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 各国之间的争霸称雄B . 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C . 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D .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13. (2分)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主要反映了孔子的( ) A . 民本思想B . 治国理念C . 治学态度D . 忠君思想14. (2分)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经新闻媒体报道后,震惊了全国,惊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你认为应该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处理( )A . 儒家B . 道家C . 墨家D . 法家15. (2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 老子B . 孔子C . 墨子D . 韩非子16. (2分)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实行“法治”的思想家是( ) A . 孔子B . 孟子C . 庄子D . 韩非17. (2分)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 . 秦朝B . 汉朝C . 唐朝D . 宋朝18. (2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李白诗句描写的是( )A . 陈胜、吴广起义B . 楚汉之争C . 长平之战D . 秦完成统一19. (2分)1961年3月4日,下图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建筑在秦朝时期的起止点是( ) A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 . 西起陇西,东到辽东C . 西起临洮,东到东海D . 西起陇西,东到东海20. (2分)商汤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君主,他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使中国以后的历史变得多彩多姿,打破了天子是不可变的定律,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变革。下列关于这位君主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 联络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B .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C . 商王汤任用贤,发展农业、手工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D . 商汤因为水患影响而把都城迁往殷21. (2分)下列对楚汉之争的性质叙述最恰当的是( ) A . 农民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B . 诸侯争霸战争C . 刘邦反抗项羽的正义战争D . 刘邦、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22. (2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 . 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 . 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C . 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 . 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23. (2分)今天我们强调要以“以德治国”,而西汉重视“以德化民”是在( ) A . 高祖时期B . 文景时期C . 武帝时期D . 光武帝时24. (2分)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刺史 太尉A . B . C . D . 25. (2分)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 ) A . 实行盐铁专卖B . 平定七国之乱C . 颁布“推恩令”D . 发行五铢钱二、 综合题 (共3题;共65分)26. (20分)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权力,建立诸侯国。材料二:如图材料三:周顷王(前619年前613年),继位时,竟致于无钱办理周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鲁文公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材料四: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五: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左传中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这种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诸侯有什么权力?材料四,材料五说明了这些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有什么特点? 27. (25分)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与发展的时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1)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导致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势力增强? (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商君”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中,墨家学派有哪些主张? (4)材料四中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分别是哪两家学派的主张?材料中体现的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28. (20分)一代圣贤孔子曾经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又过了 500年成了东亚人,现在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材料二: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焚的危害,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三: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一个画家应该描绘两件主要的东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图。达芬奇在论述绘画的宗旨时强调指出。(1)根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是指什么历史现象?“致命的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该主张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待儒家的态度截然相反,但目的却是相同的,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5)材料表明,达芬奇的绘画体现了什么时代精神?请列举其一幅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65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