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I)卷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3782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6 页 沪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I 卷 一 选择题 共 25题 共 56分 1 2 分 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A 北寒带 B 南温带 C 北温带 D 热带 2 2 分 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 6个地区 其中我国位于 A 南亚 B 西亚 C 东亚 D 东南亚 3 2 分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 A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 B 帕米尔高原 C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D 曾母暗沙 4 2 分 贝贝看到一辆车牌为 苏 A98320 的大货车从门前经过 可以推断该车属于 A 江苏 B 黑龙江 C 福建 第 2 页 共 16 页 D 云南 5 2 分 2014 年 3月 27日 广东 单独二孩 政策正式实施 该政策可缓解我省 的问题 A 外来务工人口过多 B 人口素质偏低 C 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D 劳动力过剩 6 2 分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 各民族均匀分布 B 大杂居 小聚居 C 各民族单一分布 D 大聚居 小杂居 7 2 分 下列不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的是 A 西北 B 西南 C 华北 D 东北 8 2 分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有 太阳东升西落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A 第 3 页 共 16 页 B C D 9 2 分 下列有关我国 黑河 腾冲 一线两侧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以西多高原 山地 以东多平原 B 以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以东经济发展速度快 C 以西交通不便 以东交通便利 D 以西人口密集 以东人口稀少 10 2 分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A 汉族 B 回族 C 藏族 D 壮族 11 4 分 地形图在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中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图为孝感市某特色古村落局部等 高线地形图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面小题 第 4 页 共 16 页 1 关于图中信息有如下解读 你赞同 A 比较 两处 处坡度较陡 B 图中龙泉寺位于古村落的东南方向 C 图中 A B 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200米 D 孝感市中考时 图中河流正处于枯水期 2 该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符合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 推行围湖造田 扩大耕地面积 B 大肆砍伐森林 建木材加工厂 C 保护绿水青山 发展乡村旅游 D 拆除传统建筑 发展房地产业 12 2 分 在我国高原中 地面起伏不大 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这个高原是 A 黄土高原 B 青藏高原 C 云贵高原 第 5 页 共 16 页 D 内蒙古高原 13 2 分 号称中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 的平原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黄淮海平原 14 2 分 主要由松花江 嫩江和辽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东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华北平原 15 4 分 我国某山脉为东西走向 且为一二阶梯的分界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该山脉名称为 A 大兴安岭 B 天山 C 昆仑山 D 秦岭 2 该山脉以南有一个自治区常年低温 其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 海拔高 C 距海遥远 第 6 页 共 16 页 D 受到冬季风影响 16 2 分 如图我国某省份的轮廓图 读图回答问题 该省北部水土流失严重 其所在的地形区是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17 2 分 如下图 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习俗与当地自然条件的组合正确的是 A 甲地居民身着毛皮服装 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气候湿热 B 乙地居民多住帐篷 过着游牧生活 高纬度地区 气候严寒 C 丙地居民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 地势低平 河网密布 D 丁地居民多住高脚屋 气候炎热干燥 18 2 分 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 这是因为 第 7 页 共 16 页 A 季风区广大 B 夏季普遍高温 C 气候复杂多样 D 雨热同期 19 2 分 按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A 广州 北京 上海 B 北京 上海 广州 C 上海 广州 北京 D 广州 上海 北京 20 2 分 读哈尔滨 长春和大连三个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月均温由大连至哈尔滨逐渐降低 B 气温年较差由哈尔滨至大连逐渐增大 C 年降水量由大连至哈尔滨逐渐增大 D 三个城市中最热月均为 7月 最冷月为 1月 21 2 分 下列有关各民族分布状况的描述 正确的是 第 8 页 共 16 页 A 汉族全部分布在 B 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西部地区 C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大散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D 各民族分布均匀 22 2 分 放寒假的时候 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 小刘则去了海南岛游泳 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 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地势 23 2 分 我国夏季气温高且降水多 说明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A 季风显著 B 大陆性强 C 雨热同期 D 复杂多样 24 2 分 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 正确的是 气候复杂多样 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季风气候显著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A B C 第 9 页 共 16 页 D 25 4 分 4 月 15日 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天气 北京遭遇 13年来最强沙尘暴 回答下列各题 1 我国北方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A 春季和夏季 B 夏季和秋季 C 秋季和冬季 D 冬季和春季 2 沙尘暴的形成条件不包括 A 茂密的植被 B 沙尘物质 C 大风 D 干旱的气候 二 综合题 共 3题 共 36分 26 17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中新社阳江 2009年 12月 7日电 受前期中国北方大雪冰冻天气的影响 南蕉北调运输受阻致 运费上涨 广东 广西 云南等香蕉主产区的香蕉集中上市 导致连日来的蕉价持续走低 创下二十年新 低 香蕉为芭蕉科植物甘蕉的果实 原产亚洲东南部 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营养高 热量低 热带地 区广泛栽培食用 第 10 页 共 16 页 1 在图中用阴影描画出材料中提到的香蕉产地 2 除材料中提到的香蕉产地外 我国还有哪些省份适合生产香蕉 3 在 北京 湛江和 北京 广州两条南蕉北调的主要铁路线中 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是 该线自南向北所经过的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27 10 分 读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写出图中字母所在地形区的名称 A B 2 E 是 山脉 我国 1月 等温线大致通过此山脉 在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中 第 11 页 共 16 页 该山脉是 带和 带的分界线 3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图中山脉 G F 是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和第 级阶梯的分界线 28 9 分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位于 大陆的东部 东临 洋 图中 C为我国第二 大岛 岛 2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山脉 A为大兴安岭 B 为 山 非季风区内 填 夏 或 冬 季风难以到达 3 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 季节 从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来 看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呈现 的特点 4 图中甲 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 河 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但是原因不同 三 连线题 共 1题 共 5分 第 12 页 共 16 页 29 5 分 将下列少数民族与其对应传统节日搭配 A回族 雪顿节 B傣族 那达慕节 C藏族 泼水节 D蒙古族 丰收节 E高山族 开斋节 第 13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25题 共 56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1 2 12 1 13 1 14 1 第 14 页 共 16 页 15 1 15 2 16 1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5 2 二 综合题 共 3题 共 36分 26 1 26 2 第 15 页 共 16 页 26 3 27 1 27 2 27 3 28 1 28 2 第 16 页 共 16 页 28 3 28 4 三 连线题 共 1题 共 5分 29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