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3763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哪些事件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抗美援朝 西藏和平解放 一五计划 土地改革A . B . C . D . 2. (2分)祖国大陆空前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是( )A . 西藏和平解放B .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 .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3. (2分)下列口号哪一个是五四运动提出的( )A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 .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C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4. (2分)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西藏和平解放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A . B . C . D . 5. (2分)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 . B . C . D . 6. (2分)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起止时间:1950年冬至1952年底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结果:近3亿多农民分到了7亿多亩土地以及农具等它的完成标志着在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这样,在农村建立了土地公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A . B . C . D . 7. (2分)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 . 土地改革B . 抗美援朝C . 三大改造D . 人民公社化运动8. (2分)下图人物是西藏宗教领袖之一,1949年他居住在青海塔尔寺,在新中国成立之际,致电毛主席,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下图人物是( )A . 达赖喇嘛丹增嘉措B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C . 章嘉呼图克图D .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9. (2分)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 A .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B . 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C .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D . 青藏铁路通车10. (2分)1954年北京著名的中药老店同仁堂的经理乐坛生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受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府对同仁堂的改造方式是( ) A .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B .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 . 转变为公私合营企业D . 建立股份制有限公司11. (2分)纪念邮票可以反映出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程。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B . 良好开端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C . 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D .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12. (2分)作发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它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它已经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国界,被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它是( )A . 五四精神B . 长征精神C . 延安精神D . 雷锋精神13. (2分)张翼同学在探究“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时,列出了以下四条,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共产风”长期发展的结果B . 民主法制不健全C . 毛泽东对国内外形势判断错误D . 林彪、江青等野心家推波助澜14. (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上内容出自(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5. (2分)由王晓明导演,唐国强、陈建斌、郑国霖、孙维民主演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表现了老一辈科学家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下列人物在此电视剧中必然出现的是( ) A . 邓稼先B . 袁隆平C . 詹天佑D . 邓世昌16. (2分)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A . B . C . D . 17. (2分)“早稻亩产三万六 千九百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南省麻城县溪河乡和福建省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上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兴盛行的( ) A . 浮夸风B . “共产风”C . 瞎指挥风D . 命令风18. (2分)宣传壁画烙上时代的印记。图中所示内容说明当时中国社会出现的问题是( )A . 瞎指挥B . 浮夸风C . 共产风D . 高速度19. (2分)下图是某同学制作了一幅学习卡片,请你给此卡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标题应该是( )A .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 . 艰难曲折的经济建设之路C . 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D . 外交工作的新进展20. (2分)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这个停战协定是指( )A . 淞沪停战协定B . 双十协定C . 停战协定D . 朝鲜停战协定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26分)21. (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请回答:(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该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2)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哪一文献?该文献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2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材料三: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4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13个发展到9 369个,城镇人口达59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摘编自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分布特点和发展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认识。23. (1分)看图回答问题:“壁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26分)21-1、21-2、22-1、22-2、22-3、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