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检测.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3366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检测一、课文分析 我的第一本书是我国现当代作家牛汉的一篇随笔,文章通过作者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全文内容通俗,意蕴深刻,读来让人感悟良多。 文章开头,作者从一位诗人来访谈起,引出本文话题,“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又表明这第一本书在我人生中的分量,“让我一生难以忘怀”。 文中作者写道:“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这句话很有诗意,带点儿玄妙,耐人寻味。却在文章的开端为全文铺垫了一种浓郁、包含深情的感情基调。 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交待了父亲从城里带回来的“书与红薯”在上个世纪初偏远的乡村,“都是稀奇东西”。这就将“我的第一本书”放到特定的生活背景当中加以叙述。从第38段,写“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我”考了第二名,但祖母告知父亲,全班才三个学生,而第三名却是连“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的二黄毛。这引起了父亲对我成绩的怀疑,于是要“我”拿书来考“我”,可“我”拿来的是“一团纸”,是拦腰截断的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半本书。当父亲问明那半本书去处之后,只是叹了一口气。父亲要“我”拿回那分给同学乔元贞的半本书,并为我们俩“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从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中,我们深刻感知到人们生活的窘迫、贫穷和艰难,元贞“他们家买不起书”“乔家极贫穷”。这种感受也正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也是他“难以忘怀”这本书的原因,这本书蕴含着父亲的深情,他理解儿子,“我以为父亲会揍我了,可是没有。”“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这本书也蕴蓄着同学间真挚的友谊,“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他们家买不起书”“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接下来作者又介绍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带来的快乐,“我有意把狗带上”“引得哄堂大笑”。并交代与“书”有关的几个人的命运,二黄毛“受到家乡几代人的尊敬”,乔元贞“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一内容的交待,让我们深刻体悟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也进一步对作者抒发的慨叹有了更深的领悟,“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简短的两句话饱含了对书的崇敬之情和对同学生活境遇的同情。 读过本文,深深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第一本书的“故事”,那些与书有关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意,那种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无不震撼着我们。 首先是父子之情。作者笔下的父亲,确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晚上,父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新的学期开始,父亲便带“我”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外村上学去了。作者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的性格跃然纸上,他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第二是同学、朋友之情。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便把这惟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尽管家家都非常穷困,但贫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却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也深深感动着今天的读者。 第三是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这一点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在文中单独来一段补叙。文中写道:“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这出人狗合演的“双簧戏”,应是最好的情境教学吧。确实,当我们读到此处,忍俊不禁,深深被儿童时代那一份童趣所感动,何况,这是在学习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处境何等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啊!这,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总之,全文内容通俗,但意蕴无穷,无论是书,还是人都给人一种情感的涤荡,让我们在阅读故事中,学会了领略和感悟人生,珍视知识,也敬重人间的温情和真挚的友情。 二、能力训练、检测 1我的第一本书的作者是_,我们还学过他的_一文。 2下列词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改正。 优默 凄惨 红暑 磨磨蹭蹭 奥密 马鬃 孰师 翻来复去 3选词填空 (1)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稀奇 稀罕)的东西。 (2)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_(唯独 惟一)的一本书。 4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讨厌麦子里掺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蜜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惨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为了好写,后来父亲把我的名字中的“承”改作“成”。 父亲让我背书,我一口气背完了。“狗,大狗,小狗,大狗跳,小狗也跳,大狗叫,小狗也叫”背得一字不差。 父亲跟乔元贞他爹乔海自小是好朋友,乔家极贫穷,乔海隔两三年从静乐县回家住一阵子,他在静乐县的山沟里当塾师。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父亲对我说:“你从元贞那里把那半本书拿来。”我不懂父亲为什么要这样,送给人家的书怎么好意思要回来?元贞把半本书交给我时,哭着说:“我妈不让我上学了。”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居然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父亲把两本课本用牛皮纸包了皮,在封皮上写上名字。元贞不再上学了,但我还是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他。 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 (1)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生活状况?结合具体语句说说。 (3)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4)怎样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这句话的含义? 附参考答案: 二、1牛汉 华南虎 2优默幽默 红暑红薯 奥密奥秘 孰师塾师 翻来复去翻来覆去 3(1)稀奇 (2)惟一 4(1)叙述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2)窘迫、贫穷、艰辛的生活 语句有:“他们家买不起书”“乔家极贫穷”“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3)父亲善良、宽厚,理解儿子,对儿子有一种深厚的情感 (4)这段话流露了作者对艰辛生活的慨叹,同时也透过“第一”和“惟一”两词让我们看到,书是作者知识的源泉,蕴含了知识改变命运的深意。 编稿 金 丽 审稿 李家声 妈妈,我想对您说 学生 谭乃佳 妈妈,我想对您说:少吃点方便面,对身体不好; 妈妈,我想对您说:工作别那么卖力,咱家的生活不错; 妈妈,我想对您说:有时间多逛逛街,买几件衣服,别一身衣服穿到坏。 妈妈您其实很伟大,精力充沛、体力强劲,财力也很雄厚,足足撑起了咱家的半边天。尽管如此,您却还放不开,不舍得大胆花钱。 妈妈,您那条牛仔裤是在我四年级时买的吧!至今您还在穿,想想也四、五年了,您却不舍得扔。刚买回时,一体蓝,蓝得发亮。您穿上真好看。可渐渐地,它褪色了,不再那么鲜亮了。两年过去,膝盖有些磨白了,我劝您换条新的,您却不予理会。第三年,一阵韩流席卷中国,年轻人、中年人都追潮流而动,纷纷购买裤子上刷两条白的,当您猛然进屋,我不禁诧异,咦?您怎么也穿上这流行裤子?您不是最看不惯的吗?近了一看,原来还是那条旧仔裤,那是真切地穿白了。 第四年,您终于买了条新裤子。我本以为那条仔裤扔掉了呢!可谁知,那条原本硬硬厚厚的布,在您身上却变得又薄又软了。你笑嘻嘻地对我说:“看!这是我的休闲裤,平时在家穿,干起活来又舒服,又轻巧!”我只得苦笑。这样这条裤子在我们家过了四岁生日。 就在前几天,那裤子终于坏了,裤腿磨烂了。我装作久逢故友似的摸着那裤子问您:“怎么样?您再没借口继续穿了吧?也该扔了。”您不答一言,却分明显出有些不舍。 又过了一天,床上摊着什么。我走近一看,咦,这这是?“不就是那条裤子吗?”您美滋滋地指着说。 那裤子也仿佛有了生命,好像对我说:“看我七十二变!”这一变,居然把长裤变成了七分裤。 唉真惊叹您那神奇的创意和“手功”啊! 妈妈,我想对您说:买条新裤子吧!别亏了自己,您节俭,我心痛!我知道您虽然假装不在乎,可心里装满了无奈,您想要家里过得好些,就省吃俭用。也许我劝说不了您,但我起码可以和您一起节俭,不再那么浪费。妈妈,是您让我看到节约的美德,我要向您学习,学习生活节俭,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评语这篇文章的视角很独特,着眼于母亲的一件“牛仔裤”的变化,组织了材料,抒发了情感,感情流露自然、真切。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全文以时间顺序铺排,条理很清楚。语言运用平实中,富有感染力,达到了感人至深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