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3354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A . 山顶洞人B . 印尼爪哇人C . 法国克罗马农人D . 德国尼安德特人2. (2分)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的人类活动最早出现于( )A . 约70万年前B . 约20万年前C . 约70万20万年前D . 约170万年前3. (2分)2015年9月,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央视少儿频道首播,剧中提到的黄帝被尊称为( ) A . 治水英雄B . 兵家鼻祖C . 人文初祖D . 一代天骄4. (2分)“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 . 禅让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郡县制5. (2分)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存在了800多年,有一件事成为西周历史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件事就是( )A . 周初大分封B . “国人暴动”C . 烽火戏诸侯D . 平王东迁6. (2分)使西周成为一个疆域辽阔,并对周围民族有较大影响国家的制度是(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三省六部制D . 行省制度7. (2分)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8. (2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主要是为了 ( )A . 争做天子B . 支配其他诸侯国C . 尊王攘夷D . 结束割据状态9. (2分)“三家分晋”成为战国时期的开端。“三家”是指( ) 齐 韩 燕 魏 赵A . B . C . D . 10. (2分)“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 )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秦穆公D . 楚庄王11. (2分)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A . 甲骨文B . 金文C . 小篆D . 隶书12. (2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A . 承认土地私有B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 . 奖励耕战D . 推行县制13. (2分)在历史学习中,李明同学搜集到“指鹿为马”,“篝火狐鸣”,“斩木为兵”,“破釜沉舟”等成语故事,据此判断李明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A . 秦末农民大起义B . 绿林赤眉起义C . 楚汉之争D . 黄巾起义14. (2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春秋15. (2分)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 . 建立县制B .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 .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16. (2分)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任该栏目主持人( )A . 儒家B . 法家C . 墨家D . 兵家17. (2分)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 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A . B . C . D . 18. (2分)下列哪本书记载了老子的言论?( ) A . 道德经B . 孟子C . 荀子D . 墨子19. (2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秦朝20. (2分)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边的是( )A . 楚国B . 燕国C . 秦国D . 齐国21. (2分)商鞅变法发生在( )A . 魏国B . 齐国C . 楚国D . 秦国22. (2分)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A .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 .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 . 水利工程的兴修D .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23. (2分)战国末期的屈原,创作出很多优秀诗篇,代表作是( )A . 离骚B . 楚辞C . 诗经D . 诗歌24. (2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下列属于这一“选贤与能”的制度是( )A . 世袭制B . 任命制C . 禅让制D . 选拔制25. (2分)新学期开始,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A . 商B . 秦C . 夏D . 周26. (2分)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 “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B . “兼爱”“非攻”C .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 .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27. (2分)居住在下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半坡聚落D . 河姆渡聚落28. (2分)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源于哪一水利工程的修建( )A . 都江堰B . 灵渠C . 长城D . 编钟29. (2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 . 陈胜、吴广B . 项羽C . 刘邦D . 袁绍30. (2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于( )A . 230年B . 221年C . 公元前230年D . 公元前221年二、 材料解析题 (共3题;共60分)3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形势图材料二:战国形势图(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在争霸过程中提出什么口号? (2)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A_;B_;C_;D_(3)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_国分裂而来。 32. (30分)政治制度有一定的连续性,开明的政治制度对巩固国家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有很大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秦朝建立后继续加强中央集权,看图一回答问题材料三:观察图二、图三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2)他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材料一所述的措施中哪一条最能体现这一阶级的利益?(3)这次改革起到什么作用?(4)图一中A是代表哪一职务?这一职务的职责是什么?(5)图一中“皇帝”有什么权利?(6)依据图二、图三示意图,分析说明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33. (20分)中国有过灿烂辉煌的历史,也经历过屈辱的岁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中华文化)既洋溢着儒家的刚健奋发气息,又不乏墨家、法家的冷静理智态度和道家、阴阳家的辩证精神。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西方霸权在19世纪时不仅被欧洲人而且被非欧洲人认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国人被迫打开大门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四(1)在材料一中的“轴心时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什么局面?从材料一中任选两家思想,并说说其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2)你是否认可材料二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的理由。(只判断不得分,从西方和中国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3)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哪一革命取得胜利?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该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谈谈,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解析题 (共3题;共60分)31-1、31-2、31-3、32-1、32-2、32-3、32-4、32-5、32-6、33-1、33-2、33-3、3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