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3333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人类文明的发展靠的是什么?不是新资源的涌入,而是人类的交流。哥伦布不仅是看到了美洲,并且把这一信息带回了欧洲,是信息的一来一往奠定了这件事的地位。此观点意在强调( ) A . 哥伦布最早到达了美洲B . 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C . 哥伦布完成了环球行D . 欧洲知道了欧洲以外的世界2. (2分)三角贸易是人类历史上甚惨的一页,下列对“三角贸易”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 . 三角贸易首先从美洲出发C . 充分显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D . 造成了非洲长期落后3. (2分)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其中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l8世纪60年代B . 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C .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D .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机器生产完全取代工场手工业4. (2分)“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里的“两个学说”分别指( ) A . 物种起源共产党宣言B . 海国图志美国的悲剧C . 神曲人民宪章D . 哈姆雷特战争与和平5. (2分)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英国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 )A . 加强中央集权B . 建立共和制C . 打击封建势力D . 防范个人独裁6. (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原本加入同盟国的意大利却在战争时站在协约国一方,意大利的这种行为表明( )A . 意大利为民族独立而加入协约国B . 协约国一方胁迫意大利脱离同盟国C . 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利益之争D . 一战是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 (2分)全球通史指出:“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他们”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 废除农奴制度B . 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C . 解放黑人奴隶D .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8. (2分)19世纪60年代,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 .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B . 努力发展近代工业C .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 .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9. (2分)近几年扬州的大街小巷布满了电动自行车,现在又涌现出大量电动三轮车、电动汽车,填满每一条道路。这种用电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 ) A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B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 . 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10. (2分)在世界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B . 美国南北战争和俄国1861年改革C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11. (2分)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体现德国“考问世界”的史实是( ) A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 . 相对论的提出C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 . 完成工业革命12. (2分)2016年5月,全国科学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下列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大量开采B . 火车的发明使世界交通进入“汽轮时代”C . 内燃机的发明标志人类跨入“电气时代”D . 计算机网络技术标志人类进入“信息社会”13. (2分)下列事关日本历史的选项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 . 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B .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 . 偷袭珍珠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D . 重视科教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14. (2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定位最恰当的是( ) A . 正义战争B . 帝国主义争霸的侵略战争,非正义的C .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战争D . 帝国主义的PK15. (2分)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B . 达尔文C . 爱因斯坦D . 邓稼先16. (2分)近两年“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正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词语。如果在1921年得苏俄有“年度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能上榜的是( )A . 十月革命B . 新经济政策C . 苏联成立D . “一五计划”17. (2分)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 . 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B . 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 . 新经济政策的成效D . 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18. (2分)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现象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A . 家家户户安上了电灯B . 人们乘火车外出旅游C . 个别资本家开始使用电脑D . 人们可以乘汽车外出19. (2分)战争进入到第四个年头,各国都已疲惫不堪,但俄国的变局使得德军在战略上的局势大为改观,同时给了德国孤注一掷的勇气,把全部的赌注压向了西线,决战快速到来了。“俄国的变局”是指( )A . 萨拉热窝事件B . 俄国二月革命C . 俄国十月革命D . 斯大林格勒战役20. (2分)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纵的会议B . 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C . 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D . 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5分)21.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42年夏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陷入了被动局面;德、意法西斯丧失了东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德国法西斯在苏联战场不断遭到失败,人们确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已经到来,战争正在朝着有利于盟军的方面发展。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 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请回答:(1)材料一中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他们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 (2)材料二中的“转折”开始于哪一事件?“盟军”采取的什么军事行动迫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3)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这一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2. (15分)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材料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新制度建立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中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分析引发这次“弃旧图新”的外部因素。 (3)材料三中从 “星星之火”到“开国大典”,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1978年中共哪次会议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 23. (20分)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首?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4)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24. (10分)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预示着腐朽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阅读下图片材料,回答问题(1)请你依据三幅图片的画面,分别写出与之对应发生的历史事件名称图1:_,意味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被推翻。图2:签署美国独立战争中通过的一重要文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图3:_,标志法国大革命开始。(2)各举一部英、法、美三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颁布的重要文献英国:_法国:_美国:_(3)英、法、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中,分别通过的这些重要文献,它们所表达的共同核心内容是什么?(2分)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65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3-1、23-2、23-3、23-4、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