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30965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遗址( ) A . 云南元谋B . 北京周口店C . 西安半坡D . 浙江余姚河姆渡2. (2分)目前已确认、被称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最早古人类遗址位于( ) A . 云南元谋县B . 北京周口店C . 浙江河姆渡D . 陕西半坡村3. (2分)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共同之处有(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陶器能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种植水稻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发现哪些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陶制和石制纺轮,证明已会纺织、制衣红底黑纹彩陶盆,证明出现原始艺术半地穴式房屋,证明过着定居生活A . B . C . D . 5. (2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B .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C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D . 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6. (2分)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 . 尧的部落联盟B . 禹的部落联盟C . 蚩尤的部落联盟D . 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7. (2分)传说“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 . 黄河B . 长江C . 淮河D . 珠江8. (2分)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但是它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我国的奴隶社会开始于( )A . 黄帝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B . 尧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C . 舜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期D . 禹建立夏朝9. (2分)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 A . 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B . 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C . 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D . 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10. (2分)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 A . 黄帝B . 舜C . 禹D . 启11. (2分)国人暴动发生在( ) A . 商纣王时B . 周幽王时C . 周厉王时D . 夏桀时12. (2分)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A . 黄帝B . 夏朝C . 商末周初D . 春秋战国13. (2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的时间是( )A . 前4000年B . 前2070年C . 前1046年D . 前1600年14. (2分)如图,下列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代表我国原始居民生产力最高水平的是( )A . 打制石器B . 骨耜C . 钻孔石斧D . 铁犁铧15. (2分)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这位历史老师的名字是( )A . 楚秦B . 齐燕C . 秦齐D . 秦燕16. (2分)现在的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A . 齐、楚、秦、燕、赵、魏、韩B . 楚、秦、赵、宋、魏、齐、韩C . 晋、楚、齐、韩、赵、燕、魏D . 吴、魏、燕、赵、楚、秦、韩17. (2分)下图中讲学者所传授的内容最早的提出者是( )A . 老子B . 孔子C . 孟子D . 庄子18. (2分)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 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A . 齐桓公B . 晋文公C . 宋襄公D . 楚庄王19. (2分)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于(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春秋20. (2分)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A . “兼爱”“非攻”B . “无为而治”C . “仁”和“礼”D . 实行“法治”21. (2分)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是( )仁为政以德兼爱无为而治A . B . C . D . 22. (2分)在某地的一座祠堂外悬挂着一副对联:“哀怨托离骚,生面别开诗赋祖;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它颂扬的是( )A . 李冰B . 孙武C . 屈原D . 扁鹊23. (2分)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这个“了不起的工程”指的是( ) A . 大运河B . 都江堰C . 赵州桥D . 长城24. (2分)“化石作为地球上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科学家借助“元谋人牙齿化石”可以了解到的内容是( ) A . 元谋人距今时间B . 晚期直立人的生活状况C . 聚落时期人们的生产情况D .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25. (2分)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C .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 . 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5分)26. (25分)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责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3)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同学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变法是成功的。”刘芳同学认为:“商鞅因变法触及旧贵族利益,惨遭车裂而死,变法失败了。”两人产生了分歧。评价历史上变法(改革)成功或失败的方法是什么? (5)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27. (20分)据新华日报2017年3月20日报道:“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被考古证实。这也印证了研究历史的途径有传说和考古发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考古发掘的化石】材料二:【考古发掘的工具】材料三:【神话传说的人物】请回答:(1)观察材料一中图1,写出元谋人门齿化石的发掘地点。观察材料一中图2,写出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中国青年学者的姓名。 (2)材料二中图3、4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所使用的工具? (3)材料三图5中的黄帝、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材料三图6中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成为部落联盟得益于哪种政治制度? (4)综上所述请你归纳出研究历史的途径有哪些? 28. (20分)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王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影视中的历史】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1)影片所示的“春秋”时期属于哪个朝代?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2)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春秋末期,长江流域的哪两个国家也先后北上争霸? (4)春秋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战国时期七雄较量,战争规模很大,请列举战国时期两例著名战役? 29.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活动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 (2)材料一中的“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并列举出两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 (4)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你赞成哪个学派的观点?试说明理由。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5分)26-1、26-2、26-3、26-4、26-5、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9-1、29-2、29-3、2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