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29532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B . 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 . 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D .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2. (2分) (2019七上景县月考) 下列内容中,符合北京人的是( ) 直立行走制造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A . B . C . D . 3. (2分) (2017七上绵阳月考) 如果要研究早期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最科学的方法是( )A . 大胆发挥想象B . 搜集神话故事C . 依靠民间传说D . 研究远古化石4. (2分) (2019七上兰山期中) “河姆渡的建筑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重要源头,木结构水井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水井。”得出以上结论的重要依据是( ) A . 民间传说B . 史籍记载C . 考古发现D . 影视作品5. (2分) (2018七上灌阳期中)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某部纪录片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祖先能够最先吃到米饭的是( ) A . 半坡人B . 河姆渡人C . 元谋人D . 北京人6. (2分) 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A . 元谋人B . 半坡人C . 蚩尤部落D . 华夏族7. (2分) 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的是( )A . 周文王B . 周武王C . 周厉王D . 周平王8. (2分) (2019湛江模拟)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下列与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有关的一项是( ) A . 耧车B . 曲辕犁C . 水排D . 翻车9. (2分) (2016七上临沂期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时间是( )A . 约公元前2070年B . 公元前1046年C . 公元前771年D . 公元前221年10. (2分) (2019七上龙岗月考) 历史课上,同学们讨论“原始社会解体的根本原因”时,出现了以下几种观点。正确的是( ) A . 私有制的出现B . 贫富不均的出现C . 生产力的发展D . 军队等国家机器的出现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0分)11. (20分) (2018七上紫金期中) 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有关制度的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礼记礼运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材料四: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设县,万户以上大县设“令”;不足万户小县设“长”(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涉及什么制度? (3) 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 (4) 据材料四,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哪一制度? (5) 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远古、夏商周和秦朝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2. (20分) (2019七上西安期中)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邮票,大舞台)材料一 (看新闻,学历史)材料二 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法家、道家等传统思想诸子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决定学派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1) 杏坛讲学表现了孔子教育上的成就,请举出一例。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请写出一点。 (2) 道德与伦理价值道是为纪念老子而发行的邮票。请你为邮票配上正确的文字注释。 (3) “这样一个大背景”指什么?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百家争鸣有何影响? (4) 当时的“天下大势”是什么?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其他重要学派,在众多学派中,哪家学派的主张符合这一大势? 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2题;共40分)11、答案:略12、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