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2573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2012-3-6 姓名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0分)卑鄙( ) 赫赫战功( ) 风尘仆仆( )揣摩( ) 诘难( ) 缅怀( )怯生生( ) 打烊( ) 抚恤( ) 赧然( )二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10分)脱僵而出( )绿草如荫( ) 不知所措( )全神惯注( ) 列车飞弛()闹轰轰()人声顶沸()再接再励()承蒙款戴()局谨畏缩()三填空题(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者_,他是当代著名_,_家,其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作品有_、_。(至少写出二部作品)一碗清汤荞麦面作者,(国家)著名作家、家。牛顿上大学第一天的作者是国哲学家。四选择题(分)下列选项中词语运用最准确的一项是( )如今我自己已经是一个作家,出过好几本书了,可是我却_这个埋头读书的少女,无限_已经渐渐远逝的有着同样_追求的我的青春岁月。A羡慕 怀念 纯真 B嫉忌 怀念 纯正C羡慕 缅怀 纯正 D羡慕 缅怀 纯真、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避免浪费。C谁也不会否认,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不能使人提高修养。D我们初三同学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面孔。3下列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 (1)“唔荞麦面一碗可以吗?”那女人 地问。 (2)热腾腾香喷喷的荞麦面放到桌上,母子三人立刻围着这碗面, 地吃了起来。 (3)从九点半开始,老板和老板娘虽然谁都没说什么,但都显得有些 。 (4)老板娘把他们领到二号桌, 地将桌上那块“预约席”的牌子藏了起来。 A怯生生 头碰头 心神不安 若无其事 B怯生生 头碰头 心神不安 若无其事 C小心翼翼 兴高采烈 六神无主 煞有介事 D小心翼翼 兴高采烈 心神不定 煞有介事 4对下列句中省略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唔荞麦面一碗可以吗?” A表示声音的延长,以引起重视。B. 断断续续,不知怎样说才好,拿不定主意。 C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表现了一家人正处于困境中的矛盾心理。D.表示语意的省略,让老板领悟。5.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比喻)B作为肉身的人,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顶针)C牛顿反射似的伸手把它抓住了。(比喻)D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引用)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牛顿从小在乡村长大。他 自己在家看书,也不喜欢去学校,上学的任务似乎就是为了等待放学。他不交朋友,经常 ,有时像个 的老人,有时又像个呆呆的稻草人,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校长从他许多 的发明看出他是个深思专一的 ,常用激将法督促他。A情愿 苦思冥想 顽固 精美 可造之才B宁愿 独思冥想 顽劣 精致 可造之才C情愿 苦思冥想 顽劣 精美 可造之材D宁愿 独思冥想 顽固 精巧 可造之材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传记,其表现手法接近于小说,可以运用想象,适当虚构。B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一篇说理性散文。C一碗清汤荞麦面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是一篇励志的散文。D. “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这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名言。8.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一碗清汤荞麦面中“二号桌”有团结、顽强、向上等象征意义,是“幸福的桌子”。B. 一碗清汤荞麦面的主要人物是老板夫妇,因为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人性的真、善、美。C.牛顿上大学第一天是一篇人物传记。主要写了二件事:一是上学途中遇见绅士,二是到学校后遇见导师。D.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以举例论证为主,兼有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9下列关于书信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书信的基本格式一般包括称谓、问候语、正文、署名、日期五个部分。B信的第一行顶格写称谓,单独占一行,后边加冒号。C正文是书信的主要部分,如果内容多,要分段写。段落要保持单一性和完整性,一事一段。D书信的语言要平易好懂,实实在在;多用通俗的、对方熟悉的词语,不要生造词语;多作短句,少用长句。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这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名言。、牛顿上大学第一天一文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刚从乡村来到城市、从中学来到大学的略显拘谨畏缩的少年牛顿形象。、牛顿上大学第一天一文中的绅士是一位温和大方、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的师长。、一碗清汤荞麦面让我们看到了母子三人同心协力面对逆境的生活勇气,看到了他们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信念与毅力,也让我们从中读到了太多的真情、太多的感动。四阅读理解(分)(一)“吭”的一声,马车颠摇了一下,绅士的手杖掉落,丝质高帽欲飞向空中。牛顿反射似地伸出手把它抓住了。“啊,谢谢。”绅士点头致谢,似乎已观察他一阵了,“是不是去剑桥念书?”“是的。” “是入学新生吗?”“是的。” 初次搭乘驿马车,和陌生人交谈,牛顿感到拘束畏缩。 “学院是?”“三一学院。” 剑桥大学的组成单位是学院。13世纪末,首先成立了彼得哈士学院,以后每一个世纪增加4个学院,到牛顿入学时已有16个学院。牛顿因家境贫寒,舅父替他选了这个有工读生制度的学院当工读生。“三一”在基督教里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意思。 “是嘛!三一学院虽然经费不太充足,但教授优秀。” 每一所学院的创立人、目的和管理都不同,各自成为独立的学院。 “大学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中学的延伸。大学的原意是学生组合成的团体,想读书研究的人,不论年老年轻,大家组成一个团体,聘请名师来讲授,这就是大学的起源。千万不要忘记这种精神。”绅士和蔼地说。 坐在牛顿旁边的女士,身体略向前倾。 “哦,对不起!请坐这边来。”绅士移坐窗边,把自己的位子让给女士。牛顿不明其中的道理。当绅士拿出手帕遮脸,牛顿才恍然大悟女士原来坐在当阳的一边,被烈日晒得受不了。牛顿不禁赧然低头。 上文中,在牛顿与绅士对话之间,穿插了一段有关剑桥大学学院的介绍,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你觉得文中的绅士具有怎样的特质?牛顿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得到了哪些启发?3在牛顿与绅士的对话当中,牛顿表现出哪些特点? (二)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下,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替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 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 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 更加高贵。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1 上述两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证什么观点?观点: 实例: 2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宇宙无限说”,被罗马宗教裁判所视为“异端”并处以火刑,最后在罗马百花广场被活活烧死。那么,能否把上文第二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哲学家布鲁诺的例子呢?为什么? (三)根据一碗清汤荞麦面一文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在母子三人到北海亭面馆吃面的时候,老板娘暗中让老板给他们下了三碗面,老板却不同意。这是为什么?2 “二号桌”有什么象征意义?(四)古藤(1)翻下来,腾挪上去,再翻下来,再腾挪上去,就像临产前的巨蟒,痛苦地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身体;又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2)这该是多少藤的纠缠啊!洋洋洒洒不知多少轮回。可主人说这只是一棵藤时,我吃惊了。怎么能是一棵藤呢?但它确实是一棵藤,一棵独立的藤,学名叫“白花鱼藤”,属稀有的物种。(3)好美的名字,有色有形,诗意盎然。这棵藤距离何仙姑家庙不远,说它沾了何仙姑的仙气,或何仙姑沾了它的仙气也未可知。(4)我敬慕地站立着,品读着这棵意象万千的古藤。它一定受过无尽的苦痛:风雨剥蚀过它,雷电轰击过它,战火遭历过它。它依附的大树,长大,长高,长老,直到一个夜晚轰然倒塌。那伤感的声音,把一棵古藤的后半生弄得不知所措。现在那棵树只剩下一段冒出地表的枯树桩。藤,身子一半已朽,一些枝条乱于风中。花颜月貌,要么死亡,要么活着。(5)无有依托就不再存有想法,就像失去娘的孩子,自己为自己估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直立而起,倒下,再直立。藤留下坚毅、痛苦、挣扎的过程。1300年风霜雨雪,把它变成根,变成树,变成精。(6)藤,木热典范、水土的凝铸、生命的阐述,像不羁的狂草,有重笔的轻染,有淋漓的汁点。(7)因也就想到,一位90高龄书家出席一个领会,有人上前搀扶说,您老气色不错啊。老人说,色没有了,气还有。而看这藤,乃真气色。据悉,藤依然6月开花如瑞雪,而后还结果,花开季节,芬芳遍地,香气袭人。那该是多么迷人的意境啊!(8)人其实同藤一样,从一点点爬起,活得不知有多艰难。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要学着做人,学着生活,学着应付,学着面对。(9)见过一些社会底层的老人,这些人多是农家人,田间里辛劳一生,慢慢地累弯了腰,在墙角路边聊度余生,那腰也就更像一棵藤。我还在医院里看到一个老态女子,弯了的腰使头几乎垂于地面,走路时双手撑在脚上,脚挪手也挪,身子像个甲壳虫。进了产房,你几乎忽略了她是一个女人,可她确确实实地生出了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母亲,那是个大胖小子呢。这个枯藤一般瘦弱的女人,总是弯曲着身子,幸福地搂着她的白胖的儿子,那是她身上滋长出的嫩芽,是她生命的又一次接续。她不需要谁的同情与搀扶,她诠释了一个生命。(10)我们试图找到白花鱼藤的起点与终点。很多的人绕来绕去,终不得结论。它没有根吗?没有头吗?也许真的就找不到答案了,它不再靠根活着,不再靠头伸展,只要生命在体内一息尚存,就以藤的个性,滋生、蔓延、上升、翻腾。很多人开始同这棵藤照相合影,但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它真不同于一棵树、一束花。有的干脆坐在了它弯曲的躯干上,于是又有一些人坐着或趴上去,我真担心它那枯老的身子会突然颓毁。但藤承受住了,为了我们的某种满足。(11)我们热热闹闹地走后,它还将留在那里,守着它的岁月,守着它的孤独。当然也守着倔强的形象,被人凝注,被人思索,被人景仰。(作者:王剑冰,选自时文选粹第2辑,有改动)1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古藤的特点。(3分)2作者在第(5)段写“自己为自己做桩,自己为自己相绕”,第(8)段却写“要依靠亲人,依靠师长,依靠领导,依靠社会”,这两种生存方式你更造成哪一种,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