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要点突破系列课件: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构成》(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82557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要点突破系列课件: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构成》(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要点突破系列课件: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构成》(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要点突破系列课件: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构成》(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生物课堂 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生物群落的概念及组成2 了解生态位 物种丰富度的概念3 说出群落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4 举例说明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5 了解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 1 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研究2 学会分析群落中的各物种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 1 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理解生态系统的稳态 并领悟系统分析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 通过学习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培养严谨的科学素养 情景导引置身于一片森林 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棵 棵参天大树 林下的灌木 草丛及各种昆 虫 鸟等动物 这众多的生物之间有着 什么样的密切联系呢 核心要点突破 实验探究创新 知能过关演练 第二节 基础自主梳理 基础自主梳理 一 生物群落1 概念生态学上把在 内 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 植物和 等生物组成的 同一时间 微生物 2 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中 的多少和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 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物种的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生态学上用 来表示物种丰富度 常用计算公式是D S lnA S 物种数目 A D 物种丰富度指数 物种 物种丰富指数 样地面积 3 土壤动物土壤动物是指一生或一生中某阶段在土壤中生活 并对 产生一定影响的动物 一般按体型大小和习性分为微型土壤动物 小型土壤动物 中型土壤动物和大型土壤动物 4 物种丰富度的调查 1 选择样地时应考虑动物体型大小 活动方式 例如采集大型土壤动物时 选择样地一般是在林下或落叶等腐殖质较为丰富的地方 2 工具 在野外采集中型土壤动物时 需使用吸虫器 采集大型土壤动物时 主要使用筛子和镊子等 土壤 二 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相互得益 竞争 捕食 同一资源 取食 体液 组织或已消化利用的物质 思考感悟1 生物竞争中的 同一资源 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 包括食物 水分 空间 阳光 无机盐等 三 群落结构1 形成原因 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 逐渐形成 2 类型 1 垂直结构 指群落的 现象 植物由高到低依次分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等层次 动物的分层与不同层次提供的食物和微环境有关 相互作用 分层 2 水平结构 概念 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 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特点 种群呈现局部范围内的 分布 如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具有 影响因素 地形 湿度 人与动物等 3 群落形成和发展的方式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阶段和 的相互适应阶段 水平状态 片状 镶嵌性 光照 生物种群之间 4 生态位 1 概念 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在时间 空间上所占据的 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2 意义 生态位的 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 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基础 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位置 多样性 思考感悟2 实验中 两种草履虫之间竞争会使其中一种消失 但在自然环境中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试用生态位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提示 在实验中两种草履虫的生态位相互重叠 竞争激烈 使其中一种趋于绝灭 但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自然选择 生态位发生分化 减少或排除了物种间的竞争 使它们共存下来 核心要点突破 1 种间关系的比较与归纳 2 种内关系的分析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 如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 概括如下 种内关系 特别提醒 1 竞争关系可能导致劣势种灭绝 以利于优势种得到更多的资源与空间 2 生物的种间关系中互利共生为种间互助 而竞争 寄生 捕食则为种间斗争 3 种间关系的实质是营养关系 下面甲 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 甲 和混合培养 乙 时的种群增长速度 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A 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B 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C 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D 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尝试解答 C 解析 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 两者都能良好生存 但培养相同的天数后 双小核草履虫的个体数比大草履虫个体数要多 而把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培养时 两者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竞争 结果大草履虫减少直至消亡 双小核草履虫获胜并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 可见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归纳提升 种内竞争与竞争及竞争与捕食的区别 1 种内竞争与竞争种内竞争是种内关系 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 如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 竞争则是种间关系 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 如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混合放养后 大草履虫因竞争食物失败而死亡 2 竞争与捕食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由于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而发生的竞争现象 而且两种生物生活习惯越相似 竞争越激烈 如水稻与稗草之间的关系 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强调的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例如 狼吃兔 兔吃草 竞争关系的生物某一方由于在竞争中失败可能灭绝 捕食关系中生物不会因捕食而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 相反 捕食关系中生物之间在自然系统中相互依赖而生存 跟踪训练 2010年高考广东卷 谚语 苗多欺草 草多欺苗 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 竞争B 共生C 寄生D 捕食解析 选A 苗多欺草 草多欺苗 的意思是说禾苗多时影响草的生长 草多时影响禾苗的生长 说明禾苗与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群落内的各种生物通过复杂的中间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群落内部的每一种生物都处在一个对它来说最适合的位置上 群落中每个种群与其他种群在时间 空间和营养关系上都存在着相对位置和机能关系 这就是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各物种在生活小区内占据资源的部位 一般强调生物有机体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 一个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它与食物 天敌的关系 并与种间竞争的概念相联系 应从空间 资源利用等多方面考虑物种的生态位 群落中生态位相似的物种发生竞争 夺取生态位 生态位越近似的物种 竞争越激烈 选择压力也越强 生态位相似的物种 通过自然选择 生态位发生了分化 从而减少或排除了它们的竞争 使它们共存下来 见下图 具体地说 如果两个种群的生态位有重叠之处 例如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 另一种群主要以b为食 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 即见下图中的c 自然选择对于以c为食的个体有更大的压力 因而两种群中以c为食的个体就日趋没落 结果两种群的生态位发生了变化 各就各位 都生存下来 2个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经过自然选择生态位分化 重叠部分C缩小或消失 2种群相安无事 物种处于其特定生态位上时 外界因素对它的影响最小 不同的生物占有不同的生态位 在不同的生态位上拥有不同的生态资源 换句话讲 处在不同生态位上的生物利用的生态资源是不同的 如森林中的乔木利用的是太阳的直射光 即强光 而林下的灌木和草本利用的是散射光 即弱光 这种群落结构特点提高了对光资源的利用率 所以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越是复杂 对资源的利用率就越高 2011年江苏盐城高二检测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在时间 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 下列生产实践中利用了生态位原理的是 多选 A 不同农作物间作B 四大家鱼 混合放养C 适时捕捞D 桑基鱼塘 生态工程建设 尝试解答 ABD 解析 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基础 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不同农作物间作 充分利用了光和空间 四大家鱼 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层 混合放养充分利用空间资源 桑基鱼塘 生态工程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跟踪训练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A 生存竞争B 占据空间C 资源利用D 生物进化解析 选C 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从而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群落在水平方向上也有分层现象 1 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个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 包括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2 群落的垂直结构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 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乔木层 接受全光照 灌木层 利用全光照的10 草本层 仅利用1 5 的光照 苔藓地衣层 仅利用微弱的光照 特别提醒在高山植物群落 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受温度制约 如图所示 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 可以说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猫头鹰 森林上层 大山雀 灌木层 鹿 野猪 地面活动 蚯蚓及部分微生物 落叶层和土壤 3 群落的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 由于光照强度 地形 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由2 3对群落垂直结构及水平结构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 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 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4 生物群落的其他特点 1 生物群落具有物种的丰富度 2 具有一定的优势物种 3 群落内不同种群之间具有典型的营养结构 尝试解答 C 解析 池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植物的垂直分层而导致以不同植物为食的鱼类也出现分层 因从岸边到中心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 必然导致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有水平结构 跟踪训练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 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温度 食物B 温度 光照C 湿度 温度D 光照 食物解析 选D 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分层 生物的生存受到环境中的如光照 温度 水分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光照影响光合作用 因此 决定植物分布的因素是光照 动物之所以分层是由于群落不同的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 其次也是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 因此 食物是动物分层的主要原因 实验探究创新 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统计1 土壤动物 指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在土壤中生活 并对土壤产生一定影响的动物 2 土壤动物的分类 3 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研究 1 原理 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 调查 2 步骤 3 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如实记录 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同样营养土壤 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识别命名要准确 4 实验结果分析 得出结论 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 环境条件越优越 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 物种越多 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 请回答 1 提出你们小组要探究的问题 2 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 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 60W的电灯 这样做的目的是 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溶液中保存 3 在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 若要对两类土壤中的小动物进行统计和分析 请你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 4 除了进行上述问题的探究外 你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 请你再提出一个要探究的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的探究 探究的问题为实验目的 即所处地区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 首先要明确土壤动物的分类和习性 即土壤动物具有趋暗 趋湿 避高温的特性 设计表格时应注意实验目的即调查土壤中动物物种丰富度 答案 1 地区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 2 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 趋湿 避高温的特性 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 达到采集目的酒精 3 地区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表 4 地区不同深度花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 或不同时间 白天或夜晚等合理答案均可 知能过关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