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上册6.2近代社会生活同步检测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23937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6.2近代社会生活同步检测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6.2近代社会生活同步检测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川教版八年级上册6.2近代社会生活同步检测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6.2近代社会生活同步检测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中国近代文化生活的新变化表现在( )看戏照相术的传入电影的传入电脑的使用A . B . C . D . 2. (2分) 19世纪后半期,人们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由半年缩短到几天,主要是使用了( ) 火车轮船飞机汽车A . B . C . D . 3. (2分) 中华民国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 A . 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B . 中华民国政府想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政府的区别C . 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D . 称呼更简洁了4. (2分) 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 )A . 解放战争时期B . 改革开放前C . 20世纪末D . 21世纪初5. (2分) (2014珠海)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 . 坐轮船或火车出差B . 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C . 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D . 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6. (2分) (2018八上连城期末) 某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在该书中,描写1912年时中国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女子缠足 男子剪掉辫子 穿翎顶补服 跪拜礼 鞠躬、握手礼 “老爷”“大人”等称呼 “先生”“君”等称呼A . B . C . D . 7. (2分) 清末民初,人们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 . 西服的引进B . 中山装的出现C . 女士高领服装的出现D . 时代的变化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8. (2分) (2016八上白银期中) 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女子可以不缠足 照相、看电影 男子剪辫子、留短发 使用洗衣机。A . B . C . D . 9. (2分) 下列史实不符合中国19世纪50年代的社会情况的是( )A . 王鹏一家迁居香港,加入了英国国籍B . 小牛在上海一家日本工厂做工,回家时给父母各代一双英国生产的洋袜子C . 英国商人怀特在广州做生意,交纳的关税须由中国和英国共同商定D . 王蒙在厦门开了一个经营英货的商铺10. (2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娱乐新时尚有( ) 照相 电影 电视 交际舞A . B . C . D . 11. (2分) (2017山西) 1862年6月26 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 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B . 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C . 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 . 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12. (2分) (2016内江)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A . 1877年在上海租界内首先使用了电话B .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C . 出现了学习宣传西学的魏源和严复等思想家D . 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13. (2分) (2019信阳模拟) “(在华北直隶雄县)城东二里日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欧洲)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矣。”这说明( ) A . 近代民族工业冲击封建经济体制B .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开始瓦解传统经济C . 西方资本主又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D . 中国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14. (2分) (2017九下洪泽月考)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申报是创办于上海的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B .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 .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D . 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15. (2分) (2016泰安) 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如表反映的是( ) 类别时期发式服饰称谓礼节脚形辛亥革命前剃发留辫顶戴花翎 长袍马褂大人 老爷跪拜 作揖缠足辛亥革命后强令剪辫中山装 旗袍先生 某君鞠躬 握手天足A . 大众传媒的发展B . 习俗风尚的变革C . 交通工具的更新D . 通讯设施的完善16. (2分) (2017九下盘锦月考)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开始出现于( )A . 洋务运动后B . 戊戌变法后C . 辛亥革命后D . 五四运动后17. (2分) 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这种称呼在中国普及是在( )A . 清朝前期B . 清朝后期C . 新中国成立后D . 中华民国建立后18. (2分) 下列关于中山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中山装是清末民初最具特色的服装B . 它因孙中山创制而得名C . 中山装融合了中西服装的特点D . 中山装刚设计时就有特殊的含义19. (2分) (2019铜仁) 服装是过去岁月留下的化石。晚清时期流行长袍马褂,民国时期流行中山装,新中国初期流行列宁装,“文革”时期流行军装,新时期的服装则多种多样,注重美观以及个性展现。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 . 服装的演变说明制衣技术在不断进步B . 不同时代流行不同的服装主要是因为审美意识的不同C . 服装是体现人们审美意识和展现个性的物品D . 过往历史的社会意识体现在人们的着装之中20. (2分)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创办的( ) A . 1897年、上海B . 1887年、北京C . 1866年、天津D . 1872年、武汉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0分)21. (15分) (2018八下河东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张謇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材料二:(1) 根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 你认为张謇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辛亥革命后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出现的变化? 22. (15分) (2017八上东莞月考) 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动,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呈现出明显的近代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謇,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摘自中学历史教参材料二: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材料三: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1) 举一实例说明张謇是一位“状元实业家”。你认为他的企业在哪个时期发展最红火?张謇办企业,体现了他怎样的救国主张?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3) 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表现。(不得照抄材料)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0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