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2344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教版五下语文第四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14、秦兵马俑第(1)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读课初文,了解课文大意,通过读句子,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能理清脉络。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难点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能理清脉络。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思考后回答观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后回答你还想知道什么?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朗读字词,结合图片理解个别词语意思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世界奇迹吗?板书课题解题: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播放兵马俑图片二、初学课文出示自主先学要求检查交流出示字词举世无双、所向披靡、南征北战、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告诉我什么?相机理解个别词语:战车千乘:“乘”多音字,用另外的音组词。跃跃欲试:欲,想要。小组内交流回答学生板书根据板书,练习说话小组内先说,全班再交流补充问题,了解文章内容交流分段情况,有小组推选说明分段理由及概括大意。分析字形,记忆生字描红临写引导把握文章脉络提出问题:读完文章,你了解了什么信息?拓展:能把你的认识完整连贯的说一说吗?质疑:文章主要介绍了由此,我认识了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分下段吗?指导写字:出示生字指导分析字形范写生字作业布置:1、了解其他世界奇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书写生字词板书设计:14、秦兵马俑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14、秦兵马俑第(2)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默写字词回答:过渡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承上启下的作用)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小组讨论。(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具体描述一、复习导入1、默写字词2、根据上节课回答,导入: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秦兵马俑的?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文中写兵马俑规模宏大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学习第3段感悟: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朗读课文,完成任务。学生自学,标画。小组内交流。(1)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表意见后,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穿插。用“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朗读句子说说近义词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拓展引导: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有的,好像;学习一、四段1、指名读第1段。(1)“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秦兵马俑的价值怎样?总结。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作业设计 准备以导游形式,将课文(或某一内容)编成导游词,结合搜集到的兵马俑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回家后向家里邻里等周围人介绍兵马俑。板书设计14、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示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勇气概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15、埃及的金字塔第(1)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重点难点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体会金字塔的雄伟与神秘。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学生讨论、回答简介埃及通过电影、电视或读过的书籍,说说你了解的埃及。质疑:你想了解哪些埃及信息? 朗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时理解文中词语摩天大厦:摩,接近。厦,大楼。大楼高耸入云。巍然屹立:巍然,高大的样子。高高耸立的意思。默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后汇报。一、导入、解题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布置自学任务要求:(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检查自学效果。检查字词检查朗读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你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什么认识?尽量用词语概括)根据板书,练习概括文章内容自由先说,小组交流、整理。埃及的金字塔举世闻名,它外观宏伟,结构精巧,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练习分段,归纳段意,理清脉络。朗读生字分析字形,记忆生字书空,描红仿写书写习字册说话训练 根据板书,指导分段。四、指导写字出示生字指导分析生字范写生字巡视检查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生字词语。板书设计:15、埃及的金字塔举世闻名宏伟精巧智慧的结晶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15、埃及的金字塔第(2)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内容,学会说明文的一些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做比较、列数字,体会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尝试练笔。引导从课文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激发学生的了解、揭秘兴趣,研究精神。重点难点懂得作者是怎样写工程的“宏伟”和“精巧”的。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解文中运用的列数字、举事例等说明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默写生字小组内互查,讲评,说说个别生字注意点。回顾上节课内容概括自由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利用胡夫金字塔说明。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摩天大厦。绕塔一周,1千米230万块重2.5吨60万个车皮。利用列数字、作比较说明了金字塔外观宏伟。复习导入1、 默写字词2、 说说文章主要内容。相机板书精读课文学习第3节导入:课文从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来说明它举世闻名,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那文章哪里体现这些的呐?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章描写金字塔外观宏伟和结构精巧的句子,并找出文章的说明方法。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10万人30年时间。这里也运用了列数字,用10万人,说明工程浩大,30年说明时间之久,看出建金字塔不易,更体现古埃及人民勤劳。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都插不进去。采用了具体描述,说明金字塔结构精巧,也体现了古埃及人聪明智慧。石块与石块之间契合的很紧密。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都插不进去。朗读句子,感悟说明方法使用的好处能是具体说明的更具体,生动。自由练习,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朗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展示。两节都是两个设问句构成的段落。这样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石头用木撬(省力、省时间)垒石头先堆土,再垒。(省力、省人工)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瀚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意言表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头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齐读最后一节说话训练:看着金字塔,我想对古埃及人说:说明作用指导。句式练习:说几句分别用上这几种说明方法的句子。学习4、5两节导入:那这么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哪?出示自学要求:了解句子格式,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画出建造金字塔的过程,感悟到了古埃及人民有何特点?朗读第5节看到这样的金字塔,了解到这样的建造方法,难怪人们作业布置:1、阅读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课外书。2、完成语文练习册。外形宏伟15、埃及的金字塔 结构精巧 建造:运石头 垒石头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2)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这座音乐之城的伟大与奇妙。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重点难点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学生回忆课文,小组内先互说。个别汇报、板书古典音乐的摇篮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默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小组讨论交流,互相配合解决问题,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总分格式。第一局为中心句。放在自然段开头,突出要写的主要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摇篮:本指婴儿睡的床。文中指好的音乐在这里诞生,是好的音乐的发源地。由法院第的意思。如:十八世纪以来,很多音乐家在这里度过,并且在这里谱写很多乐章。补充其他音乐家资料,感悟音乐家之多,诞生的曲目之多是名副其实的发源地。说话练习:是摇篮。交流第3节通过“到处”“许多”“多用”等词语体会城市使用音乐装饰起来的。与许多城市截然不同,音乐就是它的特色。通过铜像、街道名、公园装饰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什么原因?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二、默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画出文章如何体现这几点的。这些给你什么感觉?三、交流汇报回答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发现第一句话与后面几个句子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哪几个自然段也是这样写的?你能谈谈你所理解的“摇篮”吗?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媒体出示:照样子,写句子:几方面展示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交流第四节漫步时、露天音乐演奏会、家庭演奏会、会议前后演奏,这几点说明生活中离不开音乐。突出音乐之都的特点。1、默读第五自然段,按要求完成任务,写出批注。2、小组内先交流、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歌剧院大(追问:哪些词句体现)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 歌剧院金碧辉煌(追问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练读历史悠久1869年板书: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国家歌剧院和音乐之友协会大厦也是维也纳璀璨的明星,本身的完美造型就是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他们让音乐之都更加漂亮。齐读全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上台介绍。写话练习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自己读某句或几句话之后的感受。出示歌剧院,欣赏四、回归整体1、齐读全文,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2、总结:这篇课文作者怀着赞叹的心情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光彩夺目,令我们无限向往。五、课文延伸1、课外搜集有关介绍世界名都的资料。2、请每个同学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作业设计1、选择一个世界名城,在阅读小课上向同学们作介绍。2、小组合作,出一期手抄报或剪贴报,报为:世界名称导报。也可自我命名报名。板书设计古典音乐的摇篮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用音乐装饰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世界著名的歌剧中心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习作四第(1)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走近山川河流,“行万里路”,领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无限风采。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诗意的思考,从而发出由衷的赞叹。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仰之情。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教学准备多媒体、搜集名家的游记。学生活动教师导学学生回忆阅读内容,赏析摘抄。小组内同学先交流全班交流:每组一名代表,从自己所读的作品中选择一篇向大家作一个汇报。朗读习作自主完成自学要求在文章中标标画画有关答案小组内总结归纳全班交流游览顺序:甬道墓室马厩兵器库厨房歌舞厅会客厅排水沟甬道、歌舞厅、排水沟详写,其余略写。甬道的绝:从洞口到尽头,几乎分毫不差,往北19米,还有一条与它平行的甬道,两条甬道同时向西延长,要1000千米外的西安才能相交。课前准备:在本次习作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名人游记,并从内容和思路上做适当的记录和摘抄。一、赏析导入同学们最近一段时间阅读了不少的名人游记,你有哪些收获呢?二、导入习作,阅读习作例文。出示自学要求:(1)文章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号称“中华一绝”的龟山汉墓,就开凿在这只“大乌龟”肚子里。(2)读了文章,你感觉到了“绝”吗?为什么?(3)小作者重点写了哪些部分?文章是怎样抓住一个“绝”字来介绍和描写的呢?尺度的准确,体现了“绝”排水沟里高外低,排水系统好,又是一绝。歌舞厅中间大柱子,屋顶拱形设计新颖,建造独特。这又是一绝。学生回忆游览参观的场景。朗读编写提纲要求按要求编写提纲交流写作提纲。(1)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互提修改意见。(2)小组推荐在全班交流、汇报。联系根据提纲说话,做到有详有略。练习习作三、指导练笔1、同学们,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老师相信在我们如此丰富的积累的基础上,同学们的习作也一定是精彩纷呈的!2、.指导学生写提纲。提纲要求:(1)列出写作的顺序。(2)在提纲中反映出重点部分。(3)一些精彩语言。作业布置:在以后的游览参观中,注意观察,把看到的用文字告诉大家。板书设计:写游记或参观记按顺序有详有略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练习4第(1)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习惯,了解有些病句就是由于错用、漏用标点所致。通过诵读帮助学生学习欣赏自然美,学习写景的用词和方法,积累词句,丰富文化知识,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体会标点正确使用的作用,诵读与赏析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1)学生读句子,看看这个句子可能会有几种意思。小组之间交流、感悟。(2)通过阅读,说出这个句子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思。全班交流,表达不同意思(3)学生说出出现句子意思表述不明确的原因。(4)给句子添加标点。1、朗读句子2、练习加标点3、小组内交流,说说各自的理由4、全班交流朗读日记,添加标点。先小组内交流,(遇到争议,要讲理由,说清原因)然后全班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句意表述的明确,注意标点的使用。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养成时时学,处处学的好习惯。一、教学第一题1、教学第一部分。出示句子,自由朗读教师引导,体会:同一句话,为什么会有不懂得意思?小结:在以后的书写当中,要记住,不能让标点改变事情的结果呀!2、教学第二部分。朗读句子,你认为那里使用不当?该怎样修改?原因是什么?3、教学第三部分自由对日记,添加正确的标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标点符号有什么认识?自由朗读,明确文章出处与阅读要点。细读片段,感悟景色描写的特点找出千佛山与大明湖的景色特点,感悟作者胡各自特点把景色写精彩的。大佛山:色美,火红、雪白、靛青、碧绿利用比喻句,说明山美。大明湖:水清。利用比喻句,表现它的清与静。利用对比,说明它的美。朗读,感悟,达到背诵小组内互背二、教学第二题提出自学要求:读一读,你了解到什么信息?文章如何把景物写美得?诵读美文作业设计 回家会继续读刘鹗的老残游记。板书设计:练习4正确使用标点徐州市煤港路小学导学案课题练习四第(2)课时主备人 王惠 使用人 教学目标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学写毛笔字。重点难点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活动教师导学(1)指读题目,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2)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埃及的金字塔。(3)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4)说出哪些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练习书写:矗立、埃及、智慧描红拿出课前准备资料学生就其中的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名城,找寻它的雅号与城市特点之间的密切关系,有侧重的准备材料。朗读题目要求,明确本次学习任务(1)复习音乐之都维也纳。(2)学生说出上文在介绍时的方法和特点。一、教学第三题1、指导自由读题,明确要求、了解出处重点指导“矗立、埃及、智慧”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巡视,及时个别指导二、教学第四题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世界名城的资料。提出要求,你最喜欢哪个城市,结合课文介绍的方法,有重点,有选择的讲一讲,讲出它的特点,让其他人也喜欢上它。审题。1、 复习描写方法说说音乐之都维也纳介绍的特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抓住特点采用总分格式选择代表性景物(1)学生在小组里介绍各自感兴趣的城市。互提不足,共同进步(2)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3)全班同学评议:介绍的哪些地方讲得精彩?为什么?自由读题,明确本次学习任务读贴,小组内交流写好“亚、赤”的要点。学生练习书写全班展示2、 明确本次口语练习的要求:学会在介绍时有条理、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检查学生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3、 总结反馈三、教学第五题。指导范写,讲解“亚、赤”的结构特点和写法,以及在米字格的位置。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喜爱。作业设计 给爸爸妈妈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世界名城。板书设计介绍世界名城音乐之都维也纳花都巴黎水城威尼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