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21883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 A . 余杭B . 长安C . 涿郡D . 江都2. (2分)隋朝的建立方式是通过( ) A . 农民起义夺权B . 少数民族入侵中原C . 大将发动政变自立D . 外戚夺取政权3. (2分)话说运河中有句解说词:“阳刚的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如图,对于这“一捺”的工程描述哪一项正确?( ) A . 该运河的开通是为了便于帝王南巡游玩,而后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 . 图中主要城市A是涿郡;B是洛阳C . 该运河的开凿者是隋文帝D . AB处沟通了海河和黄河,CD处沟通了淮水和长江4. (2分)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世袭制D . 科举制5. (2分)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 ) A . 唐太宗B . 唐高宗C . 武则天D . 唐玄宗6. (2分)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B . 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C . 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D . 防洪灌溉,促进农业的发展7. (2分)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害,(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A . 李渊B . 李世民C . 武则天D . 李隆基8. (2分)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2013年“两会”的中心议题。历史上唐太宗命房玄龄精简中央机构,将中央文武官员由2000多人减为643人,将州、县分别合并为358个和1551个。唐初采取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 )A . “分封制王权衰落”B . “宰相专权”C . “相权和行省权力膨胀”D . “民少吏多”9. (2分)电视剧贞观长歌深受观众喜爱,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A . 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B . 唐太宗轻徭薄赋,精简机构C . 房玄龄和杜如晦担任宰相D . 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10. (2分)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 A . 任用魏征等贤臣B . 重视人才的培养C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 . 创立科举制度11. (2分)蒙曼说唐: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该书中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 .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 .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 . 重用有才能的人( )12. (2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盛况( )A . 唐高祖统治时期B . 唐太宗统治时期C . 武则天统治时期D . 唐玄宗统治前期13. (2分)唐朝时,某位少数民族首领在给唐朝皇帝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这位首领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A . 吐蕃B . 回鹘C . 突厥D . 南诏14. (2分)右下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反映的是唐朝皇帝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场景。下列事件与之直接有关的是( ) A . 昭君出塞B . 文成公主入藏C . 丝绸之路D . 张骞出使西域15. (2分)盛唐气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哪些方面( ) 经济繁荣 民族交往与交融 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A . B . C . D . 16. (2分)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采用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人们称他为“诗仙”,“他”是( )A . 李白B . 杜甫C . 白居易D . 苏轼17. (2分)隋朝如同一颗流星划过中国历史的天空,短暂而耀眼下列属于隋朝时期创立的制度或修建的工程建筑有( )科举制 大运河 赵州桥 都江堰A . B . C . D . 18. (2分)“你从盛唐款步走来你从险关蜀道走过,赢得诗仙的美誉。你在诗的世界天马行空,留下豪放飘逸:大笔一挥,磅礴势让天下才子惊叹;执笔一顿,大唐盛世有多一份精彩。”对材料中“你”的叙述,阐释错误的是( ) A . 诗人名字李白B . 诗人风骨超凡脱俗C . 代表作品“三吏”“三别”等D . 时代精神张扬个性19. (2分)某解举办生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图中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 . B . C . D . 20. (2分)它在唐朝已经使用,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灵巧,回转省力。该耕作农具是( ) A . 骨耜B . 铁农具C . 曲辕犁D . 筒车21. (2分)唐朝时,日本造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 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B .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C . 加强两国间的友谊D . 求取佛教经义22. (2分)“他应日本留学僧的邀请,前后历时12年,经历了5次失败,终于在66岁时取得成功。他将佛学、建筑、雕塑等技术带到日本”。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B . 玄奘西行C . 鉴真东渡D . 郑和下西洋23. (2分)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不畏艰险,西游天竺取经。如果想了解玄奘西游途中的所见所闻,最值得查阅的书籍是( ) A . 大唐西域记B . 史记C . 金刚经D . 资治通鉴24. (2分)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 A . 中国在唐朝开始对外交流B . 唐朝在当时世界上声名显赫C . 唐朝是古代最鼎盛的王朝D . 唐朝时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25. (2分)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 . 天宝危机B . 安史之乱C . 藩镇割据D . 外戚专权26. (2分)五代十国时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代”不包括下列哪一个政权?( ) A . 后梁B . 后唐C . 后周D . 后蜀27. (2分)“黄袍加身统天下,五代纷争从此休。”“黄袍加身”是有一种不流血的方式,结束了多年的混战,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又一轮文明的复兴。“黄袍加身”后建立的朝代是( ) A . 唐朝B . 北宋C . 隋朝D . 西汉28. (2分)宋太祖询问宰相赵普如何避免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赵普建议他对地方藩镇“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宋太祖接受其建议而采取的“制其钱谷”的措施是( ) A . 派文臣做知州B . 设立转运使C . 各州设通判D . 设立布政使29. (2分)宋太祖和宋太宗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 ) A . 北方B . 全国C . 西南和西北地区D . 中原地区和南方30. (2分)为防止唐朝末年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北宋推行什么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 A . 重文轻武B . 大力发展经济C . 提高武将地位和待遇D . 鼓励发展科技二、 辨析题 (共1题;共10分)31. (10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改正。 (1)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地方官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唐太宗时吐蕃赞普赤德祖赞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3)根据鉴真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4)宋朝的重武轻文政策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发展。 三、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0分)32. (10.0分)中国、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回首中日关系发展的脉络,让我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据此,回答问题。 【友好交流】材料一:图1:日本“遣唐使”船图 2:鉴真准备东渡【各自探索】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三: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资本的年代【侵略抗争】材料四:图3:中日舰队黄海激战 图4:中国军队卢沟桥抗击日军(1)材料一图1、2反映了中日两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友好交往的史实?图2鉴真东渡日本后,精心设计的什么寺庙至今仍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2)材料二、三反映了中日两国近代史上各自进行了哪一探索?概括中日两国的探索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材料四图3、4反映了经历过改革后的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两次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各举一例日军犯下的侵华暴行。 (4)根据材料四图3,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为什么依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败给了日本? (5)根据材料四图4,中华民族于1945年8月15日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以史鉴今,面向未来,请你谈谈中日两国关系怎样才能良性发展? 33. (10.0分)材料一:杜甫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二:杜甫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1)材料一、材料二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2)材料一反映的盛世景象历史上被誉为什么?他在位时为中日两国友好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史实发生后的乱世景象?这一史实对唐朝有何影响? 34. (10分)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根据以下图文材料,探究如下问题 (文化交流)材料一 (经济交流)材料二 材料三 此时西方发生的两件大事是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旧大陆的人类因为新大陆的发现,忽然得到了一大批财富。发现这批财富的西欧白人,利用这些财富发展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然后发展为近代的帝国主义以上材料均摘自许卓云著中西文明的对照(1)请写出图1和图2中人物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两人身上有何共同点? (2)图中“中华文明”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陆连成一条“文明地带”?这条通道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条通道起点是哪?为这条通道的开辟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是谁? (4)“大洋航道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现”这一航海活动历史上称作什么?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活动有哪些影响?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辨析题 (共1题;共10分)31-1、31-2、31-3、31-4、三、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30分)32-1、32-2、32-3、32-4、32-5、32-6、33-1、33-2、33-3、34-1、34-2、34-3、3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