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2147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结课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 (1分)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青少年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B . 虎门销烟C . 义和团运动D . 抗日战争2. (1分)鸦片战争时期进步思想家中,谁编写了海国图志? ( ) A . 魏源B . 林则徐C . 谭嗣同D . 张之洞3. (1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B . 新中国的成立C . 虎门销烟D . 洋务运动4. (1分)有人认为,中外史学家历来讴歌的所谓天朝田亩制度,事实上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纸上作业。这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 ) A . 实际上没有实行B . 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无法实现C .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 . 主张走共产主义道路5. (1分)“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是哪一派别的观点( ) A . 地主阶级顽固派B . 地主阶级洋务派C . 资产阶级维新派D . 资产阶级革命派6. (1分)以下示意图呈现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事件。其中应为(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B . 曾国藩围困天京C .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D . 维新派创办时务报7. (1分)184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伦敦造币厂门前停着长长的一队马车,每辆车上都载着写有“大清”字样的木箱,里面装满了银元。这些银元可能是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赔款(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8. (1分)有史学家说:“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打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近代最先“来和我们打麻烦”的国家是( ) A . 英国B . 美国C . 俄国D . 日本9. (1分)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 ) A . 黄海海战B . 丰岛战役C . 旅顺战役D . 威海卫战役10. (1分)使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1. (1分)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历史人物洪秀全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A . 虎门销烟B . 洋务运动C . 武昌起义D . 甲午中日战争12. (1分)罗马帝国开始于公元前27年。这个时间也可以表述为( ) A . 公元前1世纪初B . 公元1世纪初C . 公元前1世纪末D . 公元1世纪末13. (1分)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 五四运动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A . B . C . D . 14. (1分)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战略意义在于( )A . 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B .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 . 解放了东北、华北全境D .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5. (1分)我们今天的许多节日都与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其中与“青年节”、“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两个事件分别是( ) A . 五四运动、南昌起义B . 南昌起义、北伐战争C . 北伐战争、秋收起义D . 秋收起义、五四运动16. (1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他的事迹至今还影响着我们。据新浪网调查,认可周总理的网民高达987%。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领导南昌起义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参加抗日战争 重庆谈判A . B . C . D . 17. (1分)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以来,栉风沐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下列哪幅图片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关?( )A . 南昌起义B . 南湖游船C . 井冈山会师D . 开国大典18. (1分)如图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分别与下列哪些方面有关( ) 中共诞生红军创建国共关系抗日战争A . B . C . D . 19. (1分)“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 A .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B . 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C .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D . 巴黎和会国民大革命20. (1分)老战士黄镇用笔记录了他的一段难忘经历,作品中描绘了汹涌的大渡河,白茫茫的雪山和荒芜的草地等。他的这段话是指他参加了( ) A . 南昌起义B . 朱毛会师C . 红军长征D . 长沙会战21. (1分)与下图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领导了南昌起义遵义会议后任中央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A . B . C . D . 22. (1分)刘伯承在回顾长征里说:“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向西,以为我渡江北却又远途回击,处处生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该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B . 中共二大C . 遵义会议D . 中共七大23. (1分)红军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是在( ) A . 渡过金沙江B . 四渡赤水C . 渡过大渡河D . 过草地24. (1分)近现代的台湾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这一“历程”分别与下列哪些战争有关( ) 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A . B . C . D . 25. (1分)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能够再次合作,共赴国难的原因是( )A .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 . 中美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 . 国共两党的矛盾消除了D . 中日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17分)26. (4分)综合探究:屈辱、抗争、牺牲、觉醒、希望、光明在中国近代交织,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某校学生就回望历史 砥砺前行为主题进行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屈辱与反抗并存)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随着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困惑与希望交织)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 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材料三: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何说它是“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2)“自那时开始的半个多世纪里”,再举出“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的一个事例。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抗击,请举出一位英雄人物。 (3)因“第一期”和“第二期”的“不足”,在中国近代史上兴起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第一期”兴起的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什么作用? (4)图1人物使中国进入什么时期?面对其倒行逆施,图2新青年杂志成为主阵地,该杂志是谁创办的? (5)图3文章的作者是谁?该人物为中国引进的新思想是什么? (6)回望历史,砥砺前行。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27. (4分)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迭80余次,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帆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这场战争“揭开了中国侵略与对抗的惟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材料二:“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中枢。”材料三:下图是1898年法国漫画“列强瓜分世界”。漫画中,围在“中国大饼”边的,分别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德皇威廉二世、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材料四:“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的反抗使瓜分中国的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轰开中国大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你怎样理解“中国被轰出中世纪,进入近代”? (2)材料二中“中国社会的中枢”指哪里?在那里侵略者犯下了什么排行?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 (3)导致漫画中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哪个国家没来得及参与?该国家为了获得均等贸易机会,提出了什么政策? (4)材料四中“中国人民的反抗”指的是哪一事件?这次反抗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了什么?辛丑条约中的哪一条体现了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5)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28. (4分)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只有尊重历史,才会有和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当年二战中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将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安排两国领导人相互出席对方举办的相关庆祝和纪念活动。”摘自环球网材料二 “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材料三 虽然在二战中,德日两国同为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国家,但在战后反省侵略、与受害国和解方面,两国所获得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德国勇于对过去的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和切割,得以获得受害国的宽容,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是给日本作出的最好榜样。战后70年,日本与地区邻国的关系始终磕磕绊绊,致使东亚地区矛盾不断,关系紧张,其关键原因在于日本没有深刻反省历史,不愿彻底清算过去的侵略和殖民罪行。摘编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日新闻阅后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当年二战中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各举一个战例。(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对比德日两国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29. (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柏坡,毛泽东曾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材料二: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个战役”分别指什么战役? (2)材料二反映了那一战役?“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 (3)上述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请你说说这一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2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17分)26-1、26-2、26-3、26-4、26-5、26-6、27-1、27-2、27-3、27-4、27-5、28-1、28-2、28-3、29-1、29-2、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