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2129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 . 结束分裂,实现统一B . 为巩固统治,而修建了巨大的工程C . 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D . 采取残酷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2. (2分)“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被唐太宗比喻为“一面镜子”的是( ) A . 房玄龄B . 魏征C . 长孙无忌D . 杜如晦3. (2分)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 . 宋朝重武轻文B . 宋朝重文轻武C . 从军死伤几率大D . 从军收入低4. (2分)电视剧贞观长歌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历史。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B .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注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C . 唐太宗注意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D . 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劝民农桑,轻徭薄赋5. (2分)新唐书的选举志记载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这表明( )A . 隋朝选举制度比较陈旧B . 唐朝选举制度比较陈旧C . 科举制起源于隋朝D . 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6. (2分)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 . 隋朝B . 唐朝C . 宋朝D . 元朝7. (2分)“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A . 回纥B . 吐蕃C . 南诏D . 靺鞨8. (2分)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是( ) A . 诗歌B . 散文C . 史学D . 戏曲9. (2分)据统计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大约有170万件,比国内所有博物馆藏品的总和还要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现在就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这件珍贵的国宝是( )A . 大唐西域记B . 金刚经C . 天工开物D . 丹经10. (2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 . 抗击突厥B . 建立行省C . 设节度使D . 重用人才11. (2分)下列关于北宋东京居民生活的情景描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 除夕夜“守岁”B . 在酒店用交子付账C . 到城里去吃冷饮D . 到瓦子去娱乐12. (2分)澶渊之盟是( )之间的盟约A . 北宋和西夏B . 北宋和辽C . 南宋和金D . 南宋和西夏13. (2分)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 . 隋朝B . 唐朝C . 明朝D . 清朝14. (2分)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契丹女真南诏吐蕃A . B . C . D . 15. (2分)南宋和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 . 澶渊之盟B . 靖康之变C . 郾城大捷D . 宋金订立和议16. (2分)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应指( )A . 李林甫B . 秦桧C . 杨国忠D . 魏忠贤17. (2分)宋朝时,普遍受到社会尊重的阶层是( )A . 商人B . 农民C . 手工业者D . 士人18. (2分)宋代时期,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品种是( ) A . 玉米B . 马铃薯C . 番薯D . 占城稻19. (2分)瓦子,勾栏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 . 士大夫的提倡B .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 . 农民的需要D . 达官贵人的需要20. (2分)两宋时期,同时并立的有辽、西夏、金,下列哪两个政权没有并立过( )A . 北宋和辽B . 北宋和金C . 南宋和辽D . 南宋与金21. (2分)下列哪部著作,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A . 水浒传B . 西游记C . 三国演义D . 红楼梦22. (2分)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 . 颜真卿B . 柳公权C . 阎立本D . 吴道之23. (2分)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A . 大泽乡起义B . 隋末农民起义C . 安史之乱D . 唐末农民起义24. (2分)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 A . 西汉推进大一统B . 唐朝“和同为一家”C . 两宋民族政权并立D . 隋朝巩固和拓展疆域25. (2分)我国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除夕夜“守岁”的风俗是源于( )A . 唐朝B . 宋朝C . 元朝D . 明朝二、 二.填空题 (共1题;共3分)26. (3分)人物追踪: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回答问题(1)按时间写出以上人物的序号是_。(2)被“唐宗”喻为自己“知得失”的镜子的人物是_。(3)“宋祖”于_年建立北宋。三、 综合题 (共1题;共20分)27. (20分)江南历史悠久,物产丰饶,景色优美,人才辈出,我们热爱祖国,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江南百姓以稻米为主食,你知道距今七千多年前就懂得栽培水稻的是什么人吗?(2)全长18公里的无锡古运河风光散发着江南水乡气息,大运河“无锡段”的申遗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你知道这条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哪个朝代最先开凿的吗?(3)古运河中有一处胜迹名为黄埠墩,有一位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战派大臣曾被元军拘押于此,你知道这位大臣是谁吗?(4)你知道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朝代吗?四、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75分)28. (50分)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材料二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三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材料四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曰:“今汉兴, 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曰:“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2)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二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3)材料三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方面的主要事迹。(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6)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7)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二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8)材料三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9)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方面的主要事迹。(10)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29. (25分)唐、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广泛的对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如广州)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表示的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请你用“序号国家史实”的模式,用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如: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学习唐文化。(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3)宋代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4)结合两段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唐、宋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5)上述材料说明的史实,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启发?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二.填空题 (共1题;共3分)26-1、26-2、26-3、三、 综合题 (共1题;共20分)27-1、27-2、27-3、27-4、四、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75分)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8-10、29-1、29-2、29-3、29-4、2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