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2014届高考语文四模(修订稿).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2046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江市2014届高考语文四模(修订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江市2014届高考语文四模(修订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江市2014届高考语文四模(修订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江市2014届高考语文四模试题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第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第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第卷(单选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酒馔(zhun) 裙裾(j) 沏(qi)茶 良莠(yu)不齐B载(zi)重 裨(p)益 打烊(yng) 解(ji)甲归田C列(li)举 菜畦(q) 谷穗(su) 虚与委(wi)蛇D靓(jng)妆 桑葚(shn) 包扎(zh) 螳臂当(dng)车答案:C。(A项,沏茶q。B项,裨益b。D项,包扎z。)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聒噪 蕴藉 蝇营狗苟 屈意逢迎B跟帖 撮合 珊珊来迟 两全其美 C订票 笑靥 得陇望蜀 磨肩接踵D装帧 绿洲 崭露头角 缘木求鱼答案:D。(A项,曲意逢迎。B项,姗姗来迟。C项,摩肩接踵。)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霍金21岁时患上一种运动神经细胞病,以至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说话,但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B为了“让文化勾通两国人民的心灵”,正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来到日本记者中心,出席了由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举办的演讲会。C春初时节,走进大洲广场,顿觉沐浴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之中,书画摄影、诗词楹联、剪纸刺绣等令人目不暇接。D家长要经常给孩子谈心,但千万不能讥讽孩子无知,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孩子今后再也不敢跟父母交心了。答案:C。(A项,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根据语境,应用“以致”。B项,“沟通”是使两方能通连指意,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贬义词。根据语境,应用“沟通”。C项,“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符合语境。D项,“功亏一篑”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儿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前功尽弃”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根据语境地,应用“前功尽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代表着“盛大文学”的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的全版权运营模式。B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公安部直接指挥下,通过专案组历时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作恶20余年的刘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被成功打掉。C有筹委会同学的精心组织策划,还有许多同学默默无闻地在“场外”工作,我们分别二十年的高中同学得以在母校不期而遇,把梦想变成了现实。D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即使人们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甚至可能致癌,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答案:B。(A项,成分残缺,可在“全版权运营模式”的后面加“的全面升级”。C项,“不期而遇”与“精心策划”矛盾。D项,语顺序不当,可把“甚至可能致癌”移到“严重扰乱人体激素分泌”后面。)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在风光旖旎的川西蒙顶山上,一口千年古井常年被石板盖着,很少用于饮水止渴。因为传说,井盖“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神奇无比。据当地人讲,有一年初夏天旱,数十天滴雨未下,人们无法下田耕种。于是,一部分村民上山求雨,另一部分人把牛牵到田地等下雨。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大喊三声后,天上很快下起了大雨,人们在大雨中耕种,田里的活一点儿都没耽搁。除了当地人外,一些见证过“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的游人也对此感到惊奇,迷惑不解。有外地游客到四川旅游,在得知蒙顶山上有口神奇雨井后,便想去见识一下。走到井前,跨过雕刻精美的石栏杆,上前轻轻搬开20多千克重的石刻井盖,眼前立时露出了一个直径为0.3米的圆形井口,俯视井内,可见井底储存的清澈泉水。井水不多,只有全部容积的1/3左右。揭开井盖后,站在井口等待了约五六分钟,想象中的雨点并没有从空中落下。就在游客准备下山时,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山顶上空突然云雾四合,乌云密布,冷风骤起。此时离掀开井盖约20分钟,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大约过了10多分钟,云开雾散,雨滴随即无影无踪,还露出晴朗湛蓝的天空。当地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上古时孽龙撞破天宇,四处兴风作雨,人类始祖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并捉孽龙囚于蒙顶山井中,上盖大石以镇之,后历千秋万代,孽龙虽困于井中而不得出,但若有人揭开井盖,孽龙必张开龙嘴,呼风唤雨,企图乘大雨飞出井外,继续为恶人间,故千百年来,“雨井”一直被石板所盖,无人敢揭而不盖。一些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井周围一带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十分充足,经常处于饱和状态,人揭井盖时所发出的那一声巨响,引起了空气的震荡,使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分子相互碰撞,迅速造成连锁反应,并很快聚集成雨滴下落。专家同时指出,古井附近的人若高声叫喊,有时也会出现类似打开井盖呼风唤雨的效果。这种现象在四川的甘孜、阿坝等高原湖泊中也较为常见。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古井有时揭盖会下雨,有时揭盖却不会下雨的现象。对古井揭盖后能下雨的现象,还有专家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井一般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一方面是打开井盖时产生了声音,震动了空气中丰富的水汽;另一方面,夏天时古井内的气温比井外略低,一旦打开井盖,就会形成对流,湿度很高的冷暖空气相互汇合,从而对下雨助了一臂之力。但这种说法也不能解开人们心中的疑团,因为井口面积太小,不可能影响到整座山的气候变化。 据气象专家介绍,蒙顶山海拔1440米,山顶常年云遮雾绕,湿度极大,降水日数多,自古便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年降雨量高达2200多毫米,比“雨城”雅安的1800毫米还多400多毫米。专家分析,这么多的降水量导致山顶一带几乎日日雨水不歇。因此,人们揭开井盖时,碰巧遇到山顶下雨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至于为何蒙顶山山顶多雨,而半山腰乃至山下的名山县城却降雨较少呢?专家表示,这并非是古井所致,而是蒙顶山所处的特殊地形造成的。蒙顶山处于气流迎风坡,空气沿山坡爬升时,到山顶一带由于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汽便凝结成雨降落下来。因此,除了蒙顶山的山顶降雨较多外,山下一带的降雨相对都较少。(节选自百科知识千年古井之谜2013年第23期)5下列有关蒙顶山“神奇雨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川西蒙顶山上有一口千年古井,神奇无比,只要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大喊三声,天上很快就会下起大雨。B外地游客揭开井盖后,虽然没有马上下雨,但准备下山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了下来,这也令人惊奇。C千百年来,“雨井”一直被石板所盖,无人敢揭而不盖,是因为神话中说揭开井盖,孽龙会飞出井外,为恶人间。D人揭井盖时所发出的那一声巨响,使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分子相互碰撞,很快聚集成雨滴下落。这其实也无法解释古井的神奇之谜。答案:A。(“只要求雨的村民把井盖揭开大喊三声,天上很快就会下起大雨”太绝对)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因为传说川西蒙顶山上一口千年古井,井盖“板揭即雨,板盖雨停”,神奇无比。所以这口古井常年被石板盖着,很少用于饮水止渴。B专家指出,古井附近的人若高声叫喊,有时也会出现类似打开井盖呼风唤雨的效果。但这种说法无法解释古井有时揭盖却不会下雨的现象。C夏天时,井内气温比井外低得多,一旦打开井盖,就会形成对流,湿度很高的冷暖空气相互汇合,从而引发降雨。但这只是个别专家的观点。D揭盖下雨其实是一种巧合,因为蒙顶山自古就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雨量充沛,所以,人们揭盖时,碰巧下雨也就不足为奇了。答案:C。(“夏天时,井内气温比井外低得多”错误,原文是“夏天时古井内的气温比井外略低”。)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外地游客来川旅游,他们揭开20多千克重的石刻井盖后马上就把井盖盖好,结果想象中的雨点才没有从空中落下。B蒙顶山自古便有“雅州天漏,中心蒙顶”之说,年降雨量比几乎日日雨水不歇的“雨城”雅安的1800毫米还多400多毫米。C古井位于蒙顶山接近山顶处的一块凹地上,湿度大,因此,除了蒙顶山的山顶降雨较多外,山下一带的降雨相对都较少。D专家表示,蒙顶山山顶多雨,而半山腰乃至山下的名山县城却降雨较少,这是蒙顶山所处的特殊地形造成的,而并非是古井所致。答案:D。(A项,“马上就把井盖盖好”与“雨点没有从空中落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B项,“几乎日日雨水不歇”是形容“蒙顶山山顶”而非“雅安”的。C项,“古井位于蒙顶山接近山顶处的一块凹地上”文中无据。)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尺五寸八分。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丈三尺一寸四分。春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而晷中;立八尺之表,而晷景长七尺三寸六分。此日去极远近之差,晷景长短之制也。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日,阳也。阳用事则日进而北,昼进而长,阳胜,故为温暑;阴用事则日退而南,昼退而短,阴胜,故为凉寒也。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奥。此寒奥之表也,故曰为寒暑。一曰,晷长为潦,短为旱,奢为扶。扶者,邪臣进而正臣疏,君子不足,奸人有余。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然用之,一块房中道。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候。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日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势然也。至月行,则以晦朔决之。日冬则南,夏则北;冬至于牵牛,夏至于东井。日之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也。箕星为风,东北之星也。东北地事,天位也,故易曰:“东北丧朋,及巽在东南,为风;风,阳中之阴,大臣之象也,其星,轸也。月去中道,移而东北入箕,若东南入轸,则多风。西方为雨;雨,少阴之位也。月失中道,移而西入毕,则多雨。故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言多雨也。(节选自汉书天文志)注释:东井:东井宿。下文的“角”“娄”“奎”“毕”等均为星宿名。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日去极远近之差 去:离开。B北近极,故晷短 晷:日影。C阴用事则日退而南 南:向南运行。D至月行,则以晦朔决之 决:判断。答案:A。(去:距离。)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箕星为风,东北之星也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B邪臣进而正臣疏 天柱高而北辰远C冬至于牵牛 君幸于赵王D月有九行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答案:B。(A项,判断词,是。/动词,演奏。B项,连词,表并列。C项,介词,表处所。/介词,被。D项,助词,的情况。/助词,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参考翻译: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说的是黄道,又叫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宿,离天北极近;南到牵牛星,离天北极远;东到角宿,西至娄宿,离天北极居中。夏至运行到东井宿,北近天极,所以晷影短;立八尺之圭表,晷影长一尺五寸八分。冬至运行到牵牛宿,远离天极,所以晷影长;立八尺之圭表,晷影长一丈三尺一寸四分。春分秋分太阳到娄宿、角宿,离天北极居中,所以晷影长度中等;立八尺之圭表,晷影长七尺三寸六分。此时太阳离天北极远近的差距,在晷影长短的刻度上反映出来。离天北极远近难以知晓,重要的是用晷影来测定。晷的影子是用来测知太阳南北位置的。日,太阳。阳气盛,太阳逐渐推移向北,白天逐渐长,阳胜,天气为温暑;阴气盛,则太阳逐渐退向南,白天渐短,阴胜,天气寒冷。所以太阳北进为暑、南退为寒。如果太阳的南北运行失去节令,晷影过长为常寒,晷影过短为常热。这是寒暑的表现,所以称为寒暑。又说,晷影长为涝,晷影短为旱,过分了为扶。扶就是说,邪臣在身旁而正臣疏远,君子不足而奸人有余。月有九条轨道的情况:黑道有两条,出现在黄道北面;赤道有两条,出现在黄道南面;白道有两条,出现在黄道的西面;青道有两条,出现在黄道的东面立春、春分,月在东面顺从青道;立秋、秋分,月在西面顺从白道;立冬、冬至,月在北面顺从黑道;立夏、夏至,月在南面顺从赤道。在判断其所行轨道时,最主要决定于其与经过房宿的中道的位置。月行青赤两道为运行在阳道,月行黑白两道为运行在阴道。如果月行失去正常轨迹而妄行,运行在阳道则有旱风,运行在阴道则有阴雨。太阳运行的状况不可一想就知,所以用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时的星象来占候。太阳东行,恒星西转。冬至黄昏,太阳在奎宿八度中;夏至,太阳在氐宿十三度中;春分,太阳在柳宿一度中;秋分,太阳在牵牛宿三度七分中:此时的天象为正行。太阳运行速度快,则是恒星西转速度快,这是形势的必然。说到月亮的运行,就用晦朔来判断它。太阳在冬季就偏南,夏季就偏北;冬至在牵牛宿,夏至在东井宿。太阳的运行是在中道,月亮和五星都随之而行。箕星是风的征示,是东北之星。是与东北地方相应的天位,所以易坤卦中说“东北丧友”。到了易巽卦中说“在东南,是风;风是阳中之阴,是大臣的征象,所占示的星是轸宿”。月离开中道,移向东北入箕宿,如移向东南入轸宿,就多风。移向西方就有雨;雨是少阴的位象。月离开中道,移向西入毕宿,就多雨。所以诗经说“月离开毕宿,使大雨滂沱”,说的是多雨的情况。第卷 (非单项选择题 共123分)四、(31分)10把第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晷景者,所以知日之南北也。(4分)参考答案:晷的影子是用来测知太阳南北位置的。(句式正确,句意通顺,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一个1分:景、所以。)(2)月失中道,移而西入毕,则多雨。(4分)参考答案:月离开中道,向西移入毕宿,就多雨。(句意通顺,译出大意2分;关键词一个1分:失、西)11第卷文言文中,“二至二分”指什么?并简要概括“二至二分”时的星象情况。(5分)参考答案:“二至二分”指的是夏至、冬至、春分、秋分。(1分)“二至二分”时的星象情况:冬至黄昏时太阳在奎宿八度中。夏至时太阳在氐宿十三度中。春分时太阳在柳宿一度中。秋分时太阳在牵牛宿三度七分中,此时的天象为正行。(4分,一点1分)12用斜线(/)给下面的画线句子断句。(限划9处)(4分)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 放 陵 三 日 不 食 耳 无 闻 目 无 见 也 井 上 有 李 螬 食 实 者 过半 矣 匍 匐 往 将 食 之 三 咽 然 后 耳 有 闻 目 有 见。”(节选自孟子廉洁与酸腐)参考答案:居放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居放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参考翻译: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是一个真正廉洁的人吗?住在放陵这个地方,三天没有吃东西,耳朵没有了听觉,眼睛没有了视觉。井上有个李子,金龟子的幼虫已经吃掉了一大半,他爬过去,拿过来吃,吞了三口,耳朵才恢复了听觉,眼睛才恢复了视觉。”1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过五原胡儿饮马泉李益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注释】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1)颈联中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颈联的意思是:从前的饮马泉冰冻一片,坎坷难行,今日的饮马泉寒冰解冻,绿水分流,写出了饮马泉由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今昔不同。(2分)严冬与阳春之景,艰难与欢畅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诗人在春天经过复苏了的五原时的复杂心情。(2分)(2)本诗描绘了一幅“过五原”图,请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诗人寄情于景,摄取典型意象,连续描绘了八个画面:明媚的大草原、荡漾的饮马泉、悲壮的月夜、守边的将士、冰封的关山路、汉使面前的淙淙流水,以及怕临泉照影的老人和回忆中的英武青年。(2分)这一系列画面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情感融汇在诗人对边塞形势的感慨中,表达出诗人对边防将士的同情和对边防的忧患,并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情怀。(2分)(画面描绘2分,情感2分;八个画面,赏析其一亦可。)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1)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苏轼赤壁赋)(3) ,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5)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6)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欧阳修醉翁亭记)(7)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8)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2)侣鱼虾而友麋鹿。(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4)东篱把酒黄昏后。(5)白帝城高急暮砧。(6)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江春入旧年。(8)狐裘不暖锦衾薄。五、(22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18题。吃瓜子丰子恺从前听人说: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我以为中国人的三种博士才能中,咬瓜子的才能最可叹佩。常见闲散的少爷们,一只手指间夹着一支香烟,一只手握着一把瓜子,且吸且咬,且咬且吃,且吃且谈,且谈且笑。从容自由,真是“交关写意!”他们不须拣选瓜子,也不须用手指去剥。一粒瓜子塞进了口里,只消“格”地一咬,“呸”地一吐,早已把所有的壳吐出,而在那里嚼食瓜子的肉了。那嘴巴真像一具精巧灵敏的机器,不绝地塞进瓜子去,不绝地“格,呸”“格,呸”全不费力,可以永无罢休。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态度尤加来得美妙;她们用兰花似的手指摘住瓜子的圆端,把瓜子垂直地塞在门牙中间,而用门牙去咬它的尖端。“的,的”两响,两瓣壳的尖头便向左右绽裂。然后那手敏捷地转个方向,同时头也帮着了微微地一侧,使瓜子水平地放在门牙口,用上下两门牙把两瓣壳分别拨开,咬住了瓜子肉的尖端而抽它出来吃。这吃法不但“的,的”的声音清脆可听,那手和头的转侧的姿势窈窕得很,有些儿妩媚动人。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有如朵朵兰花。由此看来,咬瓜子是中国少爷们的专长,而尤其是中国小姐、太太们的拿手戏。在酒席上、茶楼上,我看见过无数咬瓜子的圣手。近来瓜子大王畅销,我国的小孩子们也都学会了咬瓜子的绝技。我的技术,在国内不如小孩子们远甚,只能在外国人面前占胜。记得从前我在赴横滨的轮船中,与一个日本人同舱。偶检行箧,发见亲友所赠的一罐瓜子。旅途寂寥,我就打开来和日本人共吃。这是他平生没有吃过的东西,他觉得非常珍奇。在这时候,我便老实不客气地装出内行的模样,把吃法教导他,并且示范地吃给他看。托祖国的福,这示范没有失败。但看那日本人的练习,真是可怜的很!他如法将瓜子塞进口中,“格”地一咬,然而咬时不得其法,将唾液把瓜子的外部完全浸湿,拿在手里剥的时候,滑来滑去,无从下手,终于滑落在地上,无处寻找了。他空咽一口唾液,再选一粒来咬。这回他剥时非常小心,把咬碎了的瓜子陈列在舱中的食桌上,俯伏了头,细细地剥,好像修理钟表的样子。约莫一二分钟之后,好容易剥得了些瓜仁的碎片,郑重地塞进口里去吃。我问他滋味如何,他点点头连称umai,umai!(好吃,好吃!)我不禁笑了出来。我看他那阔大的嘴里放进一些瓜仁的碎屑,犹如沧海中投以一粟,亏他辨出umai的滋味来。但我的笑不仅为这点滑稽,本由于骄矜自夸的心理。我想,这毕竟是中国人独得的技术,像我这样对于此道最拙劣的人,也能在外国人面前占胜,何况国内无数精通此道的少爷、小姐们呢?发明吃瓜子的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这是一种最有效的“消闲”法。要“消磨岁月”,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其所以最有效者,为了它具备三个条件:一、吃不厌;二、吃不饱;三、要剥壳。具足以上三个利于消磨时间的条件的,在世间一切食物之中,想来想去,只有瓜子。所以我说发明吃瓜子的人是了不起的天才。而能尽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国人,在消闲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积极的实行家!试看粮食店、南货店里的瓜子的畅销,试看茶楼、酒店、家庭中满地的瓜子壳,便可想见中国人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消磨去的时间,每年统计起来为数一定可惊。将来此道发展起来,恐怕是全中国也可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呢。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有删节)1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女人们、小姐们咬瓜子的态度温和,那手和头的转侧姿势也窈窕得很,有些妩媚动人,就连丢去的瓜子壳也模样姣好,有如朵朵兰花,令人叹佩。B吃瓜子是小姐太太们的拿手戏、是少爷们的专长,从他们的吃玩情形以及商店里瓜子的畅销状况中,足见有闲阶级的“消磨”状况令人害怕。C文章先写少爷、小姐、太太们咬瓜子的才能,再写在我教导下的那个日本人吃瓜子的可怜相,最后指出这种“消闲”法令人害怕,这样消闲注定会亡国。D作者因旅途寂寥而与那个同舱的日本人共吃瓜子,日本人吃瓜子没有“的,的”的声音,而有一口唾液,还点头连称“好吃,好吃”,真是对日本人极度讽刺。E小孩子们咬瓜子的手艺也不错,虽然赶不上那些在酒席上、茶楼上的“圣手”,但一定能胜过我在赴横滨的轮船中与我同舱的那个日本人。答案:B、E。(A项,“女人们、小姐们咬瓜子的态度温和”理解错误,原文是“女人们、小姐们的咬瓜子,态度尤加来得美妙”,这里的“态度”应是“姿态”“仪容”之义。C项,“这样消闲注定会亡国”说得太过了。D项,“真是对日本人极度讽刺”,从文本语境看,作者没有讽刺之意。)16作者在第段中写日本人剥吃瓜子的情形有什么作用?(6分)参考答案:表现日本人吃瓜子笨拙、滑稽,“真是可怜得很”,为下文的讽刺进行铺垫。 (2分)“我”算不了“圣手”,技术在国内不如小孩子们远甚,但“我”在这个日本人面前却成了“内行”。 通过层层对比,突出“有闲者”的“闲”。(2分)通过写日本人剥吃瓜子的窘态,反衬出国人吃瓜子技能的高超,他们把吃瓜子变成了一种消遣玩味的游戏,“他们愉快地把时间消磨下去”,“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作者在轻松幽默的话语中给予了“有闲阶级”无情的讥讽。(2分)17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我本来见瓜子害怕,写到这里,觉得更加害怕了”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瓜子具有“吃不厌、吃不饱、要剥壳”这三个消磨时间的最有效的条件,要“消磨岁月”,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所以我“害怕”。(2分)在中国,吃瓜子是少爷们的专长、是小姐太太们的拿手戏,也是他们最有效的“消闲”法。全中国恐怕会消灭在“格,呸”“的、的”的声音中,所以我“更加害怕了”。(2分)“害怕”二字表达出作者对这“现状”的担忧,对有闲阶级消磨时间的否定与讽刺。(2分)18 丰子恺的散文有构思精巧、小中见大、亲切率真、幽默风趣等特点,请根据本文内容,任选两个方面简要分析。(6分)答案示例:(1)本文“小中见大”,中国人“吃瓜子”可谓生活琐碎之事,小之又小,(1分)然而作者却能由此推想到“有闲阶级”的“闲”,(1分)深挖国民性中日日消磨的懒散,并提到国家将因此衰弱的高度,可谓见微知著,于细微之中见宏大!(2分) (2)本文语言“幽默风趣”,例如写“闲散的少爷们”吃瓜子熟练,寓贬于褒写出了他们的丑态;又说“那嘴巴真像一具精巧灵敏的机器”,使用反语写出了对他们的厌恶。这此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2分)六、(10分)19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黑洞”下定义。(4分)黑洞是一种暗天体。它的前身是质量比太阳大40倍以上的恒星。这种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留下了一个致密的恒星核。黑洞就是这个致密星核在自身重力下坍缩而成的。参考答案:黑洞是质量比太阳大40倍以上的恒星在超新星爆炸中留下的致密恒星核在自身重力下坍缩而成的暗天体。20经典小说的对话描写往往寥寥数语就能写活一个人物,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见黛玉时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句话一语三关:即赞美了黛玉美貌、风致;又夸赞了在座的迎春姐妹,抬举了她们嫡亲的身份;还奉承了贾母,说她膝下外孙女、孙女个个美丽,那是血缘所致,充分表现了王熙凤是一个伶牙利齿、八面玲珑,善于笼络人心的大管家。请你以此为例,并根据下面人物对话分析边城中“翠翠”语言的含义和“翠翠”这个人物形象。(6分)爷爷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答案:翠翠的这番话,表面上看翠翠是因少女的羞涩而拒绝提亲,生爷爷的气;(2分)实际上是暗写翠翠只喜欢二老,不喜欢大老,因爷爷不懂她的心而生气。(2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翠翠是一个向往爱情而又羞于表达,外在温柔娴静而内心坚定执着的可爱少女。(2分)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列一幅图,根据要求作文。请根据阅读这幅图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参考立意:(1)根深叶才茂,有根才有枝叶,根是基础,很重要。(2)根默默地做好自己,为植物(他人)吸收尽可能多的水分和养料。(3)根身处底层,低调并非浅薄。当我们看到一茎弱草,或一抹葱绿,不要幼稚地认为它们只是大地闲散的符号,因为,在我们目力不及的地方,有值得敬仰的生命之根。(4)寻常的植物其实并不简单,枝叶繁茂的背后还有无数条根的无私奉献。(5)人是一株会行走的植物,如果学习并沿用植物的生存智慧,何愁人生道路不顺畅呢?反之,则会像蓬草一样浮游,或是如菟丝子般攀附在其他物体上。可以说,有没有根,拥有怎样的根,拥有多少条根,成为决定人生是否幸福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