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1913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状况,最具参考价值的素材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B . 种姓制度C . 金字塔D . 青铜器2. (2分)“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这一段史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 大和统一日本B . 大化改新C . 倒幕运动D . 明治维新3. (2分)历史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下列人物和事件搭配错误的是( )A . 但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 哥伦布新航路开辟C . 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D . 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4. (2分)据统计: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花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无线电为35年、雷达为15年;而第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则多在10年以内,如原子能利用为6年、电子计算机为5年、晶体管为4年、激光器仅为1年。由此表明( )A .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蒸蒸日上B .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C . 教育是基础,教育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D . 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5. (2分)1875年,李鸿章对日本驻华公使说:“对于近来贵国所举,很为赞赏,独有对贵国改变旧有服装,模仿欧风一事感到不解,我国决不会进行这样的改革,只是军器、铁路、电信及其他器械是必要之物和西方最长之处,不得不采之外国。李鸿章对日本改革“不解”的是( )A . 废藩置县B . 发展工业C . 文明开化D . 发展教育6. (2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通过的国际会议是( )A . 巴黎和会和慕尼黑会议B . 华盛顿会议和雅尔塔会议C .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D . 慕尼黑会议和华盛顿会议7. (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斯大林模式C . 农业集体化D . 社会主义工业化8. (2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表现在( ) A . 全力追求现代化B . 每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都一样C . 区域经济集团化与经挤全球化D . 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9. (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东西两面受敌、顾此失彼困境的事件是( )A . 开罗宣言的发表B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 .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D . 诺曼底登陆10. (2分)下表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是( )时间战略计划评价1955年经济自立计划以充分就业和经济自立为基本目标1957年新长期经济计划出现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第一个高峰1960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济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时期A . 社会改革B . 适当的经济政策C . 美国扶持D . 朝鲜战争的爆发11. (2分)1946年丘吉尔曾说:“重建欧洲大家庭,或尽我们所能地给它提供一个机构,使欧洲大家庭得以在和平、安全和自由中安居。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20世纪90年代,丘吉尔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组织是( ) A . 欧洲共同体B . 欧洲联盟C . 亚太经合组织D . 联合国12. (2分)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不是英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变化与下列组织的建立紧密相关,它是( ) A . 欧洲联盟B . 联合国C . 不结盟运动D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3. (2分)某班举办“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图片展”,下面是小明同学搜集到的几张历史图片。其中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是( )火车机车 灯泡 卫星地面站 飞机A . B . C . D . 14. (2分)历史课上,某老师讲述到:亚、非、拉的无限财宝,无限的良田土壤,迅速的养肥了欧洲,有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该老师可能正在分析( ) A . 西欧城市兴起的表现B . 马克思主义诞生背景C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D . 海外殖民扩张的影响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0分)15. (20分)法律能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同样也离不开民主与法制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 除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材料二: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1)材料一法律文件的名称及颁布机构是什么?该文件的颁布有什么目的和怎样的意义?(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都涉及到的是哪一部法律文件? 该法律性文件的签署有何历史意义?(3)材料三的法律文献名称是什么?这三部文献有何共同之处?(4)新中国政府一直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请列举两部法律文件名称。16.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很快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等地。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 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 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二战以来,交通运输工具技术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在西方完成的进程。清你谈谈工业革命是如何改变世界面貌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因素。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应如何抓住发展机遇?17. (20分)资本主义制度经历了建立发展、调整完善的过程,由大西洋沿岸逐步扩展到世界范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美国的建国者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材料三:我们提倡民权,便不可完全效仿欧美。我们不完全效仿欧美究竟要怎样去做呢?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俗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中国社会既然是和欧美不同的,所以管理社会政治,自然也和欧美不同。孙中山谈民权主义(1)图一是英国在1989年,为纪念一部重要法律文献颁布300周年发行的纪念币。这部文献的名称是什么?这部文献确立起了什么制度?这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图二纪念章中被称为“美国之父”的第一任总统是谁?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建国者”是如何在实践中对前人的经验加以转化的? (3)图三为法国的人权宣言,其内容及影响是什么?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之间有何关系? (4)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18. (25分)某学校九年级(2)班同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日关系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下面的活动。材料一:美、英、日之间特别是美日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虽然极其尖锐,但是当时大战刚刚结束因此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来解决冲突因此美国更是急于谋求召开一次新的国际会议,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限制竞争对手世界现代史材料二:1945年5月8日,欧洲的战争就此结束。在太平洋地区,战争还继续了三个月,最终这种可怕的武器发挥了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材料三:20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美国为了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亚洲基地,放宽了对日本的惩罚,极力稳定日本的经济。(岳麓版)世界历史材料四:70年代日本摆脱向美国一边倒的“追随外交”,提出所谓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把经济力量、外交力量、文化力量等综合的聚集起来推行大国外交。国际关系史(1)材料一认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美国与日本之间矛盾最为尖锐,美国谋求的“国际会议”指的是什么会议?在该会议上,美国通过什么条约成为最大的受益国?该条约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太平洋地区”战争爆发有何影响?“可怕的武器”指的是什么? (3)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体现出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和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这一时期日本有怎样的“经济力量”?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美日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80分)15-1、15-2、15-3、15-4、16-1、16-2、16-3、17-1、17-2、17-3、17-4、18-1、18-2、18-3、18-4、1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