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1905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调研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古诗词文默写填空。(1)红颜弃轩冕,_。李白赠孟浩然(2)_,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3)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4)白居易卖炭翁中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名句是_,_。(5)使至塞上写塞外景象,色彩鲜明,气势雄浑的诗句是_,_。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2分)2. (17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要快也要慢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方方面面都在努力提速,以“快”为特征的行当,诸如“快餐”“快递”“快照”“快洗”“快车”等应运而兴。即使在人的感情生活中,“闪婚”“闪恋”也成了一时的风景。快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去有句话:“一天等于二十年”。当下信息社会“一天”的发展,远远超过农业社会乃至工业社会“二十年”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人们确实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去求快,快则快矣,得到的却是苦果子。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跃”得全国人民没有饭吃,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时下用催生剂催长的速成水果与鸡鱼鸭肉,成长期是快了,但却变得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快,带给它们的不是进化,而是退化。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也是得不偿失,后患无穷。我国早有“欲速则不达”和不可“_”一类的古训,这是人类珍贵的经验之谈。就人的幸福感而言,生活也是要有快有慢,劳逸结合的。倘若人一直处在快节奏中,没有慢节奏的调剂,没有空暇,没有悠闲,没有“采菊东篱下”和“闲庭信步”的情致,那生命就会失去平衡,人生的丰富性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快节奏所击倒。“闪婚”“闪恋”快则快矣,然而,也因尝不到婚恋过程的美妙情趣,而导致了不少人“闪离”的恶果。生活中有好多东西都是需要慢慢咀嚼的。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许多驾车人视而不见,疾驶而过,管理者特意在路上插上一个劝告牌:“慢慢走,欣赏呵!”朱光潜先生在谈到人生的情趣时,特举此例,说人生艺术化,就得“慢慢走,欣赏呵!”我国有一首老歌也这样唱:“马儿呵,你慢些走、慢些走,我要把这美丽的景色看个够。”针对近些年来一味求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人又怀念起慢来,认为不要急吼吼地度过有限的人生,于是,慢文化之风开始兴起。“慢餐”“慢递”“慢游”“慢照”一类的活动渐次多了起来。北京出现了“慢递”专业店。国际上有了“慢餐协会”,他们声称,慢餐不只是细嚼慢咽,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态上的慢,“以慢餐引导被物欲横流的大潮裏挟着的人们放慢脚步”。近日还传出消息,全球已经有24个国家135个城市获得“慢城”称号,我国江苏省高淳县有望于近期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被授予“慢城”称号。所谓“慢城”,主要是走“生态立城”之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环保”概念。“慢”,是幸福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可见,要辩证地看待快与慢,快有意义,慢也有价值。快节奏的霹雳舞与慢节奏的太极拳,各有各的美。要当快则快,当慢则慢,快不弃慢,慢不鄙快,让快慢正确地结合起来,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现代,使人的生活仍然保持应有的从容、放松和宁静,维护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高质量(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第段依次从_;_两个方面来论述的。(2)请在第段的横线上填一个合适的词语( )A . 快马加鞭B . 只争朝夕C . 拔苗助长D . 南辕北辙(3)第段有两句“慢慢走,欣赏呵!”含义有同有异,请简要阐述。(4)下面一段文字应该放在第几段之后?请阐述理由。不过,要快,却不能把快绝对化,不能抹杀慢。快与慢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一方,也就没有了另一方。快与慢都受着条件的制约,应按照张弛有序的规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3.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藤野先生(节选)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1)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表达出作者_ _的情感。“这样”指代_ 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作用: (3)“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你怎么理解?(5)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4.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以下小题。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1)“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3)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4)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6分)5. (1分)大街上挂出了两条横幅广告:“汇声汇色”炒外汇,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广告中“汇声汇色”与“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_(填一成语),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6. (5分)仿写句子。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就是一支笔,书写着人生;, , ; ,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诗歌鉴赏。山中杂诗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1)请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说说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8. (21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十二章)【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1)用“ ”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博学而笃志 笃:_年与时驰 驰:_不逾矩 矩:_静以修身 以:_(3)翻译下列句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_”字,对比鲜明。 (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作文: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在每一个清晨,想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迪桑第一株新草微笑;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促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额净化剂。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同学,从一个最淡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请以“从一个微笑开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班级,以及教师、同学的真实姓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1、1-2、1-3、1-4、1-5、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2分)2-1、2-2、2-3、2-4、3-1、3-2、3-3、3-4、3-5、4-1、4-2、4-3、4-4、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6分)5-1、6-1、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1、7-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8-1、8-2、8-3、8-4、8-5、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