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业介绍.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18622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业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业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业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招生专业介绍1、基础数学(070101)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偏微分方程的调和分析方法 苗长兴(研究员) 谌稳固(研究员)本方向主要是借助于调和分析方法与非线性泛函分析方法(例如:算子插值理论、奇异积分算子理论、函数空间理论、振荡积分估计等)来研究波方程、色散波方程(组)的Cauchy问题及散射性理论、低正则性问题等现代数学的核心领域。采用的方法与技术是PaleyLittlewood分解理论、Strichartz型时空估计及非线性函数在Besov空间中的估计,特别是Bourgain的Fourier截断方法、Tao的I-能量方法。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在数学上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同时对物理的研究和认识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60数学分析(4)801高等代数复试科目:泛函分析与数学物理方程初步2、计算数学(070102)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袁光伟(研究员) 邬吉明(研究员) 王双虎(研究员)(2)计算流体力学 唐维军(研究员) 何长江(研究员)(3)蒙特卡罗方法及其应用 邓 力(研究员)(4)数值并行算法 谷同祥(研究员)方向1研究:(1)辐射流体力学计算方法,包括流体力学计算格式,结构、非结构网格生成与优化;(2)扩散方程的离散方法;(3)边界元方法及奇异积分计算;(4)微分-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理论研究;(5)微分方程的高保真离散方法研究;(6)典型问题的高保真数值模拟研究。方向2主要进行流体力学方程的数值方法研究,特别是多介质流体力学模型,激波捕捉格式,界面捕捉方法,高分辨率差分格式研究,结构和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和有限元方法研究,数值网格生成与自适应研究等。方向3主要研究内容有:(1)与时间相关的Boltzmann方程(双曲型)的随机模拟;(2)中子、光子耦合输运问题的求解;(3)输运网格几何构造、输运网格与力学网格的重映。方向4主要研究内容:(1)针对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的若干重要的、具有共性的数值计算问题,研究高效可扩展的数值并行算法和并行计算方法;(2)针对典型数值计算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研究适应数百上千个处理器的高效并行实现技术;(3)研制数值并行计算软件包。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60数学分析(4)801高等代数复试科目:方向1、2数学物理方程与计算方法;方向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向4计算方法。3、应用数学(070104)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非线性发展方程与无穷维动力系统 韩永前(研究员)(2)流体动力学方程的数学理论 苗长兴(研究员)方向1主要研究数学物理中的一些非线性发展方程的数学理论及其数值解,涉及的具体方程有GinzburgLandau 方程、LandauLifshitz 方程等,具体内容包括解的存在唯一性、渐进性、稳定性、解的爆破、涡旋解的存在性及其动力学行为、磁畴壁等。这些研究内容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方向2主要研究不可压流体动力学方程强解的整体适定性及光滑解的爆破机制。这些问题是现代数学物理研究中的重要的难题。研究内容涉及: 一,Leary-Hopf-弱解的正则性及无条件唯一性;其二, Mild解与光滑解的爆破准则及整体适定性问题。主要方法是解析半群理论、位势估计、Fourier频率局部化技术,限制模方法,抛物型奇异积分算子,抽象插值方法等现代分析的工具。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60数学分析 (4)801高等代数复试科目:泛函分析与数学物理方程初步4、理论物理(070201) 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凝聚态理论 段素青(研究员) 马桂存(研究员) 张 平(研究员) 张广财(研究员) 郑 晖(研究员) 许爱国(副研究员)(2)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及量子信息理论 刘 杰(研究员) 傅立斌(研究员)(3)理论原子物理及其应用 颜 君(研究员) 王建国(研究员)李月明(研究员)方向1主要研究凝聚态理论的基本问题。内容包括低维凝聚态系统与外场的相互作用、双态系统的动力学;半导体超晶格的输运及光学特性;超冷原子与光学势的相互作用、介观系统的量子输运;实用物态方程的理论研究;金属材料微介观缺陷结构动态演化及其对材料宏观性质的影响、多相流体流变动力学。BEC的实现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其在原子激光、信息存储、精密测量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关于它的研究是国内外理论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课题。方向2将研究BEC的动力学、不稳定性、超流性及Bogoliubov激发等重要的物理问题。方向3主要研究原子分子物理基础问题及等离子体辐射性质。内容包括原子结构与辐射跃迁过程、电子与原子(离子)的碰撞过程;分子结构的第一原理计算、重粒子碰撞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等离子体环境对原子分子结构和动力学过程的影响、非局域热动平衡等离子体动力学模拟、等离子体的辐射性质等。该研究在受控聚变、天体物理领域有重要应用。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2普通物理复试科目:方向1、2综合考试(含量子力学、统计物理);方向3:综合考试(含量子力学、电动力学)。5、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2) 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研究方向及导师:(1)粒子输运理论及其应用 应阳君(研究员) 李茂生(研究员)李金鸿(研究员) 许海波(研究员)(2)应用核反应理论 孙伟力(研究员)(3)核军备控制物理与技术 李 华(研究员) 伍 钧(研究员)方向1应用粒子输运理论方法与核物理专业知识,主要研究中子、光子(辐射)及快速粒子等在介质中的传输特性与规律,联系核工程设计、核探测诊断等实际问题,开展数值模拟为基础的物理分析,做好核工程物理和核辐射技术的应用开发。方向2主要研究中子,质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低能与中能核反应理论及其应用。探讨核结构与核反应理论相结合的技术途径,开拓在微观核数据评价与计算中的实际应用。方向3主要研究内容是探索发展与应用军控物理分析的科学技术方法,包括武器系统的特征分析、武器的控制、削减与销毁的核查技术与手段,进攻性武器系统与防御性武器系统的有效性分析方法等。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2普通物理复试科目:综合考试(含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6、等离子体物理(070204) 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研究方向及导师:(1)激光核聚变理论研究 朱少平(研究员) 裴文兵(研究员) 李敬宏(研究员) 许 琰(研究员)(2)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研究 朱少平(研究员) 裴文兵(研究员) 郑春阳(研究员) 李百文(副研究员)(3)激光核聚变中流体不稳定性研究 叶文华(研究员)(4)Z-pinch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研究 丁 宁(研究员)(5)激光聚变物理实验研究 丁永坤(研究员) 黄天晅(研究员) 缪文勇(研究员)(6)高能密度物理研究 江少恩(研究员) 李三伟(研究员)(7)强场物理 谷渝秋 (研究员) 曹磊峰(副研究员) 洪 伟 (副研究员)(8)高剥离态离子谱学研究 张保汉(研究员) 杨家敏(研究员)(9)流体力学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王世绩(中科院院士) 顾援(研究员)傅思祖(研究员)方向1主要研究激光靶耦合中的非局部热力学平衡物理,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其在介质中的输运,激光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内爆物理及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方向2主要研究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超短脉冲超强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激光聚变快点火中的关键物理问题。方向3主要研究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中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激光天体物理如恒星起源、超新星爆炸等有关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方向4研究Z-pinch内爆等离子体产生X射线辐射的动力学过程,辐射产生机理以及Z-pinch等离子体不稳定性。方向5开展激光聚变整体及分解实验,研究激光聚变的物理规律。研究的内容包括:有关黑腔物理、内爆动力学、流体力学不稳定性、辐射输运、辐射流体力学、辐射烧蚀和辐射不透明度等。方向6利用高能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极端高温高密度条件,研究相关的高能密度物理的规律。内容涉及高能量密度实验室等离子体以及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包括激光能量吸收、激光等离子体互作用非线性物理过程、激光靶耦合以及高能密度下的物理特征和效应等。方向7主要对超短超强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强场物理进行实验研究。强场物理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非常年轻又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超短超强激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带来了大量的新的物理现象并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超短脉冲激光技术的高亮度源(1018W/cm2)是进行强场物理、X射线激光以及快点火机制研究的重要工具。方向8主要利用强激光产生的特征等离子体,通过对其高剥离态离子发射和吸收光谱的分析和比较,研究相关原子(离子)能级及其结构、辐射跃迁类型及机制、截面、谱线形状、寿命等原子物理过程及其规律,阐明特征等离子体环境引起的各种物理效应。激光驱动流体力学界面不稳定性是激光聚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背景是十分明确的。方向9研究的目标是考察激光驱动流体力学界面不稳定性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对聚变点火的影响,探索抑制不稳定性增长的技术途径,最终实现有效的点火燃烧。近年来,以X射线激光作为探针,演示了开展不稳定性实验研究的可行性,相应的科研队伍能力较强,结构合理。项目经费有保障。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2普通物理复试科目:方向1、2、3、4综合考试(含电动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方向5、6、7、8原子核物理或量子力学;方向9综合考试(含激光物理、量子力学)。7、凝聚态物理(070205)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高压物理与力学 经福谦(中科院院士) 吴 强(研究员)戴诚达(研究员) 张 林(研究员)(2)高压材料科学与化学 姬广富(副研究员)(3)高压实验技术 周显明 (研究员) 毕 延 (副研究员)(4)计算凝聚态物理 陈其峰(研究员) 祝文军(研究员)(5)纳米功能材料 吴卫东(研究员) 王红斌(研究员) 邢丕峰(研究员) 何智兵(副研究员) 雷海乐(副研究员)(6)功能材料 张 林(研究员) 李 波(研究员) 杜 凯(副研究员) 邱龙会(副研究员) 王朝阳(副研究员) 漆小波(副研究员) 张占文(副研究员)(7)激光状态方程实验诊断技术 顾 援(研究员) 傅思祖(研究员)方向1主要研究吉帕到特帕压力范围内凝聚态物质的宽区(完全)物态方程;X-光与晶格及声子和电子的相互作用;高压结构相变和固-液-气-等离子体系相变及其动力学过程;高压下凝聚介质的力、热、电、声与光学性质;材料的本构响应与损伤演化规律。方向2主要研究冲击波动态高压的材料物性、结构相变、材料合成与化学反应等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发展创新的实验技术和理论计算方法,拓展材料科学在高新工程中的应用。方向3主要研究高压产生原理和技术,高温高压极端条件下和超快过程中凝聚态物质的物理、力学特性参量的实验诊断原理和新方法,发展先进的电子学、X光诊断、激光相干诊断、光谱学和光辐射诊断系统。方向4结合原子、微观、介观和宏观多尺度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凝聚态物质和稠密气体的理论物态方程;研究材料在动态加载过程中,压缩和拉伸阶段的塑性形变,相变和缺陷演化规律及对损伤的影响;弹塑性损伤的尺度效应;含能材料动态特性、安全性能等的理论计算与预测。方向5以建立极端条件下高能密度物理研究中的功能材料科学与制备技术为目的,进行微结构材料平衡与非平衡成型理论、计算机模拟与设计研究;开展金属及金属复合团簇制备与检测,复合非晶金属材料、自旋极化与自旋波功能材料、纳米储氢材料以及极端条件下的纳米结构光电子功能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探索超低密度无机/有机杂化多孔材料制备技术原理,建立三维纳米结构功能材料在强场中的应用方法与技术。方向6主要开展特种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结构控制、性能表征等相关基础理论、基础技术与应用特性研究。内容包括:材料分子设计及性能计算机模拟研究;低密度多孔材料微结构控制与性能研究;掺杂/复合材料合成与界面特性研究;分子自组装材料成型技术与性能研究;电镀/化学镀技术与镀层性能研究;特种聚合物材料合成与性能研究;功能微球/微胶囊成型与性能研究;特种陶瓷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激光作用下的材料结构与特性研究。方向7包括靶背冲击加热发光测量技术,主动诊断技术发展,等离子体状态诊断技术,诊断仪器标定技术。高精度的TPa高压状态方程有其重要的应用背景,先进的诊断技术则是其重要的基础。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现有诊断技术的精度,同时发展新颖的诊断方法,拓展激光状态方程实验所需的诊断手段,诸如主动诊断技术,冲击加热温度的诊断技术,冲击压缩密度诊断技术,等离子体状态诊断技术等。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2普通物理复试科目:方向1、2、3、4综合考试(含普通物理、热力学);方向5:固体物理或量子力学;方向6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或物理化学;方向7综合考试(含物理光学、热力学)。8、光学(070207) 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研究方向及导师:(1)激光物理与器件 束小建(研究员) 李守先(研究员)(2)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陈发良(研究员)(3)光子学理论与技术 李泽仁(研究员)(4)激光及其应用 王伟平(研究员)方向1主要从事连续波超音速氧碘化学激光器、波长可调的自由电子激光器和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方向2侧重用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强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后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变化,及其规律性探索。方向3主要研究光子学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研制高时空分辨的光电测量系统,包括干涉与衍射测量、高速摄影、无损检测、光谱记录、光电传感与控制等系统。方向4主要研究新型激光泵浦技术;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辐照下材料的损伤机理;抗激光加固及对抗技术;激光驱动飞片技术及其应用。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2普通物理复试科目:方向1、2综合考试(含量子力学、电动力学);方向3、4综合考试(含普通物理、物理光学)。9、无线电物理(070208)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董志伟(研究员) 周海京(研究员) 杨显俊(研究员)(2)计算电磁学 董志伟(研究员) 周海京(研究员)(3)特殊电子系统的分析、综合与仿真 杨战平(研究员) 曾 超(研究员)(4)无线电测控通信与复杂系统研究 张 健(研究员) 周 劼(副研究员)(5)雷达系统及信号理论研究 唐高弟(研究员) 李合生(副研究员)(6)微波、毫米波与亚毫米波电路研究 周邦华(研究员) 肖仕伟(副研究员)(7)新型光电器件与微机电技术 苏 伟(研究员) 张 德(副研究员)(8)高功率微波技术与应用 孟凡宝(研究员) 常安碧(研究员) 范植开(研究员) 金 晓(研究员)(9)高功率微波与物质的互作用机理 孟凡宝(研究员) 马弘舸(副研究员)(10)毫米波及太赫兹电磁波产生机理 孟凡宝(研究员) 胡进光(研究员)方向1主要研究利用脉冲功率技术,产生高功率微波的理论。方向2主要从事大型并行化电磁程序编制、开发及应用等方面的工作。方向3、4、5、6、7主要从事特殊电子系统的分析、综合与仿真技术研究;航天航空飞行器的无线电测控通信与跟踪定位、电子信息对抗、目标探测、软件无线电、亚毫米波电子学、复杂电磁环境与复杂系统控制等方面的有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以高速飞行器为平台的雷达高度表、雷达导引头等小型雷达系统与信号理论研究;雷达、通信、电子对抗中的微波、毫米波及亚毫米波电路及CAD设计技术研究;特种电子元器件设计、微机电系统集成、射频微机电器件与部组件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理论方法研究。方向8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二极管物理研究,高功率微波器件研究,束波互作用机理研究,模式转换与模式控制研究,高功率微波辐射天线研究以及高功率微波效应物理和加固技术等。方向9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强流相对论电子束产生高功率微波的各种机理,高功率微波器件的物理设计与数值计算、粒子模拟方法,高功率微波测试与诊断技术,高功率微波效应机理及效应评估方法等。方向10主要进行相对论毫米波器件的物理设计、数值模拟及实验技术等研究。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2普通物理复试科目:方向1、2综合考试(含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方向3、4、5、6、7综合考试(含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方向8、9、10综合考试(含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动力学)。10、流体力学(077203)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不定常流体力学(1) 王丽丽(研究员)(2)计算流体力学 赵桂萍(研究员) 于 明(副研究员)(3)不定常流体力学(2) 李 平(研究员) 柏劲松(研究员)(4)爆轰物理 谭多望(研究员) 王文强(研究员)(5)磁流体力学 杨礼兵(研究员)方向1研究流体力学中界面不稳定性发展及其诱发的湍流混合过程,包括含强间断复杂多尺度流场的高分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湍流大涡模拟研究以及界面不稳定性和湍流混合过程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研究。方向2研究爆轰波传播、爆轰与介质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相关复杂现象的物理分析;研究含有激波、爆轰波等强间断的复杂波系的非定常流动过程的高精度、高分辨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高速碰撞及界面严重扭曲的动态大变形问题的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等。方向3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中波的产生、传播及相互作用,界面不稳定性演化及两相的湍流混合,稠密介质中由于各种强冲击载荷引起的不定常流动现象,多介质流体动力学问题,相关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和程序研发。方向4爆轰波传播和爆轰驱动问题研究,爆炸物质的起爆机理、起爆技术和安全性问题,爆轰反应的建立、增长和传播,炸药性能、爆轰行为和爆炸动力学原理在军用和民用爆轰装置设计中的应用,相关的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方向5研究脉冲强磁场驱动下稠密介质(含固体套筒和等离子)的内爆动力学过程,内爆等离子体初始特性,磁场驱动飞片及准等熵压缩技术,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的产生与发展,X光辐射与内爆过程的关系,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13力学综合(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复试科目:方向1、2综合考试(含数学物理方法、流体力学);方向3、4、5综合考试(含普通物理、流体力学、热力学)。1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77402)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数据管理与信息安全 陈 虹(研究员)(2)并行计算 曹小林(研究员)(3)科学计算可视化 袁 斌 (高级工程师)方向1主要从事高性能并行计算所产生的大规模科学计算数据的存储、管理、共享和挖掘技术的研究,以及网络信息应用与安全技术研究。方向2主要从事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在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并行算法设计与分析、并行计算关键技术、并行应用软件与科学计算工具箱、微机机群与网格计算等。方向3主要从事大规模数据场的可视化算法和软件研究:并行可视化处理和绘制技术,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GPU绘制技术。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复试科目:数据结构12、固体力学(080102) 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 研究方向及导师:(1)计算固体力学 何颖波(研究员) 莫 军(研究员)郝志明(研究员) 尹益辉(研究员)(2)冲击动力学 何颖波(研究员) 罗景润(研究员) 陈小伟(研究员)(3)结构的热力学效应研究 李明海(高级工程师)尹益辉(研究员)方向1从事复杂结构的材料线性与非线性、几何大变形和接触非线性的静、动态力学响应和结构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大型通用结构程序的应用,专用程序的研究和开发;对复杂工程结构进行线性、非线性的静、动力学分析。方向2从事工程结构在高强度的短脉冲载荷作用下,结构界面应力波的形成及在结构中传播的规律和动力学效应研究;结构材料在高温、高压、高应变率下的动力学本构方程的建立与应用;特种结构及大型结构的瞬态力学效应及防护加固的研究与应用;热力耦合问题的研究;穿甲/侵彻问题的研究。方向3从事武器环境工程中流动和传热问题的数值模拟;典型构件火灾影响过程数值模拟和实验技术;构件高温演化过程的本构关系及模拟方法。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13力学综合(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复试科目:弹性力学13、工程力学(080104)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爆轰和爆炸动力学 孙承纬(工程院院士) 胡海波(研究员) 赵 锋(研究员) 谷 岩(研究员)(2)冲击动力学 刘仓理(研究员) 赵剑衡(研究员)(3)强电磁作用下的连续介质力学 孙承纬(工程院院士) 陈 林(副研究员)(4)激光的热和力学效应 孙承纬(工程院院士) 赵剑衡(研究员)(5)工程结构分析 莫 军(研究员) 郝志明(研究员)郭中泽(高级工程师)(6)结构振动、冲击与噪声 胡绍全(研究员) 方向1、2、3、4主要研究工程动力学的理论、实验和应用技术,包括爆轰波和冲击波引发、传播和驱动基础研究;冲击加载和实验技术;材料和结构在冲击载荷下的的响应、本构关系和力学行为;电磁能作用下高能量密度动力学、电磁内爆及Z箍缩理论与实验和电磁发射技术;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效应研究等。方向5研究在复杂环境和外载荷作用下结构或结构体系的弹塑性行为及其刚度、强度、稳定性和力学响应,结构的优化设计、控制与寿命估计等。方向6研究非线性振动理论、工程结构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复杂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修正技术,动力学优化设计和阻尼机理,振动、冲击、噪声试验的技术和方法等。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13力学综合(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复试科目:方向1、2、3、4综合考试(普通物理、热力学);方向5、6 弹性力学。14、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 研究方向及导师:(1)精密加工及测量 王宝瑞(研究员) 袁道成(研究员) 陶继忠(研究员) (2)特种加工与检测 陈金明(研究员)方向1主要研究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方法及装置,精密测量与仪器,传感技术及信号处理等。该方向历年来完成了各类复杂精密产品的加工与检测研究,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奖、部委级奖等各类奖励30余项。方向2主要研究特种加工理论及关键技术,重点是微细电火花加工、搅拌摩擦焊接、激光精密焊接,表面改性、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及材料分析与无损检测新技术。在该研究领域,先后完成了高能束(电子束、激光束)精密焊接、异种材料自动焊接、特种复合镜面加工技术、电磁涡流检测等课题研究,获得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出版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专著1册。在研课题可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充分的经费支持。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5机械原理复试科目:理论力学15、光学工程(080300)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固体激光工程 张小民(研究员) 李明中(研究员) 郑万国(研究员) 李小群(研究员) 蒋晓东(副研究员) 袁晓东(研究员) 张雄军(副研究员) 彭志涛(副研究员) 周 海(研究员)(2)非线性光学 景 峰(研究员) 隋 展(研究员) 粟敬钦(副研究员)(3)超短脉冲激光技术 魏晓峰 (研究员) 朱启华(研究员)(4)精密光学制造、检测、强光薄膜技术、衍射光学技术 许 乔 (研究员) 杨李茗(研究员) 马 平(高级工程师) 陈 波 (研究员) 陈 宁(副研究员) 王 健(高级工程师) 柴立群(副研究员)(5)高能激光系统技术与应用 苏 毅(研究员) 范国滨(研究员) 张 凯(研究员) 陈兴无(研究员) 张 卫(研究员)(6)激光物理与技术 张 卫(研究员) 叶一东(研究员)万 敏(研究员)(7)光束控制与目标探测技术 苏 毅(研究员) 叶一东(研究员)万 敏(研究员)(8)高平均功率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技术 张 凯(研究员) 唐 淳(研究员)王卫民(研究员)(9)半导体激光技术 唐 淳(研究员) 武德勇(研究员)(10)多源图像、信息处理与识别技术 陈兴无(研究员) 王 磊(研究员)(11)高功率激光技术与应用(12)靶场技术与应用 朱 俭(研究员) 戴亚平(研究员)马伟新(研究员)方向1主要研究用于惯性约束聚变的固体激光驱动器的总体技术和关键单元技术,包括大型钕玻璃激光放大器设计、高功率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技术、波导光学、光纤激光器等方面的前沿研究。该研究方向得到国家高技术惯性约束聚变领域和其他方面的经费支持,拥有较高水平的大型固体激光装置和一系列的单元技术研究实验平台、基础实验室,近年来获得了一系列领先成果。方向2重点研究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中的非线性过程,包括强激光束非线性传输放大、频率转换、光束质量控制等关键物理过程和技术。该研究方向得到国家高技术惯性约束聚变领域的支持,研究经费充足,获得过多项国内领先的成果。实验室具有较好的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条件。超短超强脉冲激光系统是研究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探索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的重要手段。方向3以研制高能量高强度的大型超短脉冲激光装置为牵引,研究超短激光脉冲产生、放大、传输、测量等基础物理问题和技术问题。得到国家高技术和其他专项经费的支持,研究经费充足,实验室拥有系列先进的超短脉冲激光装置。方向4精密光学制造、检测技术及衍射光学技术学科方向是以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驱动器超大口径、高精度光学元件制造、检测技术为背景,开展以先进光学制造技术、精密光学检测技术、衍射光学技术等研究工作和工程化应用工作,具备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设备和检测仪器,研究环境和条件优越。方向5研究和发展高能激光系统先进概念和系统理论;高能激光系统总体技术、先进的关键单元技术和系统实验技术;高能激光的产生、光束控制、传输及气动光学的原理与技术;激光束时间、空间分布参数诊断技术以及光学系统参数超高精度诊断新技术。方向6主要研究激光大气传输效应、自适应光学技术、激光参数诊断技术、光学检测技术、微光测量技术、光电信号采集、处理、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与系统技术等。方向7的研究包括光束控制和目标探测两个方面。研究光束控制和诊断的现代光学前沿技术;研究主动和被动高分辨率目标成像、探测、定位、识别以及图像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目标探测前沿技术。方向8研究高平均功率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技术:研究高平均功率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相关理论以及激光的产生、放大、光束质量控制、激光功率合成技术和应用技术。方向9主要研究用于泵浦的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以及封装技术。方向10研究多传感图像处理、研究多传感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算法和信息融合系统的软件构架与建模技术、多源图像、数据融合系统的工程实现。研究自动目标识别中的多源图像、信息融合处理技术。惯性约束聚变是国际上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高功率激光装置则是目前开展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重要实验平台。方向11主要为高功率激光装置总体(包括高能拍瓦装置)和关键单元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掌握基本物理规律,发展先进技术。包括高功率激光的产生、传输、放大、频率转换以及光束质量控制,高能拍瓦激光的放大,整形控制、脉冲压缩等。靶场是高功率激光装置进行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的场所,伴随着精密物理实验的推进,靶场单元技术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提高。方向12主要进行靶场总体排布、终端光学组件、靶定位瞄准技术、谐波分离技术、焦斑控制技术以及精密激光参数测量技术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4光学复试科目:方向1、2、3、4固体激光工程或光学制造;方向5、6、7、8、9综合考试(含物理光学、激光原理);方向11、12综合考试(含物理光学、激光技术)。16、物理电子学(080901) 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 研究方向及导师:(1)高压脉冲技术 李东杰(副研究员) 杜 涛(副研究员)(2)微机电技术及应用 程永生(研究员) 苏 伟(研究员)(3)天线技术 李 彪(研究员)(4)冲击电磁学 杨永辉(副研究员)(5)高功率微波产生机理 孟凡宝(研究员) 常安碧(研究员) 金 晓(研究员)(6)高功率微波测试技术 金 晓(研究员) 范植开(研究员)(7)高功率微波效应 孟凡宝(研究员) 马弘舸(副研究员)方向1、2、3、4主要研究小型高压系统的高压大电流脉冲的产生、变换、传输和测量等技术;飞行器加速度等物理量高精度传感器、执行器、硅微传感器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技术,机电引信及信息处理、仿真与测试技术,微光机电器件与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飞行器天线和地面天线的设计技术;强冲击环境下的敏感、信息处理、控制与测试技术。方向5研究强流相对论电子束产生高功率微波的各种机理,高功率微波器件的物理设计与数值计算、粒子模拟方法等。方向6研究高功率微波能量、功率及天线的测试方法与技术,研究高功率微波测试系统的标定及微波模式的诊断技术。方向7研究高功率微波对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系统效应的实验方法,效应仿真,分析高功率微波对效应物的损伤机理,研究高功率微波效应的评估方法。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6模拟电路;复试科目:方向1、2、3、4综合考试(含数字电路、普通物理);方向5、6、7综合考试(含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动力学)17、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 研究方向及导师:(1)信息传输与处理 张 健(研究员) 杨 春(副研究员)(2)信号处理 王 凌(研究员) 周 劼(副研究员)(3)电路与网络 周邦华(研究员) 金数波(研究员)李中云(副研究员)(4)计算机通信与控制 陈泉根(研究员) 李 军(副研究员)高 杨(副研究员)(5)测量设备电子检测技术 陈 衷(研究员)本专业主要研究无线电测控通信系统中的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雷达、测控与电子对抗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微波、毫米波及亚毫米波电路设计、网络分析及CAD技术;特殊电子系统中的系统设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测量设备电子检测技术等。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7信号与系统复试科目:综合考试(含数字电路、模拟电路)18、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软件工程与数据库技术研究及应用 吴志杰(研究员) 赵 强(研究员) 李丽娟(高级工程师)沈 浩(研究员) 席传裕(研究员) 潘泽友(研究员) 杨德成(研究员) 唐定勇(高级工程师) 陶以政(高级工程师)(2)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及应用 吴志杰(研究员) 廖晓菊(高级工程师) 王开云(研究员)(3) 数值模拟与高性能计算 何铁宁(研究员) 石正军(研究员) 赵晓平(研究员) 沈 浩(研究员) 郑澎(高级工程师) 魏建萍(高级工程师) 成 伟(高级工程师)(4)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 赵 强(研究员) 王开云(研究员)方向1 研究软件工程技术及开发环境;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测试技术;软件体系结构及中间件技术。方向2研究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互连技术与应用;Internet/Intranet应用与网络服务技术。方向3研究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和工程可视化技术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并行程序设计及并行环境开发;高性能计算及大型科学计算应用软件的并行化。方向4研究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及相关技术;信息安全测评技术;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及取证技术。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课(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复试科目:计算机综合水平考试(含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网络与信息安全)。19、应用化学(081704)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1)精细化学品与仪器分析技术 黄奕刚(研究员) 邓建国(研究员) 李金山(研究员)(2)快速化学反应检测技术 赵小东(研究员) 刘学涌(研究员)(3)化学电源技术 孟凡明(研究员) 刘效疆(研究员)(4)氢同位素化学与工艺学 罗顺忠(研究员) 彭述明(研究员)方向1主要进行含能材料、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技术功能材料、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等的分子结构设计与合成,性能测试与表征;研究色谱、光谱、能谱、热分析及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等仪器分析技术及其在含能材料及精细化学品等相关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该研究既着眼于国防事业所需的应用研究,又拓展于民用,并努力跻身于应用化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的前沿,达到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在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中,既培养人才又追求应用效果,形成有国防科技特色,有作为的研究领域。方向2主要研究含能材料爆炸的高速反应、燃烧转爆轰的快速反应、材料发生加速反应过程规律与测试技术。该研究在发展常用的实验、研究技术以及分析、测试方法的同时,密切关注研究对象的表面和接触界面的状态以及微气氛对材料体系热安定性和相容性的影响,注重材料性能与工艺技术、工艺过程等环节的相关性,结合环境适应性和贮存老化试验,深入进行有关微观结构和组成变化等涉及机理性的探索工作。方向3针对锌银电池、热电池及钒电池等有重要军事用途的电化学体系,开展电极材料制备、性能表征及电极成型工艺技术研究。方向4研究金属氢(氘、氚)化物的设计、制备、性能表征技术及其在能源、国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氚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溶解、扩散和渗透)、含氚材料中氚衰变产物的行为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含氚介质中氚的回收、分离和纯化技术,包括选择性渗氢组合膜技术、氢同位素催化交换技术、催化剂制备技术、氢同位素分离技术等。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方向1、2、3(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二(4)810普通化学;方向4(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二(4)812物理化学复试科目:方向1、2、3综合化学;方向4综合考试20、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082601) 本专业是硕士学位授予点。 研究方向及导师:(1)炸药的钝感及相关材料测试技术 舒远杰 (研究员) 聂福德(研究员)(2)炸药及相关部件的安全性能研究与评估 龙新平(研究员) 黄毅民(研究员)(3)高效能弹药及其精密装药技术 黄 辉(研究员) 何 碧(研究员)(4)武器系统总体设计与仿真 (5)武器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邓克文(研究员) 张方晓(研究员)刘 彤(研究员) 魏发远(高级工程师)卢永刚(高级工程师)方向1主要研究炸药的钝感机理、降感技术,以及研制相关的器件和高分子材料,并研究其应用;研究炸药和相关材料的理化性能、相容性的表征及分析测试技术。方向2主要研究炸药、火工品及相关部件的安全性能测试技术及评估方法。研究炸药在加工、使用过程中,或在异常环境因素作用下的反应,评估其安全性。方向3主要研究高性能弹药的配方设计、数值模拟和性能表征。研究精密装药过程中的流变学、炸药结晶与凝固过程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及精密装药工艺技术。方向4武器系统分析;武器系统总体设计理论与方法;武器系统参数优化与仿真;系统评估与决策;武器系统综合集成;武器作战平台虚拟样机与仿真实验技术。方向5武器系统安全性理论与分析方法;武器系统危险性辨识与评估;武器系统安全检测与监控;武器系统安全失效分析:材料、结构失效机理与预防技术;武器系统可靠性设计与效能威力的评估。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方向1、2、3(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2普通物理或810普通化学;方向4、5(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3机械设计复试科目:方向1、3综合化学;方向2物理综合;方向4、5理论力学。21、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1) 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研究方向及导师:(1)研究堆实验与应用 代君龙(研究员) 李建胜(研究员)(2)Z-Pinch等离子体物理及诊断技术 徐荣昆(研究员) 许泽平(研究员)(3)激光聚变诊断技术 刘慎业(研究员) 陈家斌(研究员)(4)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 杨存榜(研究员)方向1研究反应堆运行、实验、参数测量和应用问题,应用堆物理、热工、安全分析程序,并开展数值模拟计算研究。方向2研究Z-Pinch等离子体内爆动力学、辐射规律、辐射输运的细致物理过程,探索能量转化机制和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抑制方法。研究高时空分辨测量技术、辐射能谱诊断技术和背光照相技术等。方向3研究在实验技术方面研究单次脉冲、混合辐射场的测试及高时空分辨(微米、皮秒)的诊断手段。发展ICF领域中的诊断技术,推进诊断精密化。研究在光学、紫外、X射线波段的能谱,高时空分辨测量技术,且运用所研制的诊断手段观测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并研究惯性约束聚变实验中产生的聚变产物如中子、质子和a粒子等核诊断技术。方向4主要针对ICF中关于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的研究,内容涉及ICF实验相关的超快电子学、核信息处理、核探测技术以及相关交叉学科,还包括ICF实验的网络建设管理、以及ICF实验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专业课考试科目:初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02普通物理复试科目:方向1、2反应堆物理(含反应堆工程)或原子核物理实验方法(含原子核物理);方向3、4原子核物理或量子力学;22、核燃料循环与材料(082702)本专业是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研究方向及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