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17058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面各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未雨绸缪 , 妥善应对。B . 我静静地欣赏着蓝天白云、高山大川,从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彻底解脱出来。C . 在第六届“乡村好校长论坛”研讨会上,12年未见面的老同学王峰和刘华兴萍水相逢 , 感慨良多。D . 岳云鹏的表演幽默搞笑,大人忍俊不禁 , 孩子们更上笑得前俯后仰。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山lng_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ki_万分。再塑生命的人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gun_,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yu_惑了。雨的四季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 (9分)多读多背经典诗文可以提高你的文学品位,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1)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_,_。(吴均与朱元思书)(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5)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可以用来勉励困境中的友人努力进取的句子是:_,_。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4. (6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沿溯阻绝(_) 念无与为乐(_) 委而去之(_) 攻亲戚之所畔(_) 岂不诚大丈夫哉(_) 必敬必戒 (_)5. (2分)下列各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一百许里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B . 因以为号焉 策之不以其道C . 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D . 黔娄之妻有言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6. (7分)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1)在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笔下,“坏人完全是坏的”为数很少,可有一个人却坏事做尽。作者通过一系列事件,描摹出了一个巧取豪夺、贪婪吝啬、无情无义的卑鄙小人的丑恶嘴脸。 这个人是_。请概述两个相关事件。_(2)格列佛游记、围城皆为讽刺小说。请从下面语段中任选一个片段,从“讽刺艺术”的角度,写出自己的阅读体会。 片段一:他说:在外国人看起来,我们的国势似乎还很兴隆,不过实际上我们有着两大危机。一方面国内党争激烈,一方面极其强大的外敌时时有入侵的危险。关于第一件,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有两大政党互不相让,一党叫做特拉迈克三,一党叫做斯拉迈克三。因为一党的鞋跟高些,另一党的鞋跟低些,所以根据鞋跟的高低才分成两个党派。据说高跟是最合乎我们古代的制度,但是不管怎样,皇帝却决定一切行政官吏必须任用低跟党。这你不会不察觉到,皇帝的鞋跟就特别来得低,至少要比任何朝廷官员的鞋跟低一都尔(都尔是一种长度,大约相当于一英寸的十四分之一)。两党间仇恨很深,以至于他们绝对不在一起吃喝,更不在一起谈天。算起来特拉迈克三或高跟党的人数超过我们。但是一切权势却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怕的是皇太子殿下多少有点倾向于高跟党;至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有一只鞋跟比另一只高些,所以他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节选自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片段二:“哼,高松年还要我写篇英文投到外国杂志去发表,让西洋人知道咱们也有牛津剑桥的学风。不知怎么,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辛楣叹口气,不知道这正是中国的厉害,天下没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鸿渐说:“你从前常对我称赞你这位高老师头脑很好,我这次来了,看他所作所为,并不高明。”辛楣说:“也许那时候我年纪轻,阅历浅,没看清人。不过我想这几年来高松年地位高了,一个人地位高了,会变得胡涂的。”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节选自钱钟书围城)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7. (9分)孝感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请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并按照要求完成孝文化专题综合性学习任务。【材料一】近两千年来,孝感孝子层出不穷,仅明清县志记载,孝感有名有姓的孝子就多达493名。在二十四孝中,孝感有三孝,即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席的黄香和哭竹生笋的孟宗;武汉黄陂有木兰庙(曾隶属孝感),当地人都认为代父从军、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花木兰是一个大孝女。【材料二】数年前,孝感女孩、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在尽心赡养父亲和继母的同时,刻苦学习。大学毕业后,她竭尽心力,艰苦创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后,尽力助养残疾儿童和孤寡老人,她用爱心和事业心丰富着孝道的时代内涵。【材料三】孝感市大悟县梁龙、梁小龙兄弟俩为了让瘫痪的母亲得到更好的治疗,带着母亲来到上海,弟弟白天照顾母亲,晚上打工赚钱;哥哥白天读书、打工,晚上照顾母亲。梁龙、梁小龙家庭因兄弟齐心协力践孝道、相互扶持渡难关撑起一个家而荣获“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1)解“孝”字:右图是金文中的“孝”字,是由“子”字和省略笔画的“老”字组合而成。请结合字形解释“孝”字的含义。(2)明“孝”道:时代在发展,“孝”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填写横线上的内容。大孝爱国,孝是保卫和平、赤诚报国的庄严使命;中孝立业,孝是竭尽心力、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A_,B_(3)践“孝”行:为响应孝感市“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倡议,班级设计了两项“我与孝文化”实践活动主题,请开动脑筋,另外设计两项活动主题。活动主题一:探寻孝感地名由来。 活动主题二:开展孝文化主题演讲。活动主题三:_ 活动主题四:_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秋的气味林海音秋天来了,很自然地想起那个地方西单牌楼。无论从哪个方向来,到了西单牌楼,秋天,黄昏,先闻见的是街上的气味。炒栗子的香味弥漫在繁盛的行人群中,赶快朝向那熟悉的地方看去,和兰号的伙计正在门前炒栗子。和兰号是卖西点的,炒栗子也并不出名,但是因为它在街的转角上,最是扎眼,就不由得就进去买。来一斤吧!热栗子刚炒出来,要等一等,倒在箩中筛去裹糖汁的沙子。在等待称包的时候,另有一种清香的味儿从身边飘过,原来眼前街角摆的几个水果摊子上,枣、葡萄、海棠、柿子、梨、石榴全都上市了。香味多半是梨和葡萄散发出来的。沙营的葡萄,黄而透明,一撅两截,水都不流,所以有“冰糖包”的外号。京白梨,细而嫩,一点儿渣儿都没有。“鸭儿广”柔软得赛豆腐。枣是最普通的水果,郎家园是最出名的产地,于是无枣不郎家园了。老虎眼,葫芦枣,酸枣,各有各的形状和味道。“喝了蜜的柿子”要等到冬季,秋天上市的是青皮的脆柿子,脆柿子要高桩儿的才更甜。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些都是秋之果。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里在窗前的方桌上,就着暮色中的一点光亮,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的快乐,脚步不由得加快了。身后响起了铛铛的电车声,五路车快到宣武门的终点了。过了绒线胡同,空气中又传来了烤肉的香味,是安儿胡同口儿上,那间低矮窄狭的烤肉宛上人了。门前挂着清真的记号,他们是北平许多著名的回教馆中的一个,秋天开始,北平就是回教馆子的天下了。矮而胖的老五,在案子上切牛羊肉,他的哥哥老大,在门口招呼座儿。他的两个身体健康、眼睛明亮,充分表现出回教青年精神的儿子,在一旁帮着和学习着剔肉和切肉的技术。炙子上烟雾弥漫,使原来就不明的灯更暗了些,但是在这间低矮、烟雾的小屋里,却另有一股温暖而亲切的感觉,使人很想进去,站在炙子边举起那两根大筷子。老五是公平的,所以给人格外亲切的感觉。它原来只是一间包子铺,供给附近居民和路过的劳动者一些羊肉包子。渐渐地,烤肉出了名,但它并不因此改变对主顾的态度。比如说,他们只有两个炙子,总共也不过能围上一二十人,但是一到黄昏,一批批的客人来了,坐也没地方坐,一时也轮不上吃,老五会告诉客人,再等二十几位,或者三十几位,那么客人就会到西单牌楼去绕个弯儿,再回来就差不多了。没有登记簿,他们却是丝毫不差地记住了先来后到的次序。没有争先,不可能插队,一切听老五的安排,他并没有因为来客是坐汽车的或是拉洋车的,而有什么区别,这就是他的公平和亲切。一边手里切肉一边嘴里算账,是老五的本事,也是艺术。一碗肉,一碟葱,一条黄瓜,他都一一唱着钱数加上去,没有虚报,价钱公道。在那里,房子虽然狭小,却吃得舒服。老五的笑容并不多,但他给你的是诚朴的感觉,在那儿不会有吃得惹气这种事发生。秋天在北方的故都,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1)本文先写物,再写 , 表现北平秋天 的特点。(2)北京城很大,可写的地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西单牌楼和安儿胡同口儿上的烤肉铺来写呢?(3)从文章来看,老五是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海棠红着半个脸,石榴笑得露出一排粉红色的牙齿”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5)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写北京秋的气味吗?请谈谈你的认识。9. (1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节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乐)(1)第段中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和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的目的是什么?(2)最后一段中与第段“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句子是_(3)对于责任,“解除”和“卸却”有何不同?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10. (15分)诗词赏析。浣溪沙 (晏 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和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2)体会“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的妙处。(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11. (26分)阅读伤仲永,完成第14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选自人教版教材)(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邑(y)人奇之B . 以钱币乞(q)之C . 环谒(ji)于邑人D . 泯(mn)然众人矣(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邑(y)人奇之B . 以钱币乞(q)之C . 环谒(ji)于邑人D . 泯(mn)然众人矣(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伤仲永_ ()借旁近与之_()稍稍宾客其父_ ()泯然众人矣_(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伤仲永_ ()借旁近与之_()稍稍宾客其父_ ()泯然众人矣_(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未尝识书具。_()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未尝识书具。_()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7)仲永由“神童”最终变为了常人,说明了什么道理?(8)仲永由“神童”最终变为了常人,说明了什么道理?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你是否发现?我们身边其实不乏这样的“牛人”:他们或者知识丰富,口才超强;或者公平正直,令人信服;或者能歌善舞,或者有一手绝活;或是体育健将,或是乐器高手请以我身边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3-1、3-2、3-3、3-4、3-5、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4-1、5-1、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6-1、6-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7-1、7-2、7-3、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1、8-2、8-3、8-4、8-5、9-1、9-2、9-3、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10-1、10-2、10-3、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6分)11-1、11-2、11-3、11-4、11-5、11-6、11-7、11-8、十、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