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1425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2 原始的农耕生活(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娄底)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2. (2分) (2017七上天津月考) 穿越时空隧道,你来到五六千年前的半坡居民家中,他们热情地端出香喷喷的食物招待你,你认为这一食物原料最有可能是( ) A . 小麦B . 水稻C . 燕麦D . 粟3. (2分) (2018七上防城港期末)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入C . 半坡人D . 山顶洞人4. (2分) 半坡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大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 )A . 黑陶B . 白陶C . 红陶D . 彩陶5. (2分) (2016七上东莞期中)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 )A . 希腊B . 埃及C . 印度D . 中国6. (2分) (2018七上江城期中) 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如下图所示,居住在该样式房屋中的原始居民是(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7. (2分) (2017七上江海月考)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其中生活在长江下游,距今大约7000多年的原始居民是( )A . 河姆渡原始居民B . 半坡原始居民C . 大汶口原始居民D . 柳江原始居民8. (2分) (2015七上昆明期末)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富,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 . 水稻B . 小麦C . 粟D . 玉米9. (2分) 记者2014年10月11日从农业部获悉,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四期攻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创造了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我国古代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 . 山顶洞人B . 北京人C . 河姆渡人D . 半坡人10. (2分) (2019深圳模拟) 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文物图片是( ) A . B . C . D . 11. (2分) (2019深圳模拟)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铁农具D . 曲辕犁12. (2分) (2019七上邵阳期中) 决定原始农耕时代形成农作物种植。南稻北粟”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环境B . 生产工具C . 劳动技术D . 生活习惯13. (2分) (2019深圳模拟) “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居民应该生活在( ) A . 辽河流域B . 海河流域C . 长江流域D . 珠江流域14. (2分) (2019七上沾化月考) 小明的同学小华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 彩陶 半穴式的房子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半坡遗址D . 河姆渡遗址15. (2分) (2019七上西安期中) 电影石器时代之百万大侦探讲述了一个人类模拟新石器时代在原始森林中挣扎生存经受饥饿和苦难的故事,那么电影主角有可能遇到以下那些居民( )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A . B . C . D . 16. (2分) (2019七上深圳期中) 考古发掘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促使其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 . 学会建造房屋B . 原始农业的发展C . 自然条件的变化D . 妇女的重要作用17. (2分) (2019七上台安月考) 歌谣“骨柘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下列那个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 )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人C . 半坡人D . 河姆渡原始居民18. (2分) 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河姆渡遗址D . 半坡人遗址19. (2分) (2014连云港) 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 )A . 农业初兴B . 聚族而居C . 采集狩猎D . 贫富分化20. (2分) 中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稻的国家B .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C . 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D .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21. (2分) (2016七上安丘月考) 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北京人 半坡原始居民 河姆渡原始居民 炎黄时代A . B . C . D . 22. (2分) (2017七上江海月考) 原始农业与原始畜牧业产生于( ) A . 旧石器时代;B . 新石器时代;C . 史前时代D . 文明时代23. (2分) (2017七上永定期中) 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B . 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C .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D . 半坡居民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24. (2分) (2017七上东莞期中)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打制石器 钻孔石斧 鱼纹彩陶盆 稻谷遗存A . B . C . D . 25. (2分) (2017七上连城月考) 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够体验到的是( ) A . 吃上用陶器盛着的煮熟的猪肉B . 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C . 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D . 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26. (2分) (2018七上罗湖期末)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 . 人工取火的发明B . 饲养水平的提高C . 建房技术的进步D . 生产工具的改进27. (2分) (2017七上河源月考) 在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 ) A . 生产工具的改进B . 种植技术的发展C . 建筑技术的进步D . 饲养水平的提高28. (2分) 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火的使用B . 农业生产的发展C . 能建造房屋D . 使用陶瓷29. (2分) (2017七上东莞月考)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农业生产的发展B . 火的使用C . 能建造房屋D . 使用陶瓷30. (2分) (2017七上惠安月考) 在人类历史的进化过程中,制度的改革、生产工具的发明、文化的出现等等都是人类进步的表现。以下事物所代表的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嵌绿松石的铜牌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北京人头像复原图 商代铜爵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85分)31. (20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白虎通材料二(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七千年前的奇迹材料三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郭沫若请回答:(1) 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3) 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4) 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32. (20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穴居而野处(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材料二:请回答:(1) 从材料一文字叙述和材料二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2) 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条大河流域哪一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3) 是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33. (5分) 阅读下列材料: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名),教民农作。请回答:(1) 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可直接摘抄原文。)(2) 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3) 说出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34. (20分) (2017七上武威月考) 识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 图一是北京人使用过的石器,这种石器是通过何种方式制造出来的?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叫什么时代? (2) 图二的名称是什么?它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最为典型的农业工具?这一原始居民建造的最早的木构建筑是什么? (3) 图三是什么样式的房屋?这一房屋是由哪一原始居民建造的? (4) 图四是建造宫室的情景,传说中与之同时,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发明创造。这一时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的是谁? (5) 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35. (20分) (2017七上新野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 材料中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创造了条件。这一著名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2) 在推动“社会在大变革”中,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通过对以上几个历史时期的问题的探究,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85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