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物理研究性课题.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81359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物理研究性课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年高中物理研究性课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年高中物理研究性课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中物理研究性课题第一部分,简单地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的理论,从学习的特点、内容、选题、评价、可行性、与高考的关系等多方面进行了讨论,以提高对研究性学习意义的认识;第二部分,概括了物理学科的主要的思想方法,如:图象法、整体分析法、隔离法、等效代换法、建立理想化模型法等;还归纳了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利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自觉性。第三部分,列举了一些与物理学科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并寻找了一些主题下的子课题,以便达到提供一种学习的模式,让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参考,同时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第四部分,提供了一些研究性学习的专题报告,这些专题的报告对同学们进行研究性学习会起到很好的启发作用。目录 :第一篇 物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理论一 物理课程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内容、热电、体系的构建二 物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选题三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概况四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第二篇 物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思路一 物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方法二 物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第三篇 物理学科研究性学习的主题与探究主题一 力与生活课题1 游乐场上的物理学课题2 菜刀上的力学知识课题3 体育运动中的力学知识课题4 现代汽车的安全装置课题5 桥梁与物理主题二 电的应用课题1 电器在你家中课题2 两种输电方式的研究课题3 走进核电站课题4 静电的研究课题5 其他能源转化为电能的研究主题三 物理与新材料、新技术课题1 超导应用的调查与研究课题2 光导纤维与通讯课题3 纳米技术课题4 激光的特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课题5 电磁波的利用课题6 认识传感器课题7 新型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主题四 地球与人类课题1 对地磁场的分析与讨论课题2 地球大气层的调查课题3 黑洞课题4 环境污染中的物理污染课题5 重力加速度的研究课题6 航天技术的发展第四篇 研究性学习实例报告案例1 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与小球质量、弹簧劲度系数的关系案例2 温室效应案例3 传感器的研究案例4 用激光笔做光学实验案例5 灶具的演变案例6 饮水鸟的奥秘案例7 考察研究测量仪表及装置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2、估测高压锅内的水温3、研究弹簧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4、菜刀上的力学知识5、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6、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7、男女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差异8、浅议物理作业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9、浅谈可再生能源10、调查研究: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11、 液体表面的张力12、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辨析13、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14、物理与诗书曲画15、成语中的物理哲理16、生活中的物理17、“整体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18、牛顿运动定律一章的题型解析19、物理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20、求力对物体做功的方法21、时代呼唤纳米科技22、“图解法”题型归类23、GMm/R2=mg在高考题中的运用24、有关超导体的知识14、物理实验中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15、生活中的电磁辐射16、物理与化学的联系17、“神州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回收过程18、“和平号”坠毁始末19、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20、生活中的能的转化21、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22、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归纳课题;潮汐现象1.初步解释潮汐形成的原因2.尝试说明什么时候会出现大潮或小潮3.潮汐发电包含哪些能量转换的过程4.要建造一个潮汐电站,需要哪些自然条件?哪些地区适合?如果潮汐能都被利用,电站可以产生多少电能?5.讨论潮汐电站的优点和缺点潮汐是由于月球与地球的万有引力引起的,当月球运动时,万有引力发生变化,引起海水周期性的变化,一般早晨和傍晚会有大潮,机械能,内能,潮汐水量大,水势凶猛,沙地易于建站,一般转化能量率有40%左右,优点:无污染,缺点:不够稳定,季节变化大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危险性的试验不要单独让学生做,教师要注意审查学生的活动方案,认为无安全隐患后方能实施。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指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和意愿,选择恰当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来支持和帮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把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并使其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领域,实现综合实践活动方式的多样化。 鼓励、支持学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有机结合,发掘、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与社区三者之间的联系。 主动实践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研究性学习可以是自选课题,自己去观察、认识、发现、探究、感悟,也可以是以小组或班级(或团队)的形式开展,在通过个人、集体相互交流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坚持实效性原则。各年级段要针对学生个性特征,从课题的选择、实施方案的制订到具体实施及结论的形成,都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不搞花架子,多做实文章。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开展研究性课程要坚持面向全体,不能只局限在优生上,要使学生全员参加,并各有所得。 以鼓励性为主。研究性课程是一项新鲜事物,教师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指导,对学生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教师要加以引导,以表扬鼓励为主,使之不断完善。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应因学生年龄与知识的差异而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能贪大求全,好高骛远。要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注意点与面的关系。在工作策略上,先从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一二年级起步,再在试点的基础上向其他年级推开;先从学科专题式的研究性学习入手,再发展到各种形式并存;先利用假期、休息日、活动课进行,再向选修课、必修课拓展;先从有能力辅导的教师入手,再吸引全体教师参与。 要注意研究周期的长与短的关系。一般以较短周期为主,周期太长的不宜太多。 要注意与其他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强调研究的重要,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始终都以一种方式来学习。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接受式学习等其他学习方式。 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条件下,以适当的方式组织探究活动。 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教师应该注意给学生营造不同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学习活动的难度水平控制在“最近发展区”内,并让学生通过自己一系列思维的加工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空。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要善于创设一种具有丰富反应的、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气氛。教 育 研 究 方 法一、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确定研究范围,并选定研究问题2.查阅参考文献3.建立研究假设4.识别并表明有关变量,并将其转化为操作用语5.决定支配与控制变量的方法(如果是实验研究)6.确定研究方法,选定或编制对有关变量的测量工具、观察方案、访谈提纲7.拟定研究方案8.搜集资料9.从事统计分析10.撰写研究报告二、选择研究的问题(一)选择问题的重要性问题指明了研究的目的、方向和内容;问题的选择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价值和研究的难度(二)问题的来源1.社会实践的要求: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矫治2.对某种理论、观点、理论的演绎的证实或质疑,或对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反思:如:两段沟通理论3.对前人研究的扩展:如:对欺侮行为的研究对旁观者行为的研究4.仿照国外成果,开展比较研究:如:修订自我概念量表(三)选择研究问题的标准1.有理论与实际价值推动专业理论发展;解决各领域社会现实问题。2.有创新性研究新的问题,包含新的变量,包含变量间新的关系,不应选择已有现成结论的问题。3.可操作性与可验证性有些哲学上的问题是不可操作的:如:农民应否接受政府的津贴?有些问题过于笼统,只是选定了问题范围,而没有选定明确的问题。问题最好包含变量之间的关系。4.所研究的问题要在已有的理论中生根,不是一个与任何现有理论都无法挂钩的东西。5.考虑到个人兴趣,时间、经费、个人能力、被试可得性等资源。(四)问题的表述问题的表述应明确,体现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对某些观念要作限定,包含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三、提出假设(一)假设:假设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推测,是对待决问题所提出之暂时的或尝试的答案。借助假设,我们可以把对问题的研究转化为对假设的检验。假设为我们指明了研究工作的方向,体现理论和理论思维对研究工作的指导作用。(二)假设的来源:1.根据已有理论的演绎,推导出假设;2.已有研究工作的暗示;3.实践经验的归纳4.研究者的猜想(三)假设的表述1.条件陈述式:如果A,则B如:如果一企业团体内部有矛盾,则该工作团体的生产率将下降。2.组间差异式:A与B有显著差异如:“掌握定向的学生比成绩定向的学生更多地采用深层学习策略”。 “不同职业的人对彩色电视品牌偏好有差异”。3.变量相关式:A与B有相关如:“中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其职业倦怠存在正相关”。4.复合假设例:偏于具体思维的学生在结构化的教学中更有效;偏于抽象思维的学生在非结构化的教学中更有效。(四)假设的要求:1.假设应具有可验证性;2.应与同一领域内已公认的知识不发生矛盾;3.假设应针对问题提供答案,而不是文不对题;4.假设应该简约,假设中变量及其关系必须明确,不包含无关的复杂概念;5.假设最好以量化的形式或便于量化的形式加以表达;6.假设应是一种事实的表述,而不是一种意见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