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09280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A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晚清思想家谭嗣同在仁学中阐述道: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那么关于“秦政”的准确含义是( ) A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 .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C . 中央设三公九卿制D . 废分封设置郡县2. (2分)民主一直是人类的追求目标,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禅让制D . 等级制3. (2分)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 ) A . 世袭制B . 禅让制C . 分封制D . 郡县制4. (2分)在中国,第一个创办私立学校的人是( ) A . 韩非子B . 孟子C . 荀子D . 孔子5. (2分)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建陵墓A . B . C . D . 6. (2分)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属于秦朝的是( ) A . B . C . D . 7. (2分)鲜卑族贵族集中在平城,保守势力顽固,推行汉化政策阻力大,于是孝文帝把都城迁到洛阳。”这句话表达了( ) A . 北魏迁都遇到的困难B . 北魏迁都的条件C . 北魏迁都的原因D . 汉化措施的问题8. (2分)隋朝统治者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 . 为了兴修水利B . 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C . 隋炀帝要巡游江都D . 为了加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9. (2分)七年级(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 .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 .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 . 日本派遣唐使来华10. (2分)下列哪一本书介绍了亚洲国家的富庶和繁荣,并在欧洲广泛流传,激起了上层社会对东方的向往( )A . 马可波罗行记B . 荷马史诗C . 天方夜谭D . 史记11. (2分)下面四幅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中,与元代台湾情况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12. (2分)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东方的中国人正在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 . 焚书坑儒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 八股取文、文字狱D . 闭关锁国13. (2分)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 A . 禁止一切对外贸易B .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 . 严格加强思想控制D . 严格管制华人出国14. (2分)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权”否定“神权”的社会根源在于( )A .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B . 反对天主教会,弘扬神性的封建思想C .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D .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15. (2分)2012年6月2日至5日,英国全国放假庆祝女王登基60周年。根据权利法案,下列对英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B . 国家的象征C . 享有统治国家的绝对权力D . 在国人中仍有较高威望16. (2分)下列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都处死过国王都成立过共和国都打败了外国军队的进攻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A . B . C . D . 17. (2分)如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这一时期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 新航路的开辟B . 资产阶级革命C . 工业革命D . 早期殖民掠夺18. (2分)“明治政府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哪项举措( )A . 加强中央集权B . 大力发展工商业C . 重视发展科技D . 重视发展教育19. (2分)战争中诞生的美国,又不断通过战争“受益”,有一次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其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战争是( )A . 美国独立战争B . 美国南北战争C . 第一次世界大战D . 第二次世界大战20. (2分)历史上有很多名不副实的名词,下列历史名词中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A . 阿拉伯数字B . 文艺复兴C . 三角贸易D . 印第安人21. (2分)19世纪中期提出: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进化而来的,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B . 爱迪生C . 达尔文D . 爱因斯坦22. (2分)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了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A . 萨拉热窝事件B . 三国协约的形成C . 三国同盟的形成D .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23. (2分)十月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 A . 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 . 成立了巴黎公社C .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 . 标志着苏联解体24. (2分)国际联盟建立后美国并没有参加,这是由于( ) A . 美国不同意建立这个组织B . 这个组织没有国际性C . 美国国会不批准D . 美国未能掌握这个组织的领导权25. (2分)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年代标尺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 . 两次世界大战B .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C .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D . 多极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64分)26.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时间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1世纪-400年401年-1000年1000年-1500年所占比例50%62%71%58%材料二:工业革命期间的部分科技成果材料三:西方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5-16世纪尊重航路开辟16世纪科学革命开始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1)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列举公元前1世纪-1000年间,促进世界文化传播的两项重大科技发明? (2)分别简述材料二中两项科技发明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科技水平超过中国的原因?(两点即可) 27.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中,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遭洗劫。但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可谓是一次异国文化探秘。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文化的交流。材料二:一代枭雄拿破仑戎马一生,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下表是小林同学制作的“评价拿破仑战争”。论点论据积极作用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具有革命性抗击反法同盟消极影响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掠夺和奴役欧洲各国人民,具有争霸性和侵略性远征俄国侵略埃及、西班牙等国材料三:材料四: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1944年诺曼底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失败。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兵力为186万人,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材料五:二战后,许多国家都为二战历史设立国家纪念日或国家公祭日。201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材料六:1955年周恩来总理参加亚非会议照片纽约联合国总部照片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军舰发射巡航导弹照片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总部照片“三角贸易”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表,指出小林评价拿破仑战争所采用的方法。 (3)按照历史发展时间顺序,排列材料三述图片。(填写序号即可)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并指出二战胜利的原因。 (5)结合材料五,谈谈中国政府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目的。 (6)面对战争灾难,只希望和平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争取和平而努力。请从材料六中选择除示例之外的一则恰当资料,说明该资料与下面表格中主题的关系。主题序号说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示例: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成立的国际贸易组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8. (19分)阅读分析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都利用工业文明的先进技术制造出了许多杀伤力、破坏力很强的武器。如毒气弹、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由于这些新式武器投入战场,使战争双方死伤人数达3000余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这次战争堪称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填写下表空格处的内容。问题图1图2图3图4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_该成果使用的动力(能源)_石油该成果发明(改良)者富尔顿_贝尔_这些成果分别将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_这些成果改变人类哪些方面的生活方式?_(2)材料二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 (3)科技发明是一把双刃剑。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用于战争的看法?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64分)26-1、26-2、26-3、27-1、27-2、27-3、27-4、27-5、27-6、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