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06794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届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阳光家教网整理 www.ygjj.com 苏州家教 天津家教 西安家教 青岛家教 郑州家教 最大找家教 做家教平台2010年河北省中考语文备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语文学习永远的经典,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中必不可少的“大餐”。在新课标实施的背景下,2010年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成了备战中考的广大师生迫切想了解的问题。一、内容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评析其思想内容。了解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对文言文的评价建议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的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二、命题规律:围绕语文课程标准,近几年来中考文言文考查的知识比较全面,尤其2009年出现对比阅读题,是中考命题的新动向,应引起注意。1、从选材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已成为命题趋势。选材大多在300字以内,内容涉及古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执法如山、志廉行端等方面的事迹;古人事亲至孝、爱国尽忠、扶危济贫和古代妇女相夫教子方面的事例。2、从考点来看:文言文的命题,重点考查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短句停顿、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理解文言句子的大意、了解文言文主要内容和基本写法等;设题层级明显,“注重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比较阅读已成为试卷中的亮点。3、从题型来看,客观题的比例大幅度减少,主观题成为主要考查形式,特别是开放性试题,备受命题人青睐。主观题型有填空题、简答题、探究题、比较阅读题等。三、题型预测:据上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文言积累,包括原文默写、文学常识(包括作者、朝代、作品情况等相关信息)。朗读停顿。解释常见虚词和重点实词的意思。文言语句的翻译。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容概括、人物形象的分析等。鉴赏评析,主要针对文章的写作方法、语言特点设题。迁移拓展,选择与选文有关的课外文章或是现实生活的话题,加以拓展延伸。四、考察篇目:1、99年以后考过的篇目:桃花源记(1999)、出师表(2000)、爱莲说(2001)、陋室铭(2002)、曹刿论战(2003)、五柳先生传(2004)、马说(2004课改卷)、三峡(2005大纲卷、课改卷)、岳阳楼记(2006大纲卷)、小石潭记(2006课改卷)、邹忌讽齐王纳谏(2007)、醉翁亭记(2008)、爱莲说、与朱元思书(2009)2、至今未考过的篇目:论语语录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3、今年新增加的几套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共有篇目:与朱元思书口技满井游记4、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小段。5、按我省的惯例,近五年已考过的篇目2010年决不会再出现。五、考点解析:可细化为7个考点:(1)文学常识: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号、对作者的评价、相关作品等不会作为考试内容。2006年以前考过作家填空,2007年、2008年、2009年未考。2009年中不能排除出现的可能。(2)文中名句的默写:空出两个句子,根据前后句填空。要注意平时的默写落实,防止音对字错的现象。2006年以前都有此题型出现,2006、2007、2008年三年未见。这是因为这两年中考命题时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中都有此题型出现。(3)朗读节奏的划分: 2006年的已出现了划分朗读节奏的考题。这种题要求考生用“/”来划出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提示,如告诉考生划两处或三处。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应对这一题型,我们教给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今齐地/方千里”等。(4)解释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对于虚词的考查2009年考试说明以明文列为考试内容,我们应注意。(5)文言句子的翻译。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 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课外句子翻译一般也与课内字词有关,但要结合语境。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这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7)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六、样题点击:(2009,河北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1题。(14分)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也作“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1)出淤泥而不染 而: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蔽: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9爱莲说中爱菊、爱莲、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 答: 10.阅读与朱元思书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两个特点。(2分)答: 11.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2分)答: 参考答案:7(1)却(可是、但是) (2)通(同)“返”,返回 (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蝉接连不断(不停)地呜叫(叫着、长鸣),猿(猿猴)不停(长久)地啼着(鸣叫)。9爱菊代表的人生态度是隐居避世;爱莲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高洁品格、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爱牡丹代表的人生态度是追求功名利禄。10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 。11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七、比较阅读解题技巧:(总结)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解剖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比较阅读可按下列步骤解答:1、认真阅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主要内容。先概览全文,明晰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准确理解。2、把握题目要求和比较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文字,逐项的进行“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比较时要依据文言语段、题目和积累的知识,以及作家作品的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如在回答词义、句意及用法时,应从与之相关的语句分析,试题的落脚点入手。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并准确选文、试题、注释、备选答项的相互联系,寻找突破口。这样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联系全文,整体分析,按题目要求将自己比较的结果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解答时要借助所学过的知识、所形成的能力和所掌握的方法,注意知识的迁移、拓展和创新。八、冲刺训练:例1、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共13分)【1】 口技清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乔山人善琴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鹘(g):一种凶猛的鸟。 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媪(o):老妇人。 阕:止息,终了。 款扉:款,敲;扉,门。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几欲先走 C款扉扣之 D今客鼓此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2分)( ) 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 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5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怎么想?(2分) 6【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例2、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乙】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注释】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下迨(di)蔀(pu)屋下至小户人家。交衢间指路边。雷辊(n)电霍雷鸣电闪。布席安设筵席。分曹部置分批安排。曹,成对。妍媸(ch)美和丑。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属(zh)而和(h)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竹肉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髻鬟之始掠也(梳掠) B风力虽尚劲(猛,强有力) C得数十人而已(得到) D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大约)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于时冰皮始解 告之于帝 B罍而歌者 一人缓拍而歌C竟以歌喉相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郊田之外 齐国之美丽者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0文段理解。(5分)(1)甲文写_景,以_ 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美景色;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 的热闹场面。(3分)(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点,极富层次感。请以乙文为例具体说明(可借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参考答案:1(2分)A觉:睡醒。 B走:逃跑。C叩:问。 D鼓:弹奏。2(2分)D3(2分)里面(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4(3分)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 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 (意对即可)5(2分)开放性试题。(能围绕文章内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6(2分)例子: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好处:有力地烘托了乔山人弹琴技艺的精湛。7C(2分)8B(2分)9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或:柳树枝条好像在舒展又没有舒展开,柔软的柳梢在风中飘摇,麦苗像兽颈上的鬃毛,约有一寸来长。(2分。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10(1)春(初春之、早春之) 自然 游人聚饮斗歌(意对即可。若只扣住“聚饮”或“赛歌”一个元素不得分)(3分。每空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