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年级历史开学考试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06199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八年级历史开学考试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八年级历史开学考试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八年级历史开学考试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八年级历史开学考试试卷A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七下富顺期中)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 . 孝文帝B . 隋文帝C . 隋炀帝D . 唐太宗2. (2分) 如图都是人类使用的器物,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 B . C . D . 3. (2分) (2016八上罗湖期末) “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懋功一吴起镇一会宁”反映的是下列哪一事件的行动路线?( )A . 太平天国起义B . 北伐战争C . 红军长征D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4. (2分) (2015揭阳) 下列对不同朝代科举制度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汉朝是最早设置科举考试的朝代B . 隋朝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置了武举C . 唐朝科举重视诗赋考核,并开设了进士科D . 明朝八股取士发挥了学者的真才实学5. (2分) (2017九下东台月考) 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代,是因为这一时期( )A . 战争频繁B . 诸侯争霸C . 新旧制度更替D . 百家争鸣6. (2分) (2018八上阜宁期末)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B .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C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 . “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7. (2分) (2014丽水)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影视剧,主人公及其功绩相符的一组是( )A . 秦始皇嬴政统一文字,把隶书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B . 汉武大帝汉武帝加强边疆治理,设立“西域都护府”C . 贞观长歌唐玄宗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三省六部制D . 康熙王朝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维护领土完整8. (2分) (2017七上灯塔期中) 秦长城起止地点( ) A .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B . 西起咸阳,东到河套C . 西起陇西,东到辽东D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9. (2分) (2017七下靖江月考) 北宋军队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A . 加强禁军B . 强干弱枝C . 使其互相牵制D . 防止武将专权10. (2分) (2015七上鄂托克旗期末)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A . 焚书坑儒B . 八股取士C . 设立太学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1. (2分) (2019八上邵阳期中) 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请同学们对近代史上十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位同学的分类结果,其中有一项分类不当,请帮他挑出来( ) A . 张之洞、孙中山、宋教仁B .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C .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D .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12. (2分) 下列关于宋金和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南宋向金称臣 双方以淮水和大散关一线为界 南宋向金送纳岁币 双方在边境设榷场进行贸易 A . B . C . D . 13. (2分) (2016八上东莞期中)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 . B . C . D . 14. (2分) (2018七下高安期中)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哪项属于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B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 . 繁荣与开放D . 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15. (2分) (2019八上凤山期末) 为了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顽强的探索。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源水经注B . 严复“红三角”牌纯碱C . 侯德榜黄河大合唱D . 詹天佑“人”字形路轨16. (2分) (2017七下宣城期中) 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 靖康之变B . 南宋建立C . 岳飞遇害D . 绍兴和议17. (2分) (2016七下曲靖期中) 总结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A . 繁荣与开放B . 交往与冲突C . 分裂与融合D . 动荡与变革18. (2分) (2018八上惠安期中)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 . 实现民族独立B . 创办了近代教育C .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 . 实现了国家统一富强19. (2分) (2016七上惠来期中)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 水稻和小麦B . 水稻和粟C . 小麦和粟D . 水稻和玉米20. (2分) (2016八上康巴什期中)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运动( )A . 完善了近中国的民主制度B .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C .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D .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二、 综合题 (共4题;共90分)21.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呜呼国民!我最亲爱最敬佩有血性之同胞!我等含冤受辱,忍痛被垢于日本之密约危条,以及山东问题,青岛归还问题为中日直接交涉之提议矣归还青岛,取消中日密约,军事协定,以及其他不平等之条约,公理也,即正义也。”(1)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发表上述“宣言”的是哪个群体? 说说是什么引发了上述宣言的发表?(2) 请写出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两个中心城市。22. (25分) (2014宿迁)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中西交通之路材料二: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经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材料三:他率领的船队,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远洋航行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材料四: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清高宗实录卷550材料五: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时表示:中方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秉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联运亚欧两大市场,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两国应该加强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1) 开通这条“中西交通之路”的人物是谁?(2) 试举一位致力于唐朝对外交往的著名人物,并简述其事迹。(3) “他”是谁?(4) 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较。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23. (15分) “外甥是先皇帝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1) 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2) 文中的“外甥”最后娶了哪位公主?(3) “画圣”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24. (40分) (2019七下蚌埠期中) 唐朝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很大,直到今天很多地方仍以“唐”来代表中国。请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步辇图描绘吐蕃使者奉命求婚,唐太宗乘坐步辇接见的史实。画面下面,唐太宗坐于辇上,十分威严,宫女九人前后左右分列,有的抬辇、扶辇,有的持扇,有的打伞,各具姿态。画面左侧,留有长须,穿红袍持笏的人是朝中引见的礼官,他的后面穿花色锦袍拱手站着的人是吐蕃使者,最后一人是朝中的翻译官陈卫平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材料二:富裕的唐朝人,不想让自己只是个粗鄙无文的有钱人,他们愿意花上许多时间来装扮自己,让生活变得更有滋味些。于是像写诗、画画这类的活动,就成为流行的风尚陈卫平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材料三:唐朝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帝国了。如果这个大帝国只是会打仗,令人听到它的赫赫威名,就感到害怕,那么它一定得不到别人的好感。不过唐朝不是那样的霸主,它虽然也很威风,但别人却忍不住想对它友善和亲近陈卫平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材料四:唐朝人建了一座大城,作为自己的国都。这座城不但令唐人感到骄傲,就连外国人也都引以为荣。他们来到这地方以后,多半都不想再回去了。陈卫平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材料五:(唐时去印度)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没有飞机,要爬过高山,渡过河流,横越沙漠,只有傻子才会去陈卫平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1) 材料一中吐蕃使者奉谁的命令到大唐求婚?唐太宗同意将哪位公主远嫁吐蕃? (2) 你知道这幅步辇图是谁画的吗?除了他还有哪位被称为“画圣”的著名画家? (3) 写诗的人中,诗风淳朴厚重,反映历史真情实况的是?他享有什么样的美誉? (4) 写诗的人中,诗风直面社会,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是? (5) 材料四说唐帝国“忍不住想对它友善和亲近”,是因为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什么样的精神风貌? (6) 在忍不住亲近唐帝国的队伍中,哪一国家专门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化?朝鲜半岛上也有一个国家,也与隋唐往来频繁,它是? (7) 材料四中让唐人骄傲,外国人不想回去的大都市是? (8) 材料五中说的“傻子”是谁?到达印度后,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归国后,由他口述,弟子记录成书,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4题;共90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