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物技术试题 (1)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805792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生物技术试题 (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食品生物技术试题 (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食品生物技术试题 (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生物技术 试题库 二 双项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填在题目后的括号内 注意 多选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属于天然培养基的是 AD A 牛肉膏蛋白胨 B 尿素 C 氨基酸 D 麦芽汁培养基 2 水分以各种形态存在于食品中 分别是 CD A 挥发水 B 自然水 C 自由水 D 结合水 3 人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获得酶制剂即 AC A 化学合成 B 物理合成 C 提取和发酵 D 红外线制取 4 酶发酵的生产工艺包括 BC A 化学合成 B 发酵 C 分离纯化 D 灭菌 5 在生产酶中的液体发酵法又分为 BD A 不连续发酵 B 间歇发酵 C 半连续发酵 D 连续发酵 6 提高酶的产量可以通过 CD 来解决 A 添加营养物质 B 添加催化剂 C 添加诱导物 D 基因突变 7 酶分子化学修饰方法很多 根据修饰方法和部位的不同酶分子的改造可分为 BC A 酶的深层修饰 B 酶的表面修饰 C 酶的内部修饰 D 酶的本质修饰 8 根据修饰分子的大小和对酶分子的作用方式可分为 AD A 大分子的非共价修饰 B 小分子的非共价修饰 C 双分子的非共价修饰 D 大分子共价修饰 9 采用吸附法将酶固定的方法有 BC A 分子吸附法 B 物理吸附法 C 离子吸附法 D 等离子吸附法 10 人工酶可以分为 AB A 半合成酶 B 全合成酶 C 部分合成酶 D 合成酶 11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的种类有 AC A 表达载体 B 质粒载体 C 克隆载体 D 转基因载体 12 根据酶工程研究和阶段问题的手段不同将酶工程分为 AC A 化学酶工程 B 物理酶工程 C 生物酶工程 D 生化酶工程 13 工业微生物利用的氮源可分为 AB A 无机氮源 B 有机氮源 C 生物氮源 D 合成氮源 14 培养基按成分不同可以分为 BC A 动物培养基 B 天然培养基 C 合成培养基 D 植物培养基 15 目前哪种酶主要可以用来降解啤酒中的蛋白质 CD A 葡聚糖酶 B 纤维素酶 C 菠萝蛋白酶 D 木瓜蛋白酶 16 发酵工程中的连续培养又可以分为 AB A 恒浊培养 B 恒化培养 C 恒温培养 D 恒量培养 17 发酵工程中的种子的制备工艺包括 BC A 单独的种子制备 B 实验室种子制备 C 生产车间种子制备 D 大量的种子制备 18 发酵生产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获得 CD A 最快速度 B 最好效益 C 最大产量 D 最佳质量 19 发酵工程中的空气灭菌的过程中的辐射灭菌的原理是 BD A 温度调控 B 破坏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 C 破坏微生物的营养成分 D 破坏微生物的活性物质 20 发酵工程中发酵罐设计的原则有 BD A 体积尽可能的小 B 发酵器能在无菌条件下工作数天 且稳定 C 发酵罐的价钱尽可能低 D 尽可能低的功能消耗 21 酶的特性有 AD A 专一性 B 主动性 C 溶解性 D 高效性 22 发酵工程中增殖培养的控制因素为 AC A 控制养分 B 控制光照 C 控制培养条件 D 避免污染 23 诱变育种的主要方法是 CD A 日照 B 改变培养基 C 物理方法 D 化学方法 24 菌种保藏方法主要有 AB 两种 A 冷冻保藏 B 冻干保藏 C 水浸没保藏 D 单代保藏 25 热灭菌法分为 AB A 干热灭菌 B 湿热灭菌 C 紫外灭菌 D 消毒 26 在酶的固定化中 采用共价结合法固定时用的聚合物载体应符合的条件是 AB A 载体应便宜 易得 B 可反复使用 C 表面积小 D 具有专一性吸附 27 采用物理吸附法进行酶的固定化常用的无机载体有 CD A 纤维素 B 硅藻土 C 硅胶 D 活性炭 28 工业生产中培养基灭菌方法有 AB 两种 A 分批灭菌 B 连续灭菌 C 半连续灭菌 D 间歇灭菌 29 种子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 BD A 细胞的形状 B 菌种的遗传特性 C 操作 D 培养条件 30 微生物代谢产物类型包括 BC A 酶类 B 初级代谢产物 C 次级代谢产物 D 三级代谢产物 31 微生物的生长周期有五个阶段 第二和第四个阶段是 BD A 延滞期 B 加速期 C 减速期 D 稳定期 32 下列发酵中的控制参数 属于化学参数的是 AC A pH 值 B 菌丝形态 C 溶解氧浓度 D 黏度 33 菌体浓度对发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BC A 影响发酵温度 B 影响产物产率 C 影响菌体摄氧 D 影响菌体形态 34 溶氧浓度对发酵的主要影响是 CD A 影响菌体形态 B 影响操作 C 影响微生物生长 D 影响产物合成 35 发酵液溶解氧浓度的控制可从 AB 两法面考虑 A 供氧方面 B 耗氧方面 C 微生物生长 D 温度 36 影响发酵温度变化的因素中 产热因素为 AB A 生物热 B 搅拌热 C 蒸发热 D 辐射热 37 二氧化碳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包括了 BC 两个方面 A 微生物形态 B 微生物生长 C 产物合成 D 微生物性质 38 泡沫对发酵的负面影响包括 AC A 降低发酵罐的装料系数 B 升高发酵温度 C 增加染菌几率 D 改变发酵方向 39 下列培养基成分当中的 是发酵中的主要起泡物质的有 CD A 糖类 B 维生素 C 蛋白胨 D 黄豆粉 40 消除发酵中的泡沫主要采用 AB 两种方法 A 机械消泡 B 化学消泡 C 光照消泡 D 搅拌消泡 41 酶的发酵生产的生产工艺包括了 BC 两个过程 A 灭菌 B 发酵 C 分离纯化 D 挑选 42 有机溶剂提取酶时 可使用的温度有 CD A 18 B 20 C 3 D 5 43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可分为 AB 两大类 A 可控因素 B 不可控因素 C 特定因素 D 随机因素 44 酶促反应中的抑制作用分为 BC A 互助作用 B 不可逆抑制 C 可逆抑制 D 协同作用 45 细胞固定化常用的方法是 AD A 吸附法 B 结合法 C 交联法 D 包埋法 46 酶反应器按进料和出料方式可分为 BC A 反复式 B 间歇式 C 连续式 D 倒流式 47 果葡糖浆中的主要成分是哪两种糖 AC A 葡萄糖 B 饴糖 C 果糖 D 麦芽糖 48 糖化酶的来源有 AD A 根酶 B 木酶 C 节杆酶 D 黑曲霉 49 目前氨基酸的置换修饰行之有效的两个技术是 AD A 定位突变 B 旋转突变 C 联体突变 D 盒式突变 50 阻截作用可以分为 BC A 底物阻截 B 产物阻截 C 分解代谢物阻截 D 酶制剂阻截 51 基因工程有称为 AB A DNA 体外重组技术 B 分子克隆 C 微生物工程 D 细胞融合技术 52 以下哪些是纯种分离的方法 AD A 划线分离法 B 平板划线法 C 细胞分离法 D 组织分离法 53 筛选可以分为 AB A 初筛 B 复筛 C 精筛 D 粗筛 54 以下哪些是物理诱变剂 AC A 紫外线 B 红外线 C 快中子 D 白荧光 55 杂交育种主要有 AC 两种 A 杂交育种 B 细胞融合 C 原生质体融合 D 远源育种 56 在冻干保藏中 以下 CD 属于冷冻保护剂 A 葡萄糖 B 甘油 C 蔗糖 D 脱脂乳 57 可以利用油脂作为碳源的有 BC A 酵母菌 B 霉菌 C 放线菌 D 大肠杆菌 58 以下哪些是新型发酵原料 AD A 乙醇 B 盐酸 C 甲醇 D 醋酸 59 搅拌器可以分为 AB 两种 A 轴向推进 B 径向推进 C 节向推进 D 面向推进 60 轴封可以分为 AB 两种 A 填料函封 B 补料函封 C 端面轴封 D 侧面轴封 三 多项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填在题目后的括号内 注意 多选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 1 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A 基因工程 B 细胞工程 C 酶工程 D 发酵工程 2 菌种的选育包括 ABCD A 自然选育 B 诱变育种 C 杂交育种 D 分子育种 3 诱变育种采用的物理方法包括 ABC A 紫外线 B X 射线 C Y 射线 D 试剂 4 工业发酵培养基的成分来源有 ABCD A 碳源 B 氮源 C 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D 前体 抑制剂 促进剂 5 培养基按状态可分为 BCD A 天然培养基 B 固体培养基 C 半固体培养基 D 液体培养基 6 发酵罐一般分为 AB A 嫌气发酵罐 B 需氧发酵罐 C 机械搅拌发酵罐 D 自吸式发酵罐 7 灭菌方法主要有 ABCD A 热灭菌法 B 射线灭菌法 C 化学药品灭菌法 D 过滤除菌法 8 射线灭菌法常用 ABCD A 紫外线 B 高速电子流 C X 射线 D Y 射线 9 工业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包括 BCD A 温度 B 物理参数 C 化学参数 D 生物参数 10 要实现发酵过程并得到发酵产品 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BCD A 有适宜的微生物生产菌种 B 控制微生物进行代谢的各种条件 C 有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设备 D 有将菌体或代谢产物提取出来 精制成产品的方法和设备 11 以下属于湿热灭菌法的有 BCD A 火焰灭菌法 B 煮沸灭菌法 C 巴氏灭菌法 D 间歇灭菌法 12 纯种分离的方法常用的有 ABD A 划线分离法 B 稀释分离法 C 增殖分离法 D 组织分离发 13 发酵工业获得符合要求的菌种的途径主要有 ABC A 从自然界分离筛选 B 从菌种保藏机构获得 C 从生产过程中的已有菌种中筛选发生正突变的优良菌种 D 从土壤中获得 14 发酵生产中常用菌种的保藏方法有 ABCD A 冷冻保藏 B 冻干保藏 C 传代保藏 D 矿物油中浸没保藏 15 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因素有 ABCD A 原材料质量的影响 B 水质的影响 C 灭菌的影响 D 其它影响因素 16 以下属于需氧型发酵罐的有 BCD A 酒精发酵罐 B 气升式发酵罐 C 机械搅拌发酵罐 D 自吸式发酵罐 17 工业生产中培养基灭菌方法有 BD A 化学药品灭菌 B 连续灭菌 C 干热灭菌 D 分批灭菌 18 空气除菌的方法有 ABC A 加热灭菌法 B 静电除菌法 C 介质过滤除菌法 D 化学药品灭菌法 19 发酵工业中影响孢子质量的因素有 ABCD A 培养基 B 培养温度和湿度 C 培养时间和冷藏时间 D 接种量 20 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 发酵过程主要有 ABC A 分批发酵 B 连续发酵 C 补料分批发酵 D 间歇发酵 21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包括 ACD A 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B 对酶的影响 C 对产物合成的影响 D 对发酵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22 人体三大营养素包括 BCD A 水 B 糖类 C 蛋白质 D 脂肪 23 糖类包括 ACD A 单糖 B 众糖 C 双糖 D 多糖 24 维生素可以分为 BC A 半溶解性 B 水溶性 C 脂溶性 D 不溶性 25 下列哪些是基因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 ABCD A 改造食品微生物 B 改善食品原料的品质 C 改进食品生产工艺 D 生产食品添加剂 26 酶的分离纯化包括 ABD A 抽提 B 纯化 C 定型 D 制剂 27 酶的表面修饰包括 CD A 单纯修饰 B 物理固定法 C 酶的小分子修饰 D 酶的大分子修饰 28 做为酶制剂的生产菌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ABCD A 不能是致病菌 B 不易退化 C 产酶量高 D 发酵周期短 29 酶的固定方法有 ABCD A 吸附法 B 共价键结合法 C 交联法 D 包埋法 30 食品酶工程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有 ABCD A 改进啤酒工艺 提高啤酒质量 B 改进果酒 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 C 食品保鲜 D 生产高果糖浆 31 应用于基因工程中的载体应具备 ABCD 条件 A 能独立复制 B 具备多个限制酶的识别位点 且有筛选标记 C 有足够的容量且应有一段非必须区 D 具备与宿主细胞相适应的原件 32 制备抗体酶的方法有 ACD A 拷贝法 B 引入法 C 诱导法 D 分离法 33 采用物理吸附法进行酶的固定化常用的无机载体有 CD A 纤维素 B 硅藻土 C 硅胶 D 活性炭 34 DNA 重组中用来筛选的方法有 ABC A PCR 法 B 平板筛选法 C 原位杂交技术 D 人工检验法 35 下列哪些属于酶工程在食品中的应用 CD A 设计新型的食品及食品材料 B 酒 面包的制作 C 奶酪的生产 凝乳酶的应用 D 果汁 啤酒的澄清 36 下列哪些属于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ACD A 酱油 B 糖类 淀粉 的生产 C 泡菜的制作 D 酿酒 37 限制性内切酶在切割 DNA 分子时会产生哪几种缺口 ACD A 3 黏性末端 B 4 黏性末端 C 平端 D 5 黏性末端 38 DNA 聚合酶可分为 ABD A DNA 聚合酶 B DNA 聚合酶 C DNA 聚合酶片段 D DNA 聚合酶 39 酶的固定方法有 ABCD A 吸附法 B 共价键结合法 C 交联法 D 包埋法 40 根据细胞工程研究对象不同 可以将起分为 ABD A 植物细胞工程 B 动物细胞工程 C 原核生物工程 D 微生物细胞工程 41 细胞工程的基本操作有 BCD A 细胞的破碎 B 无菌操作技术 C 细胞培养技术 D 细胞融合技术 42 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的内容有 BCD A 细胞破碎 B 取材和除菌 C 配制细胞培养基并灭菌 D 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43 细胞融合技术主要的过程包括 ACD A 制备原生质体 B 重新排列细胞 C 诱导细胞融合 D 筛选杂合细胞 44 下列哪些可作为微生物的无机氮源 BCD A 尿素 B 氨气 C 铵盐 D 硝酸盐 45 无机盐类是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 其主要功能是 ACD A 构成菌体的组成 B 调节微生物的活性 C 作为酶活性集团的组成部分 D 调节微生物体内的 PH 值 46 培养基种类繁多 根据其物理状态可以将其划分为 ACD A 固体培养基 B 半液体培养基 C 半固体培养基 D 液体培养基 47 细胞融合的方法有 BCD A 细胞破碎融合法 B 生物学法 C 化学融合剂法 D 电处理融合法 48 吸附法制备固定化酶的优点是 ABC A 操作简单 B 可供选择的载体类型多 C 固定化酶可以再生 D 载体与酶结合力强 49 采用共价结合法制备固定化酶的缺点是 CD A 制备过程容难 B 载体与酶结合力弱 C 不可以再生 D 固定化费用高 50 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 ABCD A 用于啤酒的澄清 B 提高啤酒的持泡性 C 改进果酒的生产工艺 D 食品保鲜 51 固定化酶的性质有 ABCD A 稳定性好 B 易提纯 C 储存期长 可再生 D 能反复使用 52 补料分批培养在发酵工业上主要被用于 ABCD 的发酵生产过程 A 单细胞蛋白 B 氨基酸 C 抗生素 D 维生素 53 发酵工程中 培养基连续灭菌的优点是 ABCD A 灭菌的温度较高 B 灭菌时间短 C 培养基营养成分破坏程度低 D 提高发酵率 54 连续灭菌的基本设备有 ABCD A 配料预热罐 B 连消塔 C 维持罐 D 冷却罐 55 发酵过程中若要实现生产过程中最优化控制 就必须 ABC A 明确控制目标 B 确定影响因素 C 制定实现目标的最佳工艺流程 D 确定产量 56 发酵过程中常用的化学消泡剂主要有 ABC A 天然油脂 B 高级醇类 C 脂肪酸 D 甾醇类 57 发酵过程中 添加补料的物质大致上分为 ABCD A 补充生产菌体所需的碳源 B 补充生产菌体所需的氮源 C 补充生产菌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 添加诱导物 58 化学消泡剂应具备哪些特点 ABCD A 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 B 具有亲水性 C 对人 畜无毒 D 来源方便 59 衡量食品工业废水污染程度的最重要指标有 ABCD A 总固体 B 悬浮物 C 有机物 D Ph 60 下列属于蛋白酶的有 ABD A 木瓜蛋白酶 B 凝乳酶 C 脂酶 D 胰蛋白酶 四 不定项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填在题目后的括号内 注意 多选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 做错不倒扣分 1 诱变育种中目前使用得最方便而且十分有效的是 A A 紫外线 B X 射线 C 快中子 D r 射线 2 以下可以作为碳源的来源的有 ABCD A 蔗糖 B 淀粉 C 糊精 D 葡萄糖 3 下列属于嫌气发酵罐的是 AB A 啤酒发酵罐 B 酒精发酵罐 C 气升式发酵罐 D 机械搅拌发酵罐 4 射线灭菌法中最常用的射线是 A A 紫外线 B X 射线 C 阴极射线 D r 射线 5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有 ABCD A 培养基 B 培养条件 C 种龄 D 接种量 6 发酵工业中主要控制的物理参数有 A A 温度 B pH C 二氧化碳浓度 D 基质浓度 7 按照发酵的全过程来分 染菌分为 ABCD A 种子期染菌 B 发酵前期染菌 C 发酵中期染菌 D 发酵后期染菌 8 酶工程的主要内容有 ABCD A 酶的分子修饰 B 酶的生产 C 酶反应动力学 D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 9 酶的生产的方法有 ABD A 提取法 B 发酵法 C 包埋法 D 化学合成法 10 根据抑制剂与底物之间的关系 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BCD A 条件竞争性抑制 B 竞争性抑制 C 非竞争性抑制 D 反竞争性抑制 11 下面不属于酶固定化的方法有 D A 交联法 B 吸附法 C 结合法 D 提取法 12 食品发酵工业中常用的微生物菌种有 ABCD A 细菌 B 霉菌 C 酵母菌 D 放线菌 13 下列哪些可作为工业微生物可利用的有机氮源 ACD A 氨基酸 B 铵盐 C 蛋白质 D 尿素 14 合成培养基与天然培养基相比 存在哪些缺点 AB A 成本高 B 微生物生长速度较慢 C 纯度不高 D 不利于使用 15 在液体培养基总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 其中理想的凝固剂应具备哪些条件 ABCD A 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 B 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C 凝固剂的凝固点温度不能太低 D 凝固剂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 16 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分离 鉴定 活菌计数及菌种保藏的是 D 培养基 A 半液体培养基 B 液体培养基 C 半固体培养基 D 固体培养基 17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工程中细胞培养的方法 B A 固体培养 B 封闭培养 C 液体培养 D 连续培养 18 下列哪个事件揭示了遗产学研究的新纪元 B A 青霉素的大量生产 B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证明 C DNA 双螺旋结构的阐明 D 第一组重组 DNA 的出现 19 下列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的是 ABC A 限制性内切酶 B DNA 连接酶 C DNA 聚合酶 D 果胶酶 20 酶工程是 AB 工程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 A 发酵工程 B 基因工程 C 检测技术 D 度量技术 21 基因工程又称为 BCD A DNA 重组技术 B 基因突变 C 基因克隆 D 分子克隆 22 从转基因食品的发展阶段来看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可以分为 B 代 A 五代 B 四代 C 三代 D 二代 23 基因工程是把生物内的 CD 分离出来 A 细胞 B 细胞器 C 基因 D 遗传物质 24 下列属于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的有 ABCD A 在供体细胞中切割目的基因 B 目的基因与载体组成重组体 C 把重组体引入到宿主细胞中 D 外源目的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25 基因工程的操作是依赖一些重要的 A 作为工具来对基因进行切割和拼接等操作的 A 酶 B 细胞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26 能在特定部位限制性地切割 DNA 分子的酶被称为 C A 限制酶 B 切酶 C 限制性内切酶 D 特定酶 27 大肠杆菌聚合酶 是属于 A 酶 A DNA 聚合酶 B DNA 连接酶 C 限制性内切酶 D 核酸酶 28 下列与载体相符合的内容有 ABC A 作用是把外源细胞带入到宿主细胞中 B 质粒是其中的一种 C 应具有筛选标记 D 与基因工程无关 29 下列哪种质粒是目前研究最多的 使用最广泛的质粒载体之一 C A pUC19 B 酵母质粒 C pBR322 D Ti 质粒 30 目的基因又称 B A 制造基因 B 靶基因 C 制备基因 D 获取基因 31 利用乳酸菌发酵到的产品有 BCD A 泡菜 B 酸奶 C 酸奶油 D 酸乳酒 32 早期生产的凝乳酶是从 D 提取出来的 A 大肠杆菌 B 酵母 C 牛的胃里 D 小牛的胃里 33 首次用 DNA 重组技术将凝乳酶基因克隆到 AD 并获得了成功表达 A 大肠杆菌 B 噬菌体 C 肉毒杆菌 D E coli 34 下列哪些属于基因工程改善食品原料的品质的内容 ABCD A 向母牛体内注射牛生长激素是其产奶量提高 B 想猪体内注射猪生长激素使猪瘦肉华 C 将玉米中的 Met 转入到豆科植物内 D 将应乐果蛋白基因在成熟的番茄中表达 35 细胞工程中的培养基包括下列哪些成分 ABCD A 碳源 B 氮源 C 无机盐 D 维生素 36 下列操作是细胞工程中无菌操作技术应遵守的内容的是 ABD A 在无菌室外的缓冲室换鞋 更衣 戴帽 B 实验者戴无菌手套 C 实验操作可在干净的操作台上进行即可 D 周围环境应保持干净 37 无机盐是微生物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 它包括 BC A 稀有元素 B 主要元素 C 微量元素 D 次要元素 38 在工业微生物利用的无机氮源中 B 是利用效率较高的 A 氨气 B 铵盐 C 硝酸盐 D 氨基酸 39 非化学限定培养基又称 B A 合成培养基 B 天然培养基 C 高氏 号培养基 D 查氏培养基 40 培养基按用途划分可以分为 ABC A 种子培养基 B 孢子培养基 C 发酵培养基 D 天然培养基 41 细胞工程中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是 C A 麦芽汁 B 高氏 号培养基 C 牛肉膏蛋白胨 D 查氏培养基 42 在分批培养过程中 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有 ABCD A 延迟期 B 对数期 C 稳定期 D 衰亡期 43 半连续培养又称为 D A 间歇培养 B 停顿培养 C 调节培养 D 中间补料培养 44 细胞工程中的同步培养利用的是 A A 细胞的同步培养技术 B 细胞的统一性 C 细胞的分离技术 D 细胞的束缚性 45 下列不属于细胞融合的方法是 B A 生物方法 B 导入方法 C 化学融合剂法 D 杂交技术 46 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的是 ABC A 生产疫苗 B 生产干扰素 C 生产单克隆抗体 D 无融合生殖 47 下列关于酶工程的内容正确的是 AB A 又称酶技术 B 酶工程包括酶的大批量生产 C 与发酵工程没有关系 D 与基因工程无关 48 下列哪种酶的特点是价格低 应用方便 但是产品种类少 应用范围窄 B A 克隆酶 B 自然酶 C 人工酶 D 新酶 49 高级酶工程又称 D A 生化酶工程 B 物理酶工程 C 化学酶工程 D 生物酶工程 50 化学修饰酶主要应用于 AD A 酶学研究 B 抗生素的生产 C 疫苗的生产 D 疾病治疗 51 下列哪种酶用来生产果胶酶 D A 蛋白酶 B 淀粉酶 C 毛霉 D 青霉 52 基因工程中 利用载体把外源基因转入到宿主细胞后 一部分受体细胞是没有被转化的 这就需要进行 A 来把他们区分开 A 重组体的筛选 B 重组体的再制作 C 重组体淘汰 D 重组体修改 53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扩大培养的过程中 中小型生产厂家经常采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是 D A 整体灭菌 B 半连续灭菌 C 连续灭菌 D 间歇灭菌 54 为防止和控制培养基灭菌过程中杂菌的侵入 实践生产常采用的灭菌措施有 ABCD A 培养基灭菌 B 发酵罐灭菌 C 对所有发酵过程的物料进行灭菌 D 发酵时保持纯种状态 55 在间歇灭菌过程中包括 BCD A 降温 B 升温 C 保温 D 冷却 56 培养基连续灭菌的优点有 ABC A 灭菌时间短 B 培养基的营养成分破坏低 C 发酵罐的利用率搞 D 设备较少 57 培养基的间歇灭菌的特点是 ABCD A 不需要专门的灭菌设备 B 投资少 C 对设备要求简单 D 对蒸汽的要求比较低 58 发酵过程的综合指标是 D A 发酵时通入的空气 B 发酵液的浓度 C 发酵罐的大小 D 发酵液的 PH 值 59 下列哪些物质是能使发酵液容易发泡的物质 BCD A 水 B 蛋白质 C 糖 D 脂肪 60 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泡沫 其分散性和连续相分别是 C A 培养基 空气 B 发酵液 无菌空气 C 无菌空气 发酵液 D 空气 培养基 61 发酵过程中的泡沫多少与 ABC 有关 A 通风量 B 搅拌的剧烈程度 C 所选的培养基的原材料 D 加入的营养成分的多少 62 下列是化学消泡法的优点的是 ABD A 来源广泛 B 消泡效果好 C 无依赖性 D 迅速可靠 63 化学消泡剂属于 D A 吸附剂 B 活化剂 C 内部活性剂 D 表面活性剂 64 发酵过程中 PH 值的变化与 ACD 有关 A 培养基的组成 B 培养基的类型 C 微生物种类 D 培养条件 65 既能影响微生物细胞的生长 又能对其代谢产物的生成有影响的因素是 D A 通风量 B PH 值 C 菌种的组成 D 温度 66 发酵过程中不属于空气灭菌的方法有 AC A 化学药品灭菌法 B 介质过滤除菌法 C 高压杀菌法 D 静电除菌法 67 菌种的扩大培养在现代发酵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目的是为工业发酵提供 CD A 质量极好的种子 B 价值极高的种子 C 数量巨大的发酵剂 D 代谢旺盛的微生物种子 68 下列哪些不属于典型的发酵生产过程所包含的内容 A A 选择不同营养的培养基 B 确定培养基并对其进行杀菌 C 对发酵罐杀菌 D 产物萃取和精制 69 在干酪 鲜奶或奶粉中 加入一定量的溶菌酶的作用 ACD A 防止微生物污染 B 提高产品质量 C 延长贮存时间 D 保证产品质量 70 葡萄糖氧化酶可直接加入发酵啤酒及果汁中 它的主要作用是 BC A 增加口感 B 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C 有效防止罐装容器的氧化腐蚀 D 提高食品质量 71 发酵过程中的空气灭菌 在对很小的微粒来说 D 除菌效果是很有限的 A 加热灭菌法 B 辐射杀菌 C 高压杀菌法 D 静电除菌 72 固体葡萄糖氧化酶剂在 15 可保存 A 年 A 8 年 B 5 年 C 6 年 D 2 年 73 固定化酶的缺点是 ABCD A 酶活力有损失 B 投资大 C 只能用于水溶性底物 D 不适于多酶反应 74 连续灭菌方法中应将配置好的液体培养基预热到 D A 50 55 B 40 45 C 55 D 60 70 75 在发酵工程中 按一定的速度向培养系统内添加新鲜的培养基 同时培养液以相同的速 度流出 使发酵罐内培养物的液量和微生物细胞生长的速度保持稳定的培养方式称为 C A 分批培养 B 间歇培养 C 连续培养 D 半连续培养 76 引起食品劣变的因素中光线会导致食品发生的变化有 ABCD A 食品成分的分解 B 引起变色 C 变味 D 维生素 C 的损失 77 细胞工程的重要技术是 B A 细胞的发酵 B 细胞融合技术 C 细胞的杂交 D 细胞的选择性切割 78 引起食品品质劣变的因素中的生物因素中最活跃的是 D A 阳光暴晒 B 虫害 C 酶 D 微生物 79 生物技术主要内容有 ABCDE A 细胞工程 B 基因工程 C 蛋白质工程 D 酶工程 E 发酵工程 80 下列哪些可作为微生物的无机氮源 BCD A 尿素 B 氨气 C 铵盐 D 硝酸盐 81 培养基种类繁多 根据其物理状态可以将其划分为 ACD A 固体培养基 B 半液体培养基 C 半固体培养基 D 液体培养基 82 目前发酵工业大多数采用 C 来制备大量的无菌空气 A 加热灭菌 B 静电除菌 C 介质过滤除菌 D 射线灭菌 83 下列哪些是前体物质 BCD A 谷氨酸 B 甘氨酸 C 吲哚 D 高丝氨酸 84 突变的特点 ABCD A 自发性 B 稀有性 C 稳定性 D 独立性 85 常用的化学诱变剂有 BC A 氰化物 B 烷化剂 C 碱基类似物 D 氯化物 86 微生物的一个生长周期包括 ABCD A 延滞期 B 对数生长期 C 分化期 D 衰亡期 87 染菌可以分为 ABC A 种子期染菌 B 发酵前期染菌 C 中期染菌 D 末期染菌 88 以下哪些不属于深层空气过滤介质 C A 棉花 B 活性炭 C 硅胶 D 涤纶 89 空气除菌的方法主要有 ABD A 加热 B 静电 C 冷冻 D 介质 90 目前发酵工业大多数采用 C 法来制备大量的无菌空气 A 加热除菌 B 静电除菌 C 介质过滤除菌 D 冷冻除菌 91 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 发酵过程主要有 ABC A 分批 B 连续 C 补料分批 D 反复 92 以下哪些是食品发酵工业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 ABCD A 细菌 B 酵母菌 C 放线菌 D 霉菌 93 需氧发酵罐包括 ABD A 机械搅拌式发酵罐 B 气升式发酵罐 C 酒精发酵罐 D 自吸式发酵罐 94 与微生物发酵有关的参数可以分为 ACD A 化学参数 B 生理参数 C 生物参数 D 物理参数 95 菌种保藏时常采用的措施有 ABCD A 低温 B 干燥 C 缺氧 D 无营养 96 以下哪些属于巴氏灭菌 BC A100 15 20min B60 62 30min C70 15min D121 15 30min 97 工业生产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有 BD A 单一灭菌 B 分批灭菌 C 混合灭菌 D 连续灭菌 98 发酵罐的接种量的大小与 ABD 有关 A 菌种特性 B 种子质量 C 外界条件 D 发酵条件 99 为了加大接种量 可以采用 A 双种法 B 倒种法 C 侵种法 D 混种进罐法 100 以下 ACD 是初级代谢产物 BE 是次级代谢产物 A 氨基酸 B 色素 C 多糖 D 核苷酸 E 抗生素 F 吲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