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804842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一年级:一、一般心理特点、独自进入新环境:无拘无束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新鲜感充满了孩子的头脑。 2、注意多变的事物:一年级学生很敏感,容易学会过去自己不懂的东西,所以提出的问题特别多3、熟悉学校环境。三、学习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从生活中玩耍中学到的知识,要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重要。 四、不愿意上学的孩子。开学以后两三个月左右,大部分孩子都习惯了学校生活,但有少数孩子不愿意上学。原因可能有:其一,被小朋友欺负。其二: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自己又不敢发问,呆在那里,慢慢造成恐惧心理。其三:活动缓慢而落后于人。这一般是家庭溺爱造成的。由于家长总是帮助孩子做事,使孩子的手脚和感官接受锻炼的机会很少,等到和其他动作准确快捷的小朋友一起做某件事时,就显出活动不协调,速度缓慢。其四:为上厕所而为难。 一年级教育目标:孩子能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初步建立人际关系;认识角色任务,培养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建立良好行为习惯。 二年级 :一、一般心理特点1、逐渐稳定: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 2、出现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3、二年级学生产生了集体荣誉感。二、学习 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 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所以不应该对孩子过于苛刻,能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即可。 二年级教育目标: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形成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做一个好学生”的意识;学会体谅他人,诚实待人。三年级: 在学校表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三年级学生看来是最重要的事。一、一般心理特点。 、外向性-活泼、开朗。 三年级学生的共同特点是积极做事,但又缺乏耐心。愿意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开朗活泼。这是求知欲旺盛、身体发育迅速的表现。朋友“突然”多起来了。 、受批评也不生气 由于行为多变好动,对什么都想看个究竟,所以去什么地方手脚都不稳当,因此常常受到指责和批评。孩子不生气。 3、初步懂得趋利弊害 、推崇有力量的英雄 三年级学生绝对崇拜有力量的英雄人物。也会有自己的偶像。二、学习 三年级学生的压力感相当明显,是从学习成绩的分水岭。老师的授课量很大,又有许多家庭作业。指导孩子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便成为家长老师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三年级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计算是一个难关。在三年级数学教材中还增加了一些过去高年级出现的内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学习语文课时,需要记忆、背诵大量的汉字和诗词,应采用灵活实用的方法。 学生中有是用听觉学习,用视觉学习。三年级时,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开始产生,家长、老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变化。三、应具备的习惯 三年级学生应该懂得并能够做到帮助大人做一些辅助劳动。这个年龄的孩子兴趣很难持久。 三年级教育目标: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有计划地提高注意品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在班队活动中善与更多的同学交往,萌发集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偶像观;养成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全面学习作为普通人应该掌握的教养和习惯。四年级: 四年级学生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判断转变为具体的分析。这些分析主观性较强,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认真分析。在作文中分析一件事情,开始有了条理,尽管许多看法显得幼稚,但是这种分析方法是可贵的。在心理学上,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抽象思维的前提。相对比较,女孩子比男孩子稍早一步。这是女孩子生理发育特征决定的。一、一般心理特点 、难以引导时期。 1.公认四年级学生非常难以引导,四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别最大。由于家庭环境和其它条件的差异,孩子对事物的体验差距很大。心理发育较快的孩子,小时侯看不懂、听不明白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快就可以搞明白,视野开阔、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去的地方多、见识多的孩子甚至表现出老成的样子。而条件不好,每天仅限于家庭、学校活动的孩子显得孤陋寡闻。有些精力充沛的孩子已经开始阅读成人书籍,由此,个人知识面也迅速拉开差距,可以对老师的指导提出更深的要求。 四年级学生在读书方面表现出自主意识增强的特点。 2.开始意识到“自己”。 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 不受大人意见的左右,三年级以前,在外面见到什么事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回家都要和大人讲,大人不听还不高兴,但是四年级学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把在外面发生的事讲述给家长,有时自己经历的事也不告诉家长。显示出独立的个性。、作假学会欺骗。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有时会隐瞒真实的情况。二、学习 从四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三年级之前,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四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落下来。当然,落后一段时间可以再追赶上去,但那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这个学年的成绩将会影响五、六年级学习,进一步会影响到中学的成绩。 四年级的课程增加了,老师也开始像对待“大人”一样要求学生学习,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 四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数学中的四则运算,应用题的分析、理解等,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多了。语文教学中开始注重记忆与阅读的结合,要求学生掌握较多的阅读知识。 五年级: 一、一般心理特点 、竞争意识增强 五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敬佩优秀同学 、自己组织团体活动 、不轻信吹捧 二、学习要领 、加强预习 、接触自然、社会 、练习写书信 三、应注意的问题 、完整地做一件事 五年级教育目标:增强学习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智力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苦乐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做事情的坚持性,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 六年级: 六年级学生已经确立了较稳定的性格,但是对自己本身个性的认识不是很清楚。 一、一般心理特点 、重视叙述理由 、记忆力迅速增强 、对报刊感兴趣 、学会讨价还价 六年级学生容易短时间失去自信,这是进入青年期的心理恐慌。六年级学生马上要进入中学,学习压力很大。二、学习要点 、提高学习效率 、主动扩大知识面 三、应注意的问题 、学会合作 、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耍心眼儿 、集体做坏事 、对过错不宜公开张扬 六年级教育目标:确立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学习时间,获取“一份辛勤一份收获”的愉悦感;形成正确的集体意识及友谊观,克服不良的小团体意识,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适当态度;进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