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9801911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与语文学科教学实施策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 族特质和风貌的优秀的民族文化 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先进的思想 文化 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包括古代诗词歌赋 民风民俗 传统节 日等 随着教改进程的深化 弘扬国学文化的深入 在中职语文教 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对学生个体与学校教育发展而言具有重要 作用 1 语文课堂为主阵地 合理渗透传统文化 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祖国 文化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增强学生对于本民族的文化的 热爱和认同感 同时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 提高他们的写作和 欣赏能力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精神内涵 所以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强的学科 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 影响着中职生的思想品质与意志品质的发展 例如 在 好雪片片 一文中 通过捕捉描写老人形象的信息 引 导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 分析 以此把握作者笔下流浪老人的 形象 体会作者对流浪老人的思想感情 在此基础上领悟本文的中 心 所以 教师要提升文本挖掘与教材重塑能力 在不断提升自身 的品的素养与修养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的将教材的这些内容 转化 成学生 心灵发展的鸡汤 才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 内心深处 2 在古诗文诵读中生发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 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 年深厚的文化精髓 诵读是学习古诗文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通过诵 读 我们可以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增加语言积累 陶冶情 操 提高文化品位 发挥古诗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 让学生在 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 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如 在 诵读 诗经二首 时要读出其节奏感和旋律美 感受诗歌质朴纯真 之情和回环复沓之美 从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读 到作者豁达开朗 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气概 从 大漠孤烟直 长 河落日圆 中感受到了塞外雄奇风光 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 从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体会到诗人对家乡的思 念之情和在异乡的苦闷之情 从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 翁 中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 深沉 热烈 真挚 从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看到了诗人顽强坚定而又 执着的精神 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 融入人生观 价值观的教 育 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3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拓展课程资源 加强教学内容整合 对中 职学生而言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很有必要 通过活动了解一些 传统的民风民俗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 蕴涵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在活动中培养选择和组织材料的能力 和听话 说话的能力 在活动中了解专业 认识专业 培养对专业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 在学习 专业 助我点燃信念的灯 这个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通过收集专业资料 行业新动向等加深对 本专业的了解以及行业的认识 通过学生收集 整理 筛选材料的 过程 训练学生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通过 答记者问 的方式 加深对专业的理解 通过交流自己的调查体会 了解目前同学们对 专业的理解 对专业的热爱程度等 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 需要语文教师坚 定信念 从提升自身素质入手 以课堂为主阵地 循循善诱地让学 生爱上传统文化 学习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激发学生文化情 感 合理渗透传统文化 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