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同步练习题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9801236 上传时间:2020-04-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同步练习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同步练习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同步练习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同步练习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1. (2分)与“千手观音”“普度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 A . 佛教B . 基督教C . D . 道教2. (2分)司马迁说他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 ) A . 搜罗天下奇闻B . 考查研究古今兴亡成败原因C . 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 . 传名后世3. (2分)下列人物在史记和资治通鉴都能查到的是( )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A . B . C . D . 4. (2分)战国时期诸子各派外出游说、讲学,随身携带的各种著作和典籍往往要用车来搬运,很不方便。促使这一现象发生变化的发明是( ) A . 造纸术B . 火药C . 印刷术D . 指南针5. (2分)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 A . 本草纲目B . 千金方C . 唐本草D . 伤寒杂病论6. (2分)下列史实,可以从史记中了解的有( ) 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汉武帝在长安举办太学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技术秦国商鞅变法A . B . C . D . 7. (2分)比较分析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作品中,属于同类的是( )史记 兰亭序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A . B . C . D . 8. (2分)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 A . 张仲景B . 华佗C . 孙思邈D . 李时珍9. (2分)下列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能找到的是( )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关于纸及造纸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长沙马王堆的汉墓里发现了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B . 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 .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D . 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11. (2分)“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 . 春秋B . 战国C . 秦D . 东汉12. (2分)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 . 道教B . C . 佛教D . 基督教13. (2分)对九章算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此书写成于东汉时期B . 是一部数学名著C . 它总结了夏商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大部分内容D . 书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14. (2分)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 )A . 春秋、战国B . 春秋、秦朝C . 战国、西汉D . 战国、东汉15. (2分)下列为我国本土宗教的是( )A . 佛教B . 基督教C . 道教D . 伊基兰教16. (2分)秦始皇兵马俑是以步兵、骑兵还有( )组成的大型地下军阵。 A . 车兵B . 仆士C . 弓箭兵D . 轻兵17. (2分)下图属于秦汉文化成就的是( )A . 地动仪B . 曲辕犁C . 筒车D . 罗盘针二、 非选择题 (共8题;共95分)18. (1分)佛教在民间传播开来,是在_末年。19. (1分)秦汉时期,我国雕塑艺术中杰出的代表作是_ 。20. (3分)九章算术成书于_,是一部_名著。这部书总结了_以来的数学成就,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21. (2分)阅读图片资料,按要求答题。同学们准备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请你将它们的字母代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秦汉时期成就:_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_2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南北朝范晔的后汉书认为:造纸术是东汉宦官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的。材料二 北宋陈栖在负暄野录中说:“盖纸,旧亦有之,特蔡伦善造尔,非创也。”材料三 汉代造纸示意图(右图) 请回答:(1) 你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请说明理由。 (2)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侯纸”有何优点? (3)造纸术给人类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方便,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请你想一想,采用哪些办法可以减少污染?21世纪教 2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1986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14座古墓葬,其中秦墓葬13座,汉墓1座。这座汉墓是汉景帝时期的。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如右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质薄而软,因墓内积水受潮,仅存不规则碎片,出土时呈黄色,现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沾满污点。纸面光滑平整,用细黑线绘制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请回答: (1) 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何时?你知道这张纸是在哪里发现的吗? (2) 什么事件后,纸才得到普遍的使用?请你试着分析一下原因有哪些? (3) 请完成下面我国书写工具的演变过程。把相应的字母填入到方框中即可。 (4)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倡用“再生纸”,这有何重要意义? 24. (23分)秦汉时期我国科技和文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你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1)【图片名人榜】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三幅邮票中人物的名字。图一:身为宦官名气大,改进造纸传天下。_图二:名为“医圣”贡献大,伤寒杂病论天下。_图三:创“麻沸散”行手术,编“五禽戏”健身体。_(2)【史著评论组】材料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材料二: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材料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司马迁生活在什么时期?司马迁在哪部作品中实现了材料一中“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愿望?这部史书记述了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约多少年的史事?这部史书的体例是什么?(3)材料二对司马迁编著的史书进行了评价,这一评价体现了司马迁怎样的治史思想和态度? (4)材料三中鲁迅的话体现了这部史书怎样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5)【旅游风景点】上述两座建筑景观让你想到了哪两个宗教?这两个宗教在我国是怎么传播开来的?25.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时期我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到太史署去看一批藏书。这批藏书有一万三千多卷,皇上要求司马迁的父亲尽快整理出来。这可难办了,这一万多卷书中,有的已残缺不全,有的只有上卷无下卷,有的竹简的牛皮韦编也断了。因此,要整理就必须通过阅读进行筛选和补充,而且还必须是有学问、有毅力的人来做。听到这事后,司马迁就自告奋勇地说:“这些书我能读完。”父亲问:“你说说怎么个读法?”“一万三千多卷,乍看是大得吓人的数字,但是,我算了一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每天读十卷,那读四年,也差不多读完了。”从此,司马迁按自己所说的去做,每天坚持读十卷,直到把这批书读完。这就是“读万卷书”典故的由来。材料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请回答:(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6)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作为一个史学家应具有哪些精神品质?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7题;共3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二、 非选择题 (共8题;共95分)18-1、19-1、20-1、21-1、22-1、22-2、22-3、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25-1、25-2、25-3、25-4、25-5、2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